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测评(B)(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红楼梦的哲学形态类似庄子,其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寓于丰富的寓言与意象中。所以既可称庄子是文学家,也可称庄子为哲学家,曹雪芹也是如此,两者兼得。但迄今为止,曹雪芹还没有庄子的幸运,即还没有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哲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这是曹雪芹的宇宙观,也是哲学观。好的文学作品除了需要审美形式之外,还需要有思想,所以作品总是除了艺术性之外又带
2、思想性。但是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这里所不同的是思想不一定具备特别的视角,而哲学则一定具有某种视角,即某种特别的观照宇宙人生的方法。这种视角,带有独立价值,甚至带有思想所没有的永恒价值(思想一般只带有时代性、当下性)。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视角一变,哲学的形态与内涵就跟着变。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便是
3、哲学性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入世的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南华经(庄子)也把眼睛分为多种,其最高的“道眼”,也是大观视角。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其大鹏的眼睛,也近似“天眼”“道眼”,从九万里高空上俯瞰人间,便看出“大知”与“小知”的区别。庄子用道观物,正是用大观的眼睛观物,这就打破了世俗眼睛对万有万物的人为分类分割,抵达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正因为具有大观视角,所以红楼梦才有许多独特的发现。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他所努力的是站立在浊泥世界的彼岸,
4、保持“玉”的灵性与真纯。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是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丫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在他的意识与潜意识里,这些诗意生命,正是世界的本体,历史的本体,其重要性连佛陀与元始天尊都难以企及。红楼梦之所以是伟大的悲剧,正因为它是诗意生命的挽歌,把最有价值的诗意生命毁减给人们看,便构成深刻的伤感主义悲剧。(选自刘再复著作“红楼梦”哲学论纲)1.下列关于文中“大观视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观视角是哲学性的宏观视角,“大观”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也是红楼梦的哲学视角。B.庄子的用道观物是“大观视角”的一种,
5、依靠这种大观视角,庄子达到了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C.贾宝玉具有大观视角,他用天眼、道眼看世界,所以能发现遍布整个人间但很多人肉眼看不见的世界。D.没有大观视角,就没有大观哲学,红楼梦凭借其具有的大观视角、大观哲学,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思路解析:D项,理解错误,红楼梦的大观视角在发现之前已经有了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答案:D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的文学作品需要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融合,但思想性好的文学作品不一定具有哲学性。B.哲学是观照宇宙人生的一种方法,哲学视角具有独立价值甚至永恒价值,没有哲学视角,哲学也就无从谈起。C.红楼梦为我们虚构了
6、两个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D.红楼梦的哲学意蕴寓于文学形式、审美形式、寓言与意象中,它的大观哲学视角,让它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思路解析:C项,“红楼梦为我们虚构了两个世界”这是从宝玉的“天眼、道眼”来看的。答案:C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观眼睛是哲学的宏观眼睛,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宇宙极境眼睛,天眼、佛眼、道眼就属于此类。B.一直以来,红楼梦都因崇高的文学价值而被世人追捧,但其哲学意义却长期没有被发现。C.庄子这一著作,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并重,所以庄子既被世人认为是哲学家,同时也被当作是文学家,两者兼得。D.儒林外史整部作
7、品颇有思想性,也有一定的哲学,但却不具有哲学视角。思路解析:B项,“没有被发现”错,是“没有被充分认识”。答案:B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文帝之讨
8、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
9、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节选自陈书)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侯景之乱,寓在京都寓:寄居。B.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暗夕:昏暗的黄昏。C.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顿:驻扎。D.文帝不豫,入侍医药不豫:不高兴。思路解析:“豫”在古汉语中,主要用法有“欢喜”“安闲”“参与”等。结合具体语境“入侍医药”,可知“不高兴”与“侍候看医
10、吃药”不合拍。故而D项理解错误。应为“患病”的委婉说法,在文中是“病重”的意思。答案:D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思路解析:“总角”一词在诗经氓中出现过,原句为“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是女主人公说的年少时的欢乐,据此可知,“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答案:A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11、分)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思路解析:B项,“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是文帝曾经做的梦
12、,并不是事实。答案:B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5分)(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5分)思路解析:第(1)句翻译的关键词有:“稍”“习”“胆决”“愿”;第(2)句的关键词有:“益”“论进”“任使”,以及定语后置句“将士依附之者”。参考答案:(1)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2)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参考译文:韩
13、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候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
14、得以继续攀登。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文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子高)为文招县子,封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
15、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天嘉二年,升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等到征讨留异时,子高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的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子高)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人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们在建安会师,在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之乱被平定后,凭借功绩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增加的邑户连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户。六年,被征为右卫将军,回到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子高晋升为散骑常
16、侍,仍任右卫将军,移营驻扎在新安寺。(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89题。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望江南南唐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8.你认为皇甫松在词中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请简要分析。(5分)思路解析:从内容看,前两句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后三句是梦境,属于虚景。由实景引出虚景,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之情。参考答案:由实及虚,虚实结合。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同时又是以实代虚之笔,暗引出下文的梦境;后三句则虚写梦中景象,但又是江南水乡景色的真实描述。9.两首词都写到了梦境,分别是怎样的梦境
17、?这两处“梦”各自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思路解析:梦江南中,后三句写梦境;望江南中通篇写梦境。可抓住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来体会其情感。参考答案:皇甫词中,“梦”中的江南梅熟、夜雨吹笛、驿边人语充满欢情,表现了词人梦醒之后孤独与惆怅无由消散的情感;李词中,“梦”中的故园的江水、乐声、飞絮、清尘和看花人呈现出一派生机,表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和现实生活的凄楚之感。(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将下列名句名篇补写完整。(1)孟子曾经告诉我们,要向有贤德的人学习,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这句话是“,”。(2)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借浊酒
18、思念家乡的两句是“,”。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法莫泊桑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化为乌有。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
19、。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地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逃命,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
20、,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
21、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支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
22、从头到脚捆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B.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亲念人的厌战者形象。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D.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军看出。E.
23、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思路解析:C项,“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小说表现的是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人爱好和平,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D项,“但内心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军看出”表述错误,他内心是坦然快乐的,他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B项,“贪恋安逸”不十分确切。答案:AE12.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6分)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概括小说的情节,可以按照小说的段落层次,切分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然后再用简
24、明的语言概括各层次的内容。参考答案: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队伏击。求生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入侵,当即一哄而散。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万分欣喜。13.小说多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请结合原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6分)思路解析:这是小说的环境描写。可以结合环境描写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描绘出一幅令人恐惧的画面,渲染紧张气氛。侧面表现人物恐惧痛苦的内心世
25、界,与他所向往的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14.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那你的观点呢?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8分)参考答案:认为可悲:施那夫斯参加作战却畏惧战争,离开战友,临阵脱逃;逃跑后还一直想做俘虏;醒来时被捕,还为自己做了俘虏而满足;他是一名侵略者。认为可爱:施那夫斯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他思念家乡和亲人,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他饥寒难耐,潜入法国人的城堡,只是饱吃一顿,并没有伤害当地的一个百姓;他不喜欢侵略,厌恶战争。第卷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
26、)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给当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中国思想界带来全新的气息,影响巨大。(2)歌曲青藏高原表现了青藏高原的辽阔,体现出藏族人民对高原的热爱,而演唱者韩红的嗓音,更是令听者为之一振。(3)敦煌研究院专家提出建立全球敦煌学研究中心,将敦煌文化基因植入当地产业发展,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和当地引起强烈反应。A.石破天惊穿云裂石振聋发聩B.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穿云裂石C.振聋发聩石破天惊穿云裂石D.振聋发聩穿云裂石石破天惊思路解析:“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根据三个成语的适用对象可确定选D项。
27、答案:D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最终会加诸在我们的身上。青春不是过渡,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B.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依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它是直观的、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物质存在。C.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以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D.蓝鲸是绝无仅有的大力士,一头大型蓝鲸所具有的功率可达1 700马力以上,可以与一辆火车头的力量相匹敌。思路解析:A项,成分赘余,“加诸”是“加之于”的意思,与“在”重复;C项,语序不当,“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位置应颠倒;D项
28、,不合逻辑,“达以上”不合逻辑,应改为“达马力”或“在马力以上”。答案:B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且更能赢得成功的青睐。它发自内心,不出尔反尔,不虚伪矫饰,自然而为,率真而作有着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那样的风度与气质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真正好的品德就应是一种没有雕饰的习惯这样的人,举止大气、修养有度、内心高洁可谓是人前不做作,人后不懈怠A.B.C.D.思路解析:这个文段围绕“好品德是习惯”而言,先谈它的特点,再谈实质,最后讲实效,同时注意照应词和代词、关联词语的搭配。答案:B18.下面是关于“朴素”的
29、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明确。(5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朴素者难觅,是因为太多的人对“朴素”没有真正地理解。如果说珠光宝气不是朴素,那么衣衫不整也不是朴素;,那么清汤寡水也不是朴素;,那么蓬门荜户也不是朴素。其实,朴素是一种简约,而不是粗陋;,而不是伪饰。真正的朴素是一种至诚,一种境界。思路解析:从横线处的位置看,要与下文构成对比和补充关系,从内容上对比,从整个文段看,是对作者观点的补充。参考答案:如果说山珍海味(或“生猛海鲜”等)不是朴素如果说高楼大厦(或“华居美室”等)不是朴素朴素是一种本色(或“自然”等)19.请仿照画线语
30、句,另写两个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6分)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的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书法家可以从剑的飞舞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骨来宣泄情感,。思路解析:从画线的语句和要填写的文字在文段中的位置看,所写文字是举例并诠释“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所给示例的“书法家”就此可以联想画家、雕刻家、舞蹈家、音乐家等。答案示例:画家可以从黄钟大吕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气势雕塑家可以从霓裳羽衣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神韵来传达思想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31、800字的文章。鲁国国君孟孙进山打猎,活捉了只小鹿,让臣子秦西巴先送回宫中,供日后玩赏。秦西巴在回宫的路上,发现一只大鹿紧跟其后哀号,叫声十分凄惨。秦西巴心中不忍,便放了小鹿,自己也因此被赶出宫门。一年后,孟孙要为太子找老师。许多臣子都来向孟孙推荐,孟孙却单单请回了秦西巴。一个人能挺多直站多高,取决于品性的底色。使国君放心托付太子的,不正是秦西巴的慈悲之心?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分析这则材料,可用找关键句法。“一个人能挺多直站多高,取决于品性的底色”是立意的关键。材料告诉我们要发扬善良、宽容、坚
32、忍等美好品质,也可比喻为理想追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高尚情操。由此,可立意为“慎选人生底色”“寻找底色,释放本真”“守住人生的底色”等。参考例文:坚守自己的底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的底色是它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的底色是经霜弥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挺拔。大自然尚有他的底色,我们人类呢?翻开历史的书页,古往英豪坚守他们的底色,点亮了火把,照亮我们的心灵。请看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是关云长的底色;一身是胆、单骑救主是赵子龙的底色;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的底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底色。生命是绚丽的,生命是沧桑的,铅华落尽,究竟什
33、么是生命的底色,我们又该如何坚守?嵇康用他的广陵散告诉我们,坚守底色,是坚守生命的气节,保持不变的信念。李白用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告诉我们,坚守底色,就是保持自信与不屈,用坐看云起时的从容面对生活。感动中国的任长霞告诉我们,坚守底色,就是要扫恶打黑,除暴安良,铁面无私;扶危济贫,嘘寒问暖,要柔肠百转。坚守底色,亦是坚持对人民群众一份赤诚的爱,坚守生命的浩然正气。我微笑地看着这些坚守底色的人们,满怀希望地转向我所生活的社会,然而我看到街头巷尾满是外来语的广告,肯德基、麦当劳遍地皆是。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挤压侵蚀,器物文明建设中种种暴发户气息,我不禁问:中国人,我们的底色哪里去了?那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仅仅在故宫陈列成了文物?仁义恭俭让难道只是论语中古老无力的文字?但是看看世界,许多国家始终坚守自己的底色。当帝国大厦出现在太平洋东岸时,法国人始终坚信埃菲尔铁塔与巴黎凯旋门才是世界最宏伟的建筑;当意大利人炫耀他们的歌剧与面条时,法国人依然痴迷于自己的服装与香水,所以法国始终以法兰西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目光。我们中国同样在崛起,在发展,但国人啊,当我们用生育我们的传统文化换来西方的器物文明时,当我们用中国的底色换来令西方惊叹的一个个奇迹时,我们自己也如蒲公英般,因风而散了。所以,中国人,请坚守中国的底色,坚守中国繁荣所依靠的根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