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主题探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争做文明中学生活动背景背景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亿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背景二: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为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解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总体上处于弱势的国家如何维护自己国家的文化独立于文化安全,进而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中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精神熔铸于
2、青少年的精神和品格之中,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从国内形势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进程中,迫切需要用伟大的民族精神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增强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背景三:当前后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
3、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动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懂得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自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立足学习,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发扬革命传统,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出贡献。2、了解中华民族精神这一宝贵遗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弘扬和继承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实践意识,在实践中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活动过程和内容(一)在班级或校内举办一次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展1、展览的意义。通过展览,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认识中华民
4、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孕育形成的过程,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到骄傲,增强民族自豪感。2、展览内容包括:(1)有关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故事、诗词、图片、照片展览。(2)关于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文章的展览。(二)举办一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征文和演讲比赛1、由学生自己举办,可邀请部分老师和同学作评委。2、程序要严格、科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三)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节日,确定一个教育基地。精心组织、严格纪律,认真参观。2、 可组织观看反映民族精神的影视片3、 撰写日记和观后感(四)开展主题校(班)会、团会1、 精心选择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内容的
5、主题。2、 学生可查阅材料,选出代表在会上发言。3、可以请革命老前辈和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4、根据班会的感受,撰写心得体会。(五)开展诗词诵读、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时间自行组织安排。观点集结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敬德敬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确立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博采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
6、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产生了宋明理学。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开始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
7、文化的理解。(4)近代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中华文化表现为各具风采的地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即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中华文化又表现为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
8、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3、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中华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
9、识。(3)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
10、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1)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雷锋精神、“两弹
11、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2)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
12、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3)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做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
13、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探究学习与实践平台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自主探究探究活动1:2002年12月3日,伴着茉莉花的神韵,蒙特卡洛的世博会申办会场一片欢腾: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耐人寻味的是,在投票前最后陈述的宝贵时间里,中国代表团选择“中国文化”作为申办世博会的理由。“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
14、因素外,是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一位香港时事评论员事后这样说道。(1)中华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2)如何理解“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作用?探究活动2:中华民族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将世界的目光吸住。她那灿烂的成就,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起步,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
15、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在中世纪时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于西方,中国的科技常常为欧洲人望尘莫及。英国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称赞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体现在什么方面?探究活动3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奥运会徽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奥运会徽的设计浓缩着中华文化,方寸之间,融书法、篆刻、绘画、色彩等于一体,气象万千,寓意深刻。仔细观察,说
16、说你看到的奥运会徽包含的中华文化的印记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寓意?探究活动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1)查阅资料,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而且从未中断。(2)中华文化的绵延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什么重要
17、意义?自主探究探究活动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探究活动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2)此外,中华民族还具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此外,在中华文化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
18、,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探究活动3(1)中国红、中国字、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篆刻、中国印章、中国印泥(2)中国红:寓意喜庆、幸福、吉祥。她既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对于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的热烈期待,也预示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世界各国运动员的空前盛会、是一次奥林匹克精神的盛典、是一次东西方文化会聚的盛大节日! 中国字:中国字是历经数千年考验的象形文字、表意文字,既绘形、又表意,既具象、又抽象,可以字字珠玑、言之凿凿,也可以意在字外、寓意无穷。中国字是超越地理地域、超越方言口音、超越民族差异、超越时空隧道,将无论地处何方的华夏各民族数千年不变地维系到一起
19、的强大文化纽带。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会徽中的篆字经过中国书法艺术的夸张变形,看似一个北京的“京”字,寓意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又看似一个文化的“文”字,寓意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她还看似一个富有动感的人形,似兴高采烈翩翩起舞、似努力奋进冲向胜利的终点、似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世界中国绘画:中国画分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工笔人物、工笔山水、工笔花鸟;写意人物、写意山水、写意花鸟工笔画贵在“以形写神”,可以做到一丝不苟、纤毫毕现;写意画则贵在“神似”,强调似与不似之间。会徽“中国印”无疑是一副飘洒俊逸、气
20、韵生动的写意中国画“舞动的北京”。中国篆刻:会徽中的中国字、中国画、中国书法是通过中国篆刻来具体实现的。中国印采用的是汉式白文印横笔竖划在方整中带有圆意,笔划转角处在圆中带有方意,表现出粗壮豪放,而不虚弱臃肿。印章恰到好处的“敲边”显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苍古厚重。印字个别笔划的“冲边”将部分笔划冲出印边外,让人们可以产生出无穷联想。她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动态的、欢畅的、生气勃勃的北京和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印章:是中国人传统上取信于人的最高信物。她代表了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北京奥委会庄重承诺、取信于世、凭据凿凿。中国印泥:中国印泥用艾草的纤维和蓖麻油、朱砂精制而成,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苍老者为上品”
21、。她可以做到经久不变、色泽如新。她标志着2008年奥运会将以“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永载史册、永葆光华。探究活动4(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民族文化是民族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在民族的成长壮大中的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绵延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重要标识,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
22、聚力和创造力。运用实践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 )A.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文学艺术 汉字 史学典籍 科学技术A. B. C. D.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A. 开放性 B. 多样性 C. 包容性 D. 区域性4、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识是( )A. 统一的汉字 B. 相同的服饰C. 共同的信仰
23、D. 共有的道德规范5、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是( )A. 史记 B. 战国策 C. 资治通鉴 D. 春秋6、中华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 )A. 科学技术 B. 园林艺术 C. 文学艺术 D. 天文历法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 )A. 多样性、复杂性 B. 实用性、整体性C. 开放性、多样性 D. 多样性、实用性8、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被称为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的是( )A. 灵渠 B. 大运河 C. 万里长城 D. 都江堰9、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语言等诸方面的差异,在漫长的
24、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地处华东的是( )A. 吴越文化 B. 中原文化 C. 荆楚文化 D. 滇黔文化10、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属于藏族民族文学的是( )A. 荷马史诗 B. 格萨尔王传C. 江格尔 D. 玛纳斯二、分析说明1、“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摘自中华世纪坛序通过上述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试简要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及原因2、绵延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
25、,但是只有中华文化长期延续而从未中断过。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1)什么是包容性?(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什么意义?三、社会传真2004年,云南利用丰富多彩的多民族人文景观,打造多元文化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文化冲击波,无论是耳熟能评的五朵金花,还是引起轰动的云南映象,在带给观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带着云南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走向了世界。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看待我国的区域文化?四、观察思考1、台湾文化大都是从闽南传播过去的,与闽南文化共称为“闽台文化”。早在远古时期,大陆的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就已传播到台湾地区。随着大陆先民对台湾的开发,大陆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科学技术
26、、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宗族制度等全面传播到台湾。由于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主要是福建闽南地区、广东潮汕地区的人民,台湾的方言主要是闽南活、客家话,台湾的民间信仰、饮食习惯、节日习俗以及婚丧嫁娶、祭祀礼仪与福建、广东等地也基本相同。虽然在台湾近代史上,闽台文化一度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中华文化早已渗透在台湾同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成为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了,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会抽时间拜访曲阜“三孔”圣地。闽剧、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莆仙戏等地方戏剧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每年都有不少台胞到福
27、建莆田湄州湾祭拜妈祖,到河南新郑黄帝陵祭祖。至于清明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阖家团圆等民俗习惯,无不是两岸同根同宗的证明。2005年5月9日宋楚瑜率亲民党代表团祭拜黄陵时表示:两岸同根同宗同文化割舍不断。如何理解中华文化早已渗透在台湾同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维系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纽带?2、材料一:在文学艺术方面,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文坛上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材料二: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如胡琴、笛、箫、唢呐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材料三:在民族舞蹈,建筑壁画,科学医药方面各民族文化更
28、是灿烂多彩。分析上述材料,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运用实践一、选择题1、B 2、B 3、C 4、A 5、D 6、C 7、B 8、D 9、A 10、B 二、分析说明1、(1)汉字和史字典籍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它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它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1)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它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它
29、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三、社会传真(1)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和语言方面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云南文化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2)中国不同区域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突显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四、观察思考1、(1)中国文化是维系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从远古时期,海峡两岸人民已建立起亲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他们共同开发宝岛台湾,因此中华文化早已渗透在台湾同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
30、个方面,成为维系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纽带。(2)团结统一,深刻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民族的认同,民族的凝聚都离不开强大的中华文化力量的有力支撑。2、(1)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在创造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了贡献。(3)各民族多彩文化的总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自主探究探究活动1:镜头一:邓亚萍在英国留学期间,看到一些留学生在言行举止上,时常流露中鄙视自己同胞的情绪,她说:“记住,你永远是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爱国,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你们的文化素质都很高,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为
31、国争光,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是邓亚萍心中不变的理想。无论是作为运动员、学生,还是作为一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和北京奥组委的官员,邓亚萍对自己的要求都几近苛刻:“必须做好,我没有理由做不好!”镜头二:在一次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外国记者在采访姚明时说:“你现在是NBA状元了,那么多NBA球员都选择不打世锦赛,都选择去休假,去为自己的未来计划。你为什么偏要来打这个锦标赛?”姚明当时一点都没有犹豫,说:“Because I am a Chinese player.”镜头三:“神舟”五号完成历史性的首飞返回中国大地时,杨利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1
32、)请大家分别对邓亚萍、姚明和杨利伟的言行进行评价。(2)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三人身上的共有品质是什么?探究活动2:2003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使新一届党和政府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号召全国人民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迅速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去。在较短时间内,使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结合材料分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活动3: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33、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在做好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作为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自主探究探究活动1:(1)略(2)他们身上的共有品质是都高扬了爱国主义的旗帜,坚持和弘扬了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民族精神更为
34、深刻、更为根本的灵魂,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在当代,我们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探究活动2(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探究活动3(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作用。(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35、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运用实践一、选择题1、C 2、A 3、B 4、C 5、D 6、D 7、A 8、D 9、D 10、C二、分析说明(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照顾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三、价值判断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
36、民族之魂。四、搜集思索(1)(略)(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五、社会传真(1)雷锋精神实质就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雷锋精神最核心的价值理念。要学习雷锋忠于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相信,雷锋精神在新的世纪里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必将像火炬一样在新一代中代代传承。(2)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
37、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精神价值资源重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运用实践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初,被誉为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里所说的“中国人的脊梁”体现了( )A. 爱国主义精神 B. 集体主义精神C. 伟大的民族精神 D.奉献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38、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指导中国前进方向的决定力量A. B. C. D. 3、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爱好和平 B. 爱国主义 C. 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4、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放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这里“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 )A. 集体主义精神 B. 勤劳勇敢精神C. 团结统一的精神 D.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5、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坚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头脑C
39、.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6、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5号载入飞船成功着陆,宇航员杨利伟在经历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旅行后,重新踏上祖国的大地,证明我国航天工作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体现了 的载人航天精神。A.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讲求科学“三老四严”C. 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D.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贡献7、今年春节旅游市场十分红火,新兴的旅游方式受到追捧,多样的旅游活动令人愉快,其中,革命圣地井冈山推出反映民族精神的系列红色旅游更是
40、亮点频闪,吸引了四海宾朋。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 )促进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 B. C. D.8、革命老区的系列红色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旅游者感受绿色景区的魅力旅游者增加革命历史阅历旅游者感受革命精神与传统旅游者体味中华民族的原生态文明和文化之源A. B. C. D. 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爱国主义10、2005年4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方将继续积极斡旋,推动六方会谈早日重启,中方一向从维护朝鲜半岛和本地区
41、的和平与稳定出发,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这体现了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爱好和平 D 自强不息二、分析说明2005年4月24日,中央党校教授刘海涛指出:“爱国,必须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具体内容。”“今天,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民族尊严的神圣,更表现为拥护党的领导,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维护稳定局面,构建和谐社会。”(1)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占据什么地位?(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三、价值判断2004年8月30日,雅典奥运会圆满闭幕。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一场又一场
42、惊心动魄的比赛,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雅典奥运会赛场上冉冉升起,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三十二次在异国他乡奏起,我们怎能不激动!我们应该感激奥运会,是奥运会又一次激发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自尊,是奥运会又一次弘扬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高昂的民族精神让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充满激情。请回答:民族精神对国家、对民族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搜集思索铿锵玫瑰,斗志男儿,逐鹿中原,力拔壮丽山河。万里长城,绵亘巍立,母亲黄河,千里滔滔,崛起民族的脊梁,夯实民族灵魂的基础。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精髓,是一个民族巍然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坚强柱石,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
43、、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在未来岁月中继往开来、永远开拓的强大精神动力。(1)搜集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格言和事例,感悟民族精神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重要意义?五、社会传真2005年3月4日,上海召开“上海市纪念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四十周年座谈会”。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指出,雷锋精神反映了时代需要,符合了人民愿望,具有永恒的价值。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把弘扬雷锋精神与实践“三个代表”结合起来,与培育上海“城市精神”结合起来,与上海市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市形成关爱社会、帮助他人、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氛围,让雷锋精神在新世纪发扬光大。(1)雷锋精神在
44、现实中有什么样的价值?(2)雷锋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运用实践一、选择题1、C 2、A 3、B 4、C 5、D 6、D 7、A 8、D 9、D 10、C二、分析说明(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照顾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三、价值判断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
45、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四、搜集思索(1)(略)(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五、社会传真(1)雷锋精神实质就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雷锋精神最核心的价值理念。要学习雷锋忠于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相信,雷锋精神在新的世纪里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必将像火炬一样在新一代中代代传承。(2)民族精神随着时代
46、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精神价值资源重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综合能力训练一、 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A 汉代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2、“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说明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A 源远流长 B 博大精深 C 异彩纷呈 D 民族凝
47、聚力3、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A 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 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 在一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 三项发明蕴涵资本主义发展因素4、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说明 ( )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5、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这表明( )A 各民族文化多姿多
48、彩B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C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D 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思想(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7、文学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 ( )A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B 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水浒传、红楼梦C 镜花缘、后唐传、西游记、老残游记 D 聊斋志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2005年5月19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团结和凝聚、
49、自立和自主意义尤为重大。据此回答89题。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爱国主义9、中华民族精神是(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之魂A B C D 10、2005年4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方将继续积极斡旋,推动六方会谈早日重启,中方一向从维护朝鲜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出发,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这体现了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爱好和平 D 自强不息11、老子
50、三十三章说“自胜者强”;论语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从以上引述中可知, 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1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 本质是一致的( )A 维护祖国统一 B 爱社会主义C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 建设祖国、繁荣祖国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是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从而富于生命活力的最终根源。据此回答1314题。13
5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 、鲜明的 和 ( )A 民族性 时代性 先进性 B 民族性 改革性 创新性 C 传统性 时代性 创新性 D 传统性 改革性 先进性14、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A B C D 15、2005年5月26日搜狐网载文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A 提高全民族素质
52、的必然要求B 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D 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需要16、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是中华民族之魂,其中,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小学生诵读古诗文,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助于他们( )提高文化品位 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A B C D 17、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下面民族精神理解错误的是( )A 弘扬和培育民族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B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
53、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C 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民族精神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二、分析说明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才能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每一个中国人也才有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向深入,在做好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作为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搜集思索中华民族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等方面都有
54、骄人的创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1)搜集我国古代在科学各个领域的辉煌成就。(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作用。四、价值判断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诸如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以两湖为中心的荆楚文化,以山东为中心的齐鲁文化,以山西为中心的三晋文化,以陕西为中心的关中文化等等。这些区域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灿烂夺目的多方位格局,又突显着中华文化多元化一体的特点。(1)为何各地区的文化存在差异?(2)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何关系?五、社会传真2005年国内游中,红色旅游是个亮点。在今年“五一”期间,山西省委宣
55、传部、旅游局提出,黄金周期间,运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动红色旅游,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六、理解说明材料一: 当我死时 余光中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的想,从前,一个中国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河向西了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材料二:
56、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到达南京,开启了企盼已久的“世纪首航,和平之旅”。经济日报载文说,两岸图的不是精彩瞬间,而是追求永续的开端。连战受邀访问大陆是要为两岸永续经营探路,为两岸和平开路,为台湾经济找出路。连战走访大陆四大城市,“寻觅的岂止是被岁月遗忘的声音,更是许台湾一个新出路”。连战的此次大陆之旅是一次和平的契机,同时也让每个中国人激动一把,更使得民族精神再次凝聚!(1)材料一体现了台湾人民什么样的感情?(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对实现祖国统一有何意义。综合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B 2、A 3、C 4、A 5、D 6、A 7、A 8、D 9、A
57、10、C 11、D 12、B 13、 A 14、D 15、B 16、D 17、D 二、分析说明(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搜集思索(1)(略) (2)科
58、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古代科技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四、价值判断(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五、社会传真(1)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
59、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六、理解说明(1)体现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渴望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的情感。(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祖国宝岛的中华儿女,台湾的少数民族与祖国大陆其他各民族同胞一道,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炎黄子孙,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
60、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拓展学习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莫高窟是古丝绸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神秘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长约1600米。那鳞次节比、重重叠叠的洞窟犹如蜂巢镶嵌在刀削斧劈的断岸上,窟前栈道蜿蜒曲折,楼阁巍峨兀立,铁马风铎悬响,气势宏伟壮观。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到元朝终止营造。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洞窟已达到1000余龛。因之,俗称千佛洞。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存洞窟492个,珍存壁画4
61、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敦煌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立体艺术宝库,内容极为丰富。历代民间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文化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完整地
62、保存了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现存的492个洞窟中,有形式多样的禅窟、殿堂窟、塔庙窟、影窟等形式。从古至今建筑形式的演变,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加以融化吸收,使它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形式。其中不少是我国绝无仅有的古建筑杰作。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在石窟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彩塑多为一佛二菩萨的三身组合。还有阿难、迦叶、十大弟子及罗汉、天王、金刚、力士等。莫高窟现存彩塑2400余身。这些塑像与西壁、顶部的壁画,地面上的莲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天堂。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数量最大、内容最多、色彩最鲜的壁画艺术。现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是一座巨大的美术陈列馆。
63、当你置身窟中,那神态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萨;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姿态妩媚、凌空翱翔的飞天;把五彩缤纷的鲜花纷纷扬扬;那不奏自鸣的乐器演奏着仙曲仿佛把你带进神仙天国,身心随着飞天飘旋,好像整个洞窟都在晃动。壁画内容丰富、可分为佛像画、故事画、经变画、山水画、动物画、佛教史迹画、神化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从艺术上讲,它显示了各族艺术家非凡的创造才能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从历史上讲,它反映了我国历代各民族、各阶层的劳动生活、社会活动、科学技术、音乐舞蹈、民族风情、衣冠服饰等等。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历史之以悠久,技艺之精湛,实乃举世罕见。各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美术史。 弘扬
64、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王光英 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既有着古老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从某种意义和某种角度上说,中华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点,强调如何做人;西方文化则具有“科学型”、“法理型”的特点,强调如何做事。在近代,中华文化曾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许多人通过吸取西方文化的有益营养而使自身得到成长;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普遍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候,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又在呼吁,要从中华文化中获取西方文化继续发展的营养。因此,“做人”和“做事”、“伦理”和“法理”的文化是可以互补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是可以互相吸取的。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
65、为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这显然是片面甚至不公正的。中华文化长期教育人们经世、入世,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也提倡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即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能够根据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主动吸取西方文化的营养,推动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兴旺。今天的中华文化正在历史进步中走向复兴。 我们都说,海内外华人同宗同文。同宗,是指我们都属于同一个民族;同文,是指我们都崇尚和认同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这代人,从小习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华文化一直就教育我们,要通过自我修养,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民族负责的人。我认为,这对我们这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
66、、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教化作用。这种营养,也积淀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海内外华夏儿女都认同中华文化之根,都要做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人。伟大的事业要取得成功,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反对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中华民族自立、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伟大的事业要取得成功,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更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在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弘扬和培育支撑
67、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古至今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根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主线而丰富和发展的。爱国主义是维护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安全和稳定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传统爱国主义的新发展,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这一爱国主义同爱社会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中华民族、爱社会主义三者是统一的。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向心
68、力和凝聚力,“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几千年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活在中国的各个民族之所以能亲密无间,都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弘扬和培育“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对于加强各民族的精诚团结、广大群众的同心协力和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更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不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形成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以热爱和平著称于世,以平等待人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和为贵”,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事
69、的一个基本准则。在各民族之间,强调要友好相处,“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在人和人的交往和相互关系中,强调要“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在社会生活中,主张“政通人和”;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主张“协和万邦”、“和平共处”,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战争,反对“以强凌弱”,主张国家不分大小,都应平等相待。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锻炼和培育的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俭朴勤奋的不屈不挠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弘扬“勤劳勇敢”的精神,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方面。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
70、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知难而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自强不息,就是要自立、自信,发奋图强,知难而进,前仆后继。只有自强不息,我们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自满自足而谦虚谨慎,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新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要随着
71、社会的进步,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并结合时代的特点不断创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所塑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就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具体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价值形式和文化,已经积淀于中华民族大多数成员意识之中,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再号召全党要继承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一切困难精神和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精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在新的
72、历史条件下,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并将其具体概括为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和浩然革命正气,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和科学精神,给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为我们弘扬、培育和丰富民族精神做出了光辉的榜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否结合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