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152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2单元 第30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0讲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3.启蒙思想家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4.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

2、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文艺复兴1背景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逐渐成长壮大文化意大利较好地保留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外因造纸术与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2.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4成就人物作品思想主张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达芬奇蒙娜丽莎等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5.扩展(1)概况: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2)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卓越的戏剧家,创作了哈姆雷特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极富个性,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6影响积政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极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思想冲破基

4、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响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精湛的文学艺术成为人类文学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自然科学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消极影响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1)哥白尼(14731543,波

5、兰),提出太阳中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2)布鲁诺(15481600,意大利),提出宇宙无限论。(3)培根(15611626,英国),提倡唯物主义研究方法。(4)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研制天文望远镜,发现新星体,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5)开普勒(15711630,德国),认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牛顿(16431727,英国),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二、宗教改革1原因(1)根本原因: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

6、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需要的“廉价教会”。(3)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4)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制大量圣经。(5)直接原因: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剥削和压迫最多。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6)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无须购买赎罪券。(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

7、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3宗教改革的影响(1)政治上:打击了教会势力(剥夺了教会在新教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形成。(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精神文化上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宗教改革后,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大都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发展了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解放了民众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8、,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促进了文化发展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三、启蒙运动1背景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2.性质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指导思想):理性主义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运用人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

9、事物。理性主义4主要内容(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5概况(1)17世纪时,早期启蒙思想起源于英国。(2)18世纪中叶,在法国达到高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3)扩展:18世纪中后期,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6代表人物及主张人物及代表作观点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人民主权”思想;

10、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认为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提出“人非工具”;相信主权属于人民,坚持人要自由也要自律启蒙思想家们思想主张的共同点(1)都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2)都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3)都主张实行法治,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设计了蓝图。7影响(1)思想层面启蒙运动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把人文主义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蓝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11、2)政治层面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为美国独立战争做了思想准备,并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影响了拉美独立运动;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武器;为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3)其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包括人身解放和思想解放两方面,即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素养提升素养热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与发展素养解读时空观念14、1

12、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近代人文主义精神逐步扩展;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促使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顶峰。历史解释(1)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2)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及后世史学研究材料,实证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思

13、想解放的作用等理论,认识近代思想解放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经济发展及社会转型的进步作用。主题一 欧洲古典文化的新生文艺复兴(一)史料实证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史料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育吸取了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养料,并受到当时新文化的滋润,人文主义教育家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他们要求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的教育理想进行教育革新。意大利最早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PP韦杰里乌斯,早在15世纪前夕就根据古代文献撰写了论绅士风度和自由教育,要求实施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身心的良好发展。到16世纪,不但所有关于

14、教育方面的主要古典著作都已为人文主义学者所熟悉,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还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有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主持的学校除教育王公贵族和富商子弟外,也收容个别平民子弟,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开创了端倪,在教育史上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探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史料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新教育的特点。提示以人为本(突出人文主义);教育内容吸收古希腊罗马文化养料;培养目标发生改变(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教育理念革新,强调人的身心健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二)史料实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料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

15、: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文艺复兴“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提示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宣传了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历史解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及影响1特征(1)人文主义主要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4)人

16、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2影响(1)思想上,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文学艺术上,涌现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3)自然科学上,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4)经济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运动。(5)过分推崇人文主义,也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后期个

17、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对应训练1(2019届河南开封一模)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曾这样描述:“墨黑色的外套,礼俗上的丧服悲苦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忧伤的流露,都不能表示出我的真实情绪。它们不过是悲哀的装饰和衣服;可是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反映出莎士比亚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特点是()A注重讴歌人性本能的伟大B重点揭示人性的复杂性C侧重宣传自由平等的人文思想D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解析:选B“都不能表示出我的真实情绪”“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进一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故选B项;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到莎士比亚时代人

18、文主义的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而是深入到对人性的反思层面,排除A项;侧重宣传自由平等的人文思想是启蒙运动,排除C项;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是莎士比亚思想的特点,而不是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特点,排除D项。主题二 “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宗教改革(一)史料实证教皇地位的衰落史料解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徒,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地位。(二)唯物史观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内在联系史料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因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

19、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探究根据史料从人文主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怎样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提示强调“因信称义”、俗权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体现了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宣传从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历史解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1)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时期。(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对抗天主教权威,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点文艺复兴宗教改

20、革对人的认识强调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借助的形式借助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借助了宗教的形式表现领域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的上层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待宗教态度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有和解的态度直接否定教皇权威对应训练2(2019届山东临沂二模)苹果在圣经中被称为禁果,在西方语境中有神圣之果、智慧之果、争端之果等寓意。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这一名言()A意在重建基督教信仰体系B表达对改革充满信心和希望C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D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

21、解析:选B题干中特别表明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领袖身份以及“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希望推动宗教改革长出“神圣之果”,故选B项;马丁路德改革前,天主教的信仰体系仍在,不需要重建,排除A项;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应是“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排除C项;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而马丁路德生活在16世纪,排除D项。主题三 理性的辉煌启蒙运动(一)史料实证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史料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

22、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探究据史料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提示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历史解释|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把矛

23、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从批判形式看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完全摆脱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从思想内容看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勾画未来社会蓝图,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从涉及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科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二)时空观念启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史料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

24、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探究分析史料,论证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思想采取选择性吸收的态度。提示推崇中国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主要是针对君主专制的强化;肯定中国提倡耕织、兴修水利、以农

25、为本,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狂热追求财富的期望。启蒙运动思想家并非完全肯定当时中国制度的先进性,而是出于自身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随着西欧反封建进程的推进,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制度就由推崇变为批判反对了。对应训练3(2019届甘青宁高三联考)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解析:选B材料中卢梭认为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即由选举产生的精英贵族主导社会,故选B项;卢梭是资产阶级,不会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

26、,排除A项;卢梭认为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因为它能保证最贤明的人来管理政府,这体现了卢梭反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要求,推动了启蒙运动发展,排除C项;卢梭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材料是反对直接民主制,排除D项。|A组|1(2019年全国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15世纪欧洲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印刷术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这是欧洲文化发展活跃的表现,故选A项;17、18世纪欧洲各国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变革加速,与图

27、片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世纪伴随欧洲城市兴起出现了市民阶级,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教传播是在宗教改革后,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D项。2(2019年全国卷)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解析:选C“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内容说明均是强化了君主的地位,故选C项;“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

28、地位”可见其重点是突出君主权力,而非信仰自由,排除A项;“16世纪”英国尚未确立君主立宪的政体,排除B项;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3(2018年全国卷)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解析:选A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通过沙龙聚会的形式,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宣传“科学”“自由”“民主”的思想,使启蒙思想逐渐流行,故A项正确。4

29、(2017年全国卷)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解析:选A从材料看,教会在扩建教堂时特别强调市民的意志,说明市民得到了重视,这反映了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力量壮大,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是在14到16世纪,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B项错误;教会权威在逐渐削弱,C项错误;材料与新教理论关系不大,D项错误。5(2018年海南卷)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

30、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解析:选C据材料“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可得出欧洲北部城市的民众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故C项正确。6(2016年海南卷)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解

31、析:选D“自由阅读圣经”,主张自己亲自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7(2014年海南卷)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解析:选C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教皇以此来加强思想控制,路德宗教改革显然是打击教皇的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不可能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基督

32、教会信息,故D项错误。8(2014年海南卷)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解析:选A洛克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该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权力”是议会君主制的体现,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推翻君主制,故A项正确;“国家源于社会契约”属于社会契约论,是二人共同主张,故B项错误;“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也是二人共同主张,故C项错误;“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不符合题干中“国家政治”的问法,故D项错误。|B组|1(2020届四川成都高三摸底)中世纪(515世纪),基

33、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A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B实现了神权与世俗文化的和解C与科学精神并无根本性的冲突D旨在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解析:选A材料中体现了基督教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而文艺复兴也有这一特点,说明基督教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故选A项;基督教与神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材料只提到基督教,并未提到神权,且材料中的现象并不会促进神权与世俗文化的和解,排除B项;基督教作为宗教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反映,而科学则是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探究,二者有

34、着根本不同,排除C项;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其目的是弘扬宗教文化而非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排除D项。2(2019届安徽蚌埠一模)某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天主教会所推崇的经院哲学统一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就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该学者意在强调文艺复兴运动()A否定了基督教理论的合理性B对英国哲学的影响最为深刻C使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高潮D冲击了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解析:选D根据材料“某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天主教会所推崇的经院哲学统一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就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可知,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哲学格局,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基

35、督教理论的合理性时至启蒙运动时期才开始被否认,排除A项;材料中并不能形成一种影响程度方面的对比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人文主义思想,排除C项。3(2019届江苏南京三模)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A主张因信称义 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禁欲主义 D强调王权至上解析:选B“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表明是否定教皇权威,故选B项;A、C、D三项均未涉及,排除。4(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顶

36、尖计划”高三第三次考试)“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这说明,启蒙运动()A消除了思想界的分歧 B注重发动民众的力量C旨在推动知识的普及 D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解析:选D材料强调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即以理性主义为旗帜的反对封建专制和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故选D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排除A项;材料强调启蒙思想家的认识,看不出调动民众的力量问题,排除B项;材料不只是推动知识的普及,更强调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排除C项。5(2019届广西桂林、贺州二模)启蒙运动时期

37、,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当作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解析:选B材料中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而伏尔泰则把中国作为理想国度,这是因为二者均出于不同角度来批判当时欧洲的封建制度,推动启蒙运动发展,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孟德斯鸠与伏尔泰通过对中国制度与文化的解读以推动社会启蒙,未体现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排除A项;伏尔泰把中国作为理想国度很显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制度与文化的解读以推动社会启蒙,未涉及中国是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问题,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