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216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五)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涵盖了纵向及横向两个运动过程。纵向运动过程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历时性演进的过程,横向运动过程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共时性交融的过程。所谓跨文化也就是在这两个过程中形成的。跨文化包括互联文化与贯通文化两方面。跨文化与全球化相对应,互联文化与国际化相对应,贯通文化与世界化相对应。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国际化,亦即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时,各种文化所构成的国际文化体系,就叫互联文化,

2、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世界化,亦即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时,各种文化所构成的世界文化体系,就叫贯通文化。互联文化肇始于美国,贯通文化发端于欧洲。这两种概念在本质上都可视为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共同体客观实在的交往关系在学理上的“投射”或“理论抽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例如美国,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互联文化”现象,其文化体系往往被定义为一种“熔炉”,即一种由多元文化混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不同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保持着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却始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共同文化”。就“贯通文化”来讲,最为明显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即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形成并体现了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

3、化精神,如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等。概略地说,互联文化强调文化的特殊性,是一种基于“特殊主义”的维护现有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理念,这一文化理念蕴含了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努力在不同文化间寻求互动,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则始终区分文化的“中心”和“外围”,强调“中心”与“外围”的对立。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前一方面的表现,美国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是后一方面的表现。相反的,贯通文化强调文化的普遍性,是一种基于“普遍主义”的超越现有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理念。互联文化好比西餐的“拼盘式”风格,各种文化组合起来,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虽然多元,但并未真正形成一体,贯通文化好比中餐的“烹

4、调式”风格,各种文化调和起来,你便是我,我便是你,彼此融会,真正形成了多元而又一体的局面。在当今全球格局中,互联文化是比较现实主义的方案,而贯通文化则是纯粹理想主义的方案。与互联文化相比,贯通文化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基础上,通过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双边乃至多边互动过程,既不丧失各个文化共同体的特殊性,又能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共同文化观。这一过程并不强调达到某种最终结果,而是注重各文化间的交往程序与方法。它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节选自程广云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1下列关于“互联文化”和“贯通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互联文化与贯通文化是跨文化的两个方面。

5、前者与国际化相对应,是一种“国际文化体系”;后者与世界化相对应,是一种“世界文化体系”。B互联文化和贯通文化本质上都可以看做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客观实在的交往关系的一种“理论抽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C互联文化肇始于美国,在美国文化体系中有大量的此类现象;而贯通文化发端于欧洲,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其表现。D互联文化好比西餐的“拼盘式”风格,虽多元文化共存,但并未真正形成一体;贯通文化好比中餐的“烹调式”风格,各种文化彼此融会,真正形成了多元而又一体的局面。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跨文化是在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历时性演进的纵向运动过程

6、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共时性交融的横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B全球化既可以理解为“国际化”,也可以理解为“世界化”。国际化是指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世界化是指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C美国的文化体系是一种由多元文化混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不同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保持着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却始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共同文化”。D贯通文化中不同文化共同体在双边乃至多边互动过程中并不强调要达到互惠的最终结果,而是注重各文化间的交往程序与方法。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奥林匹克精神”是贯通文化的一种典型体现,因为它是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形成的,并体现了具有普遍性和共

7、同性的文化精神。B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努力在不同文化间寻求互动,达成共识;这与始终区分文化的“中心”和“外围”,强调“中心”与“外围”的对立的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有所不同。C互联文化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其理念在于维护现有国际文化秩序;贯通文化则强调文化的普遍性,其理念在于超越现有的国际文化秩序。D互联文化是比较现实主义的方案,贯通文化则是纯粹理想主义的方案,在当今全球格局中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应该把互联文化作为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

8、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太祖将征

9、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咨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

10、建安十七年卒。(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一)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干时而动,众之所弃 干:按照B术作色不怿 怿:高兴 C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 表:上表推荐 D诸君相还儿厚矣 厚:恩情深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范“忽于荣利”的一组是(3分)()太傅袁隈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范直诣贼请二子乃解印绶间行归家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救恤穷乏,家无所余A B C 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范让张承去见袁术,由于张承在言谈中没有曲意逢迎袁术,致使见面不欢而散,从中可以看出张承“方正”的性格。B张范经常救济贫困

11、的人,远近的孤儿寡妇纷纷投奔他。张范一律送给他们财物,他们一般不接受,即使接受了,以后也设法还给张范。C太祖每当出兵征战,常常让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诫曹丕若有所行动,一定要向两人咨询,足见张范深得太祖器重。D太祖从荆州归来,张范得以在陈地相见,太祖让他做议郎,参与丞相府军事,很被敬重。太祖出征,常常令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留守。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译文:_(2)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

12、,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8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5分)答:_9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李白行路难(其一)(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论语述而)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麦粒安庆凝望麦粒,我常常想起麦

13、粒的远行。麦粒的远行有时候借助的只是一场风,一只鸟儿的喙、一个人的手指或者指缝、一个出行者的衣袋。当它藏在旅人的行囊时,它的心跳动着,隔窗遥望,一行行旅途中的树、一座座旅途中的山、一道道旅途中的河、一条条窗外的道路、一窝窝旅途中的土壤让它兴奋。旅人终于掂起行囊,它知道自己生存的地方就要到了,这将是它另一片安身立命的世界。麦粒从来都不孤立,一粒麦粒种下就有了十粒二十粒三十粒麦粒,二十粒三十粒麦粒后就是一片风风光光、浩浩荡荡的小麦大地。我常常想起一粒麦粒或一穗麦粒的成长。微醺的南风中我看见麦粒走过了它的青涩,开始饱满,一根根尖利的麦芒像一把把利剑护卫着麦粒。我不忍去细看锋芒中的麦粒,不忍心去伤灌满

14、了汁液、正酝酿营养、愈来愈丰满的麦粒,在一方大地,我选择在小麦的面前黯然无声地站着。我听见风听见鸟儿掠过小麦大地,我黯然无声地向着一粒粒麦粒行注目礼,向掠过河床又掠过麦田的白云和鸟儿行注目礼,向麦田边的杨树、桐树、榆树行注目礼,向穿过麦田的线路、流入麦田的河水行注目礼。麦田,其实它吸纳了更多的元素、更多的营养、更多的情感、更多的期望。在麦芒全黄的季节,麦粒看见了旅人又回到了小麦大地,回到了麦粒的出发地和生命地。大地永远是一粒麦粒、一万万粒麦粒、一亿亿粒麦粒。不要为了更仔细地观察去触碰一粒麦粒,一穗麦粒,这对麦粒是一种伤害。即使你多么想仔细观察麦粒,你也无法进入麦粒的内心。有一天在火车站,我忽然

15、听见有人叫“麦粒”。我停下脚步,在人群里寻找,却原来是一个女孩的名字。她扭过头,红扑扑的脸蛋上淌着汗水,身上是一个沉重的行囊,我知道这个“麦粒”是去打工,去某座城市。那个城市会有“麦粒”的笑声,有“麦粒”的身影,也有“麦粒”对家乡的遥望。我永远记住了这一声喊,记住了某年某月某天在车站看到过一个叫“麦粒”的打工女孩儿。“麦粒”或者“麦粒们”,我祝福她们在某一个城市过得愉快。有一年,我从家麦收回来,在兜里发现了几粒麦粒,我不知道这几粒麦粒怎么跟我来了我居住的城市。秋后我把它们种在了楼下的一片地里,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它们聊天,它们在城市的缝隙里成长着。一天早晨我又去看那一片蒲扇大的麦苗,麦苗上挂着

16、露水,在晨曦里晶晶亮亮得那么纯净、透明,我和麦苗、麦苗上的露珠对望着,我又看见了一粒粒麦粒,看见了“麦粒”们走在远行的路上,看到了故乡的影子。那一刻,我兀自在一小片麦苗前伫立,仿佛置身的是一片麦海,看到了浩荡的麦田,听见了麦田上的歌声。我忽然觉得我像流浪在城市的一颗麦粒,和这些长在城市的麦苗一样想念着家乡,想融入家乡的大地。小麦大地给我们的是丰富前行的宽广,我们一年年在小麦大地找到了宽阔、找到了释怀、找到了力量和温暖的慰藉。麦粒啊, 是一千个是一万个是千万个故乡的影子。(选自2010年第一期散文)(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每一次想到麦粒远行的时候,作者总

17、是情不自禁地要凝望麦粒。B麦粒之所以看到旅途中的树、山、河、道路、土壤就兴奋,是因为它知道它将要到另一个安身立命的世界里去。C虽然为了观察去触碰麦粒是对麦粒的一种伤害,但远远地凝望,我们可以进入麦粒的内心。D作者把麦收时无意中带回的几粒麦粒种在城里楼下的一片地里,是因为如果不种,麦粒就浪费了。E由一片麦苗看到了浩荡的麦田,听见了麦田上的歌声,这美丽的想象里洋溢的是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2)联系全文,说说麦粒有怎样的特征,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_(3)你认为作者在生活中真的碰到过一个叫“麦粒”的打工女孩吗?从全文看,这个段落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8分)答

18、:_(4)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至少找出两例分析说明。(6分)答: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康熙王朝的世界科学巨擘程启贵梅文鼎,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吴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他活了89岁,却从来没有当过一天官,但身为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的李光地与他成了至交;康熙皇帝一连三次接见他,为的都是两个字科学。他成了君臣共同奉迎的“老师”。梁启超说:“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1633年,梅文鼎出生在宣城伏村。他天赋很高,“九岁熟五经,通史事”,被当地人称为“神童”。 五经是儒家最主要

19、的经典,是封建时代历朝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让儿子早早地接触五经表明父亲的殷切期望,但儿子却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艰难了。梅文鼎在15岁时被补为博士弟子员,即仅能进地方官学的生员,此后再也没有考取过什么功名。他20岁时结婚,接着,祖父与父亲相继去世,在既要养儿育女,又要守孝的日子里,梅文鼎就再也没有时间与心力去忙于举业了。梅家乃书香门第,所以梅文鼎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读书学习。其父梅士昌,是明末的一名诸生,明朝灭亡后,梅士昌归乡隐居,埋头于学术研究,尤其致力于易经的研究。梅文鼎很早就接触易经,对易学神秘的数学排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梅文鼎的回忆中,我们发现,他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历算专家,还受他幼时私塾

20、先生罗王宾影响。先生很喜欢这个灵气十足的学生。梅文鼎从先生的解说中明白了:这些看似亘古不变的星宿,原来也是有规律地变化的。至于这个规律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罗王宾还会自己制作天文仪器,模仿天象,直接地模拟给梅文鼎看,直看得梅文鼎专注入迷,废寝忘食。给梅文鼎以指点的另一位“高人”,是其同乡先贤倪观湖先生。他教给梅文鼎的主要是日月交食现象、原理及计算方法。在得到倪观湖老人的赞许后,梅文鼎致力于学习历法的意志更加坚定了。梅文鼎的主要贡献在于复兴中国传统的天文和算学知识,推进中西天文学的融合。他在著作中,再次阐明了已失传的古代历理。传统天文学中的许多方法,如郭守敬的三次内插法、黄赤相求术在明代已失传,因

21、为梅文鼎的发掘而大放异彩。他曾撰写了交食七政五星管见等书,介绍第谷式的西方天文学。他还借鉴西方天文仪器的原理,制成了璇玑尺、揆日仪、月道仪等多种仪器。梅文鼎在另一部著作历学疑问中,论述了中西历法的异同,并将许多西方天文学知识纳入中国古代学术体系中,如他称西学的“地球寒暖有五带”,即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说”。其中古今历法通考一书,对西洋历、回回历以及我国古代的各种历法都做了系统的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天文历法史学专著。他对中西历法不抱偏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研究。这种主张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梅文鼎还在介绍和发展来自西方的数学知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善于吸取西方数学成就加以消化理解,然后用浅近平易

22、的语言表述出来,使人们易于掌握。例如当时西方的积化和差术(即九九加减术)虽已传入我国,但西方传教士们“仅举其名,不详其说”。梅文鼎通过数十年的研究终于“得其条贯”,并在环中黍尺一书中加以说明。他所提出的对于十二面体、二十面体等多面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也是当时传入我国的西方数学所未涉及的问题。梅文鼎在发扬祖国传统数学方面也作出了许多贡献,例如他对勾股定理创出了新证法。他在授时平定三差详说一书中对几乎失传的垛积术和招差术(即高阶等差级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阐发其原理并创出新解。在方程论中,他纠正了当时一些流行著作的错误,对系数为分数的一次方程组提出新的解法。自从西方数学传入我国后,学者们或轻视中算,或排

23、斥西学,门户之见颇深,梅文鼎则为综合研究中西数学开了先例。这对后辈学者影响极大,钱大昕称赞他为“国朝(清朝)算学第一”。他一生著书80余种,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世界科学巨擘”的梅文鼎,虽然从未当过官,却成了康熙皇帝和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李光地共同奉迎的“老师”。B梅士昌让儿子早早地接触儒家最主要的经典,表明他非常希望梅文鼎将来能走科举之路。但梅文鼎却不愿做官,喜欢研究天文历算。C私塾先生罗王宾很喜欢灵气十足的梅文鼎,也正因为这种喜欢,使梅文鼎增强了学习的动力,逐步走向成功。D我国第一部天文历法史学专著古今

24、历法通考一书,体现了梅文鼎对中西历法不抱偏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研究的治学精神,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E梅文鼎的贡献还在于复兴中国已经失传的天文、算学和数学知识。如三次内插法、黄赤相求术和垛积术、招差术。(2)享有世界声誉的梅文鼎在科学领域主要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6分)答:_(3)梅文鼎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具有对学术不抱偏见、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请以他对西学的研究为例,简要分析。(6分)答:_(4)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吴孝和齐名,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世界科学巨擘”的梅文鼎,有人认为他的成功在于其仕途不顺,是偶然的;有人认为他的成功为志趣使然,是必然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

25、:_第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B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C如今,美国毕竟只有军事力量和美元货币这两个最后优势了,如果再不使用和展示,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国运了。D尽管有专家认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但是透过表象看实质,这个分析更像是隔靴搔痒。14

2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河南省气象台昨日1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从昨日晚上开始,全省将有6到7级的阵风,降温最大幅度为10。B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苦发展历程,我省的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终于形成了教有特色,学有定法,评有成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C动用了“超过一个国家的战力”的美韩黄海联合军演刚于12月1日结束,紧接着“规模超过美韩演习6倍”的美日联合军演又开始登场,这进一步加剧了东亚的紧张局势。D在中国,慈善往往被赋予道德的光环,但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幼稚和滞后。以平常心看慈善,是重建中国慈善文化的正确心态。15依次

2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A BC D16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5分)据2010年12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在一项调查中,45.1%的受访党政干部、57.78%的受访公司白领和55.4%的受访

2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答:_1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一棵小草,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_世间万物都在尽它们的天命,使无穷的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开会迟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公司每次开会,总有职员迟到。公司为此制定了种种奖罚措施,但是,开会迟到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不久,公司新来了一位办公室主任,公司会议多数由他主持。他发现,会议室平时有多余的凳子,每次开会,迟到者总不急不慢地进来就座。于是,有一次开会,时间一到,他就把会议室多余

29、的凳子全部搬走。众多迟到者像往常一样陆续走进会议室。他们环顾一圈发现:一个多余的凳子都没有。来晚的职员只得站着开会。第二次开会,迟到者明显比上次少了。第三次开会,竟没有人迟到。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阶段评估检测(五)1C解析 混淆概念,“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并不是“贯通文化”的表现,而是“互联文化”的“前一方面”的表现。2D解析 理解错误,“并不强调要达到互惠的最终结果”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中说“贯通文化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基础上”。3D解析 与作者观点相左,作者认为贯通文化“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

30、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4A解析 干:违逆,背离。5D解析 “忽于荣利”即看轻荣誉和利益。是张承的行为,只能表明他勇敢和仁爱,与看轻荣誉、利益无关,确实有病,不同于句的“装病”。属于看轻荣誉,属于看轻利益。因此选D项。6B解析 原文“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说的是张范得到别人赠送的财物没法拒绝时也不使用,以后再还给人家,而并非是孤儿寡妇。7(1)张承认为他说得对,于是解下印绶抄小路回家,和张范一起到扬州避难。(“然”“乃”“间”“避地(于)扬州”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张范的儿子张陵和张承的儿子张戬被山东贼寇抓去,张范直接到贼穴讨要两个孩子,贼寇把张陵还给张范。(“为所”“得”

31、“诣”“以”各1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想要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拒不接受。生性恬静喜欢修道,不看重荣誉利益,对他征召任命均不就职。弟弟张承,字公先,也很有名气,因端方正直而被征召,授予议郎。董卓作乱,张承想集合民众与天下人共同讨伐董卓。张承的弟弟张昭刚好从长安归来,对张承说:“现在想讨伐董卓,寡不敌众,况且一时起这个念头,使田野上的百姓走向战场,贤士平时没有得到安抚,士兵没有得到训练,这件事难以成功。董卓抗拒义军却不合道义,因此不能长久;不如选择可依附的人,见机行事,然后可以如愿。”张承认为他说得对,于是解下印绶抄小路回家,和张范一起到扬州避难。袁术准备礼

32、物聘请张范,张范称病不去,袁术也没有勉强他。张范派张承和袁术相见,袁术问道:“当初周室衰微,于是就有齐桓、晋文称霸;秦朝政混乱,汉取代了它。现在我凭广阔的土地,众多的百姓,想祈福于齐桓公,效法汉高祖,怎么样?”张承回答说:“在于道德不在于武力。如果能用道德来满足天下人的愿望,即使是由普通百姓,而兴霸王之业,也不是困难的。如果轻率地夺取帝位,违背时机采取行动,那是众人唾弃的,谁能使他成就霸业?”袁术不高兴。这时,太祖将要征讨冀州,袁术又问:“现在曹公想率领几千疲惫的士卒,抗拒十万大军,可说是自不量力了!你认为如何?”张承就说:“汉天子的德行虽然衰微,但上天还没让汉朝灭亡,现在曹公挟持天子来号令天

33、下,即使抗拒百万之众也是可以的。”袁术变了脸色,很不高兴,张承离去了。太祖平定冀州,派遣使者迎接张范。张范因病留在彭城,派张承拜见太祖,太祖上表推荐张承为谏议大夫。张范的儿子张陵和张承的儿子张戬被山东贼寇抓去,张范直接到贼穴讨要两个孩子,贼寇把张陵还给张范。张范道谢说:“诸位还我儿子,恩情太大了。虽然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儿子,但是我更疼爱年小的张戬,请用张陵交换他。”贼寇认为他的话很仁义,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张范。太祖从荆州归来,张范得以在陈地相见,太祖让他做议郎,参与丞相府军事,很被敬重。太祖出征,常常令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留守。太祖对文帝说:“有所行动一定要向这两个人咨询。”世子对他们行子孙的

34、礼节。张范救济抚恤贫困的人,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儿寡妇都来投靠他。别人送他礼物没办法拒绝的,最终也不使用,等离去的时候,都把它还给人家。建安十七年去世。8“满”字直接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2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3分)9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3分)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暗含着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凄凉情怀。(3分)【诗歌赏析】“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就更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

35、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都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

36、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的静。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10(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37、穷(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11(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2)麦粒的远行所要求的条件不高(借助的只是一场风等),麦粒从不孤立。(3分)表现了麦粒的质朴、平凡和心地坦然。(3分)(3)可能碰到过。“在火车站忽然听见有人叫麦粒”,场景设置真实。(2分)也可能没碰到过。因为散文是文学作品,在细节上允许虚构。(2分)从全文看,这个段落体现了一种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2分)将自然的“麦粒”与叫“麦粒”的人对比(或衬托),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热爱。(2分)(4)文章通过描写麦粒的远行、记

38、叙巧遇一个叫“麦粒”的女孩等事件,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2分)第3段中写向麦粒行注目礼,向掠过麦田的白云和鸟儿等行注目礼,体现了对故乡的热爱;(2分)第5段中写自己在城里栽种一片蒲扇大的麦苗并在夜深人静时和它们聊天,寄托的是对故乡的怀念。(2分)12.(1)AD【解析】 B项“但梅文鼎却不愿做官”错,原文是说“梅文鼎就再也没有时间与心力去忙于举业了”。C项“也正因为这种喜欢”过于单一,表述不全面。E项“中国已经失传”错,文中说“几乎失传的垛积术和招差术”。(2)【答案】 复兴中国传统的天文和算学知识,推进中西天文学的融合。(2分)用浅近平易的语言介绍和发展来自西方的数学知识。(2分)

39、在发扬祖国传统数学方面作出许多贡献,且为综合研究中西数学开了先例。(2分)【解析】 主要从文章的后三段(最后单独成段的除外)进行概括,最前一段可概括为“复兴中国传统的天文和算学知识,推进中西天文学的融合”;中间一段可概括为“介绍和发展来自西方的数学知识”,后一段可概括为“发扬祖国传统数学”。(3)【答案】 深入研究西学,并撰书介绍:如介绍西方天文学知识和数学知识。(2分)借鉴西学:如借鉴西方天文仪器原理制成多种仪器。(2分)将西学与中学融合:如将许多西方天文学知识纳入中国古代学术体系,且在综合研究中西数学方面开了先例。(2分)【解析】 主要在倒数第四段,如撰写书籍介绍西方天文学;借鉴西方天文仪

40、器的原理,制成了璇玑尺、揆日仪、月道仪等多种仪器;推进中西天文学的融合。(4)【答案】 观点一:认为梅文鼎成功在于其仕途不顺,是偶然的。(2分)梅文鼎“九岁熟五经,通史事”。早早地接触含有封建时代历朝科举考试主要内容的儒家最主要的经典,表明父亲非常希望梅文鼎将来能走科举入仕的道路。(2分)仕途之路不顺,除了15岁时被补为博士弟子员,即仅能进地方官学的生员,此后再也没有考取过什么功名。(2分)祖父与父亲去世后,由于家庭生活所迫,梅文鼎再也没有时间与心力去忙于举业了。(2分)因此,仕途不顺、放弃举业,使梅文鼎有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与研究学术,客观上促使梅文鼎成为“世界科学巨擘”,所以说其成功是

41、一种偶然。观点二:认为梅文鼎成功是志趣使然,是必然的。(2分)产生兴趣:父亲梅士昌归乡隐居,埋头于学术研究,尤其致力于易经的研究;梅文鼎很早就接触易经,对易学神秘的数学排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分)专注入迷,废寝忘食:受他幼时私塾先生罗王宾影响,梅文鼎知道了星宿的名称、位置及四季变化情况以及这些看似亘古不变的星宿,原来也是有规律地变化的;并对罗王宾用自制天文仪器模拟天象看得专注入迷,废寝忘食。(2分)坚定志趣:同乡先贤倪观湖先生,教给梅文鼎日月交食现象、原理及计算方法,并且赞许他。此后,梅文鼎坚定了致力于学习历法的意志。(2分)观点三:梅文鼎的成功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2分)偶然因素体

42、现在梅文鼎仕途之路不顺和家庭生活所迫:这在客观上使梅文鼎有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学术,促使其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功。(3分)必然因素体现在梅文鼎的兴趣爱好上:梅文鼎从小受父亲影响,对易学神秘的数学排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私塾先生罗王宾使他对天文学专注入迷,废寝忘食;同乡先贤倪观湖先生坚定了梅文鼎致力于学习历法的意志。爱好科学并且兴趣浓厚,使其深入钻研,这是成功的基础。(3分)(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分)【解析】 同意哪一种观点都可以,也可以综合两种观点。但分析时,观点一定要明确,理由要充分。如认为是偶然,要从家庭和父亲本希望梅文鼎走仕途之路,结果梅文鼎竟意外地进行了学术研究这

43、方面的探究;如认为是必然,主要从梅文鼎的兴趣爱好以及结识的老师朋友等角度进行探究;当然也可以从综合两观点的角度进行探讨。13B解析 用错对象,“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14C解析 A逻辑错误,“昨日晚上”应改为“当天晚上”,并把“将”字去掉;B.成分残缺,“评有成规”后应加上“的局面”等词语;D.前后不照应,“幼稚”与“滞后”应互换位置。15D解析 注意各句中相互照应的词语,填空线后的标点也有提示作用。16示例:这则新闻折射出当前社会心态失衡、人心不足的现状。人们的物欲和权力欲等越来越膨胀,永远盯着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不满足于自己的既得利益,陷入贪多务得、患得患失的心理怪圈。这

44、则新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党政干部、公司白领等这些处在较高社会阶层的人竟然自认为是“弱势群体”,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没有社会保障的人们又是什么?这种身在高处而忘记底层、无视民生的心理要不得。“弱势群体”不是一种感觉,而有它特定的界定标准。这些受访者对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偏差。这说明我们需要对“弱势群体”进行客观的定义,让它能涵盖真正的“弱势群体”,从而引导人们关注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们。(5分。观点正确,有自己的见解2分;言之成理,语言通顺3分)17示例:一块岩石,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片落花,以它憔悴的芳容,温暖着冰冷的泥土;一眼清泉,以它小小的眼眸,折射着云天的绚丽。(6分;一句2分,其中内容贴切1分,句式与示例相同且无语病1分)18【写作提示】 材料的主要构成有二:一是公司新来的办公室主任,他针对开会迟到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想出“搬走多余的凳子”的方法,一举解决了问题。由此,考生可以写“解决问题抓根本”“创新思维解难题”等;二是迟到者,他们在遇到失去“凳子”,丢掉“面子”的处境时,改掉了存在已久的惰性(积习)。由此,考生可以写“铲除惰性土壤”“面子的危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