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错点1 不能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培根说:“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和效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据此,关于上述发明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A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B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C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D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拓张【错解】A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联系所学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分析解答,要正确区
2、分对中国和对欧洲的影响。【正解】B【解题思路】材料反映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转型,故B正确;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排除A;C是对中国的影响,不符合“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排除;中国的四大发明与西欧殖民扩张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D。四大发明的重大作用及对四大发明在东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认识1作用(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
3、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对四大发明在东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认识(1)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强大,在此基础上的封建制度于明清时期又进一步强化。在这样的社会和制度框架内,四大发明这样的先进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先进技术始终得不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难以推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2)四大发明传入西方,正好赶上西方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
4、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进程,为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此,西方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则逐渐衰落。(2019年甘肃兰州一中高考模拟)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王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左传中的这一记载说明A周代礼仪制度周详完备B分封制生命力极强C春秋时期数学成就较高D周王室权力得到巩固【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对王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数学
5、成就较高,故C正确。“周详完备”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对王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易错点2 不能准确把握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李渔的闲情偶寄曾对元代杂剧有这样的评价:“其句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杂剧A言谈粗鄙导致缺乏精品B很少有知识精英参与创作C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D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6、【错解】A或B【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意思,对元杂剧的特点理解不清。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和分析材料关键信息“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分析能力,据此可判断出元杂剧的生活化特征和世俗化特点。【正解】D【解题思路】“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说明,元代杂剧通俗易懂,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有世俗化和生活化的特征,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故选D。“缺乏精品”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杂剧是否由民间艺术家创作,精英同样可以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故B项错误;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无关,排除C。
7、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1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特点(1)先秦: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2)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4)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和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5)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事兼长。(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
8、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的逐渐平民化等特征。(2019年湖北荆州中学高三期末)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诗人的主要分布区在关中一代,这与当时政治经济重心的分布有很大关系,而宋代时期的政治重心分别在开封和杭州,经济重心则继续南移,故在宋代词人的分布上分别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下游地区,这
9、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综上所述属于地域差异影响文化特点形成,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的诗人和词人的分布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材料中分布的地点民族融合并不明显,故A选项错误;根据宋词词人的分布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下游,并不是全部集中于南方,故无法推出文化中心南移,因此B选项错误;材料仅仅是唐代诗人和宋代词人分布情况简介,而无法推断两个朝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优劣,故C选项错误。易错点3 不能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是
10、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戏【错解】B或C【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风俗画和人文画的主要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中材料“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联系所学宋元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分析解答。【正解】A【解题思路】风俗画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文人画属于士大夫画,属于高雅文化,故A项正确;话本和小说、元曲和京剧都是市民文化,都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不符合后者,故B、D项排除;汉赋和唐诗与题干“宋元以后”的要求不符,排除C项。魏晋、唐代、两宋、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对绘画风格的影
11、响1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却不愿随波逐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2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3两宋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也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4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
12、”等。(2019年湖南高考模拟)歌曲生僻字:“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A博大精深领先世界B源远流长持续稳定C一脉相承豆古不变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可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持续稳定,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稳定性,中国文化领先世界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中国文化是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不断注入新的因素,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国文化
13、吸收外国文化因素,D选项排除。易错点4 不能全面把握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就创作而言,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媲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这里的“它”应是指A宋词B元曲C明清小说D京剧【错解】B或C【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不能准确解读材料,不能全面把握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材料反映的是京剧,而非元曲和明清小说。【正解】D【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推动了
14、京剧的形成,符合材料中所说“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京剧没有出现关汉卿这样的大家,但仍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故D符合;A选项和C选项与材料不符合,依据材料“能与关汉卿相媲美的大家”推知材料主旨是戏曲,而非宋词和小说,故排除;关汉卿是元曲的大家,为此B选项错误。全面认识京剧的形成1形成因素(1)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乾隆帝时,徽班进京,为京剧形成创造了条件。(2)北京的中心作用。清代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其形成提供了舞台。(3)广大艺人们的努力。在他们的努力下,出现徽汉合流局面。2艺术特征(1)以表演历
15、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唢呐等弦乐器和鼓锣等打击乐器伴奏。(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3)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4)表演按照一定程式进行,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2019年河南高考模拟)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这说明A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D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答案】B【解析】材料“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说明昆腔艺术深受社会欢迎,符合社会需求,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
16、法体现昆剧发展是否走上专业化道路,排除A;商品经济发展是戏剧等市民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C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排除D。【记忆点一】正确认识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之处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在近代却走向衰落;西方科技后来者居上,超越了中国。这固然与政治、经济因素有密切关系,但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也有着直接的关系。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技严格地讲是经验科学,主要表现为把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经验进行积累、整理;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
17、析。中国古代科技善于全面观察现象,直接从这些现象中进行总结,在揭示现象背后的原理方面则很薄弱;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将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4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记忆点二】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1617世纪中西方科技呈现差异的表现1原因(1)经济上:重农主义对重商主义的压制。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体系的主体,商品经
18、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萌芽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的思想使中国商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中国既缺乏商业兴盛与科学萌芽的有效机制,也缺乏其兴起的思想土壤。(2)政治上:绝对皇权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压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国内设置重重关卡;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绝对的权力造成了人格奴性与精神的束缚,这是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深层原因。(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落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标,很少涉及
19、生产和科学知识,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4)对外关系: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一次又一次进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5)根本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2差异的表现(1)经济上:中国依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并有了较大发展。(2)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没有产生新的阶级力量,而西方的君主专制有所削弱,已经产生了资产阶级且力量不断增强,展开反封建斗争。(3)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思想界万马齐喑,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0、记忆点三】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1)起源及发展: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2)演变: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3)总趋势:由繁到简。2书法艺术(1)发展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2)主要书体项目特点书法家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字体,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魏晋:钟繇、王羲之;唐代: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
21、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 明朝:文征明【记忆点四】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编定诗经推行德行教化,屈原以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
22、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小说、戏剧走向繁盛。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6,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
23、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2(2019年海南卷,5,2分)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A南北朝B唐朝C北宋D元朝【答案】D【解析】宋词是可以配乐演唱的,结合材料中“曲者,词之变”基本可以判断“曲”应该是元曲;而且“词不快北耳”是因为元朝占领北方后,“词”的演唱不被接受,才会产生“北曲”,“北曲”同样也不适合“南方”,故又有“南曲”,综合起来分析,本题选D
24、项。3(2019年海南卷,6,2分)图1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围棋) (捶丸一球类竞技) (弓箭) (蹴鞠)图1A B C D【答案】A【解析】古代文人雅士必备素养就是所谓的“琴棋书画”,故本题选A。其他三项,在古代都是需要争夺、竞技的,在文人雅士看来,就是勇莽者所为,不符合“雅”的界定。4(2019年4月浙江选考,2,2分)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D“长风破
25、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出自楚辞,属于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B选项符合题意。“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宋朝苏轼的诗句,A选项排除。“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是唐朝杜甫的诗,C选项排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朝李白的诗,D选项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战国时期文学作品的熟知以及离骚体诗的特点的辨析。5(2019年4月浙江选考,5,2分)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甲骨文行书小篆金文隶书草书楷书ABC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书、小篆、隶书
26、、隶书、草书、楷书属于书体,正确,A选项排除,B选项符合题意。甲骨文和金文属于字体,错误,C、D选项排除。6中国古代数学家大都把自己的数学研究与周易、周礼的“九数”以及儒家的“六艺”联系在一起。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所撰九章算术注的序中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A深受儒家经学的影响B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C汇集诸子百家的精华D与商品经济繁荣有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科技著作存在拟经化的特点,体现了儒学成为正统以后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B、D两项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实不符;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7明朝中后期,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
27、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这种新文学样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民众消费观念变化B雕版印刷技术改进C佛教影响逐渐增强D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朝的小说大量出版且畅销,重要原因就是市民阶层的兴起且日益壮大,故选择D选项;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气息浓郁,经济繁荣,民众有能力购买一些新的文学样式作品,并不代表消费观念变化,故排除A选项;新文学样式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活字印刷术的普及,并非雕版印刷,故排除B选项;结合所学,儒家思想在元朝属于正统思想,佛教影响不会逐渐加强,故排除C选项。8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
28、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行云流水,飘逸易识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D笔画圆匀,庄严厚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活泼,故A项符合题意。字体方正,规范标准为楷书特点,排除B。随意挥洒,任情纵性为草书特点,排除C;笔画圆匀,庄严厚重为小篆特点,排除D项。9下图是唐代周昉绘制的人物画代表作簪花仕女图。该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浓丽的设色(指着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这反映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是A构图复杂,比例失衡B情景再
29、现,返璞归真C以形写神,诗画合一D对比强烈,气势雄壮【答案】B【解析】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作品从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的贵族妇女,画得雍容华贵,画出一种闲适无聊的生活本质,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感。作品线条简洁,忠于生活,反映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情景再现、返璞归真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该作品构图并非复杂,排除A项;该作品没有表现出诗画合一的特点,排除C项;该作品不能体现出气势雄壮的特点,排除D项。10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
30、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答案】C【解析】清代严格限制商业戏园,说明忌惮商业文艺影响其统治,达官贵人“城外看戏”说明艺术魅力巨大。材料无关矛盾缓和,A项错,戏剧不等于启蒙思想,当时文化专制仍旧盛行,B、D两项有违史实,只有C项符合题意。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删裁繁重。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邈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坚定专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
31、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检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药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17世纪晚期,欧洲医学活动的中心移到荷兰的菜顿。西尔维斯在那里牢固确立了临床传统。伯尔哈韦在这里发展了临床方法,他对病人
32、进行富有同情心的治疗,真诚渴求从自己观察来理解疾病,他激发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影响了18世纪医学的发展。18世纪末,马修贝利撰著了一部专门图解人体病理变化的著作病理解剖学图谱。贝利写道:“人体各个部分的自然结构都已得到了十分细致的研究,因此,解剖学可以说已达到了高度完善。但是,我们关于疾病引起的结构变化的知识却仍然很不完善。”19世纪早期,病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在英国扎下根来。在这欧洲处于动乱的时期中,英国引导着理智进步。摘编自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医学
33、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医学发展对今天的启示。【答案】(1)特点:医学理论与实践并举;关注社会,服务民生;注重实用性,继承与创新。原因:儒家思想对中华医学的长期影响;唐宋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唐宋时期科技发展迅速;中华文明绵延不绝。(2)原因:欧洲科学发展迅速;启蒙运动推动科学研究和思想解放;工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欧洲战争频繁;科学家对医学研究的执着精神。(3)启示:加强资金投入,提供科技支持;提高医生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强医德建设;加强舆论监督,积极推进医学行业的规范;服务民生,完善相关立法,等等。【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在长期的医疗实
34、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删裁繁重”“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关注民生、注重实用等方面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唐宋时期的思想、经济、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2)依据材料“人体各个部分的自然结构都已得到了十分细致的研究,因此,解剖学可以说已达到了高度完善”“19世纪早期,病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在英国扎下根来。在这欧洲处于动乱的时期中,英国引导着理智进步”等结合启蒙运动、工
35、业革命依据科学家个人因素等方面可以从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影响、战争、科学家的个人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出答案。(3)根据材料“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资金投入、政府的支持、医生的地位、对医学的监督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本人就在内心深深的相信,汉字就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文字,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它简洁、高效、生动,是最先进的文字语言。所以,我一直想努力地告诉我的学生,汉字究竟是什么,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它让我们悠久的文明传承至今,却璀璨如新。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口音各异,但是却可以看着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汉字是情感的
36、纽带,它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我们,包容、团结延续至今。汉字是我们的审美,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汉字是我们的精神,颜筋柳骨告诉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汉字是我们的哲学,止戈为武告诉我们,大国重器,只为和平。摘编自王磊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析准确全面。)【答案】示例1 信息: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历史现象: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发展。评析: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可以作为研究商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力证据;商周时期的金文,反映了商周青铜文化
37、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反映了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特征。秦朝推行“书同文”,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便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后来出现隶书、楷书等字体,更有利于书写和交流,有利于中华文明的连绵不绝。汉字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播交流,既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进步的表现,又促进中华文明不断延续、传承和发展。汉字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示例2 信息:汉字形美如画。历史现象:汉字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艺术。评析: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秦小篆和汉隶具有书法的美感,如泰山刻石;魏
38、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为自觉阶段,如东晋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有“颠张醉素”的草书,有“颜筋柳骨”的楷书等;宋朝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随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汉字的书法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艺术。示例3 信息: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历史现象:汉字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重要工具。评析: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它的出现有利于王畿与周边的联系交流,华夏族的进一步发
39、展;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不利于民族交流和社会的进步;秦朝推行“书同文”,统一全国文字,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汉字使用是其内容之一;宋朝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多种文字并存,但是汉字仍然起到沟通各民族的主流作用,有力地链接了各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融,为元朝统一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尽管口音各异,但是各族能够使用统一的汉字进行交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重要纽带。【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评析。依据材料中的
40、“汉字就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文字,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字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艺术;从“它是最先进的文字语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字在很早以前已经成为成熟的文字,独具特色,传承中华文明。由“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它让我们悠久的文明传承至今,却璀璨如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字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发展。从“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口音各异,但是却可以看着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字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重要工具。此外,从“汉字是情感的纽带,它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我们,包容、团结延续至今”“汉字是我们的审美,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汉字是我们的精神,颜筋柳骨告诉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汉字是我们的哲学,止戈为武告诉我们,大国重器,只为和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得出其他的结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