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611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茫茫宇宙,我们从哪里来?宇宙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地球的星球也演化出生命?因为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探索成就,三名科学家分享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2019年10月8日发布公报说: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因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获奖,来自美国的詹姆斯皮布尔斯因宇宙学相关研究获奖。今年的获奖者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帮助“我们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许多科学先驱都曾预言,满天繁星中,一定有许多恒星也拥有绕它们旋转的行星。然而那些行星距地球太过遥远,所反射的光又太过微弱,想要“看”到它们并不容易。直到1995年,马约尔和奎洛兹基于恒星会

3、因行星引力变化而产生微小摆动的理论,才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行星。这颗距离我们约50光年外的行星被命名为“飞马座51b”。有人认为这颗行星的发现为人类寻找宇宙中的伙伴带来了新希望;也有人称马约尔和奎洛兹为“新世界的发现者”。得益于各类观测技术的突飞猛进,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在银河系发现的行星数量已超过4000颗。各种各样的新天体仍在不断被发现,其大小、形状、轨道之丰富令人难以置信,它们挑战了我们对行星系统的已有认识。根据现有的数据估算,在银河系中,类似地球的行星可能有110亿颗。这样看来,我们或许最终能够找到答案来回答那个永恒的问题远方,是否有其他生命的存在?人类还有一个永恒命题就是“从哪里

4、来”。大约140亿年前,宇宙在大爆炸之初是炙热而密实的。自那以后,宇宙开始不断扩张、变冷。大爆炸约40万年以后,宇宙开始变得“透明”,光线得以穿梭其中。就在这早期辐射中,记录着关于宇宙诞生和演化的秘密。为了描述宇宙从婴儿时期到成年时期的演化规律,宇宙学家们建立了一套模型,叫做标准宇宙学模型。比如:宇宙中有多少物质?每种物质的成分占多少?这些问题,标准宇宙学模型有可能全都知道。在这个模型中,许多科学家都作出了贡献。其中,皮布尔斯是活着的人中,贡献最大的一个。皮布尔斯不断完善他提出的理论框架,最终帮助塑造了我们对于大爆炸以来宇宙形成和演化的基本认知。正是以皮布尔斯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从上世纪60年代

5、开始奠定的基础,让宇宙学成为一门现代科学,并迎来了长达50年的“黄金时代”。利用皮布尔斯创建的理论工具和运算方法,可以推算出,宇宙中95%都是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而我们通常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5%。如今,暗物质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了解暗物质才有机会深入认识浩瀚宇宙及其起源。因此,全球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找暗物质,并启动了许多相关大型实验项目,如阿尔法磁谱仪、大型强子对撞机等。2015年升空的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也被寄予厚望。中国“悟空”项目团队近日公布的第二批科学成果,有助于“捕捉”暗物质。古往今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下,因为我们试图希望通过

6、了解宇宙,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此次获奖,皮布尔斯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宇宙的演化历程,而马约尔和奎洛兹,通过观测的方式帮助我们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系外行星的世界,让我们在太阳系之外看到了地球的影子。感谢他们,推进了人类所能认知的疆域,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宇宙!(摘编自新华网寻找地球“近亲” 解码宇宙“成长日记”)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20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及研究成果,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B. 太阳系外有无数颗行星,但他们因为距离地球太过遥远,反射光又太过微弱,长久以来,无法被我们发现。C.

7、 标准宇宙学模型是记录和描述宇宙诞生过程和演化规律的宇宙学理论模型。D. 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数量巨大,但它们很难被发现,这是现在科学家们面临的一个挑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揭晓了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并叙述了他们取得的具体成果,阐述了这些成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B.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层叙述了“寻找地球近亲”及“解码宇宙成长日记”两部分内容。C. 文章不仅阐明了三位获奖科学家的具体研究成果,还在叙述中突显了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暗物质研究领域极其重要的地位。D. 文章以事实为论据,证明了三位获奖科学家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

8、成就,表明他们的获奖实至名归。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飞马座51b”最终宣布被发现是基于行星引力会使恒星产生微小摆动的理论。B. 全球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找暗物质,并启动了许多相关大型实验项目,了解暗物质,才有机会深入认识浩瀚宇宙及其起源C. 在银河系中,类似地球的行星大约有110亿颗。这样看来,我们或许最终能够找到回答“远方,是否存在其他生命”这个问题的答案。D. 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这一切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答案】1. D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9、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强加因果,“从而”错,结合“今年的获奖者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帮助我们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分析,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B项,曲解文意,“无法”错,原文为“想要看到它们并不容易”。C项,张冠李戴,“记录宇宙诞生”是前一句“在早期辐射中”。故选D。【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

10、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无中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错,文中并没有表明这句话。原文为“2015年升空的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也被寄予厚望。中国悟空项目团队近日公布的第二批科学成果,有助于捕捉暗物质”。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

11、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C项,“类似地球的行星大约有110亿颗”曲解文意,原文是“可能有110亿颗”,选项将其改为了“大约”。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

12、世界第一。良渚文化是南方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代表,上世纪30年代开始考古发掘,到2007年发现具有城墙实证意义上的遗址。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宏大,遗存类型复杂、内涵丰富,其遗产的整体价值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早期发现的稻米、玉器、陶器、犁具、纺织品等,证实良渚文化当时已有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尤其是稻作文化相对发达,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良渚古城遗址“入遗”,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认识。西方主导的考古学重视实证考古,中国古书记载的夏朝由于缺少明确实证,长期不为国际社会认可。国际社会承认的中国历史,始于3500年

13、左右的殷商时期,而在安阳殷墟发掘出代表商代文字的甲骨文之前,殷商也不为国际社会所承认。文明并非虚无,文化存在传承,历史记载的殷商从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到殷墟文字的实证,中国人确信五千年文明史绝非浪得虚名而是信史。(摘编自张敬伟良渚古城遗址“入遗”成功)材料二:良渚古城遗址凭借高大的宫殿台基、完整的城墙遗址、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数以千计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向世人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有力地将中国的文明推到了五千年前。它既是古老历史的新生,也是文明的传承。但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非就是“一锤定音”了,如果保护不力,依然有被除名的可能。保护文化遗产,就要让文化遗产“活”起

14、来,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不要以静止、孤立、僵化的态度来对待,不要人为割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再利用的关系,对文化遗产适度合理的利用才是获得持续生命力、传承内在价值的必然选择。在这方面,西湖和大运河的保护方式,无疑是值得借鉴和研究的。尤其是西湖,以完全的开放的姿态面向公众,融入市民的现代生活之中,让市民在享受西湖美的同时,感受到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了自觉保护的意识,唯有如此,文化遗产才不至于成为古董,才能长存长新。(摘编自张炳剑良渚申遗成功,让文化活在当下)材料三:良渚文化的价值最高的还是早期神话。这里的“神话”当然不是语言的传说,而是从考古文物的物象叙事中体现出来的先民的天地崇拜神话、图

15、腾崇拜神话。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玉器,如玉璧、玉琮等等,都是重要的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也就是说用璧祭天,用琮祭地。这种古老的天地神话,在良渚王城有着充分的表现。“十二节玉琮”,是关于天地自然崇拜的礼器,内圆外方的形制,暗合“天圆地方”的神话观,12节和天文历法上的12个月应该有关联,是古人对天地日月的时间记录。良渚文化中的鸟图腾,上承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图像,下启包括金沙的“太阳鸟”崇拜,以及中华文明中的凤凰崇拜。王城废弃了,神话流传下来,在华夏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文化认同作用。“这些神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与

16、统一性。”德国哲学家谢林曾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摘编自田兆元良渚文化形成了中华神话的核心话语系统)4. 下列不属于良渚文化特点的一项是A. 良渚文化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在当时相对先进农业、手工业。B. 良渚文化具有阶级分化和城市文化的特征。C. 良渚文化既是古老历史的新生,也是文明的传承。D. 良渚文化表现出那个历史时期先民们的天地崇拜、图腾崇拜现象。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申遗成功的第55处世界遗产,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一。B. 对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可以借鉴西湖的保护方式,以开放的

17、姿态面对公众,使文化遗产活在当下,从而获得持续的生命力。C. 神话不只是语言文字记载下来的传说,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还是物质形式和图像景观结合起来的物象叙事,如特定的器物、塑像、图腾等。D. 良渚文化价值最高的是早期神话,王城废弃了,可神话仍流传,因而在考古研究中神话比王城更有研究价值。6. 请结合材料内容,归纳“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意义。【答案】4. C 5. D 6.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认识。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合理利用,传承文明。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提升了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解析】【4题详解】本

18、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良渚文化既是古老历史的新生,也是文明的传承”是良渚文化所承载的意义,不是其“特点”。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

19、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因而在考古研究中神话比王城更有研究价值”错误。结合“王城废弃了,神话流传下来,在华夏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文化认同作用”等分析,文中看不出神话比王城更有研究价值。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良渚古城遗址入遗,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认

20、识”分析,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认识。结合“保护文化遗产,就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不要以静止、孤立、僵化的态度来对待,不要人为割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再利用的关系,对文化遗产适度合理的利用才是获得持续生命力、传承内在价值的必然选择”分析,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合理利用,传承文明。结合“文明并非虚无,文化存在传承,历史记载的殷商从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到殷墟文字的实证,中国人确信五千年文明史绝非浪得虚名而是信史”“神话流传下来,在华夏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文化认同作用”分析,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提

21、升了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

22、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光鲁迅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

23、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读书。“回去罢。”他迟疑了片时,这才悲惨的说。他们一溜烟跑走了。“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听得嗡的敲了一声响,自己的嘴又说道:“这回又完了!”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

24、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往外走,刚近院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边似乎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他耸然了,记得了。那时他不过是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给他讲有趣的故事。伊说是曾经听伊的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

25、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今天铁镜的光罩住了陈士成,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他说着,狮子似的走进那房里去,但不见了白光的影踪。他慢慢的再定睛,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而且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陈士成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就张皇的点了灯。他移开桌子,极小心的,一锄一锄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竟太寂静了,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这其间,触着一种古怪的小东西了。他谨慎的挖起那东西来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斑斑剥剥的像是烂骨头。

26、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他栗然的发了大冷,同时也放了手,便再不敢向那边看。但忽而耳朵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有到山里去”陈士成似乎记得白天在街上也曾听得有人说这种话,他不待再听完,已经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他奔跑着,这白光又远远的在前面了。“是的,到山里去!”他惨然的奔出去了。灯火结了灯花毕毕剥剥的炸了几声之后,便渐渐的缩小以至于无,那是残油已经烧尽了。第二天,有人在万流湖里看见一具浮尸。那是一具男尸

27、,五十多岁,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便由地保埋了。一九二二年六月(有删改)【注】民间传说,埋藏着珠宝金银的上方有时会有白光游移飘忽。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圆图:科举时代县考初试公布的名榜,将每五十名考取者的姓名写成一个圆图。制艺和试帖: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的诗文。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这回又完了!”反复出现,突出强调陈士成灰心失望的心情。为下文他出现幻觉,追寻白光并发疯埋下伏笔。B. 陈士成参加了十六次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他认为“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而实际上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

28、取标准。C. “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与前文的幻想形成了对比,表现了陈士成科举落榜后失望的心理状态。D. 小说的结尾“灯火渐渐的缩小以至于无,那是残油已经烧尽了。”这一句对灯火进行了描写,灯花炸裂,残油烧尽,暗示了陈士成悲惨的命运。8.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与陈士成是同一类人,请结合相关文章概括这一类人同与不同的地方。9. 小说写的陈士成科举未中导致死亡的故事,却以“白光”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7. B 8. 同:陈士成与孔乙己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和殉葬品。他们都热衷于封建科举,希望通过中举来进入仕途,获得功名利禄,受科举

29、制度之害而不觉悟。不同:陈士成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从未放弃过功名,他总想着通过科考赢取功名,光宗耀祖,渴慕名利。孔乙己则是迂腐不堪、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善良可怜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9. 以“白光”为题,点明了小说主要描写内容。小说就是围绕陈士成因落榜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的。白光寓意为死亡的光,陈士成精神失常所引发的惶惑与找寻。塑造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以“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而陈士成连考16次未中,并最终因追求这种功名利禄而死,从而以其为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彰显了小说的主题。【解析】【7

3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分析错误,从文章主题来看,主要是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因此没考中的原因应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与陈士成是同一类人,请结合相关文章概括这一类人同与不同的地方”,结合

31、全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陈士成与孔乙己的异同,这是比较题,比较的点是人物形象。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统治阶级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对他进行残酷的控制,推残了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的生路,而且在精神上毒害了他,使他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和痛苦。文章刻画了一个被封建思想所毒害所麻木而最终又被社会抛弃吞没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形象和他的悲惨命运,对吃人的封建文化教育和害人无数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陈士成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

32、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鉴赏文本标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写的陈士成科举未中导致死亡的故事,却以白光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

33、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首先理解标题的内涵,然后从情节、形象、主旨的角度分析其妙处。从文章内容来看,小说标题“白光”有如下几层含义:月亮放射出的清冷的光;陈士成因发疯而眼前出现的虚幻的光;旧时迷信,地下有财宝的地方会有一种亮光。这几种光交织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白光”,这是陈士成利欲之心的象征。小说其实是以“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陈士成在它的迷惑下,心理变态,心灵扭曲,由悲怨到狂乱,一步步走向死亡。文章以

34、“白光”为题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彰显了小说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借鉴戏剧的结构艺术,通过高度概括和精心选材,把主人公几十年应考不中的遭遇,浓缩在一天内集中体现,以“白光”为题点明小说主要描写内容,围绕陈士成因落榜而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并通过因白光而“挖银子”这一情节,把陈士成扭曲变形的心理,推向了高潮,深刻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精神的残害。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

35、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吴公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 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谊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

36、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喻。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居数年,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节选自汉书贾谊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

37、/为官名/悉更/B.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C.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D.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博士,古为学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B. 朔,农历每月的初一。古人用“朔”、“望”、“晦”

38、、“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C. 超迁,意为越级升迁,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陟”、“左迁”、“拔”、“擢”等来表示升官。D.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贾谊才学优异,闻名于郡中,受到河南郡守吴公赏识,并被其招致门下,担任廷尉,后又被征召为博士。B. 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每次文帝下令讨论问题时,那些年长的博士们不能说上些什么,他却能一一对答。C. 贾谊认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太平,于是向文帝建议改革法令制

39、度,文帝虽未能及时施行,但此后的许多法令制度多采用他的主张。D. 贾谊在宣室被文帝接见,并回答文帝关于鬼神之事的询问,他详细讲述其中的道理,文帝听后自叹不如。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2)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答案】10. C 11. C 12. A 13. (1)由于这样,汉文帝后来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2)屈原是楚国一位贤明的臣子,遭受谗言而被放逐,写作离骚赋,在篇末写道:“算了吧!国家无人,没有了解我的人。”【解析】【10题详解】本题

40、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和洽”意思为“安定融合”,不能断开,所以排除B项、D项。“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四组短语结构相同,都为动宾结构,可以排除A项。句意:贾谊认为汉朝建立二十多年了,国家太平和洽,应当改订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订立法令制度,确定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起草各项仪式的

41、法度,车马服饰的颜色用黄色,官印数字用“五”,确定官职名称,全部改变旧制。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左迁来表示升官”错误。左迁是贬官。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

42、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后又被征召为博士”错误。结合“吴公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分析,被征召为廷尉的是吴公。故选A。【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是”,代词,这样;“疏”,疏远;“之”,代词,指贾谊;“用”,采纳;“以为”,把作为。(2)“屈原,楚贤臣也”(判断句);“被”,遭受;“被谗放逐”(被动句);“亡”,没有;“莫我知也”(宾语前置句)。【点睛】翻译文言

43、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

44、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因为诵读诗书和会写文章闻名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听到他才学优异,把他召到门下,非常器重他。汉文帝即位不久,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过去与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征召他做廷尉。吴公就推荐说贾谊年纪虽小,但很能通晓诸子百家之书。汉文帝就召贾谊做了博士。这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汉文帝每次下令讨论的问题布置下来,年长的博士们不能说上什么,而贾谊能够一一回答,并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他们的意思。博士们于是认为贾谊才能出众。汉文帝喜欢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提升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建立二十多年了,国家

45、太平和洽,应当改订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订立法令制度,确定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起草各项仪式的法度,车马服饰的颜色用黄色,官印数字用“五”,确定官职名称,全部改变旧制,上奏皇上。汉文帝刚刚即位,谨慎从事,来不及实行。然而各项法令的更改确定,以及各个诸侯都住到自己的封国里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于是汉文帝与大臣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的职位。绛侯、灌侯、东阳侯、冯敬这些人嫉妒他,就诋毁说:“洛阳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学识浅薄,一心想独揽大权,给许多事情造成混乱。”由于这样,汉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不再采纳他的意见,让他做长沙王太傅。贾谊因为贬官离开了,意志没有得到施展,在渡湘水时,写了一篇赋吊

46、念屈原。屈原是楚国一位贤明的臣子,遭受谗言而被放逐,写作离骚赋,在篇末写道:“算了吧!国家无人,没有了解我的人。”于是投江而死。贾谊追念哀伤他,因此以屈原自喻。一年多以后,汉文帝想念贾谊,征召他回京城长安。贾谊到了,进入朝廷求见,汉文帝正在承受神灵的降福,坐在宣室里接见贾谊。汉文帝因对鬼神之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贾谊详细讲述其中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汉文帝听得不觉移坐到席的前端。谈论完了,汉文帝说:“我很久没看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他了,今天看来,还比不上他啊。”于是任命贾谊作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读书,所以叫贾谊做他的老师,他多次向贾谊请教成败得

47、失。过了几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经常哭泣,过了一年多,也死去了。贾谊去世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明妃曲王安石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前两句写王昭君初嫁胡人时的情况,可见礼仪隆重,恩义之深厚。“毡车百辆”“皆胡姬”分别为下文的“含情欲语独无处”“汉恩自浅胡恩深”埋下伏笔。

48、B. 明妃一面手弹琵琶以“劝胡”饮酒,一面眼“看飞鸿”,心向“塞南”。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刻画了明妃从容淡定和琴艺的高超。C. 留北侍女垂泪,南归行人听了回首,这从侧面说明了王昭君弦上所流露的哀情感人至深。D. 诗歌最后两句,通过对“青冢”“芜没”,“哀弦”“尚有”且留传至今的议论,表达了对王昭君的叹息和同情。15. 本诗刻画人物形象技巧高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14. B 15. 细节描写。“弹看飞鸿劝胡酒”通过明妃一边弹奏琵琶劝胡人喝酒,一边看飞鸿,巧妙地刻画出明妃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衬托手法的运用。“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两句通过“汉宫侍女”的“垂泪”和“沙上行人”的“回

49、首”写明妃琵琶声的感人,衬托出其内心的悲戚。动作描写。无论是写明妃的“含情欲语”“黄金杆拨”“弹看飞鸿”,还是写侍女的“垂泪”、行人的“回首”,都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巧妙地刻画了明妃从容淡定和琴艺的高超”错误。眼看飞鸿表现的是思乡之情,故不可能“从容淡定

50、”,而是刻画了明妃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从题干要求看,这一题是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刻画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需要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效果。答题要结合诗句分析,王安石通过在诗中突出一个细节描绘来表现明妃的“哀”情:明妃一面手弹琵琶以“劝胡”饮酒,一面眼“看飞鸿”,心向“塞南”。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刻画了明妃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接着,他又用明妃所弹的琵琶音调,感动得“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听者被感动到这个地步,则弹者之内心痛苦自不待言。“哀弦”之哀,是从听者的反应中写出的,这是衬托手法的运用。当然,无论是写明妃的“含情欲语”黄金杆拨”弹看飞

51、鸿”,还是写侍女的“垂泪”、行人的“回首”,这些都是运用了动作描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蜀道逶迤、奇险的风光,其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_,_。”(2)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一)以江水和风云为喻,写出阴晦萧森之状,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忧思的诗句是:“_,_。”(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作者对莲花不随流俗,洁身自好,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高贵品质喜爱的句子是:“_,_。”【答案】 (1).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2)江间波浪兼天涌 (4). 塞上风云接地阴

52、 (5).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 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豗”“砯”“壑”“塞”“濯”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认为,红楼梦归根结底,应称之为中华之文化小说,因为这部书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53、要想理解民族文化的大精义,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它显得更为亲切、生动,读完使人有 的感觉。( )。红楼梦是曹雪芹借了宝玉来现身说法,写他如何为一大群女子的命运而忧伤思索。他能 ,认识到这些女子的才貌品德。红楼梦是一部以“重人”、“爱人”、“唯人”为中心思想的书。很多人都说宝玉是礼教的叛逆者,他的思想言谈行动中,确有“叛逆”的一面,自不必否认。但是还要看到,真正的意义即在于他把中华文化的重人、爱人、为人的精神发挥到了一个“唯人”的新高度,这与历代诸子的精神仍然是一致的,或者是 的。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不是那种学院派处处要有“学术规范”没有生气的死文字,而是能把考证写成活泼而意趣盎然是不易多

54、见的。将红学研究考证详细,思辨缜密, 。既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众读物,可开阔读者眼界,一窥红楼奥妙。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身临其境 独具只眼 殊途同归 深入显出B. 设身处地 见微知著 异曲同工 深文奥义C. 身临其境 见微知著 异曲同工 深入显出D. 设身处地 独具只眼 殊途同归 深文奥义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A. 曹雪芹只写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却实际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B. 不仅曹雪芹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实际上写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C. 曹雪

55、芹只写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也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D. 虽然曹雪芹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却实际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是那种学院派处处要有“学术规范”没有生气的死文字,就能把考证写成活泼而意趣盎然的活文章。B. 不是那种学院派处处要有“学术规范”没有生气的死文字,而是能把考证写成活泼而意趣盎然的活文章。C. 不是没有生气的死文字,有那种学院派处处要有的“学术规范”,而是能把考证写成活泼而意趣盎然的活文章。D. 不是那种死文字,有“学术规范”的学院派,而是

56、能把考证写成活泼而意趣盎然是不易多见的。【答案】17. A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结合“更为亲切、生动”分析,修饰“感觉”,选用“身临其境”。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57、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结合“他”“认识到这些女子的才貌品德”分析,选用“独具只眼”。殊途同归:为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结合“他把中华文化的重人、爱人、为人的精神新高度”“与历代诸子的精神仍然是一致的”分析,选用“殊途同归”。深入显出:由深入显出演化而来。指言论或文章的观点主题意义深刻,但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上却浅显易懂。深文奥义:指文词、言语艰深,含义晦涩。结合“将红学研究考证详细,思辨缜密”分析,选用“深入显出”。【

58、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A项,缺关联词;语序“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错误。B项,不合逻辑,两个分句不是递进关系。C项,语序“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错误;两个分句不能构成并列关系。D项,衔接恰当。故选D。【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

59、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划横线句子错误是搭配不当和句子成分残缺。A项,关联词使用错误,“不是就”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不是死文字与有“学术规范”有矛盾。D项,句子成分残缺,“不是而是”缺少宾语。故选B。20.下面是一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讲稿”的内容初稿,其中内容和格式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共同庆祝祖国母亲70寿诞。70年的开创奋斗,70年的崛起发展,我们比以往的任何一天都更加接近中国梦。铭记这辉煌的70年,珍惜一代又一代人以辛劳、奉献和牺牲

60、换来的幸福生活和宝贵精神财富。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一起使劲儿去共同铸就新的发展里程碑。我们一定不孚众望,我们用实际行动扛起祖国的未来,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故在此俯首致谢!2019年10月1日【答案】格式错误,删除日期;寿诞华诞;使劲儿拼搏奋斗;不孚众望不负众望;故在此俯首致谢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题干提示为

61、“一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讲稿”,不需要日期,删除日期。“寿诞”,指为老人祝寿是传统的敬老习俗。改为“华诞”。“使劲儿”,口语化,不符合演讲稿要求,改为“拼搏奋斗”。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改为“不负众望”。“俯首”,指低下头,比喻顺从。“故在此俯首致谢”不符合语境,可以改为“谢谢大家”。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改革开放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脚踩这片热土的每一个人,从不是被动追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_。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作为煤炭工人子弟的刘慈欣就不会离经叛道地创作科幻文学,也许就没有今

62、天世界对中国人想象力的刮目相看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在造时势,无数人实现了大写人生。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其实也是在_。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就必须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推进。总结好改革开放的经验,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纪念,_。【答案】 (1). 而是奋发图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 纪念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人生 (3). 更能为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

63、”,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从不是被动追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改革开放”分析,此处应该用关联词“不是而是”,可以写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第二处,结合“改革开放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其实也是在”分析,写与“改革开放”意义相关的内容即可,如“纪念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人生”。第三处,结合“总结好改革开放的经验,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纪念”分析,此处可以用“不仅更”,应该是不仅是纪念,更是动力等。【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

64、,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

65、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知乎上有个很火的话题,“你认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点赞数第一的回答是:自律。自律的人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种“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安全感,才能让人获得自由。材料二: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底,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用户规模已突破2亿,一举成为全球手游综合收入排行榜冠军,其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玩家占50%左右。有人认为,青少年沉迷于手游的原因在于缺少自制力。材

66、料三:礼记中庸:“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意为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如何做一个自律的人自律,换而言之,就是严于律己。它是与监督想对立,更强调自我约束和自觉规范的一种意识。自律,就是要在思想,品德,行为上从严要求自己。古人云;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从古至今都把能否严于律己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标准。因此,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时候情况下都做到自律。要想做到自律,首先要理解监督和自律的关

67、系。监督意指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施加于自身的规责和看管。而自律则是主观的,能动的适应。它们均能达到约束行为的目的,自然都是必要的。但想较之下,自律显得更为重要和积极。就作用而言,监督也是为了使人们更好的自律。要真正做到自律,并不容易,它是自己与自己的约定和承诺。还需要做到很多。先之,要从自身严格要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现在我们所身处的世界真得很复杂。有无数的新奇和诱惑,如何正确的对待关系到我们的一生。来自网络的纷繁复杂的虚拟,来自现实无花八门的骗人把戏,我们的确很难应对。所以,自律就非常的重要。保正不做第一次就是一种拒绝,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再之,要经常自省,自察,自我批评和自我约束。德过哲学

68、家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够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一个人的愚笨不在他的无知,而在他不知自己的无知。一个学会审视自己的人才有可能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有自知之明。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砸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坚决不为。我们要问自己,你在做什么,你该做什么,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的前提是没有妨碍到别人,而不是只为了自身。次之,不怕丑,不怕痛,不护短,有过必改,有错必究。一个多么高尚的人,也不免会犯错误,而勇于改正会让他更加高尚。斯威夫特说,公开认过有益于灵魂。是的,一个人不羞于承认自己犯了过错,说明他变得更加豁达。中国自古就有谚语:闻过则喜,知

69、过不讳,改过不惮。勇于认错不但是自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气度!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会自律,学会做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尊自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省自知,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立自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人生,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审题】本题

70、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明确要求:1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2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3明确文体为议论文。第一则材料指出自律才能让人掌控自己,获得自由;第二则材料反映出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游戏;第三则材料以对“慎独”一词的解读,来点出核心词“自律”。三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是“自律”。参考立意: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真正掌控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等。行文结构:开头可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自律是一种克制,一种反省,会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驶向自己人生价值的彼岸;人生是树,自

71、律是土,树滋长于土,方能枝繁叶茂,结出人生的果实人生是茶,自律是沸水,茶用沸水冲泡,方能芳香四溢,凸显人格的高洁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自律是金光灿烂的马缰,它让人受到理智的束缚,不偏离轨道”“做一个自律的人吧”等。【素材】自律,指自我约束,自觉地用校规校纪约束自己,自觉地用社会公德、高尚品格规范自己,自觉地用法令制度提醒自己,这就叫作严以自律我们的祖先历来把自律、自省、修己等看作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反省自身以及教育别人的基本内容。然而,一项社会调查表明,高中生认为现代社会最应提倡的品行排在前五位的是:竞争、守法、责任心、平等、孝顺。而社会道德中的自律,却远远排不上名次。显然,自

72、律已被人们普遍忽略了。不自律,无前程,不仅对青年学生,对国家干部是这样,对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可是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周围的朋友中,仍然有许多人不能控制自己,喜欢沉浸在网吧,着迷于电脑游戏,或者沉湎于各种嬉戏游乐,荒废时光。在这里,我告诫各位“游戏人生的高手”,千万不要忘了自律,严于自律,才有前程,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驶向自己人生价值的彼岸。人生是树,自律是土,树滋长于土,方能枝繁叶茂,结出人生的果实。人生是茶,自律是沸水,茶用沸水冲泡,方能芳香四溢,凸显人格的高洁。让我们铭记于心吧就如塞尼卡所说的:“能自律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自律是人对于生活习

73、惯的自我把控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我们生来就被禁锢在社会这个大牢笼里。既然无法挣脱社会对我们的束缚,又无法自我把控生活,那从何而来自由呢?自律是自由的资本积累,自由是自律的回报,二者实则是不可分割的存在。自律其实就是训练对诱惑的自控力和对于习惯的坚持养成。刚开始的过程可能很煎熬,但不可否认自律是人生路上奔向梦想的一块垫脚石。而是有此事对心中所渴求的事情无拘束完成罢了。人们所寻求的自由,不过是脱离各种生活的干扰项,去无拘无束的做自己。【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

74、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