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课时1法治国家课标内容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水平31秉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解释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行为。政治认同:运用具体事例展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式。水平32描述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说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科学精神:用开放而敏锐的眼光,辨识和分析不同信息和观点。水平33基于法律的本质和功能选择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式,阐释宪法法律至上的含义。法治意识:阐述宪法法律至上的道理,剖析公共参与活动中的不当行为,阐释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正确方式。水平22描绘法治中国的蓝图,阐述法治信仰的价值,提出维
2、护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的行动方案。公共参与:着眼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论述公共参与的责任担当精神。【趣味导入】想一想1.以上图片说明了法治国家的主要内涵是什么?2.根据以上图片说明如何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提示1.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1.法治国家的内涵(1)法治国家的主要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
3、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法治国家的基本内涵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性原则的核心内容。指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居于母法和最高法的地位,即宪法作为根本法构成国家制定法的基础和核心,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地位和效力最高,其他法律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坚持良法之治: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
4、挥法律的效力。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公民权利指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所享有公民资格和与公民资格相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公民权利是因为公民身份而取得的。注
5、意公民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2.建设法治国家(1)总要求: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2)具体要求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6、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合宪性审查是有关权力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可能存在违反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履行宪法职责的行为进行审查,并对违反宪法的问题予以纠正,以维护宪法的权威。合宪性审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违宪问题,目的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制度功能是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价值要求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可以说这抓住了“依宪治国”的关键一环,真正解决了保障宪法实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
7、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拓展司法的目标就是解决纠纷,目前很多法院以调解作为首要的结案方式。现代社会矛盾频繁,重视调解无疑是正确的,但调解的前提也必须是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3)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
8、,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1.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提示。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坚持良法之治是法治的首要内容。()提示。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3.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成文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提示。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4.推进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提示。推进科学立法
9、、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5.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法治的主要功能。()提示。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6.在法治国家,人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提示。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7.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保障机制、不能腐的惩戒机制、不易腐的防范机制。()提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8.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基本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提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10、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9.维护宪法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提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10.政府部门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提示。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议题如何全面把握法治国家建设?2019年4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主持召开中国法学会机关及各研究会负责人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满腔热忱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积极发展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作出应有贡献。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晨指出,中国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履职正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逢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时代。国家厉行法治,人民期盼法治,实践需要法治,法学事业大有可为。要紧紧围绕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实践需求,充分发挥法学会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发挥法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2、组织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履行使命职责,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努力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提供良好的法治服务。探究1法治国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水平31、科学精神水平32、法治意识水平33)探究2怎样建设法治国家?其意义是什么?(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水平31、科学精神水平32、法治意识水平33、公共参与水平34)提示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2.建设法治国家要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意义:建设
13、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1.法治国家(1)内涵: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2)要求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
14、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2.“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人治就是个人或少数人因历史原因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人治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治国理论,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区别人治法治体现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特征随意性、多样性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结果体现的是不平等,造成
15、社会不稳定体现平等原则,促进政治进步与发展通过国家领导人关于依法治国的讲话、深刻领会国家有关依法治国的会议精神以及现实生活中法治国家建设的具体事例,从而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达到水平31、科学精神达到水平32、法治意识达到水平33和公共参与意识达到水平34。1.(考查法治意识)中国邮政发行了1枚纪念邮票(如图),采用剪影的手法表现宪法宣誓仪式。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当选之后进行宪法宣誓,彰显了作为人民公仆的国家公职人员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国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大多以纪念事件和人物为主图,有时还印有纪念邮票的名称。和普通邮票一样,
16、也属于通用邮票,一般可贴用于各种信件。说明行使公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要依法履职说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全国人大产生彰显了宪法权威,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拓展了全国人大立法权,完善了权力机关体系A. B. C. D.解析我国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说明行使公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要依法履职,依宪履职,彰显了宪法权威,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符合题意;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向宪法宣誓与完善权力机关体系之间没有关系,且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并不都是由全国人大产生的,均与题意不符。答案B2.(考查政治认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中国反腐的关键词。要“把权力关进笼子”,就要把“权利放出笼子”,让权力养成对权利的敬
17、畏。这就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使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充分维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和质询的权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公民的决策权依法实行民主监督A. B. C. D.解析说法错误,公民没有质询权,质询权属于人大代表的权利,排除;说法正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调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利放出笼子”,让权力养成对权利的敬畏,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故入选;说法错误,公民
18、可以参与决策,但没有决策权,排除。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D1.(考查法治意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的誓词修订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意在()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落实依法治国,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理念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恪守宪法原则,坚持依法执政履行宪法使命,保障自身权利A. B. C. D.解析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目的是强调宪法的权威、重要性,也
19、增强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符合题意,入选;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说法错误,国家工作人员宣誓意在遵守宪法、法律,履行义务。答案A2.(考查政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下列体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理念的是()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宣传道德模范,引导和激励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良法之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弱化管理职能,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A. B. C. D.解析法治国家建设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故正确;宣传道德模范,引导和激励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以徳治国,故不符
20、合题意;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但不能弱化管理职能,故错误。故选B。答案B3.(考查政治认同)“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央视热播的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普法成果,说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政府只有依法行政,国家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发展。我国政府之所以重视依法行政,是因为()这一古训是说一个国家只有严格执法,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国家才能治理整顿好,才能兴旺繁荣。否则,如果法律松弛,无法执行,则国家一定会有动乱,国力也会越来越衰弱。我国的法律法规是由政府制定并执行的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只要严格依法行政,就能做好工作依法
21、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A. B. C. D.解析我国政府之所以重视依法行政,是因为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符合题意;我国的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是由政府制定并执行的,说法错误;严格依法行政是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但不是唯一保证,做好工作还需要其他条件,说法错误。答案C4.(考查政治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性质方向、根本保障和总目标、总路径、总任务、总布局等各个方面,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22、,为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的严格实施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和总要求,正确;属于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但不是目的,且有夸大之嫌。答案A5.(考查法治意识、公共参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各地展开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系列法制宣传活动。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
23、制宣传日。在这一天,部分民众可进法院参观。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强调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向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为宣传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法治国家?解析第(1)问只要符合材料主题,能够体现对宪法的弘扬和尊崇即可;第(2)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从推进宪法的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等角度回答。答案(1)如:坚持宪法法律之上,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言之有理即可
24、。)(2)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推进宪法的实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作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
25、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知识点一法治国家的内涵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镇政府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土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告上了法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的赔偿。据此回答13题。1.下列不符合上述材料事实的是()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解析司法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行政
26、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故B项观点错误。答案B2.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告上了法庭。这说明()A.人民法院是我国的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执法C.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律可遵循D.行政诉讼就是公民向上一级政府提起诉讼解析A、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B项强调政府要依法行政,符合题意。答案B3.上述材料启示我国公民()A.应该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B.应认真学法、懂法C.应特别做到严格守法,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D.要学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析材料说明公民能够做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4.你从下图漫画中得到的
27、启示是()权力至上,宪法是由国家权力部门制定的宪法至上,权力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的权大于法,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国家强制力法大于权,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A. B. C. D.解析漫画主旨体现的是宪法法律至上,坚持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正确,符合题意;认识错误,违背法治的本质。故选C。答案C5.针对部分地方出台“雷人法规”突破法律规定,少数规定的预算审查监督内容超出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范围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多次开展专项审查,修改、废止相关地方性法规上千。材料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法律权威全国人大审慎用权,统一管理国家事务我国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地方人大
28、常委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全国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A. B. C. D.解析针对部分地方出台“雷人法规”突破法律规定,少数规定的预算审查监督内容超出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范围等问题,法工委多次开展专项审查,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法律权威,全国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故符合题意;错误,全国人大不统一管理国家事务;错误,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答案B6.依法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是中国人权事业与进步的基本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A. B
29、. C. D.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国家行政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因此符合题意;是对人民法院的要求,应排除,故选B。答案B7.“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可以()防止权力被肆意滥用使权力失去应有作用使社会达到绝对公平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A. B. C. D.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题文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为了防止权力被肆意滥用,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观点正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观点错误;但是公平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观点错误。答案C知识点二
30、建设法治国家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正确且符合题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C9.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A.法治 B.德治 C.宪法 D.依宪治国解析法治国家是相对于人治国家而言的,它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因此A符合题意;B、C、
31、D三项与题意无关。答案A10.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宪法的解释权属于_所有。()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C.人民政协D.人民检察院解析在我国,宪法的解释权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B当选,排除A;人民政协属于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排除C;人民检察院属于国家司法机关,排除D。答案B1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是()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D.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解析完备的法律体
32、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因此A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答案A12.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一系列的法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律制度。这表明()A.我国法律都不完善,需要不断修订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C.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D.立法工作是法治的首要内容解析A说法错误;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C错误;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D错误;法律的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故选B。答案B1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材料说明我国的法律体系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
33、与义务相统一政府权威的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A. B. C. D.解析由题干信息“党的十八大报告”“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等判断正确;政府权威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B14.李克强总理强调“各级政府都要按照法定权限或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这说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A. B. C. D.解析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因此表述错误,故正确,本题选B。答案
34、B15.(综合)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根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新实践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18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和通过。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及时将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
35、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完善国家主席任期任职制度、明确国家监察机关的宪法地位等,载入国家根本法,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建设法治国家有何意义?(2)我们应当怎样推进宪法实施?解析本题以宪法修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建设法治国家的认识。第(1)问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可从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从推进宪法的实施的两方面要求组织答案。答案(1)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2)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推进宪法实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