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 第二章 打通训练三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754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 第二章 打通训练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 第二章 打通训练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 第二章 打通训练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 第二章 打通训练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 第二章 打通训练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打通训练三清明节日传统文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为中国传统节日所编写的对联,对应恰当的一组是()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高天冬去苏万物,大地春回放百花。A七夕节重阳节寒食节春节B重阳节清明节寒食节元宵节C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春节D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答案C2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爆竹

2、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A元宵、中秋、清明、元旦B春节、中秋、端阳、除夕C元宵、七夕、重阳、春节D元旦、七夕、重阳、元宵答案C二、古诗鉴赏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士:指介子推,春秋时晋人。跟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1)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作用。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_答案表达作用:“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

3、花争相绽放的情态,与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与下句中的“愁”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放,生机勃勃。然而诗人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颈联借助典故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对高洁品行的坚守(肯定、赞许)。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以及蓬蒿荒丘的描述,以貌似通达之语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明日对酒高翥注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_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

4、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注高翥(11701241),南宋诗人,余姚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1)赏析诗中画线的诗句。答:_答案运用比喻手法。说冥纸成灰,灰飞漫天,好似白色的蝴蝶;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表达了恳切的思念和沉重的悲伤之情。(2)分析诗中“酒”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本诗中的“酒”,表达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思想,实际上是故作旷达,诗人尚在阳间,就已经想到死后别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尝不到了,这又是何等的悲哀!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慎终追远清明永驻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

5、种的节气。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首先,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介子推一段动人的故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

6、信息,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时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常在此日到水边嬉戏,去郊游踏青。后来,上巳节的踏青饮宴的特点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

7、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到了元代,不仅上巳节退出了节日传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节之后的大好春季只剩下了清明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以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精神,这些都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

8、。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仪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现在我们过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悟和认同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扫墓祭祀等形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慕,全面体现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确保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共同记忆得以代代相传、万载永续。(节选自李荣启感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删改)5请简要概述全文的论述思路。答:_答案首先提出清明节如何由单一节气变成综合节日这一论题,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演变的因素及原因,最后总结清明节的文化价值。6清明节为什么会由一种单纯的节气变成一个综合节日?请简述其原因。答:_答案清明节与寒食节时间上很近,融合了寒食节怀

9、旧悼亡的主题。清明节融合了上巳节踏青饮宴的内容。中国有着深厚的祖先崇拜、孝文化等文化传统。7清明节蕴含了哪些文化内涵?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春耕春种的农业节令。祭奠祖先,慎终怀远。郊游踏青。血脉认同,共同记忆。四、写作训练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小姑娘武亦姝最近成了网络名人,在2月7日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比赛决赛中,她以最高成绩摘得桂冠。她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大赛评委的赞誉,更被网友夸赞为“满足了我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摘自中国文化报)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平安

10、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表明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被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摘自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针对近年来社会上一边是国学热、一边是洋节热的现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作指导中西文化比较是当代中国的热门话题。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文化软实力、确立中华文化自信的时代大背景下,探讨此话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虽说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不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选项,但墨守成规、畏葸不前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唐诗宋词等国学是中华文化的名片,继承国学文化遗产

11、,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自然责无旁贷。然而,唐诗宋词等国学再好,也不可能替代现代化建设。圣诞节等洋节是西方文化的表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它被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热捧似乎也无可厚非。可是,热捧不问初衷,崇拜因为赶潮,那就失去了追随的意义。由于中西文化并存交织、乱象丛生,如何对待就势必成为现实关切。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倡导文化批判精神,因而让学生针对国学热、洋节热现象发表见解,是践行新课标写作理念。一类立意:分析传统与时尚、国学与西方文化等辩证关系。如:让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生活;可以洋为中用,改造文化传统;在坚持国学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国学与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时尚共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等等。二类立意:只片面强调传统、国学或时尚、西化等的重要性。如:弘扬文化传统,反对追求时尚;时代在发展,时尚是必然;月亮不是西方圆,文化还是国学好;坚守国学是故步自封,大胆西化是与时俱进等等。三类立意:只就事论事,评论武亦姝或圣诞节。如:武亦姝用唐诗宋词点亮了人生;背诵唐诗宋词可增进文化修养;背诵唐诗宋词不能让中国现代化;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过圣诞节无可非议;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中国人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等等。四类立意:脱离材料内容范围写作或由材料的片言只语引申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