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467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十一月语文模考卷(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天下”以来,传入了西方“人性恶”的人类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因为人性本源是恶的,因此必须配之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这种关于“人性恶”的人类哲学观点,中国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早已有之,代表人物便是诸子百家之

2、一的荀子。荀子持“人性恶”观点,而同时代的孟子则持“人性善”的观点。中国古代历史的各种哲学流派,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按故往历史中国十分惯常思维的“大是大非”原则来看,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绝然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与孟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学观点的人,同称为“儒家”。不知两位已作古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而起?仔细想来,把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们归于“一家”的文化现象,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情理之中。中国数千年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与行政一统论相匹配的学术一元论,也就不得不把为华夏人类思想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各流派人物都归入相同

3、的彀中。在归入“一家”之后,再予以分门别类,作内部清算,谓之“一家”之内的不同“路线斗争”,再或逐“师门”,斥之学术叛徙、学术内奸。那个时代的这种学术的历史发展逻辑,同样与封建社会一统皇权独裁之下的“羁縻”臣僚、清算各派臣僚的行政制度,完全匹配。但显然,两者本来就不在一个学术流派中,而这正是符合近代以来人们认同的人类历史“学术多元论”观点的。历史地看,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古代中国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从而使古旧读书做官的儒学成为通向文化一元论的单行线和独木桥,但人类思想(包括经济形态)本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术的“多元”,何必纳入一家?它实质是泯灭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性。春秋末

4、期,早于荀子孟子一百年的孔子仅谈到了人类哲学“仁”的思想,而荀孟则开始了人性恶和人性善的争论。众所周知,自后两千多年中国皇朝历史遵循了孔孟之道,而荀子的“性恶”人类哲学思想早已被皇朝历史自我消弭于无形之中。有当代考古学家指出,人类文明历史数千年以来,人们的物质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的性情几无改变。笔者以为,人类历史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提倡什么。这就像表决心发誓要克服自我一样。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提到孔子“仁”思想时这么说:“按孔子的看法,一个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的念头,可见性恶来自先天”(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受到“性恶

5、”遏制,说“性善”则可以使一部分“圣人”免于遏制。这在今天的人看来,道理很简单。假如古人因受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局限而偏入旁门(轻视实践的古人先给予认知上的定义,再寻找“理”;现代人在实践中寻找“理”),那么,今天的人如果再提“性善”论,则别有它图了人类历史证明:提倡“善”的人就是“善人”,那是一种是人都不信的鬼话。正如明代哲学家李贽所揭示:孔孟“其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 (选自关于人性的善与恶,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人是持“人性恶”的哲学观点的,与之相匹配的是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B作者认为,“人性

6、恶”和“人性善”是两个绝然相反的哲学观念,不应该将分别持有这两种观念的代表人物荀子和孟子归属于同一个哲学流派儒家。C把分属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归于“一家”是为了顺应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因为中国数千年来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学术一统论是与之相匹配的。D作者认为,现代人再提“性善”论,就是另有所图,而古人提“性善”论只是因为认识论的局限,入了“先给予认识上的定义,而寻找理的偏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近代西方“性恶论”哲学思想流入中国为引子,探讨了“人性恶”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悠久的历史。B作者在论证中国古代“人性恶”的哲学思想不应该被湮没时运用了对比论证、引用

7、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C作者引用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话是为了证明,儒家大师孔子从本质上讲也是持“人性恶”的观点的。D作者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流派的“奇特现象”,是为了阐明“性恶论”在中国历史中湮没无闻的政治历史原因:皇权行政一统论形成了学术一统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否则,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思想一定会丰富多彩。B人类历史从来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提倡什么。作者认为儒家提倡的“性善”论正是如此:人类缺少“善”,所以提倡“性善”。C中国关于“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哲学思辨历史

8、悠久。“性恶论”消弭于无形主要是“性恶”论的理论缺陷: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要受到“性恶”的遏制。D明代哲学家李贽认为,“孔孟其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指出儒家成为某些人追求荣华富贵的工具,否定了儒家作为一个流派存在的必要性。(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时下热播的、由作家猫腻网络小说庆余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引发全网热议。除了改编尊重原著、表演到位、制作精良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原著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展现在众人眼前,用文化的力量引发读者深深的情感共鸣。有些精彩篇章,如庄墨韩与范闲“朝堂斗诗”的情

9、节,直接取用古代诗词的精粹制造故事爽点,在弘扬传统文化之美上有着“点穴”之功。近年出现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取传统文化营养,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的诛仙是一部东方玄幻仙侠小说,作家以道家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基本立意,采用蕴含东方文化神韵的故事来架构。在人物描写、氛围营造和语言表达上,诛仙吸收和化用了山海经等古代文化典籍元素。作者在创作中又受到蜀山奇侠传鹿鼎记等现代仙侠武侠小说影响,将其神韵融入作品血脉,使诛仙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理解和艺术阐释。网络文学创作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中代

10、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脉”,网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构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共振的“精神家园”。(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材料二:近年来,网络文学持续高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深化发展。日渐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渊源,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发轫时就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一些早期作者,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

11、径之一。如莲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纵观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琅琊榜鹤唳华亭等,往往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和追慕。这些作品的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学之人,他们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对其作品爱不释手。许多网络作家想方设法吸收优秀传统文学创作经验,希望能够更为生动形象、更具中国风格地表现当下中国人的处世方式、生活理念、美学追求,希望

12、能更充分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更广泛凝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生活智慧,更深刻容纳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拥有观念后来居上和技术上弯道超车的优势。可以说,网络文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从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例如,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得以更充分、更精彩、更接近青年读者阅读心理的阐发与呈现。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还在于其数量的庞大和产业转化的日益成熟,这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巨大优势。网络文学出现以来,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在文学生产与消费领域得

13、到充分发挥,使文学创作、作品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文学造成巨大冲击和强烈影响,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创作手段、审美元素、评论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是其重要贡献。(摘编自陈定家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材料三: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丰富的历史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当作背景进行“演义”。明朝那些事儿尊重历史事实,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历史。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展开飞

14、驰的想象,或虚构一段模糊的历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在想象的故事中以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视角来表达情感,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悟。网络文学在作品的文化意蕴、虚拟世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的精气神、作品的类型风格等方面,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那些优秀网络作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精彩的故事中,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网络作家们应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向木兰诗致敬,将夜中的夫子及其弟子,保持着精神的独立,又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意识。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

15、,如梦入神机的小说佛本是道蕴含着“生命如同蝼蚁”的观念,跳舞的小说弘扬“丛林法则”等。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们模仿文学史上的经典进行创作,这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B.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原作者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他们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借用和转化,得到读者的认可。C.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既使文学创作、作品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又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D.悠久的中华历史给网络文学提供了丰

16、厚的创作土壤和广阔的想象空间,网络文学能从中获得新的生命力。5.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诛仙还是将夜,都在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将现代思想融入其中,对传统文化作出了新的阐释。B.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作家们不再关注唯美语言和写作技巧这类浅层的形式,而是注重对思想与精神的开掘。C.如果网络作家意识不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那么他的作品将不会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D.网络作家应当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来解决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从而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6.网络文学要想打造精品力作,应该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7、(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立 正许行“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起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早就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巴掌了。“你算反动到底啦!”“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啥,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了”“我看你要陪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就凭你对蒋介石的这个迷信态度,你还能”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杵子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再立正,

18、我就打断你的腿!”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调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马上就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到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开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顿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呢。长官,你就打吧打吧!”停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这可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宇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怀疑

19、他的这些话的真诚。他闹得我有些傻眼了,不知该怎么办啦。1948年我在管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国民党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到竟遇到这么一个家伙。“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求说。“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国民党军队的方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啊!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那么”我心生忐忑。“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使打发回了家。事隔30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

20、地在街上遇到他,他坐在一个轮椅里,隔老就认出我来。“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说因为那个毛病没有改,叫“红卫兵”給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句话,差一点就要没命啦!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的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你这一辈子叫蒋介石给坑啦!”天啊!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将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提,做了个立正的姿势。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采用第一

21、人称,给读者真实可信的感觉,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我”既是事件的参与者,更成为主人公命运的见证人和思考者。B. 面对主人公“文革”中的遭遇,“我”的“生活竟是这样的一部史书”的感慨,升华了小说的主题,引导读者开掘小说更深层次的内涵。C. 结尾的细节描写,仿佛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凸显了人物形象,增强了人物的悲剧性,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D. 小说情节的脉络为:不惯立正一被迫立正一习惯立正一一因立正断腿一一轮椅立正,这些情节塑造了一个顽固不化的战俘形象。8. 小说写的是一个改造战俘的故事,有人认为以“改造”为题会更好。你更喜欢哪个标题,请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你的理由。(6分)9.有评论家评论孔乙己说:

22、“孔乙己断的不只是腿。这话也适用于本文主人公。请结合此文本和孔乙己分析,两人除了腿,还“断”了什么?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浔阳王(萧)大心,字仁恕。幼而聪朗,善属文。中大通四年,以皇孙封当阳公,邑一千五百户。大同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郢、南、北司、定、新五州诸军事、轻车将军、郢州刺史。时年十三太宗以其幼恐未达民情,戒之曰“事无大小,悉委行事,纤毫不须措怀。”大心虽不亲州务,发言每合于理,众皆惊服。七年,征为侍中、兼石头戍军事。太清元年,出为云麾将军、江州刺史。二年,侯景寇京邑。大心招集士卒,远近归之,众至数万,与

23、上流诸军赴援宫阙。三年,城陷,上甲侯萧部南奔,宣密诏,加散骑常侍,进号平南将军。大宝元年,封寻阳王,邑二千户。初,历阳太守庄铁以城降侯景,既而又奉其母来奔,大心以铁旧将,厚为其礼,军旅之事,悉以委之,仍以为豫章内史。侯景数遣军西上寇抄,大心辄令铁击破之,贼不能进。时鄱阳王(萧)范率众弃合肥,屯于栅口,待援兵总集,欲俱进。大心闻之,遣要范西上,以湓城处之,廪馈甚厚,与戮力共除祸难。会庄铁据豫章反,大心令中兵参军韦约等将军击之,铁败绩,又乞降。鄱阳世子嗣先与铁游处因称其人才略从横且旧将也欲举大事当资其力若降江州必不全其首领嗣请援之范从之,乃遣将侯瑱率精甲五千往救铁,夜袭破韦约等营。大心闻之大惧,于

24、是二籓衅起,人心离贰。景将任约略地至于湓城,大心遣司马韦质拒战,败绩。时帐下犹有勇士千余人,咸说曰:“既无粮储,难以守固。若轻骑往建州,以图后举,策之上者也。”大心未决,其母陈淑容曰:“即日圣御年尊,储宫万福,汝久奉违颜色,不念拜谒阙庭,且吾已老,而欲远涉险路,粮储不给,岂谓孝子?吾终不行。”因抚胸恸哭,大心乃止。遂与约和。二年秋,遇害,时年二十九。(选自梁书浔阳王大心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鄱阳世子嗣先与/铁游处因/称其人才略/从横且旧/将也欲举大事/当资其力/若降江州/必不全其首领/嗣请援之/B. 鄱阳世子/嗣先与铁游处/因称其人才略从横/且旧将也

25、/欲举大事当资/其力若/降江州/必不全其首领/嗣请援之/C. 鄱阳世子嗣先与铁游处/因称其人才略从横/且旧将也/欲举大事/当资其力/若降江州/必不全其首领/嗣请援之/D. 鄱阳世子嗣先与铁游处/因称其人才略从横/且旧将也/欲举大/事当资其力/若降江州/必不全其首/领嗣请援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大通”是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令和”。B. “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的封地,因以邑为食禄,故又称为食邑。C. “刺史”,古代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置,后来成为一州的军事长官。D. “内史”,东

26、晋时职责相当于郡太守,如会稽内史;南朝的宋、齐、梁、陈承袭晋制。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大心天资聪颖,深得宠爱。他贵皇孙,又擅长作文,朝廷宠遇优渥,授爵封地,不及弱冠,就让他出任五州都督。B. 萧大心很有才华,众人信服。出任五州都督期间,发表意见,符合道理,众人佩服;侯景之乱时,远近的人都来归附。C. 萧大心宅心仁厚,待人真诚。历阳太守庄铁先降侯景,后来投奔,萧大心委以重任,给予厚禄,因此庄铁愿意忠心不贰。D. 萧大心做事犹豫,感情用事。本来可以前往建州,东山再起,但他犹豫不决,加上母亲反对,就与对手签约讲和,以致失败。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27、成现代汉语。(1)大心闻之,遣要范西上,以湓城处之,廪馈甚厚,与戮力共除祸难。(2)既无粮储,难以守固。若轻骑往建州,以图后举,策之上者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请余赋诗(节选)杜甫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网罗求。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注。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注下鞲,驾驭老鹰所用的臂套。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飞玉立”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白鹰的形象。B.“不惜奇毛恣远游”写白鹰爱好于清秋时节肆意远游。C.颔

28、联说白鹰在野外邀游之际,千方百计躲避人们的抓捕。D.尾联进一步借大鹏、狡兔来衬托白鹰高超的本领。15.请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中人们社会生活幸福快乐的语句是“_,_”。(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3)苏轼赤壁赋中的“_,_”两句,写出了作者与客在船上望到的山水环绕、一片苍翠的景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贫穷落魄的多。儒林外史是专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吴敬梓真是把 的知

29、识分子写活了。没有中举前的周进和范进等的形象,真是刻画得 ,至今还 。中国历史上有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没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中国诗文和老百娃嘴中有很多形容贫而瘦的穷人的话,什么“瘦骨嶙峋”,什么“骨瘦如柴”,又是什么“瘦得皮包骨头”,等等,都与骨头有关。这一批人一无所有,最值钱的仅存的“财产”就是他们这一身瘦骨头。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后的一点“赌注”,轻易不能押上的,押上一输,他们也就“涅槃”了。然而他们却 喜欢拼命,喜欢拼这一身瘦老骨头。 他们称这个为“骨气”。( )。 要举实际例子的话,那就可以举出很多来。三国演义中的祢衡,就是这样一个人,结果被曹操假手黄祖给砍掉了脑袋瓜。

30、近代有一个章太炎,胸佩大勋章,赤足站在新华门外大骂袁世凯,袁世凯不敢动他一根毫毛,只好钦赠美名“章疯子”,聊以挽回自己的一点面子。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穷苦潦倒 入木三分 栩栩如生 偏偏B.穷苦潦倒 力透纸背 惟妙惟肖 偏偏C.一穷二白 入木三分 惟妙惟肖 恰恰D.一穷二白 力透纸背 栩栩如生 恰恰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批中国历史上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没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B.中国历史上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C.中国历史上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没有面

31、团团的富家翁相。D.中国历史上有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A.“骨气”同“面子”一样,这个词儿也是无法译成外文的B.“面子”同“骨气”一样,也是无法译成外文的,是中国的国粹C.同“面子”样,“骨气”这个词儿也是无法译成外文的,是中国的国粹D.同“骨气”一样,“面子”这个词儿也是无法译成外文的,是中国的国粹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太阳能与风能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_

32、。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_,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21、下面是剪纸艺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作的两幅剪纸艺术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请根据构图要素及特点,简要说明你选择的理由。不超过100个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屈原因正道直行被流放,披发行吟于泽畔,渔父看见后,问他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因此被放逐。”渔父劝他说:“既然举世皆浊,何不随波逐流、推波助澜呢?既然众人皆

33、醉,何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呢?”屈原反问道:“我怎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又怎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怀石投江而死。汉代的贾谊认为,不论到哪里都可以辅佐君主,又何必留恋楚国呢?就像凤凰在千仞高空翱翔,看到有德的国君才降落下来,看到危险的小人就远走高飞。上述材料中,屈原、渔父和贾谊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解析】原文是“假如古人因受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局限而偏入旁门”只是假设,不是事实,更不能绝对化。2C【解析

34、】引用黄仁宇的话不是为了证明“儒家大师孔子从本质上讲也是持人性恶的观点”,而是为了证明“人类历史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提倡什么”。3B【解析】A“否则”太绝对;C“主要是因为性恶论的理论缺陷”错,其消弭于无形并非因为有“理论缺陷”,而“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要受到性恶的遏制”也不是其理论缺陷;D“否定了儒家作为一个流派存在的必要性”错,属无中生有。4.C【解析】 “又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错,原文材料二最后一段说“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可见,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的是网络文学,而不是新媒介。5.A【解析】B“不再关注”“而是注重”

35、错,原文材料二第5段说“网络文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从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可见,表层要关注,内里更应该注重,二者是递进关系,不是并列关系。C“将不会”错,太绝对。D“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来解决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错,从材料三最后一段“但我们也应看到”可知,前后内容应该是转折关系,也就是说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是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时出现的值得警惕的反面现象,并不是说“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6.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让民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

36、脉”)。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接受经典的引领。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和追慕。不仅关注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更注重对内涵和精神内里的纵深开掘。植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警惕创作中出现的文化糟粕并及时纠偏。(两点以内,每点1分;三点4分;四点6分)7.D D项,“顽固不化”表述不当。由原文“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而且哭着请求“我”打他一顿,帮他改正一听到蒋介石就“立正”的习惯,可知主人公并不是顽固不化,他想改造成一个新人。小说中“不惯立正一被迫立正

37、一习惯立正一一因立正断腿一一轮椅立正”这些情节深刻揭示了历史和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故选D项。 8.答案一:更喜欢原题,理由如下:结构上,“立正”这一动作贯穿全文,小说紧紧围绕这个点,以连环式情节链贯串全篇,一波三折,曲折有致。人物塑造上,通过一次次“立正”,人物形象不断丰富,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不断加深。主旨上,主人公的命运因“立正”而起伏跌宕,凸显了历史与社会的洪流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表达技巧上,因“立正”而被彻底剥夺“站立”的资格,形成了反讽、荒诞与黑色幽默的效果。答案二:更喜欢“改造”,理由如下:内容上,小说的主体是一个改造战俘的故事,围绕“改造”是否成功来展开情节。主旨上,主人公被打断

38、双腿,上身仍在轮椅上立正,宣告“改造”彻底失败,凸显了历史与社会的洪流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人物塑造上,在一次次“改造”中,逐步丰富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9.孔乙己除了断腿,还“断”了(丧失了)谋生能力与做人的尊严。他百无一用,穷困潦倒,最终因“窃书”被打断双腿,被人践踏、嘲笑。本文主人公除了断腿,还被扭曲、摧残了人性,“断”了(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和完整的人格。主人公历经数次“改造”先被打成条件反射式地“立正”,积习难改,最终因“立正”被彻底剥夺了“站立”的资格。人性、思想和尊严被“立正”、被扭曲、被摧残。10. C 11. C 12. C 13. (1)萧大心听说了这件

39、事,就派人邀请萧范向西进军,把湓城给他,让他驻扎,提供充足的军饷,馈赠丰厚的礼物,和他合力共同扫除祸患,平定国难。(2)既没有粮食储备,又没有天险可以固守。如果(我们)轻装骑马前往建州,来做以后的打算,这才是上策。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鄱阳世子嗣先与铁游处,因称其人才略从横,且旧将也,欲举大事,当资其力,若降江州,必不全其首领,嗣请援之”,这段话是说“鄱阳王儿子萧嗣先前与庄铁有交往,这时他

40、就向鄱阳王称赞庄铁的才华谋略,而且又是宿将,如果想要干大事,就应当借助他的力量,如果投降江州,一定无法保全他性命,萧嗣请求支援他”,圈出句子中名词和代词,如“鄱阳世子”“嗣”“铁”“旧将”“大事”力“”江州“之”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排除,“鄱阳世子嗣先与铁游处”是说“鄱阳王儿子萧嗣先前与庄铁有交往”,如断成“鄱阳世子嗣先与”,则介词“与”缺少宾语,句子不完整,且“鄱阳世子”和“嗣”指的是同一人,故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举”的宾语是“大事”,且“大”是形容词,是“事”的定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11.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41、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刺史军事长官”错误,应为“军政长官”,即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不仅仅是“军事”。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庄铁愿意忠心不贰”错误,文中说“既而又奉其母来奔,大心以铁旧将,厚为其礼,军

42、旅之事,悉以委之”“会庄铁据豫章反,大心令中兵参军韦约等将军击之,铁败绩,又乞降”,可见一开始庄铁投奔萧大心,后来反叛,被打败后又“乞降”,可见“忠心不贰”一说错误。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第一个“之”,代词, 这件事,第二个“之”是代词,他;“遣要”,派人邀请,“要”同“邀”,邀请;“西”,方位名词做状语,向西,“上”,方位名词做动词,进军;“以”,把;“廪馈”,军饷,馈赠;“与”后省略代词“之”;“戮力”,合力;“共”,共同;“除”,扫除。第二句中,“

43、粮储”,粮食储备;两个“以”,连词,来;“若”,如果;“图”,做打算;“策”,策略;“策之上者也”,定语后置句,判断句,“策之上”即“上之策”。参考译文:浔阳王(萧)大心,字仁恕。少时聪明颖悟,擅长写文章。中大通四年,因为皇孙身份被封为当阳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大同元年,出京任使持节,并都督郢、南、北司、定、新五州的军事、轻车将军、郢州刺史。那年他只有十三岁,太宗因为他年幼,担心他不能通达民情,告诫他说:“政事无论大小,全部委托给底下办事的官吏,什么事都不要问,不用一丝一毫多费心思。”萧大心虽不亲自处理州中政务,每次发言都合乎道理,众人都惊叹佩服。中大通七年,被征召担任侍中,兼管石头成军事。太清

44、元年,出任云麾将军、江州刺史。太清二年,侯景叛军侵犯京邑。萧大心招集士卒,远近的人归附他,人数达到数万,与长江上游诸军奔赴驰援朝廷。太清三年,京邑城被攻陷,上甲侯萧韶南逃,秘密宣诏,任命萧大心为散骑常侍,进号平南将军。大宝元年,任命萧大心为寻阳王,食邑二千户。当初,历阳太守庄铁献城池,投降侯景,不久又因要侍奉着母亲来投奔,萧大心认为庄铁是旧将,厚礼接纳,军旅之事,全部委托给他,仍让他担任豫章内史。侯景多次派道军队向西侵扰,萧大心就命令庄铁击败他们,叛军不能前进。当时鄱阳王萧范率人放弃合肥,在栅口屯兵,想要等待援兵全部聚集,一起前进。萧大心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邀请萧范向西进军,把湓城给他,让他驻

45、扎,提供充足的军饱,馈赠丰厚的礼物,和他合力共同扫除祸患,平定国难。正好遇到庄铁占据豫章叛乱,萧大心命令中兵参军韦约等率领军队进攻,庄铁战败,又乞求投降。鄱阳王儿子萧嗣先前与庄铁有交往,这时他就向鄱阳王称赞庄铁的才华谋略,而且又是宿将,如果想要干大事,就应当借助他的力量,如果投降江州,一定无法保全他性命,萧嗣请求支援他。萧范听从了建议,就派遣将军侯瑱率领五千精兵前往救庄铁,夜间突破韦约等人的军营。萧大心听说后十分害怕,这时两藩之间产生矛盾,人心离散。侯景的将军任约攻城略地打到湓城,萧大心派道司马韦质迎战,被打败。当时萧大心帐下仍有一千多名勇士,都劝说:“既没有粮食储备,又没有天险可以固守。如果

46、(我们)轻装骑马前往建州,来做以后的打算,这才是上策。”萧大心还没有决断,他的母亲陈淑容说:“现在皇上年龄尊贵,储宫中有万福,你长期以来不听父皇的意见,不考虑去朝廷拜谒,况且我也老了,却想走又远又险的道路,粮食也供应不上,怎么能叫孝子?我最终不愿远行。”说完抚胸恸哭,萧大心只好停止。就与敌军签约讲和。大宝二年秋,萧大心遇害,时年二十九岁。14.C15.意思:白鹰一生可自行猎取食物,天下无敌,具有百发百中的本领,怎能让它不鄙视被役使的命运。情感:诗人通过对白鹰傲视众生、不受奴役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不甘于命运摆布的雄心壮志。16.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山川相

47、缪 郁乎苍苍 17.A18.B19.C20、在时间上和季节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 冬季太阳光照强度弱而风大 晴天由太阳能发电 21、示例一:第一幅,四只手的交握表达万众一心的主题,形象直观;四只手上巧妙呈现“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多锻炼”等生活场景,以此来宣传抵抗病魔的良好生活习惯,内容具体生动,宣传效果更好。示例二:第二幅,一把剪刀剪除新冠病毒的构图,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战胜病毒的信念和豪情;剪刀手柄处是戴口罩的女孩和鲜花图案,并环绕心形图案,表达了对春回大地的期盼和相互关爱的主题,寓意深刻。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

48、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写作本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材料内涵,准确把握材料中三个人的思想观点。屈原正道直行被流放,虽处于困厄之中,但他为了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高洁的品质,宁可死去也不愿与污浊的世俗同流合污,体现出洁身自好、为追求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渔父是作为与屈原对立的形象存在的。面对污浊的现实,他主张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思想。汉代的贾谊则主张只要能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不必拘泥于楚国,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体现出一种趋利避害的智慧。相对来说,比屈原灵活变通,比渔父积极有为。写作时,可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人物,发掘其思想观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写作过程中,要能够对人物的思想观点进行辩证地评析,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参考立意:1屈原角度:保持节操和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为追求理想而献身等。2渔父角度:“佛系”生活;乐天知命等。3贾谊角度: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人需要有广阔的胸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