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一测试试卷历 史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48分)和第卷(非选择,52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
2、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2、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3、下列瓷器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青瓷 白瓷 彩瓷 珐琅彩A. B C D4、“如果朕把特许状赐给想循向西航的路线到朕所指定的地方以便探寻这些海中间的海峡的人你们从事上述探险,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沿着我们的分界线,丝毫不得使他受到
3、损害”。这是一份16世纪初某国王与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据你推测,这个水手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5、下表摘编自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一书。对其理解正确的是斯塔福特郡的矿井女工的周工资表年龄工资12-13岁4先令4先令6便士13-14岁4先令6便士5先令14-15岁5先令6先令6便士15-16岁6先令7先令6便士A.女童工在纺织业中大量使用 B.女工的工资比男工的要低得多C.妇女独立意识增强,主动离开家庭走进工厂 D.早期工业时代缺乏人文关怀6、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十七八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
4、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7、下表是“1880-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国民收入(亿元)年增长率(%)1880年1930年143.43257.981.21人口(千人)1880年1930年3776365007890.58人均收入(元)1880年1930年3851
5、.510.62这反映了当时A.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B.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C.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发展 D.民生状况有所改善8、有学者说,作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体制的“广州体制”的内容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一口通商;“公行”垄断贸易;拒绝与外人平等交往;限制外人自由。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 C.咸丰年间 D.同治年间9、“新政(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挖煤分设轧花、榨油两厂”。材料表明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B.戊戌变法法令在山西得到广泛落实C.晋
6、商进入强盛时期D.戊戌变法后山西工业发展较快10、(中国)国民经济部门基本建设投资(以%计)关于上表所反映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19531957年轻工业、农业投资比重接近是因为实行了农轻重协调发展政策B.19581962年重工业投资比重大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政策的结果C.19631965年农业投资比重加大与解决三年经济困难的经验教训有关D19531963年轻工业投资比重不断下降是因为其他工业品丰富11、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塌陷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
7、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赋税的征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作者强调的是A.形成统一的史学文化心理认同 B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C.提倡以否定的精神来研究历史 D要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13、(2
8、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然而中国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中外学者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4分)材料二 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
9、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茶叶占4933%,生丝占3648%;1883年茶叶占4370%,生丝占2488%;1893年茶叶占2371%,生丝占2211%。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工业品占897%,丝织品占314%;1883年工业品占1823%,丝织品占667%;1893年工业品占2045%,丝织品占753%。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有何新现象?(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6分)材料三 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年份 人民币(亿元)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差额197835516761874-
10、198198520667808912578-44891988382181766720551-288419917225838271339874284199523499912451811048114037199726958615152811805833470 中国统计年鉴(1998)(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4)综上所述,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14题(26分),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
11、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6分)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
12、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8分)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
13、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4分)材料四 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材料五 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互相之间的伤害。虽然在这一社会中,没有人负有任何义务,但是社会仍然可以根据一种一致的估价,通过完全着眼于实利的互惠行为而被维持下去,每当相互之间产生愤恨和
14、敌意的时候,一切社会纽带就被扯断。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4)材料四、材料五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4分)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5CCADD 6-10CDBDC 11-12CB13、(1)特点:海外贸易没有成为根本国策;与海外商业往来时间早;海外贸易的主要货物是丝绵织品和各种土特产;海外贸易未能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在某些时期海外贸易规模比较大。(答出其中两点给4分)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明清实行海禁政策;(4分) (2)新现象:生丝等原料大量出口;对外贸易中出现了工业品;(4分) 原因
15、: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并发展;(6分) (3)变化: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 90年代前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90年代后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4分)原因:改革开放,逐步推动经济发展。(2分)(4)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融入世界;政府的政策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14、(1)内在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4分,任答两点)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2分)(2) 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6分,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特点:资本扩张。(2 分)(3) 问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新殖民主义的出现;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 观点: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2分)。各国在发展经济和面对经济危机时,应树立互利、责任、合作等意识,联手反对经济侵略和贸易保护主义,共同迎接挑战。(2分)(5)基本认识: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既要主动融入,又要保持民族性;全球化利弊并存,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化问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