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李贽提出的观点是()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B提倡人人平等C反对封建礼教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李贽的思想主张。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自有其尊贵的地方;王侯贵族并不高贵,也有其卑贱的地方。材料里未涉及个性解放,也未谈到封建礼教,所以,排除A、C两项;D项也属于李贽的主张,揭露道学家的丑恶面目,但与本题无关,可排除。因此答案为B项。答案:B2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
2、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解析:由“怪异服装”“收女弟子”可知,李贽的行为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所以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当时妇女的地位并未发生变化,B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C3(2018河北涞水高二月考)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
3、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解析: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离经叛道”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张“循礼”“秉礼”,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选A项。B项是经济因素;C项是特点;D项是片面说法。答案:A4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客
4、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实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是唯物思想家,他所说的“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A项正确。答案:A5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A“天人感应” B天下者,非一姓之私也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解析: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抨击,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指出“天下者,非一姓之私也”,B项正确;A项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排除;C项是宋明理学的主张,排除;D项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排除。答案:B6(2019安徽淮北一中
5、高二月考)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A焚书B明夷待访录C日知录D天下郡国利病书解析:从材料中的“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和“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可知,这位宣传民主思想的思想家是黄羲之,不是顾炎武。焚书是李贽的作品,没有民主思想的体现,A项错误;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作品,含有反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B项正确;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的著作,C、D两项错误。答案:B7(2018河北邢台一中高二月考)明亡后,一些知识分子
6、开始对明朝覆亡的原因进行沉痛的理性反思。他们认为,明中叶以来“阳明学说之风行天下,而蠢坏世道人心,甚至人人束书不观而从事于游谈,空谈心性而不致为世实务,故导致士林无耻,以至于社稷丘墟”。据此他们主张()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唯物主义解析:材料中一些知识分子认为王阳明的思想容易导致人心变坏,空谈之风盛行,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导致国家沦丧。为此他们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B项正确。答案:B8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
7、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可知,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在于没有适当的经济基础,当时仍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9“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材料,完成
8、下列要求。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3)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
9、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二:民主与科学在西方是以理性揭露宗教的黑暗统治而成长起来的;在中国为揭露明朝的极端皇权政治曾经活跃起来,但不像西方由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一直发展下来,而在清朝因强悍的少数民族统治而停滞了。直到鸦片战争后,在强敌压境的资本主义刺激下才开展起来。摘编自陈旭麓学术文存(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其出现的根源。(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思想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思想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答案:(1)特色:反对君主专制;重申民本思想,提出民主君仆和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不同:中国,走向停滞;西方,不断发展。原因: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和保守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不利于新生政治力量的出现和成长;思想上,僵化、封闭的思想文化体制,阻碍了非正统的思想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