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20课西学东渐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开眼看世界:知道“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历史意义2体用之争(1)识记洋务派的思想主张(2)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影响(3)掌握早期维新派思想立场的变化、代表人物及社会影响3维新思潮(1)掌握维新思想兴起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2)掌握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论战的内容及影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9页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2)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3)为了解西方,抵御外侮,一批先进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2代表人物及其实践
2、(1)林则徐: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文报刊和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他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3评价:“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二、体用之争1背景:内忧外患使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西学的广泛传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2洋务派与顽固派(1)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2)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师事夷人”,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
3、有的政治文化格局。(3)顽固派与洋务派在许多问题上都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3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中西体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4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观点,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三、维新思潮1产生原因(1)中法战争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2)民族危机的加深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2代表人物(1)康有为a主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b目的:借用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c思想特点:把
4、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2)梁启超a代表作:变法通议。b主要思想: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3)谭嗣同a主要著作:仁学。b主要思想: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4)严复a主要著作:天演论。b主要思想: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变法维新的重要性。c地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3论战(1)双方: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洋务派。(2)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3)实质:是资本
5、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4)影响:这场论战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深度点拨1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我们要全面看待: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方向,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并不深入,而且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也没有付诸于实践。2“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蒙作用。教材互补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
6、治。(人教版)深度点拨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虽都属于地主阶级派别,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思维点拨1“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的近代技术作为巩固根本的实用手段。“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2洋务派在继承抵抗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中体西用”,开展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重点精讲怎样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提示:康有为在研究和宣
7、传维新派改革理论时,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即“移花接木”。其根源在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同时也反映了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及康有为变法理论的保守性和局限性。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维新变法理论传播的阻力。易错提醒1维新派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不尽相同,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差别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的区别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康梁维新派不仅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方案,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0页探究主题一开明地主阶级的先
8、进思想史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我们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认为“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有,荒诞不经,无过于此!”探究点1史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提示:认为清王朝是“天朝上国”,对外部世界的时代变化一无所知。这是虚骄自大,闭目塞听的愚昧思想;闭关自守,影响了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探究点2林则徐与普通的封建士大夫有何不同?提示:不同:开
9、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史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序探究点3海国图志一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提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探究点4这一思想有何“新”特点?有什么影响?提示:特点:敢于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抛弃陈腐观念,承认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开眼看世界”,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首开“向西方学习”之风气,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思想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但主要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而且没有完全付诸于实践。影响: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这是对传统自大心态的挑战。引导人们关注世
10、界形势,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从而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史料三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探究点5概括史料三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提示:观点:不主张学习西方。理由:中国有人才;学习西方会丧失独立。史料四李鸿章说:“中国士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
11、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探究点6与史料三相比,史料四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提示:变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全面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2“中体西用”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其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
12、”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自强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319世纪末,“中体西用”思想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思想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最终被维新思想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
13、狱的枷锁命题意图本题命题意图是落实考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要求。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点定位: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思想的变化。得分思路材料中“寻求经世之道”反映了人们关注社会现实,“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反映了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故A项正确;B、C两项属于表面现象,均可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答案A探究主题二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史料一“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盛世危言探究点1上述史料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据史料分析他产生这种思
14、想的原因。提示:思想: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原因:他认识到洋务派的不足: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制度。史料二是故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实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别开用人之途,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严复原强 探究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为什么提倡“开民智”。提示:原因:严复认为民众愚昧,需要教育。史料三自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梁启超探究点3根据史料三,归纳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并探究其影响。 提示:方式:办学会、建学堂、创报刊、写文章等。影响:促进了思想启
15、蒙;激发了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评价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2形成原因(1)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也不失为一种策略。(2)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3)历史原因: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主流思想,采用儒家外衣的方式更有利于传播维新思想。3评价(1)进步性:康梁维新思想的进步性在于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反映了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
16、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2)局限性:康梁维新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反对封建制度的同时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用表格法全面了解维新变法思想产生原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评价进步性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
17、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局限性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梁将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以减少变法阻力,这实际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命题意图本题命题意
18、图是落实考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要求,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点定位:维新思想严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得分思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故B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严复“煞费苦心”的目的是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答案D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62页题组1近代开明地主的先进思想1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
19、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了西方先进技术,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A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B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C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D探索出强国御侮之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魏源写书的现实意义。海国图志一书介绍西方,使人们学习西方,了解西方。答案:B2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指道光、咸丰)以来之学新。”文中的“新”主要是指()A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B针砭社会时弊C注重经典考据 D学习西方文化解析:道光、咸丰年间,即鸦片战争后,中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现象。答案:D3“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
20、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诗句的含义。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有利于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西方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故A项符合题意;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变法通议孔子改制考是宣扬维新变法思想的著作。答案:A题组2近代维新派的先进思想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B倡导学习西方的
21、价值观念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力主实行维新变法解析:本题首先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材料、理解其逻辑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其次,此题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A、D两项结论与早期维新派不符,B项则未在材料中体现出来。答案:C5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解析: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B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项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D项才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答案:D题组3综合知识点考查6下列不属于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是()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不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答案:D-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