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010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辽宁)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作家迟子建访谈(节选)彭程2007年,迟子建以她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得第四节鲁迅文学奖,这已是她第三次获得该奖项。记者:你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开篇这个既像诗歌般凄楚又像偈子般透彻的句子为读者打开了一条通往苦界的羊肠小路,同时为小说的叙述风格奠定了一种冷静而哀婉的基调。请问,你是怎么找到这种基调的?迟子建:灾难来临,人的本能是拒绝。可有些灾难(或可称为“意外”)是不能拒绝的,因为那是命运。最初听到爱人遭遇车

2、祸的消息,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放下电话,我跺了一下脚,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我想这样残忍的事情降临到我头上,我一定是“有罪”的。可我是“无罪”的。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我一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与人为善。我踏踏实实写我的作品,知足地过着温暖的小日子,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何罪之有?我委屈,放声大哭。吞咽痛苦这枚苦果,是艰难的。我所经历的那一切,我都没勇气回顾。总之,心灰意冷,身心俱疲。我不敢出门,不愿意见阳光,尤其怕见到熟人,那些安慰的话语,都让我无法承受。我在写作中逃避,而事实证明,写作拯救了我。在写作中,我获得了新生。因为我突然觉得,有一个世界,我想象的世界,它没有背弃我,我可以用笔构建

3、一个世界,来安慰我。我经历痛苦的那个时期,中国频频发生矿难,看着电视上女人们那一张张悲伤欲绝的脸,我体味和理解着她们的痛苦,并且探究着造成这“不幸”的缘由。我明白了,我经历的灾难,是命运的;而她们经历的灾难,人为的成分更多,这是更大的不幸。记者:这几年,朋友们极少提及你丈夫遭遇车祸的事情,怕惹你伤心。在这篇小说中,你详细地描述了魔术师遭遇车祸之后未亡人的痛苦,这使小说中的叙述者具有与你本人相似的身份与体验。是什么使你直面难以释怀的痛苦回忆?你在叙述者身上投下了多少个人经验与内心体验的双重幻影?这部小说是否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自我救赎的小说?叙述者或者你本人如何通过接触更为深广的痛苦而使自己从个人

4、痛苦中得以解脱?迟子建:写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其实是想给个人伤痛找一个排遣的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是一篇“漫长的悼词”,具有你说的“自我救赎”的意味。开始写它的时候,是极其痛苦的,因为那等于又一次挑开了伤口,让它滴血。不过随着小说的推进,这个伤口在慢慢地“结痂”,因为“众生”的苦难使个人的痛苦变弱了。个人一旦变小了,世界就大了。相反,一旦把个人看得过重,世界就变小了。一个人要想真正融入世界中,一定要把自己变得小一些,最好小得如一粒微尘,这样,世界才能升腾起来。就这样,我的足迹所到之处,我都看到了无处不在的苦难,也看到了苦难中的温暖和柔情。我用笔惊喜地描摹着我看到的这一切,从中获得了一种

5、“大解脱”。只有解脱了的我,才会放松下来,才会对往昔的岁月无怨无悔。 (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5分)A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开篇第一句话表现了作者想要封闭自己,把忧伤留在心底的痛苦之情。B迟子建认为矿难的受害者经历的灾难是人为的,因此她觉得那些矿难遇难者家属比自己更为不幸。C“自我救赎”的意思是自己拯救自己,迟子建通过小说找到了排遣痛苦的出口,让自己获得了一种解脱。D迟子建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一篇“漫长的悼词”,是说这篇小说是对她过去的人生不幸的悼念。E在这篇访谈中,记者紧紧围绕作家的个人不幸与作品表达之间的关系提问,挖掘出了作家的创作动机、情感历程和写作

6、技巧。(2)哪些因素使迟子建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找到了冷静而哀婉的基调?(6分)(3)面对人生中的苦难,迟子建是如何获得解脱的?请分点概括。(6分)(4)迟子建说:“个人一旦变小了,世界就大了。”如何理解这句话?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8分)12(1)BE (B“认为矿难的受害者经历的灾难是人为的”有误,原文说“而她们经历的灾难,人为的成分更多”。E文中并没有提到写作技巧。)(答出E得3分,答出B得2分)(2)爱人遭遇车祸使她体味到失去亲人的痛苦;无罪受过的委屈使她慨叹命运的不公;逃避生活,寻求虚构的世界;遇到更为不幸的矿工及家属们。(每点2分,答出任以三点即可)(3)借助写作,虚构一个世

7、界,来安慰自我。(2分)看到无处不在的苦难,来将自己的苦难减弱;(2分)看到苦难中的温暖和柔情,感到惊喜。(2分)(4)如果自己小如微尘,自己的痛苦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那么自己生活的世界就变大变美好了(4分)在生活中,可以用这种方法减弱苦难和悲伤,放大满足和快乐。(4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诗文大家余光中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 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下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

8、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

9、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

10、他忽然被鱼刺梗住”。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 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余光

11、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这在余光中身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C说余光中“始终是当代文坛的一个焦点”,是因他作为一名非职业作家却成为“五四”以来成就可观的诗文大师。D“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他的名字为荣”,说明了余光中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位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E余光中在文学领域里兼善天下,一方面表现在他大力提携后辈上,一 方面表现在他从不计酬劳,到处演讲,惠及众人上。(2)余光中是怎样对待与人交往谈话的?从中可以看出余光中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2、(6分)(3)“诗文大家”余光中,请结合文本分析之所以获得这样的称号的原因。(6分) (4)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不合时宜书生气十足的人,你怎样看?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1、BE(5分)(A、作者并不认为余光中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把一些看起来似乎矛盾的现象放在一起,是为了凸显余光中的形象特征;C、余光中“始终是当代文坛的一个焦点(人们关注的集中点)”,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如何,而是因为余光中的作品主题丰富,风格多样等。D、“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理解不当,“创作丰富” 已成事实,这里是从影响上说,应理解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 2、碰见话不投机的

13、人,便正襟危坐,不与之交谈;遇到“可与言的朋友”,便口角生风。(3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余光中是一个既冷静又热情,喜欢有品位的谈话的,坦诚、直率的人。(3分)(他希望朋友之间的谈话是不设防的,是无所用心的,足见其坦诚;他追求见识相当、彼此欣赏的交谈,追求与真正的知己交谈,不希望和俗人交谈。)2有丰富的学识;有热情有激情;冷静而刻苦;对美的事物很执着;认真严谨(任选三点,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3 同意观点一: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 阐发要点:他在写作做什么事都不马虎上追求完美,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生活中倾向淡泊、宁静,全神贯注,不能出错;喜欢与有品位的人谈话,与人交际总是克制

14、自己,不放浪形骸;大力提携后辈,培养年轻人,到处演讲,却从不计酬劳,等等。同意观点二:余光中也确实表现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书生气十足的人。 阐发要点:在这个五光十色的时代,人的生活是多样的,有人喜欢边听音乐边读书,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应该展示自己的真性情,李白、苏轼就是因为有自己的性格才为后人所称道;人需要宁静,也需要宣泄,余光中的生活因其追求完美而显得过于单一。(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离开原文去谈。从阐发的要点是否合理全面上考虑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杰克伦敦的悲剧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

15、个美国作家了。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

16、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

17、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

18、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判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

19、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侧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

20、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选自人物1983年第期)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杰克伦敦是一位鄙视资产阶级世界,敢于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大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残酷无情的社会主义者。B路路不通,事事碰壁之后,二十几岁的杰克伦敦以他丰富的生活经历,怀着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C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

21、的“超人”哲学,使杰克伦敦青年时期就具有了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性格。D这篇传记用简明的语言、倒叙的写法,将传主从童年直到自杀身亡短暂的一生清晰、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E饱尝人世艰辛、思想混杂的杰克伦敦与他所留下的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都极具研究价值。16本文是一篇评传,在表达方式上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并结合传文作简要分析。(6分)17结合第自然段的内容,简要说明画线语句在本文中的作用。(6分)18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杰克伦敦的主要人生经历。(8分)15A C16夹叙夹议。传文第 段在对杰克伦敦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苦难艰辛的流浪生活的叙述之前都有简短议论,点明他人生坎坷,

22、突出他的坚韧、顽强、不自暴自弃的性格;又如第 段,在叙述了杰克伦敦的丰富的阅读经历和杰出的创作成就之后,用议论手法,点明其性格蜕变的原因。17第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简要说明了杰克伦敦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结局。画线句将他与马克吐温并提,采用对比手法,以马克吐温的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与杰克伦敦的四十岁壮年吸毒自杀于豪华大牧场形成鲜明反差。呼应了标题中的“悲剧”;而且开篇即道出传主生命的悲惨结局,设置悬念,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8杰克伦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他少年和青年时曾历经磨难,顽强拼搏,以求走出贫穷的处境;他热爱读书,求知欲强,自信坚毅,虽屡屡碰壁,而不自暴自弃;后来以写作谋生,创

23、作了不少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作品,因此成名,跻身上流社会;成名后,陷入拜金主义泥淖,为挣钱而写作,粗制滥造,青年时期叛逆性格日渐消褪,变得唯利是图和玩世不恭,极端个人主义和“超人”哲学,使其精神世界充满矛盾,最后自杀。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星斗其人蔡元培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

24、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元培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词气颇为尖刻。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

25、尝有为此作气之意。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元培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大概因为这平易淡然,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

26、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这一特点较集中地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元培的办学方向,一时间“黑云压城”。曾经为蔡元培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来发表洪水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现了“临大节凛然不可犯”的风骨。“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

27、此“担当”,恐怕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内和外介,守正不阿”,确是颇为切合的。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人们注意到,蔡元培一生中的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动社会反响的“辞职事件”就有数起。他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引去”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

28、廉奉公,洁身自好。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本此观念,他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赠屋祝寿”的那段佳话。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元培几十年如一日,毫不苟且。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构成其复杂文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B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

29、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C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D既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E本文通过对蔡元培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达、不畏强权、廉洁自律、坚持操守的崇高品格。(2)传记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3)蔡元培“书生本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6分)(4)有人认为

30、蔡元培是“好好先生”,有人认为蔡元培“守正不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看法。(8分)(1)B E (2)运用了反衬(对比)手法。与林纾论战,将林的刻毒攻击和蔡元培的平情论理进行对比;与胡适争论,将胡适的放言贬损与蔡元培的未尝作气对比;在宴会上,将钱的率直质疑与蔡元培的“舒言缓语”对比。(3)1、坚守个人价值观,对高官厚禄毫不在意。2、本性更愿研究学术,不愿为官行政。3、清廉奉公,洁身自好。(4)观点一:蔡元培是好好先生。1、思想上兼容并包,聘任新文化运动干将,又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3、处世恬淡,待人平易,胸怀豁达。观点二:蔡元培“宁正不阿”。1、遇大事,刚强有主见,抵制外界压力,敢于担当。2、发

31、表文章,痛斥军阀。观点三:蔡元培既是“好好先生”,又“守正不阿”。1、兼容并包,胸襟豁达。2、遇大事坚持立场,刚强有主见。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爱的哲学1919年的冬天,已经发表了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问题小说的十九岁的冰心,很偶然地,看到了一个十分新鲜的名字泰戈尔,当她读着那些关于上帝、神、生命、死亡和不朽的爱等等富于哲理而又十分清新美妙的词句的时候,这位十九岁姑娘那颗敏感、善良的心里,充满了虔诚的感动。而泰戈尔的思想,同样使她觉得与自己的思想十分合拍,觉得自己的思想与泰戈尔的思想“在梵中合一了。”(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冰心在协和女大理预

32、科这所教会学校里,学习了西方的“梵”学圣经。东方哲理诗人泰戈尔的诗句和西方的圣经,都对着她歌唱上帝的爱、神的爱、大自然的爱、人类的爱、不朽的爱;歌唱永生、死亡、幸福、受苦、沉默等等。那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在上面生存的世界到底是欢乐的还是烦闷的?年轻的女作家冰心,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于是,她在1920年的八、九月间,连续写了三篇思索性的散文: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线和画诗。最使冰心费神的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思索。既然每一个人的生命,最终都要匆匆地归结为死亡,既然世上所有的惊才、绝艳、丰功、伟业,一遇见死亡,就立即倒下,化为尘土,那么,“这样的人生,有什么趣味?纵然抱着极大的愿力,

33、又有什么用处?又有什么结果?到头也不过是归于虚空,不但我是虚空,万物也是虚空。”(“无限之生”的界线) 冰心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更多地表现在她的一些小说里。1921年年初,冰心在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之后不久,发表了一系列的小说:超人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月光等。其中超人引起强烈的反响,小说男主人公何彬,是生活在似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一样的土地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患有阴郁症的一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冰心想用母爱这一个无病不治的药方来医治像何彬这样的患着忧郁症的青年人。这正如她在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中,想用童心这一个无病不治的药方来医治凌瑜这样的患有厌世症的青年人一样。这是她的善良愿望,她希望像何

34、彬这样的同时代人,能够从苦闷、悲哀、抑郁、幻灭的精神境界中摆脱出来,重新走上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人类的道路。 冰心在为同时代人医治时代病的时候,也把求援的手,伸向了美丽的大自然。冰心认为大自然是灿烂庄严的,而寄居在大自然中的人类,却有许多的烦恼,还人为地造出来了许多的什么贫富、智愚、劳逸、苦乐等等。这种人类社会与美丽的大自然不相和谐的思想,在短篇小说月光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月光中的那位青年维因,他觉得社会是充满了悲凄苦痛的,他本人生活在这个人类社会里,既乏味又无聊,他很想把自己与美丽的大自然调和起来。这种思想发展到极端,就使他想要选择一处极美的风景,在他的内心与大自然高度协调的时候,骤然地

35、结束掉自己的生命。既然母爱、童心、大自然,都不能完全解除青年人的时代病,那么,烦闷的情绪大概就是永远难以避免的了。每当冰心这位年轻的女哲人想到这里的时候,她就用积极的态度来提醒着自己:“我的心啊!警醒着,不要卷在虚无的漩涡里!”(繁星五三)有人在熟读了冰心的诗作之后,会说她是一位诗人;而有人在看完了冰心的清新优美的散文之后,又称她是一位散文家;而从冰心以“问题小说”步上文坛看,又称她是一位小说家。无论是她的诗作、散文或小说,在思想风格与艺术风格两方面,都充分地表现出了冰心“这一个”。那就是:有一种互相矛盾的心理,常常困扰着大学时代的冰心使她在歌颂快乐的时候,也不曾忘记了忧愁;在歌唱幻想的时候,

36、也不曾忘记了失望。这种互相矛盾的心理,逐渐地形成了冰心许多断断续续的思想和观念,于是它们便像深深的流泉一样,从冰心那颗聪慧的头脑里,潺潺地流向她那清秀的笔端。 (节选自冰心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冰心是因为看到了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探索人生道路出发,以写作“问题小说”步入文坛的。 在接触泰戈尔的诗句和思想之前,冰心的作品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年八、九月间冰心连续写了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限画诗等三篇散文表达她学习圣经和读泰戈尔的感受。冰心是一位艺术风格独特的作家。她的作品,不论是她的问题小说,哲理散文,还是清新的小诗,都体现着一

37、种博大精深的爱。当冰心发现母爱、童心、大自然,都不能完全解除青年人的时代病时,也曾被烦闷苦恼的情绪所困扰,但她始终不放弃希望。(2)青年时期的冰心思想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她对人生社会有哪些思考?(分)(3)在这篇传记里,作者对冰心的称呼在不断地变换,请举例说明为什么?(分)(4)作者曾在写作本文前征求了传主的意见,冰心只是说:“真,我希望写得能够像我。”你觉得本文达到了冰心的要求吗?为什么?(分)(1)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E得1分。(2) 1)青年时期的冰心其思想主要受到的影响有:泰戈尔思想;基督教博爱的思想。2)她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主要有:人生的意义是欢乐的还是烦闷的,(或人生的意义

38、是什么)能否(如何)用母爱、童心、以及自然的美来解除人生的痛苦。(“人生的意义”“母爱、童心、自然美”是关键词)(两问,每问3分)(3) 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传主,所以用不同的称呼。(2分)开头称冰心为“十九岁的冰心”“十九岁的姑娘”表现了受到泰戈尔和基督教影响时正年轻;称其为“青年女作家冰心”则说明了冰心在文学上的多方面的成就;而称冰心为“年轻的女哲人”则偏重于表现年轻的冰心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至少举出两个例子,每个例子2分)(4) 答案一:我认为本文达到了冰心所期望的真实的要求。(表明观点1分)这首先表现在内容的真实上,本文既充分的表现了传主青年时期所取得文学成就,也不避讳传主在追求探索的过程

39、那种矛盾与苦闷的状态;(内容真实,3分)其次是表达的真实,本文在表现她的文学成就,特别是表现她的矛盾与苦闷时,大量引述了冰心的原著,以翔实的材料来印证当时的思想状态,这都增强传记的真实性。(表达真实,3分)这正是冰心本人的愿望,做到了“真”,就这点而言,本文达到了冰心的要求。(回应问题1分)(不出现内容真实,表达真实,能答到“真实反映当时的矛盾状态,引述原著”此二点亦可酌情给分)答案二:认为没达到要求的,只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亦可。六、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徐百柯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

40、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

41、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42、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

43、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

44、”,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

45、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一身傲骨,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6分)(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

46、的原因。(6分)(4)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联系全文,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8分)BE(5分对一个给3分B项涉及的原文为“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这并不代表“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本项属于无中生有;E项写作手法表述错误,文中没有夹叙夹议。)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课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2分)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仙桃一口”;认为天下懂庄

47、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2分)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去“训话”;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2分)(每点中每个方面与举例各1分。)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与人谈论古今治庄子者得失,认为天下懂庄子者,除庄子本人只有自己;为人不拘常规乘兴随意有名士气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注意:第3点必须回答,12点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每点3分。)肯定,(2分)狂来自其真才实学,潜心研究学问,并有所成就;狂来自于旧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势面前,勇敢地捍卫学校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捍卫这所神圣殿堂的纯净的伟大精神。(3分)现实生活中,很多所谓学问家趋炎附势,拜金,人云亦云,学术风气极坏,我们应该坚守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不受浮躁世俗的影响,真做学问,做真学问,不媚俗,保持一身傲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