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015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河南)一、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胡晓明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

2、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

3、,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

4、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

5、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神非常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

6、是阿宝么!”确实是阿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10期)(1)、(5分)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弓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7、 C世界万物有情有义,丰子恺的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的,这是古代“万物有情”哲学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D 文中说丰子恺画的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意思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E从丰子恺的画中可以捕捉到他看世界的眼光,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理解,观察出他对人生的感动。 (2)、为什么说“丰子恺的艺术像水”呢?请简要分析。 (6分)_(3)、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6分)_(4)、文中“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这句话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8分) _二、实用

8、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走出历史暗室的周海婴最近出版的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呈现了意味丰富的画面意象。周海婴之子周令飞说,在父亲拍摄的两万余张照片中,90%的画面都是有人物的。用艺术批评家朱其的话说,周海婴也拍摄了一些空镜头的景观。有些是非常冷僻的角落,比如音乐堂的门口一个人也没有,或者一个院子的边缘,或者一些水泥墩子叠在一起。他关注人们密集视线的盲区,并且“在大风景和大场景中,角落里通常会有一个人”。作为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大半生都扮演着一个民族精神旗手之子的角色,也因此在公众的眼中成为伟大父亲的影子。他似生活在一种家族荣誉的心理负重中

9、。他曾说,“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与我父亲联系在一起的。”这固然是荣光的、炫目的、名垂青史的,但也是多么沉重的一件事。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鲁迅为之取名“海婴”,意即“上海出生的孩子”。1936年鲁迅逝世时,周海婴7岁,实际上对父亲没有什么深刻记忆。他大多数时候是从一个民族的宏大传说中认识父亲的。他当然也得到了父爱。许广平著的鲁迅回忆录中提到一个细节:在上海,他们家雇了一个善良纯朴的老女工,鲁迅要孩子叫她姆妈,不许直呼其名。每逢吃饭,她都来到鲁迅书房做清洁或者带小孩玩耍。“有一次,她和海婴在三楼阳台上一页页吹纸片,说是放鸢。孩子看到纸片上下飞舞,高兴极了。我们不看犹可,一看,却是鲁迅书架内的一

10、本书被撕去大半本因为她是文盲,不懂得鲁迅嗜书如命的脾气,只图博得小孩子欢喜但鲁迅并没有责备。”周海婴自己也表示,他从父亲的遗物如信件,那里面提到他中感受到父亲对他的喜爱。特殊的家庭背景,终使他待人处事如履薄冰。他回忆在北大物理系读书时,同学们打桥牌,跳交谊舞。他出于好奇,偶尔走过去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他一直被公众期待“应该怎样怎样”,他的生活牢牢地“被人场控制着”。他有时候会冷不丁自嘲“我就是个道具”。或者摄影本身是他心灵的梦游。其实他的公共角色背后有一个巨大的精神暗室。周海婴说自己出生100天便被父亲抱去照相馆照相。“自儿时起我对照相并不陌生

11、,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亲切感。在镜头前我收敛调皮变成乖乖儿。我10岁便拿起相机记录人生。”“1936年秋末,父亲过世。母亲身体状况不好。一位姓蔡的阿姨建议母亲去杭州休养。蔡阿姨有一只黑色小型相机。很快,她看出我对相机的好奇,经不住我左缠右磨,允许我按了几次快门。这一年算是我摄影的开端。”此后70年,周海婴热衷于是。但他对这件自己热爱的事总是半信半疑。他一直没有自信将照片示于公众,也不能确认这是艺术。陈丹青说他“斯文谦和,老牌的上海文人脾气,随口说几句自贬的玩笑”,确是活画。隐在摄影作品背后的他,却是活泼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的,透着对上海市民阶层的广大的亲切感。在他的镜头里,可以看见上世纪50年代

12、上海殷实人家的私家车库、坐在房顶上反叛的青春女孩、吹哨子的儿童、熟食小贩、修鞋修锁的匠人、街角游荡的乞丐以及1949年上海私人诊所里打针的旗袍女孩。他的视野中,有新式婚礼、点心铺子,有商人、淑女、缝纫的邻人、游黄浦江的活力青年。1950年以后,他所拍摄的画面基本与国家建设、社会风尚相关。如,抖空竹的人、举重的青年、里弄里肌肉结实的健美明星、街头的宣传标语等。他的人像摄影多风格沉郁。他透露了自己:机智而活泛的,敏锐的,对自己多少有些犹疑和不确定,但在自谦中也有明确和肯定。他拍摄的动因显然不只是技术原因,他对人的生命感觉很有反应。又有谁的艺术动因是源于技术呢?如同文学、建筑与舞蹈一样,它们的好处全

13、在于对生命状态的自觉。如果没有一个形而上的存在时刻观照,那些艺术堆积就是负担或者垃圾。有人质疑这些照片的价值。我们狂奔的路上,那路边的树又有什么价值呢?对每一个疾驰在生命路途中的人来说,这个世界就是路边那些一晃而过的树。平庸的树会成为被速度拉直的横线条,好的树会留下印记。(摘编自2011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虽然鲁迅先生很爱儿子,但他去世时儿子周海婴很小,所以周海婴对伟大父亲的记忆都是从父亲的遗物和一个民族的宏大传说中得来的。 B鲁迅先生有嗜书如命的脾气,但因为喜爱自己的儿子和对文盲女工的尊重,所以他对女工为了博得孩子的欢

14、喜而和海婴在阳台上撕书玩未加责备。 C在周海婴拍摄的两万余张照片中,90的画面都是有人物的,这表明他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理解。 D文章很少正面描写周海婴成年之后的生活,而主要是透过他的摄影集和别人对他的评价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揭示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E本文通过记述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对父亲鲁迅的深情回忆和深切思念,以及他充满心理负重的沉重生活,交代了他刻苦学习摄影从而取得的突出成就。(2)文章题目中的“历史暗室”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3)周海婴拍摄的照片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如此喜欢摄影?请简要分析。(6分) (4)从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来看,全文重在写周海婴,而文章最后一段萄

15、线部分却在评价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你认为这样写有必要吗?请结合全文简述理由。(8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傅小平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锺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

16、她忘记。回顾杨绛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锺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她和钱锺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傲。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锺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锺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锺书的“拦路虎”。诚如钱锺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

17、,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锺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锺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1958年,杨绛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

18、,在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西班牙文。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因为翻译堂吉诃德,1986年10月,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

19、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来自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锺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虽以朴实的笔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丰满,

20、其低调、智性、坚韧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B文章开头以排比的形式,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自我回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纸上。C文章写拒绝别人的“苦差事”,由杨绛来做,她还自嘲是钱锺书的“拦路虎”,这反映出杨绛与钱锺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D无论抗战时期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之所以能够度过艰难和痛苦,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原因在于她对文化信仰,对人性信赖。E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抒写出杨绛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表达出作者对杨绛的由衷敬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文章在写杨绛文学上成就时为什么要写杨绛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事?(6分)答:

21、_(3)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6分)答:_(4)文章中说“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钱理群王瑶先生在建国后长期执教于北大中文系,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对中古文学史的研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中古文学史论,据有关专家说,可能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很少有超越他的著作;他另外一个最大的贡献是在建国以

22、后,第一个写新文学史稿,是我们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所以有非常巨大的影响。1987年,王瑶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自我介绍这样一篇短文:“在校时诸多平平,鲜为人知。惟斯时曾两系囹圄,又一度主编清华周刊,或能为睽违已久之学友所忆及。多年来皆以教书为业,乏善可述,今乃忝任北京大学教席。迩来垂垂老矣,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颠倒黑白 之讥;而浓茗时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惟乡音未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似犹未失故态耳。”“出语多谐”,是王瑶先生最为特别的语言表达方式。先生著作里的语言,和他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差异。先生著作的语言是标准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简洁;但在日

23、常谈话中,他确实“出语多谐”。鲁迅先生喜欢给人起绰号,入木三分,到了刻毒的地步,王瑶先生也是这样,假如私下讨论一个人,或一类人,他会用一句话概括,概括得也是入木三分,让人终生难忘。我举个例子:他说我们学者中有一类,与其说是学者,不如说是社会活动家,是“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我们今天就到处遇到这样的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他或者根本没有学问,但极善公关,或者也有点学问,开始阶段还下了点工夫,取得一定成绩,然后就通过社会公关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以取得最大报酬,得到最大限度的好处,包括政治和物质的好处,通常情况下,还要超值。而他们一旦掌握权力那就很可怕,他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体制,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拉帮结

24、派,“武大郎开店”,压制才华高于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有的就成了学霸。可以说,王瑶先生的概括是击中了某类人,以及我们的教育体制的要害的。王先生还把一些学者称为“二道贩子”,即向外国人贩卖中国货,又向中国人贩卖外国货。他并没有真学问,无论对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并无真知,深知,一知半解,抓住一些皮毛,就到处炫耀,糊弄,他的学问全在一个“贩”字。这话说得非常刻毒,却也击中要害。王瑶先生在八十年代就看出了贩卖学术,即学术商业化的倾向,这样的眼光不能不让人折服。我现在在观察当下中国学术界与教育界时,常常要想起王瑶先生取的这样两个绰号,我觉得这都可以称得上某些学者类型的经典性概括。王瑶先生还有一段话也让

25、我不能忘怀。有一天王瑶先生找到我,他说,我现在面临两难选择:我现在年纪已经大了,要是继续努力,发挥余热,不过是“垂死挣扎”;要是什么也不做,那就是“坐以待毙”,你说我该怎么办?他最后的选择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我当时听了以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反过来问自己:我是不是也面临着这样的两难,虽然我年纪比王先生轻。这是一个人类共同的生命命题:所有的人,都有同一个“死亡”在等待你,这是毫无例外,不可选择的;但由生到死的路途,却有“有为”(“垂死挣扎”)与“无为”(“坐以待毙”)两种选择。这背后是有一个人生哲理的,即人生意义和价值不在于结局,而在于过程。在“挣扎”的过程中,“有”所“为”,爆

26、发出生命的火花,哪怕是只有一个瞬间,也会带来美感,就有了某种价值;如果选择“无为”,什么也不干,这样的生命就没有一点光彩,就真的“坐以待毙”了。这里有很深的哲理,但王瑶先生用一种玩笑式的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具有很大的冲击力。(节选自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以及我们那个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中古文学史论是王瑶先生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没有产生超越他的著作。B王瑶先生著作里的语言,是标准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简洁,与他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言存在很大差异。C王瑶先生在评价某些人事时入木三分,那些精准的概括不但

27、常常击中某类人或教育体制的要害,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D王瑶先生用“武大郎开店”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学问不大但极善通过社会公关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以取得超值报酬的某类人。E作者主要运用语言描写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王瑶先生的个性与人格魅力。(2)本文第二段王瑶先生的自我介绍中,“颠倒黑白”与“水深火热”分别是什么含义?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3)本文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王瑶先生的“出语多谐”?(6分)(4)王瑶先生所说的“垂死挣扎”和“坐以待毙”的选择背后,蕴含着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你是否认同王瑶先生的选择?请谈谈你的认识。(8分)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28、(4)题。(25分)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赶来听。 闻一多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会把讲课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所以他把上午的课换到了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致敬又

29、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之后才开始讲课,有时讲得兴致盎然,闻一多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光洒满校园的时候,才带着清凉的露水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 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学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

30、,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 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何兆武评价说:“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 唐诗中有这样空灵唯美的诗意,有人生幻灭的

31、虚无感,更重要的是,唐诗中的人间疾苦更能引起闻一多的感触。闻一多经常跟学生说起这样的事情,说完以后就讲唐诗,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他愤怒地说:“为什么隔了一千多年了中国的事还是这样悲惨,比那时候还不如?”学生还因此有这样一个作业“给蒋委员长的一封公开信”,令他们记忆深刻。 抗战期间,看到国家糟糕到这步田地,闻一多如坐针毡,他在给学生臧克家的信中写道:“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以1943年为时间标记,闻一多走出书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作“狮子吼”。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

32、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闻一多的课堂氛围富有诗意,为了创造意境,他可以把时间改到晚上,映着灯光和月光给学生讲。课堂上的闻一多

33、很有名士风度。B闻一多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诗歌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C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认为这首诗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D闻一多也是美术家,他不仅善 于鉴赏中外各种风格的画作,而且能将绘画意境和诗歌意境融为一体。E闻一多写:“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这句话是在痛苦自己没有迸发出激情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2)第四段末引用何兆武的评价:“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你怎

34、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改编假期作业第三套题型)(3)从本文看,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点陈述。(6分) (4)关于闻一多的牺牲,有人十分敬佩,有人十 分惋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本文阐明自己的看法。(8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钵了却谁的浮生闫荣霞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做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鲁迅、郭沫若也以得他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毕业的时候还在唱;这样的歌就是诗了,他的诗

35、又怎能不好:“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连他给友人夏丏尊的画随便题两句话,都好得不行的:“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为题小梅花屋图)可是一入佛门,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完全置之度外了。叶圣陶谈弘一晚年书法:“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就像一道虹敛去七彩,白气藏身天地间,非为字变,实则人变。当了和尚,字也有了一颗为僧为佛的心,自然是“刊落锋颖,一味恬静”。就如他这个人。初始华丽,剃须裹腰

36、在舞台上扮茶花女,如今却是面容清癯,眉目疏淡,一个过午不食、行脚度世的老和尚。就像烟花“啪”地炸开,整个天地都为之增了色彩。眼看着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圆了,又更圆,然后暗了,又更暗整个人生就这样由绚丽归于平淡。环顾当年,人们对大才子李叔同出家动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师的弟子、著名美术家丰子恺则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而弘一法师,就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丰子恺的“人生三层楼”的说法,切合实际,振聋发聩,一扫世俗们对李叔同出家因由的所有推测

37、之说。庄子讲天地有大道,却是一定要做到“无己”,成为“至人”,才能得之。世事不再关注,生死不再思虑,贫富得失不是挂在心尖上的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游于宇内。可是,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却要能熬得过刳骨剔肉的痛苦。剃度后,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千里迢迢赶到灵隐寺,他铁石心肠,竟然连庙门都没有让他们进,妻子无奈离去,只是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他用刳骨剔肉的痛苦,置换了真正的自由。一切他都舍得,只为追求心中那一点萤火。我们对于追求自由的人一向是敬仰的。自身是燕雀,怎不羡鸿鹄?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

38、了。”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赵朴初评他是:“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其实他才不要当什么奇珍和明月,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心罢了。所以他出家也不是为当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更不为能和虚云、太虚、印光并称“民国四大高僧”。弃家毁业不为此,大彻大悟不消说。那些虚名,他是不要的。真实的他,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却自号“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1942年10月13日,弘一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三天后,沐浴更衣,安详圆寂。“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

39、心月圆。”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他的粗钵里盛满自由。注: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在他艺术发展如日中天时,他毅然摒弃了世俗,中年出家后成为南山律宗一代祖师,被誉为“民国四大高僧”。(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一钵了却谁的浮生”这个题目新颖别致,一方面与李叔同的身份、性格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有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作用。B作者将弘一人生的转变比作烟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前半生的绚丽与后半生的平淡

40、,以二者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其人生轨迹转变的深深的忧伤。C“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一句,以高傲的张爱玲的谦卑,体现出了李叔同的大家风范。D弘一在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后圆寂,表明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既有喜的一面,也有悲的一面,是留有遗憾的,对自己的抉择隐隐流露出悔意。E.全文不仅在写李叔同的才华天才般的才华,更在写他坚定舍弃,对真正自由的追求。在当今物质至上、利益为先的商品时代,李叔同的这种追求,是照鉴我们灵魂的一面镜子。(2)文章中有一句话,“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却要能熬得过刳骨剔肉的痛苦。”作者认为,“快乐”和“痛苦”分别指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6分)(3)作者在

41、文中直接引用了李叔同作的送别和他的诗,又大量地引用了名家的言论,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6分)(4)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可谓是传奇般的天才,在艺术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毅然毁家弃业,皈依佛门,以一钵了却浮生。你如何理解他的人生抉择?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七、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物理学定律“错”了吗?20世纪20年代发现了宇称守恒定律,人们运用这个定律解决了不少难题,科学家们为之欢欣鼓舞。1947年,有人在宇宙射线的云雾照片留下的径迹中看到一个新的奇异粒子,该粒子发生衰变时宇称不同;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也证实了这一

42、点。这种和宇称守恒定律不符的奇怪现象,让科学家们伤透了脑筋。起初,李政道、杨振宁也都力图在不改变守恒定律的前提下,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并先后提出不少假说,从实验上加以检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也许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本来就是不守恒的”这个念头在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头脑中萦绕,这意味着拒绝承认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这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一天深夜,李政道家的电话又响了,是杨振宁的声音:“我借来了西格本所编的有关核 谱学的书,厚厚的一大本,明天你到我这来,咱们逐个推算,我感觉到原来的宇称守恒实验好像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 “行!我明天一早就过去。”李政道兴奋地回答。第二天,李政道一跨进杨振宁的

43、办公室,就看到杨振宁桌上的一大堆书和一大摞稿纸,再看看杨振宁那熬红的双眼,笑着说:“杨兄,要注意身体啊。” “彼此!彼此!来,坐下来!”杨振宁捧出一大堆书,“我已经算了几个,确实都以极大的精确度证实了宇称守恒定律,可是这些实验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虽然在以往分析实验数据时都假定了宇称守恒,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必要的。”李政道颇有同感地说:“对,因为不管我们假定宇称是否守恒,都同样说明以往的实验事实。”整整一个夏天,两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所有的实验结果,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1956年10月,李政道和杨振宁发表了一篇题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问题的论文。这篇后来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

44、发现”的论文指出:虽然在所有强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证据是强有力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的证据一个也找不到。因此,可以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定律也许根本就不成立。不过,他们又谨慎地补充:因为目前我们关于奇异粒子的知识仍很缺乏,所以上述论证是不能认真对待的,倒不如把它看做是考查宇称守恒问题的一个推动力。论文发表后,几乎没人相信他们不同寻常的大胆声明。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泡利在给一位朋友写信时说:“我已准备好了一大笔赌注,我敢打赌实验将获得对称的结果。”实验学家诺尔曼拉姆齐对费曼教授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宇称在衰变中是否不同。你是否愿意以一百元和一元跟我打赌?”费曼

45、教授说:“不,但打五十元的赌我倒是情愿。”仅靠一篇论文不具有说服力,重要的是要有令人信服的实验。他们不约而同想起美籍华人、著名的女实验物理学家昊健雄。素以严谨著称的昊健雄教授,对实验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亲自把关,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常常泡在那里,一起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案。在100天的实验日子里,吴健雄一步也没有离开实验室。1956年12月,吴健雄走到每个人身旁,叮嘱大家检查好各种仪器,她自己紧张地注视着计数器。计数器快速显示,与原来的设想吻合,她沉着地下令:改变磁场方向。计数器的荧光液晶数字显示着,在跳跃着,全组人员的心紧张得不可名状 显示器上的数字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实验成功了

46、!吴健雄两眼盯着显示屏,咬咬牙,向大家说了句:“再来一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准确无误。紧随吴健雄实验之后,全世界有近百个不同实验得到同一结论。至此,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已成定论。李、杨的理论告诉人们:科学总是要前进的,每一次的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理论,以支持一种与之不相容,然而却是更有生命力的理论。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应该提到的是:1928年,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在衰变中观察到了宇称不守恒现象,因对宇称守恒定律深信不疑,以为实验出现误差而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大物理学家朗道的研究生曾写了一篇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文章,被朗遭斥为“开玩笑”,这

47、位研究生出于对朗道的崇拜而放弃了这一想法。 (摘编自蒋东明李政道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宇称守恒定律自发现以来。解决了不少科学难题,成为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一直被物理学界奉为不可逾越的信条。 B李政道、杨振宁一开始就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经过大量推算和深入研究,发现宇称守恒定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C因为一次实验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人们难以信服,所以吴健雄教授在第一次实验成功后,宣布“再来一次”。 D距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提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两人就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足以说明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E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观

48、察到宇称不守恒这一现象,但因为实验误差错失机会,致使这一重大发现推迟了近30年。(2)尽管李政道、杨振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但在发表的论文中却“又谨慎地补充”,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写李政道、杨振宁论文发表后,几位著名物理学家打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请从“勇气”“发现”“执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一、(1)答案: BE 解析:A项不矛盾,前者指中国文明的历史悠久,生命力强,影响力大;后者指文明的特点是温文尔雅的,具

49、有长久的生命力;C项不合原文“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的意思;D项“像个小孩子的嫩手”是用来比喻丰子恺画的“柔软、轻盈、美妙”的风格特点,不是指作品稚嫩。 (2) 答案: 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来表达丰子恺绘画的风格。因为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水是最灵动的。这样的艺术是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有着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风姿。 解析:首先要明确这句话用到的手法比喻。在分析含意时从喻体“水”的特点入手,文中第八段引用老子道德经的“上善若水”的话即是说明了水的善、水的包容、水的灵动。而这些恰恰能够体现出丰子恺绘画艺术的特点。 (

50、3) 答案: 用来赞美丰子恺形象传神的绘画艺术。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阿宝做媒人”这幅画中阿宝的原型阿宝在七八十年后,已由小孩变成老妇,可是那画中的神态我们还可以活生生地感触到。 解析:原文最后写“阿宝做媒人”,似乎是多余之笔,实则不然。文章前面写到了丰子恺作品的价值,将丰子恺的艺术价值突出到了很高的位置,“高”也会给人距离远的感觉,而最后一段写阿宝,恰恰是为了突出丰子恺艺术实则就在身边,其艺术的传神与精妙得到了更好地表现。 (4).答案: 丰子恺绘画的艺术感染力强,“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丰子恺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

51、基本价值。他的作品的传承,就是文明的传承。因此作者说“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的文明就不会死”。只要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在,中国的文明就会一直传承下去。作者高度评价了丰子恺。 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艺术推崇创新,割断传统,一味趋新,将东方心灵加以埋葬。艺术界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大量的泡沫,没有真正的精神艺术,是靠市场、靠炒作、靠一些虚拟的价值,把艺术作品看成股票一样去炒作它,让它变得值钱。泡沫是什么?一旦发现内涵是空洞的,最终都会破灭。我们真正呼唤和推崇的还是像丰子恺这样的大家。二、(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不够全面;C.“表明他内心非常渴望得到

52、别人的关注和理解”理解不当;E.“深情回忆和深切思念”“刻苦学习摄影”等语不准确。)(2)指周海婴早期摄影集,他用相机记录中国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生活;指他被父亲的伟大形象遮蔽的大半生,他是公众眼中伟大父亲的影子,是被人场“控制着”的道具,大半生都扮演着民族精神旗手之子的公共角色;指他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和真实自我。(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问题一:呈现了意味丰富的画面意象;关注人们密集视线的盲区;关注市民生活,多人像摄影;风格沉郁。(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问题二:儿时起他就对照相有莫名的新奇和亲切感;他关注市民生活,对人的生命感觉很有反应;摄影本身成了他心灵的

53、梦游,他可以在摄影中表现真实的自我。(3分;答出一点给1分)(4)观点一:有必要。画线部分用巧妙的比喻肯定了周海婴摄影集的价值,而摄影是周海婴真实自我得以表现的重要途径,写摄影集,就是在写周海婴。含蓄地表达了对周海婴自身价值的肯定,他大半生背负着家族荣誉的沉重负担,活在别人的期待和规定之中,但他也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价值,他终于借助自己的摄影透露了自己,这与标题“走出历史暗室的周海婴”相吻合。画线部分是对文章主旨的升华,人们只关注周海婴头上笼罩着的炫目的荣光,而忽视了他作为个人真实的价值,而结尾告诉我们,不能用太过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好的树会留下印记”,美好的东西自有其价值。观点二:没必要

54、。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周海婴其人及其摄影集,但画线部分却撇开这些内容泛泛地讨论什么有价值什么没价值,游离于主要内容之外。文章的标题是“走出历史暗室的周海婴”,写其摄影集重在突出他走出精神暗室,表现真实自我的艰难,而结尾的评价却更侧重于对其摄影作品的价值判断,偏离文章的主题。前文的相关内容已经肯定了摄影对于周海婴个人的价值,以及其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画线部分再用比喻不痛不痒地肯定他作品的价值,显得画蛇添足。(8分;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三、(1)A D(B“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眼前”说法错误,C此事反映出杨绛愿为丈夫分担解忧,并不反映其“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

55、, E“以真挚动人的情感”“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由衷敬仰”表达错误)(2)突出杨绛在文学道路上的执著和上进的精神,突出作为一名作家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由于堂吉诃德影响巨大从而突出其文学上的成就。(每点2分)(3)简朴的生活表现在:生活低调,不张扬自我,希望人们把自己忘记。不喜交际应酬,只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每点1分)高贵的灵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调生活,自己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却不愿显露,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奉献爱心,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美德高洁,无论在家庭诸事中还是国难中能够“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每点1分,全答对分)(4)同意

56、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含忍生活,却能够磨练心志,让自己的心灵自由,保其天真情怀;含忍能够保护自我,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含忍能够磨砺自我,奋发有为,这样才能够重获新生,获得自由。不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含忍生活,却压抑自我,束缚个性;含忍生活,往往被人误解为孤芳自赏,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没有自由;长时间的隐忍,看不到希望,容易让人丧失斗志,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答出观点2分,分点论述每点给2分,答案不必苟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四、作用: 内容上 表现作为学者的王瑶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的心态(1)。结构上引出下文所说王瑶“出语多谐”,严酷的事实以幽默的语言出

57、之。(1分)(3)答案:描述自我:王瑶说自己“迩来垂垂老矣,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颠倒黑白之讥;而浓茗时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审视他人:王瑶分别将一些学者概括为“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二道贩子”和“学霸”等。看待人生:王瑶把“有为”和“无为”两种人生选择比作“垂死挣扎”和“坐以待毙”。(4)答案:人生哲理所有人都要面对一个人类共同的生命命题无可选择的“死亡”;但由生到死的路途,却有“有为”(“垂死挣扎”)与“无为”(“坐以待毙”)两种选择(此句只能得1分)。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结局,而在于过程(此句直接能得2分)。我认同王瑶先生的选择(2分)。人生既是追求的过程,也是结果的诠

58、释。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序,结果是一定阶段事物发展变化的最后状态。在人的自我实现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面对人生中的困境与苦难,人应该在不断拼搏和奋斗的过程中,有所作为,让生命爆发出火花,哪怕是只有一个瞬间,也会带来美感,人生就拥有了某种意义和价值;例如:巴金年老时巴金随想录。(2分)(反面说)如果选择消极退避、无所作为,这样生命就没有一点光彩,就真的“坐以待毙”,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王瑶先生的人生选择恰恰说明重视过程的意义所在。(2)五、(1)BC(B原文应为“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C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认为“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

59、向,还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的是本文作者)(2)(闻一多对诗歌、绘画等艺术的美的感受贯穿他的一生,在他的课堂讲授、诗歌创作、艺术鉴赏中都体现出对“美”的独特感悟,此人做事也极有风度,无一不美。(3分)闻一多的内心更燃烧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这种热情更是贯穿他的一生。(3分)(意思对即可)(3)(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师,课堂教学充满诗意。为了创造意境,特地把课程从上午调到灯光昏暗的晚上,在灯光和月光下讲诗,讲授时也极有名士风度;并能引导学生领悟古代神话、楚辞、唐诗的美。(2分)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由于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

60、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艺术比较的新境界。(2分)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置生死于度外,最后为国殉身。(2分)(意思对即可)(4)十分敬佩。闻一多先生是“民族的脊梁”,是最坚定热忱的爱国者。(2分)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有着巨大成就的学者,闻一多没有埋头书斋潜心学问,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危难时机敢于挺身而出,承担起一位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民族责任。先生的遇难,就是他作为一个坚定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最有力的证明。他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他挺起了民族的脊梁。(6分)(开放性答题,言之成理即可)十分惋惜。他的死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更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2分)

61、其实闻一多先生当时完全可以暂避风头。李公朴被杀,说明当时的白色恐怖已经相当严重,闻一多先生可以选择在演讲完毕后撤离本地。既达到目的,又保存了自己。毕竟活着的他可以为国家再做更多的事情,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学术方面。(6分)(开放性答题,言之成理即可)六、(1)(5分)A(3分)E(2分)C(1分)(B“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伤”错误;C“高傲的张爱玲”不确切;D“是留有遗憾的,对自己的抉择隐隐流露出悔意”错误。)(2)(6分)“快乐”指不再关注世事、生死和贫富,了却世俗,心游宇内;享受人生的平淡与本真带来的自由;“痛苦”是指忍受毁家弃业、抛别妻儿的悲伤;(4分)二者的关系是:要想获得心灵的自由,

62、大道的幸福,就必须放弃尘世间的繁华和情欲,忍受孤独和寂寞。(2分)(3)(6分)引用李叔同作的送别和他的诗,直接表现李叔同的过人才华和其思想精神;引用丰子恺、叶圣陶、林语堂、张爱玲等人的评价,表现了众人对他对他追求自由的高度敬仰,更加突出李叔同才学和品性的不同凡响。这些引用印证了作者的观点,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加文章的知识性,使传记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每点2分)(4)(8分)我认为,李叔同之所以做出如此抉择,是因为人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独立的人格,(2分)他博学精艺,初始华丽,已经达到人生的很高精神境界;后来的出家,正如丰子恺所言,是出于对人生追求的自然渐进,是一种人格的完满和升华

63、。(2分)他之所以刳骨剔肉,抛妻别子,是因为他知道需求越少,得到的自由就会越多。只有舍弃尘世的一切牵挂,才能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2分)他大彻大悟,不求虚名,清苦自守,只是为了自己的心,为了传经受禅,普度众生。(2分)李叔同以一钵了却浮生,粗钵里盛满自由,通过宗教生活找到了他人生境界的圆满,灵魂的归宿。(要求观点鲜明、准确,理由充分,从文本出发。)七、12(25分)(1)(5分)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2)(6分)当时物理学界关于奇异粒子的知识还很缺乏;这种理论还有待更多的实验验证;虽然李、杨二人经过大量的推算和深入的研究,但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应该更严谨细致(每点2

64、分,意思对即可)(3)(6分)说明宇称守恒定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表明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对李、杨二人的理论不以为然;衬托在巨大压力面前,李杨二人超乎寻常的勇气。(4)(8分)观点一:有勇气才敢于创新。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尊重事实,不盲从权威;敢于突破已有经验和理论的束缚;敢于建主新的理论。观点二:发现是科学进步的基础。认真研究反常现象,及时捕捉到新鲜的信息;善于发现权威理论不周严的地方;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三:执着是取得成就的关键。从失败中寻找新的突破口,确定研究方向坚持正确的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者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正确给3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