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堂邑中学2013届高三暑假自学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西汉文帝时晁错上书说“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一年勤苦劳作,“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夕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这主要反映了()A赋敛不时使农民受到额外剥削 B编户农民承担沉重的赋役C农民占有土地很少,但负担很重 D商人趁困苦之际兼并农民土地2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 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
2、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3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4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A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丧失作用,形
3、同虚设5史学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此处“都邑之转移”应是指政治中心()A自东方而移至西方 B自西方而移至东方C自南方而移至北方 D自北方而移至南方6“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可以()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征收辖区内的赋税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A B C D7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
4、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吏部8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权神授”的思想9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A B C D10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
5、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11.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 B. C. D.12. 郭沫若在奴
6、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13.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14.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
7、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15.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6“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保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
8、世纪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18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19“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它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互相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平衡 C、全体公民的素质高低
9、D、革命的彻底性20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 )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答案21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发生在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境内与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关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体现了雅尔塔体系的特点A BC D22对右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A冷战遢制,剑拔弩张 B美苏争霸,殃及池鱼C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D唇亡齿寒,卫国保家23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
10、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24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
11、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25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红旗取代了三色旗。74年后,这一幕又重演了一次。有所不同的是,带有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旗徐徐下降,俄罗斯的红、益、白三色旗冉冉升上克里姆林宫。这反映了俄国人民 A对十月革命的彻底否定 B追求民主政治与民生幸福C对传统政治体制的认同 D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26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12、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27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A B C D28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他意在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反对武力统一欧洲C反对欧洲对外扩张D反对美苏干涉欧洲29.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
13、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瀨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C.两极袼局的存在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30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继乱之世:鲁莊公莊公元年莊公二年莊公三年莊公四年莊公五年卷十:孝文帝纪第十卷第四十一:勾践世家第十一卷第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 B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31“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签署了每个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对有色
14、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张期票。”马丁路德金这段著名演讲中“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指的是( ) A实现民族独立解放B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C建立民主法治社会D黑人与白人权利平等32l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C.发明了内燃机 D.改良了蒸汽机33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占西人民也在女王阿克希米葩依的领导下参加了起义女王率领起义军占领了军火库,打
15、死了英国在占西的最高指挥官邓洛普英军投降,女王重登王位。在万众欢腾当中,女王郑重宣布:“世界属于上帝,占西属于阿克希米葩依!”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 )A占西女王利用人民起义的力量重登王位B占西女王信奉基督教,保护私有财产C军事胜利是政治斗争的核心组成部分D印度民族大起义是由封建王公领导的34列宁说“这个同英法对立的是另一个资本家集团,这个集团更加凶恶,更加野蛮。这个集团的资本家走进资本主义宴席的时候,席位已被占光,但是他们采取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法。”这个采用野蛮手段的“资本家集团”指的是(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国际联盟 D.轴心国集团35有些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
16、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对“1+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固定值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等于几C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D是一个动态的数值材料解析题(两小题,共30分。)3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
17、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
18、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产生了怎样的新气象,并分析形成这一新气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动。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
19、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负责任”而不得已应战。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判态度,虽非认为苏联完全无辜,但更多地认为美国负有重大责任。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评论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 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19
20、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2分) 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的发展 。(7分)结论: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二战后美苏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日益加剧,尤其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视苏联为最大障碍,因此发动了“冷战”,美国应负主要责任。(2分)答案二:观点:我赞成苏联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的观点。(3分)论证:二战后,苏联在东欧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严重威胁西方的资本主义秩序,迫使美国不得不发动冷战;同时苏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不断升级。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
21、工人党情报局;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针对北约,苏联成立华约,美苏冷战局面正式形成。(7分)结论: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二战后美苏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同样表现出大国强权政治和民族利己主义,力图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提高国际影响力,因此苏联的举措激化了东西方矛盾,苏联应负主要责任。(2分)答案三:观点:我赞成苏美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的观点。(3分)美国方面: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 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的发展 。苏联方面: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不断升级。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