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发展中国家间的局部战争1.印巴战争 2.两伊战争印巴战争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印巴问题的来龙去脉正应了这句话 印巴本是属于同一个国家,后沦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分而治之”政策 在英国的主张下,印度实行“印巴分治”,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成立了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并由此开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蒙巴顿方案”的后患:印巴分治和印巴战争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本是同根生。在十几个世纪中,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47年6月
2、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由此种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冲突的祸根。蒙巴顿宣告印度独立 1947年,真纳(中)和蒙巴顿夫妇在一起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巴基斯坦独立: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巴基斯坦国缔造者真纳的画像克什米尔 水源充沛、风景宜人的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地区 “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克什米尔地区可以自由选择归并印度或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500万人口中,77%是穆斯林,印度教徒占20%。但是,由于英国为在印巴两国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的主权交给了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土邦王公。背景 1 印巴分治埋下祸根 1947年
3、6 月,英国的蒙巴顿方案将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2 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矛盾激化的导火线 背景 1 印巴分治埋下祸根 1947年6 月,英国的蒙巴顿方案将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2 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矛盾激化的导火线 3 美苏两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事实上也推动了印巴两国一次次走向战争 时间 目的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947年至1949年 1965年至1966年 1971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肢解巴基斯坦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60%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40%领土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4、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炮兵在查看缴获的印度野战炮巴基斯坦士兵在行军第17旁遮普团的军官 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军步兵在西巴方向作战巴基斯坦“幻影”3战斗机 印巴双方都曾使用的俄制PT-76水陆坦克侧视图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的南亚次大陆 三次印巴战争的特点:第一次、第二次都是因为克什米尔问题,第二、三次都是印度发动进攻 在三次战争中国际力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两次,联合国积极进行调停,对双方停战起了积极作用;第三次战争中,苏联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进攻,使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倾向印度,体现了一种霸权主义,对于 印巴问题的解决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印巴长期敌对的 影响 (1)严重阻碍了两国
5、的发展 (2)两国进行军备竞赛,相继发展出核武器,严重威胁南亚乃至世界安全 美国权威核杂志原子科学家公告(9/10月刊)发表了题为印度核力量2005的文章。该文转述印度国防部的内部消息称,在未来57年里,印度准备将核弹头的数量扩充至300到400枚。2000年美国间谍卫星拍摄的巴基斯坦核设施图片 一、印度历史快速回顾尼赫鲁1947年印度独立,任总理长达18年(19471964年)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尼赫鲁,1947年印度独立,任总理长达18年(19471964年)尼赫鲁,1947年印度独立,任总理长达18年,国大党主
6、席。尼赫鲁坚决反对殖民主义,是不结盟运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始人之一。尼赫鲁主张麦克马洪线为中印分界线,经谈判无效后出兵进攻争议地区,于1962年发生中印战争,这次战争印度在军事上惨败,但中国突然撤兵,印度仍然占有麦克马洪线以南土地。英迪拉甘地,“印度铁娘子”。统治印度长达16年。1984年母亲被锡克教徒刺杀身亡后 拉吉夫甘地,1984年1989年任总理,1991年被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暗杀 索尼娅甘地,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之妻,印度国大党主席、执政党领袖。2004年印度大选国大党胜出,但放弃总理职位。现有一对儿女加入政坛:拉胡尔、普里扬卡 两 伊 战 争 实质:争夺海湾地区的霸权 伊斯兰教
7、分布图 什叶派 逊尼派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伊朗人民推翻。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后举行公民投票,废除君主制度,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德黑兰穆斯林群众愤而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与伊朗交恶。霍梅尼(1979-1989在位)1989年哈梅内伊出任伊朗精神领袖 背景 领土问题(最主要):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 民族矛盾 和宗教问题:伊朗的主要民族是波斯人,而伊拉克的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行地区霸权主义 大国力量介入: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
8、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向伊朗阵地进攻的伊拉克士兵 1980年 1980年9月23日,伊朗军队在德黑兰游行并准备开赴两伊战争前线 两 伊 战 争 二、概况(19801988年)爆发: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的三个阶段:伊拉克涨潮:陆海空一齐出动,分三路向伊朗境内大举进攻,占领伊朗大片领土。伊拉克退潮:1980底到期1981年9月,拉锯战,相持阶段 伊朗反攻,逐渐收复失地。1982年7月,伊朗进入伊拉克境内,占领伊拉克领土。伊拉克发动的袭船战两伊战争中的袭城战战争中的幸存者 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早上,在我们听到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
9、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发烫,鼻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己。化学武器 二、概况(19801988年)爆发: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战争的三个阶段:战争结束:1988年8月,两伊宣布停战。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战争过程 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战争三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袭船战”、“袭城城”、甚至使用化学武器 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伊朗伤亡和被俘
10、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收入不及战前的20%,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20到30年。战争教训和影响 海湾战争前的巴格达伊拉克两伊战争期间,遭化学武器杀害的库尔德人的墓地这是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伊朗和伊拉克实现停火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一名获释的伊朗
11、战俘与家人拥抱痛哭。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和伊朗交换了两伊战争中两国死去士兵的1736具遗骨后,一名伊拉克妇女伏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两 伊 战 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首要任务是 A 民族独立 B 民主革命 C 宗教自由 D 实现和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印、巴武装冲突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 B 第二次印、巴战争是在美国调解下,双方停火的 C 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蓄意肢解巴基斯坦,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D 印巴战争后,原东巴地区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防御、伊朗进攻阶段是属于第几个阶段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两伊战争爆发,两国争执的焦点问题 A 领土 B 民族 C 宗教 D 经济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对两国的状况叙述错误的是 A 印、巴两国经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冲突 B 两国都保持着庞大的军费 C 先后以自卫的名义研制出核武器 D 两国关系已十分友好,不再有战争发生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区别于以前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点是A 以无产阶级革命为主B 争取政治、经济的完全独立C 团结反帝、反殖、反霸D 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二战后印巴分治是基于A 自然条件不同B 宗教信仰不同C 民族构成不同D 历史传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