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考情分析】本专题近三年来高考涉及的重点知识有: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如:宗法制度、分封制度、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历代监察制度、内阁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军机处等等。2中国古代经济文明专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政策。如: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及缺陷;中国古代冶铁业、陶瓷业、丝织业、棉纺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尤其重视考查商帮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其特点;中国古代
2、资本主义萌芽难以得到发展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等等。【知识交汇】一、分封制与宗法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3特点: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利和义务,“土地和人民”“义务”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分封对象多元化 层层分封。4作用:通过分封制,周朝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5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
3、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6分封制的实质及其利弊: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周王室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建立起来的武装驻防,以维持周王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疆域。更重要的是,由于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由于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因此,王室军事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
4、安定。(二)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主要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作用: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4影响:积极方面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方
5、面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互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
6、中央集权制度(一)建立原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思想根源:法家思想;现实原因:秦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可能。历史原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国君直接任命官吏治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二)发展历程: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
7、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确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5加强:在中央,北宋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立更戍法;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
8、相的政、军、财权。在地方,派文官作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
9、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三)主要影响1积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上,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2消极影响:经济上: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
10、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四)发展趋势: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
11、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形成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三、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的差异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明
12、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一)历史沿革1分封制(我国奴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2郡县制: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
13、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附益之法”,“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3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瑚,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二)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
14、影响;对后世各朝都产生重大影响。2不同点: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
15、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3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官员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4记忆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概括,方便识记。“一”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是指两大中央行政制度,即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三”是指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即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四”指四大地方管理组织制度,即编户制度、保甲制度、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五”是指五大军事制度,即府兵制、募兵制、保甲制、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五、中国古
16、代政治制度演变线索梳理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与部落联盟。这个时期形成了原始社会的组织与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孕育阶段。2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五帝时期,尧、舜、禹之间的君位继承实行禅让制,禹建立夏朝后,儿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代: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起初步的国家机构,设立了武装、官职、监狱、刑法等国家机构。3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之后,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周朝成为地域辽阔的奴隶制国家。西周后期随着王室衰微,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4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1)生产力
17、: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水利的兴修、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的增多、市场的形成,都市的出现。突出表现是:井田制逐步瓦解。(2)生产关系: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富商大贾的出现;相应的是,旧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步消弱,尤其他们是在春秋战国各国的变法中受到不断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宗法制、分封制难以维持。上层建筑的变化:各诸侯国建立封建制度,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奖励农业、军功等措施。最终,各诸侯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确立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制度逐渐形成,郡县制在各国得以确立。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
18、政治上:“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秦律。(2)经济上: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3)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4)影响:第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秦朝地主阶级凭统治力量的加强,人民处境日趋恶劣。秦朝的文化专制、愚民政策,以及各种暴政也由此而来,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6汉承秦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7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政治体制上形成“中朝”与“外朝”制度;(2)解决地方不稳定因素:封国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平定七国之乱、推恩令
19、、设置刺史 ;(3)解决意识形态的一统:察举制、兴办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期首创三省六部制,到唐太宗时,此制度得以发展完备。中书省负责拟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下设六部, 既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不论对当时,还是对以后历代的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与历史意义。(2)科举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扩大统治基础。隋炀帝时开始创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时进一步完善。隋朝初年设立,唐代进一步完
20、善。科举制的实质,是代表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建立,对隋唐社会政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以后的历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改进府兵制(4)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9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1)历史原因与现实需要唐朝后期藩镇势力扩张,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要避免重蹈覆辙,改变唐朝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建立,赵匡胤本人也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类似兵变的重演,也必须加强中央集权。(2)具体措施: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将帅没有调兵权。集中行政权: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派文臣管理地方。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对科举制的调整。(3
21、)结果和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人治国,重文轻武,有效巩固了统一。但是,由于文官不懂军事,造成了军事战斗力的下降;弱支强干,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屡次失败的重要原因;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中央,有利于巩固统一,防止了地方分裂,但也导致地方办事效率低下,而中央机构臃肿,人浮于事。10元朝: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1)行省制度。元政府健全中央官制: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行省制度的实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到保证;行省制度是元
22、朝为有效控制地方和边疆而实行的一项开创性的制度,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行政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并延续到今天。(2)设立宣政院。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使西藏从此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元中央和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大大加强。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东南沿海以及台湾地区。11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强化(1)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政府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分掌统兵和调兵之权。在地方,废除行省,权分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通过废除丞相制度,皇权空前强化,
23、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最终受命于皇帝。经过改革,分散了相权和地方权力。政治、军事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3)设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民的控制(4)继续推行“八股取士12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的顶峰 (1)大体采用明制,设置了六部和内阁。(2)延续旧规,有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3)康熙时在各旗主之下设置督统掌管旗务,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形同虚设。(4)康熙时设南书房,参与机密,中枢权力一分为三。(5)雍正时设军机处,加强皇权,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军机处的设置是清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上的
24、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是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重要标志,也使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六、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标准有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 (一)历代的选官制度的变化1夏、商、周时代:“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25、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
26、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
27、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
28、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因此当士族没落以后,九品中正制也被彻底废除了。 5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 (1)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
29、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0、。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2)评价:科举制的开创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积极作用: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
31、荣。 消极作用: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
32、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对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几点启示1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主要有
33、德才、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2两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实现,迫切需要一种使中央集权正常运作的选官制度,两汉时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但由于两汉时期尚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阶段,察举制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很不完备的。在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以后,隋唐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推行科举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选拔人才,并为以后历朝所沿袭。 3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各种弊端日益显露。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评价。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它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
34、了一条入仕的途径,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它把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结合为一体,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更熟练和理智地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能十分有利;它不仅在中国仍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和越南长期实行过科举制,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八股取士后就走向了极端,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我们应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
35、人才。 公府与州郡既有自行选官之权,而被辟除的属吏又不为朝廷命官,故去留亦可以自便。如不应辟,也不能加以强迫;否则,要受到舆论的非议。尤其是州郡辟召是当时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而且既辟除之后,主官即当加以重用;否则,气节志行之士就要辞去。另一方面,公卿牧守既可自行辟除,他们为了发展个人势力,皆争相以此笼络士人;而士人为了做官,也不得不依托权门。这样便发展成为一种私恩的结合。西汉时被辟除者犹为国家官吏,到东汉则实际上成了主官的私属。于是朝廷集权力量遭到分割,地方割据势力得到发展,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与用人之权转移到私人手中有很大关系。七、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相同点: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
36、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3规律与技巧: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反映出古代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发展趋势。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征1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线索:中国的
37、原始农业起源于黄河一长江流域,并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较高水平,南宋后经济重心南移。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简单协作的耜耕农业;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与使用,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定型,并在古代社会一直延续。明清之际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经济结构没有突破性进展。到了近代,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束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里产生了雇佣关系,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商业发展繁荣,城市规模与功能不断扩大,汉唐之际
38、的对外贸易繁荣。明清之际,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商业发展出现了新特点。但在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下,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阻碍,也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没有跟上世界大潮流,中国经济逐渐落后。2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政策的因素。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二是科技的推动。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9、。三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3各经济部门的地位、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手工业与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其发展方向与规模一直被历代王朝控制着。在古代社会经济中,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4小农经济的发展原因、特点及其启示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
40、和普及,是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农耕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小农经济模式下,自耕农生产积极性高,同时由于人口膨胀和土地兼并,农民在土地上精耕细作、不断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古代农耕的一大特色。这一模式具有内部的稳定性、保守性和排他性,因其脆弱而对新经济因素产生本能的抵抗,既保障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向前发展,又阻碍了商品交换与扩大再生产。手工业和商业是为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和统治者奢侈享受而存在的。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为了巩固其经济基础、加强统治,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通过发展农业、严格
41、控制工商业发展,既维护了统治基础,又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一政策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变革和商品流通,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还是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明清之际,统治者坚持抑商政策,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海禁政策,使得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受到限制,已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有成长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不但内部失去了经济的活力、失去了科技发展的动力,也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终于日渐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陷于落后挨打的局面。九、中国古代农业1农耕方式的演进:中国具有七、八千年的农耕历史。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
42、种,人们需要经常迁徙流动,生活艰苦。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用耒耜耕地,中国农业进入“耜耕”(“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使用少量青铜农具,学会了使用肥料和水利排灌技术。春秋以后,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长期以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土地制度的变迁: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其本质是国王代表整个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的私田。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转变。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东汉至唐朝盛行地主大土地所有制,采用田庄式的经营模式,这是这个时期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兼并
43、问题:随着私有土地制度的发展,大地主通过各种途径兼并国家和自耕农的土地。东汉末年,曹操实行“屯田制”。北魏至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唐后期至明清,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高度集中。3生产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至秦汉,采用垄作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农耕方法。其中,汉代先后出现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连年耕种为主,部分地区也实行休耕制,有些地方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绿肥种植技术。主要农书:齐民要术。隋唐时期,江南地区普遍采用育秧移栽,使水稻增产等技术。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江南地区推行稻麦复种制,标志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生产工具,汉代中期
44、,人们发明了犁壁,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汉武帝时期发明了播种用的耧车。灌溉工具,三国时期,马钧发明了翻车,唐朝发明了筒车。4农业经济的特点:春秋战国以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壮大,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日益成熟。十、中国古代手工业1冶金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冶铁技术,能冶炼生铁和钢。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提高了冶铁水平。汉代,人们用煤做燃料冶铁。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冶炼技术。明朝以后,流行用焦炭冶铁。2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国
45、人就开始养蚕织丝绸,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绸的国家。西周以后,丝织工艺发展迅速,形成了早期的丝织业中心。西汉使用提花机,大量丝绸纺织品外销,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唐代出现缂丝技艺。明清时期,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南京、苏州、杭州是丝织业中心,并在丝织业中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宋元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了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盛极一时,有“衣被天下”称号。明代以后,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3陶瓷业: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半坡氏族就使用彩陶。瓷器制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东汉时期,瓷器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唐代,瓷器制造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宋代
46、以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制瓷技艺体系,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从唐代起,瓷器销往国外。明清时期,通过海上运输,瓷器遍销全世界,形成著名的陶瓷之路。4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源远流长且比较发达,很多独特的生产技艺和精美的产品自古就闻名于世。春秋战国前,手工业主要由官府经营。春秋战国后,出现了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其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家庭手工业则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自秦汉时期开始,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已趋于定型,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明清时期,手工业中的
47、某些行业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及其发展的主要特点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如丝市、叶市、猪市等),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有的更是专业性的集散市集);而不是先有农村商业,而后才有城市商业的发展。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
48、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地位提高。这种情况在宋代已经显现。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下来即出现了货币。秦始皇一统中原,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商品在出现之初,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
49、坊。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亲缘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则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相对而言,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比作为业缘组织的宗族进步,而作为业缘组织的行会、公所又比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进步。因为地缘组织特别是亲缘组织大多具有不可选择性,属于不随意的团体而业缘组织大多具有可选择性,属于自由加入的志愿集团。(这三者之间并非是依次取代的关系,它们既有时间上的交叉并存,又有组织上的相互重叠。)除此以外还有城市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等。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第一、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的前提。农业、手工业的发
50、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商品,也为商业的繁荣提供市场。商业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反过来调整、刺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第二、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重农抑商,是制约古代商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艰难与曲折。大约自战国末年开始,古代中国统治者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第三、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战国秦汉时期快速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停滞倒退,隋唐时期恢复繁荣,宋元时期突破旧制,明清时期缓慢发展。这些阶段性特征的形成,不仅与前述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两方面因素的作用有关,而且与各个时期政治、军事,甚
51、至文化、宗教的综合影响分不开。第四、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货币制度及货币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水平与特点。第五、官营商业和私营商业构成了中国古代商业的两种主要经营形态,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萎缩,后者不断发展壮大。十二、中国古代“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明、清两代的海禁,都以防范敌对势力,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但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别。第一,明代的海禁,只禁止中国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但欢迎外国人来华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所以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不仅运载大量货物到亚非各国进行交易,而且广泛招徕各国商人来华贸易。清代初期则全面禁止海外贸易,实
52、行“闭关锁国”,中国私商固然不能出海贸易,外国商人也不许来华贸易。康熙统一台湾后,一度开放海禁,但仅过二十多年又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帝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而且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其他港口一律关闭。第二,明代的海禁从明初延续到嘉靖年间,倭患肃清以后,就重新开放海禁,准许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而清代的闭关锁国则从清初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爆发。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一是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这种“闭关锁国”与 “重农抑商”政策都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衍
53、生物,因此说,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二是使得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也因此由先进变为落后,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思想方法】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1梳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归纳其特点,探索其演变规律,分析其影响,尤其要分析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2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的关系。3运用文明史观,正确看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内容是世界政治文明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成果,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专题1
54、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不同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及其生产关系的变化;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对土地制度、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注意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2运用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需要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如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有着密切关系。注意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中国古代经济的整体认识。3注意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对于“三农”热点问题尤其要引起重视。联系每年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实施的得当对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