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418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六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情分析 高效备考1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年考题统计2本部分的命题特点(1)无教材知识依托。课标全国卷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查,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所考改革都非教材和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即高考选取教材外的重大改革作为考查的内容。解答时应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同时务必与所考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也就是所考内容与必修部分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材料与必修内容是解答选修一的依据和平台。(2)考查主题单一、简洁。选修一的考查主题非常明显,即先选择一个单一、直接而简洁的主题,然后从内容、背景、意义等角度回答,多年都是这样,几近模式化,而且试题材料较少,与必修非选择题动辄长篇大论相比,显得比较“单

2、薄”。(3)内容相对集中。从考查内容看,绝大多数试题集中在中国古代,多选取对古代中国影响较大,或特色比较明显的改革进行考查。仅有个别年份考查近代的戊戌变法。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4)分值固定为15分。3本部分的备考建议(1)注意通过教材的几次改革总结改革的规律。(2)把规律熟练应用于无教材知识依托的改革问题中。知识结构 巧点妙拨问题探究1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探究2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如何?提示:(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2)孝文帝改革采取了许多措施,又推动了民族融合。问题探究3 试总结

3、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的规律。提示: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王权的保障。(2)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问题探究4 为什么说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提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改革废

4、除了农奴制,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因此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问题探究5 试分析殖产兴业中明治政府的作用。提示: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其关键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经济落后、民智未开的日本,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和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精神就是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这一政策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问题探究6 试分析维新变法法令有何局限性?提示: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规律总结 备考方略对应学生用书

5、P2671改革和革命的区别(1)改革与革命的主体不同: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而革命一般是群众的行为。(2)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从而维护旧的统治;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3)革命后必然对国家机器等进行重建,需要一段时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恢复;改革则是对原有的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重大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2关于中外改革的规律性总结(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改革的分类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

6、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从性质看: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a封建性质的改革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王安石变法。b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3)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改革力量:阶级

7、条件组织条件。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4)改革的实质: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或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5)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支持力量大于阻碍力量,改革易成,反之易败。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6)评价改革的原则历史的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

8、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辩证的原则。要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评价。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生产力标准。看改革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7)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的认识和启示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

9、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路。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积极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3分清“改革的历史作用”和“改革的认识”“改革的历史作用”是指改革对社会产生的实际影响;“改革的认识”是指从改革的成败中得出的一些有价值、启示、规律性的结论。4用归类法掌握古代中外改革中推行的土地政策,并分析这些政策产生的历史作用(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

10、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确立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王安石变法中推行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5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三次改革(1)三次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俄国

11、1861年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2)三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俄国1861年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政府,但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从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戊戌变法未能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619世纪中后期的改革要将其置于工业化的背景下分析,看其对本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19世纪中期以后,欧美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对外进行

12、殖民扩张。对于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来说,面临的不仅是武力侵略,还有工业文明的冲击。向西方学习,进行变革,实现社会转型成为其唯一的出路。(2)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3)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4)中国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这不但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而且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同时也是一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图摆脱封建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真题回顾 学以致

13、用1(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4、,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答案(1)区别: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2)意义: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此前的纪年方法是以在位年序纪年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概括原纪年方法。依据材料“汉武帝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概括改革后的纪年方法,从而得出区别。第(2)问,依据材料“此前的纪年方法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

15、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方便纪年、有利于维护君主集权和国家统一、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2(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

16、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答案(1)背景:“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内容:建

17、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并结合所学“文革”时期的相关史实,可以得出“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再结合所学世界史关于科技方面的相关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对外开放,世界

18、科技革命影响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第(2)问,“内容”,由材料中“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等信息,可以得出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由“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可以得出恢复、新建科研机构;由“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可以得出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可以得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背景以及

19、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等知识回答。3(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

20、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答案(1)原因: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2)不同: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设了湖南保卫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在因素、创办形式以及管理形式等角度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