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二)(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462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二)(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二)(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二)(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二)(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二)(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全国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二)(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二)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

2、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诗经“周颂”甚至包括“商颂”与“鲁颂”中的绝大多数是为了各种祭祀礼仪的需要而创作的诗歌。雅诗或是为礼乐需要而创作,或是创作之后被纳入礼乐文化系统。这表明诗经A.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B.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C.揭示了礼乐制的弊端D.渗透着贵族政治色彩25.据文献记载,汉代缝制一套成年男衣大致需用布一匹,五口之家所织布匹,按每人每年做衣两套计,平均一年需用布十匹上下,尚可节余十二匹左右。该材料可以印证汉代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民营手工业的效率提升C.家庭纺织业的发

3、展情况D.小农经济出现分化倾向26.北宋的西京、南京、北京均是东京的陪都,在陪都建立相应的职官系统,在其任职者便是分司官。宋代分司官数量众多,也形成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A.促使京师官员行政权力加强B.利于缓和科举制带来的压力C.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意在加强对中央官吏的制约27.有学者在谈到明清时期经济变化时做了如下总结。这种变化A.印证了明清时期存在社会转型的潜质B.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C.反映出湖广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得以确立D.表明工商业市镇的发展影响粮食作物生产28.学者赵春晨认为:“这场战争的起因就是帝国主义推行其侵略殖民政策,但这次战争的爆发又不完全是列强单方

4、面的因素所造成,它还同慈禧太后所控制的清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盲目主观有一定的关系。”该观点A.缺乏必要的历史资料实证是不科学的B.强调清廷决策是引发战争的主因C.说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整体的复杂性D.彰显历史结论与研究视角的关系29.古代汉语中“传”和“统”两字连用均指皇位的传递。作为新词的“传统”从1920年后才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国报端著述之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势高涨C.新文化运动冲击旧文化格局D.儒学仍是传统文化主流思想30.据统计,1945年8月至1946年5月,重庆区登记的工厂1800余家中有344家停业,四川中小区厂联合会原有会员390家

5、,只剩下100余家,开工者仅20家。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体系不健全B.频繁战争对民族工业的冲击C.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D.内迁工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31.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各行业取得的成就。这一时期A.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发展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C.“左”倾错误影响到教育领域D.破除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迷信32.荷马史诗中的神不是超自然的灵异,而是以希腊方式愉快生活的凡人。希腊的胜利女神没有翅膀,她是现实的化身。不论是一座神庙、一尊雕像还是一只希腊瓶,他们的艺术创作极力要表达的要素是本质与普遍。希腊的这种文化艺术特征A.孕育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B.体现了探讨社会的历史

6、观C.得益于希腊的直接民主政体D.深受中国传统儒学的影响33.英国经济史学家克拉潘(18731946)说:“无怪不列颠的对外贸易几乎表现成为一个棉纺织品的问题,也无怪曼彻斯特在决定国家的商业以及工业和社会政策上要求更大的发言权了。”克拉潘意在说明工业革命A.致使曼彻斯特迅速崛起为工业城市B.冲击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C.推动资本家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干预D.使英国实现了本国工业化34.有学者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时说:“它是全欧洲革命的“信号”开端“序幕和“阶梯”,它的发展需要西方国家革命的“补充”和“支持”。这一论述可用于说明俄国A.革命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实际B.十月革命具有国际性的一面C.十月革命

7、是具有双重性的社会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经成熟35.1970年9月,第三次不结盟会议通过的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宣言中指出:目前被富国所垄断的技术革命,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进步的主要机会。这说明此时的不结盟运动A.弱化对美苏争霸局势的抵制B.增强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C.工作重心转移到技术竞争上D.关注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很早有过一种让中国人很自豪的世界观,大约是在两三千年前,虽然那

8、时古代中国人还没有完全地到达世界各个角落,但也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中建构了一个“天下”,他们想象:第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大地仿佛一个棋盘一样或者像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第一圈是王所在的京城,第二圈是华夏或者诸夏,第三圈是夷狄,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与南夷北狄相对应的“中国”概念。摘编自葛兆光中国古代文化讲义材料二在1860年开始的全面边境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官员和绅士才开始认识到世界格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经世致用的原则也贯彻到处理对外关系的准则和方式中,即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观形成。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清政府对外交往的体制和理念也逐渐发生变化。18

9、61年,总理衙门成立,在外交体制上打开了缺口。中日甲午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特别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万国观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去中心化,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开始在中国萌芽并逐渐成长。摘编自蔚承辉从天下、万国到世界:中国近代以来对外观念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世界观的特点及其成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世界观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至近代中国世界观变化的启示。(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正如一些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指出的那样,人类最初来源是“一”,而后逐渐散播于

10、全球广阔的范围,形成了“多”种分离的社会生活,然而“多”终究还是会归结为“一”。它不仅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人类发展的本性世界经济的增长由以欧洲为中心、以少数西方国家为中心,逐渐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多元化;但是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程度又是极不平衡的。在世界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国际力量分配和世界格局呈现出不同特点。摘编自杨丽红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版图的变迁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持论有据,逻辑清晰。)(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11、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与世界范围内的行政体制现代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态”特征。1982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行政改革。198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跳出了精简机构的单一向度,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1993年,中国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对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1998年,实行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及直接管理企业脱钩,同时大幅裁并国务院组成部门,撤销了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陆续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2、社会等战略,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积极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理论,我国2008年的行政改革就是在充分借鉴西方大部制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并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2008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2013年启动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把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凡尔赛和约规

13、定萨尔区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纳粹党上台后,在萨尔区发展各种军事组织,建立“德意志阵线”,组织集会游行,使用暴力、恐吓等手段确保德国在公民投票中获胜。法国表示对公民投票不关心,英国、意大利则袖手旁观。1935年1月13日的公民投票结果,赞成萨尔区并入德国的人占绝大多数。3月1日,萨尔区正式并入德国。1936年3月7日,德军3万人,出其不意地开进莱茵区。由于当时德国的军事力量弱于法国,外交部部长牛赖特以及勃洛姆贝格等人都主张推迟行动。对此,尽管希特勒也心存疑虑,但还是决定行动,以此试探法国、英国等的态度,同时他也决定万一遇到法国抵抗时立即撤兵。在希特勒这个赌徒面前,法国畏惧不前,英国也采取姑息

14、态度,国联尽管确认德国的行动侵犯了莱茵区非军事化规定,但也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希特勒在度过了他“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后,终于得送了。此事刺激了德国侵略者的野心。摘编自孙炳辉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纳粹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纳粹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影响。(7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辛亥革命后,陈嘉庚决心回乡兴教以报国。1913年,集美小学正式开办。随后又陆续创办女子小学、男子师范、国学专科等学校,共10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由陈嘉庚创办和提供补助的

15、中、小学校共有73所。在兴办中、小学的基础上,陈嘉庚又进一步筹办大学。1919年7月,陈嘉庚印发筹办福建厦门大学附设高等师范学校通告,倡办大学。陈嘉庚不但兴办许多学校,而且提倡女子教育,突破封建禁锢,开风气之先;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提倡学生要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倡办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普及教育,订下同安“十年教育普及计划”,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早期陈嘉庚对近代中国教育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早期陈嘉庚的教育思想。(9分)冲刺卷历史(二)参考答案24.D

16、 考查先秦政治文化。由“为了各种祭祀礼仪的需要而创作的诗歌”“被纳入礼乐文化系统”可知,材料强调诗经中的雅、颂渗透着贵族政治下的礼仪秩序,故D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B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材料虽能体现礼乐制的相关内容,但并非反映出礼乐制的弊端,故C项错误。25.C 考查汉代经济。由“五口之家所织布匹”“尚可节余12.5匹”可知,汉代小农家庭,每年大约有50%的纺织品可以剩余,这说明汉代家庭纺织技术水平较高,故C项正确。汉代厉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材料仅指家庭纺织品而非民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进步出现部分剩余,并非说明其走向分化,故D项错误。26.B 考查

17、北宋政治。材料表明,一方面北宋三个陪都,分司官数量较多,这使宋代拥有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另一方面,北宋的科举录取率较高,官僚队伍庞大。据此可知,北宋分司制度利于缓解科举制带来的压力,故B项正确。分司官安排在陪都,与京师官吏的行政权无关,故A项错误;分司制度只涉及京师和陪都官僚队伍,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分司官无法实现对京师官吏的制约,故D项错误。27.A 考查明清经济。明清时期中国的农耕高度发展,并有向工业阶段过渡的趋势。材料从粮食产区、赋税制度、商业市镇、内外贸易、风俗习惯五个方面展现,体现了生产力变革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风貌变迁,故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

18、材料仅能体现湖广农业的发展,无法反映其经济中心的地位,故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28.D 考查近代政治。赵春晨认为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的,说明历史结论与其研究视角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史料实证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清廷决策只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而非主因,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整体的复杂性,而只涉及原因方面的复杂,故C项错误。29.C 考查新文化运动。据材料可知,“传统”意指君主专制,但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日渐流行。这与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旧文化之争冲击文化保守主义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A项是其原因

19、之一,并非主要原因;B项是“传统”一词客观上所起的作用之一,并不符合设问主旨,故排除;材料强调新旧之争引发“传统”一词频发,而非强调儒学地位,且1920年后儒学正统地位已发生动摇,故D项错误。30.D 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材料反映出抗战胜利之初,内迁重庆或重庆创办的民族工业并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反而遭到国民政府的压制,且官僚资本排挤民族工业,说明此时内迁的民族工业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故D项正确。A项是整个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题干所涉及时间段内抗战结束,内战尚未开始,国内政局相对稳定,故排除B项;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

20、31.B 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经济。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当时各行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第一幅图中还有“合作社”的字样,据此判断是在“一五”计划期间,故选B项。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是在1952年,故排除A项;“左”倾错误影响到教育领域是在“大跃进”时期,故排除C项;破除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迷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排除D项。32.A 考查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据材料中“荷马史诗中的神不是超自然的灵异,而是以希腊方式愉快生活的凡人”“希腊的胜利女神没有翅膀,她是现实的化身”等信息可知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希腊社会的问题,故排除B项;荷马史诗时代还没有建立民主政体,故排除C项;从材料和所学知

21、识可知,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并没有受到中国传统儒学影响,故排除D项。33.C 考查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由“不列颠的对外贸易”“决定国家的商业以及工业和社会政策上要求更大的发言权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与英国对外贸易政策之间的关系,强调工业革命促使棉纺织业企业家群体积极干预英国政府的内外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A项不是克拉潘强调的主旨,是对材料的部分解读,故排除;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利于完善君主立宪制,但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是否实现了工业化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D项。34.B 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同全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密不可分的

22、联系,是十月革命国际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35.D 考查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目前被富国所垄断的技术革命,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进步的主要机会”强调发展中国家应抓住科技革命的契机发展经济,再结合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宣言的名称来推理可知,20世纪7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已关注世界经济问题的政治意义,即认识到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影响,故D项正确。1970年的美苏争霸形势严峻,反对美苏争霸仍是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内容,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影响,B项错误;材料虽涉及技术革命,但并非说明不结盟运动的重心放在技术竞争

23、之上,C项错误。41.(1)特点:以中国为中心;涉及范围狭隘;等级性明显。(4分,任答两点即可)成因:华夏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古代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儒家思想的影响;自然经济的自我封闭性。(6分,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从以中国为中心转变为民族国家观;世界观内涵扩大且日渐清晰。(4分)影响:促使思想解放潮流兴起与发展;利于促进近代外交体制的确立与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不断觉醒;向西方学习日渐深入。(6分,任答三点即可)(3)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与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做到与时俱进;主动融入世界,努力提升综合国力。(5分,任答三点即可)42.示例:论题:以国家为基本单元的国际政

24、治力量是影响全球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变量,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又继续推动着世界政治结构的变迁。(2分)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5世纪,后来随着资本经济集团的出现,市场的不断扩大等一系列新的经济要素产生并组合在一起,推动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在其后的几百年中,西欧是世界舞台的中心,西欧列强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主宰者及国际政治“主人”。这时西欧列强间的力量对比与联盟、对抗关系的变化,构成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基本内容。20世纪,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西方资本全球扩张进程所引发的多种矛盾冲突尖锐化的产物,同时也促使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结构变迁的推

25、动作用凸显。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化、国际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美国的主导下重建,在这个基础上,20世纪成了“美国的世纪”。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8分)综上所述,各种政治力量的兴起及其对全球化的参与,必然对全球化的面貌与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示例”仅作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45.(1)特点:从本国国情出发,走渐进式发的发展道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依法行政全面推进;经历了从精简机构到转变职能再到系统性体制创新的历程;借鉴西方行政改革的成功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9分,任答四点即可)(2)意义:

26、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次行政体制改革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了由外延性改革向内涵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快了民主建设的步伐;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6分,任答三点即可)46.(1)原因:纳粹党上台执政;凡尔赛和约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希特勒采取的外交和军事攻势;英、法等大国的猜忌和姑息。(8分)(2)影响:国联影响力减弱;刺激了德国对外扩张;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助推了绥靖政策肆虐。(7分,任答三点即可)47.(1)贡献:创办集美学校,助力家乡教育发展;大力资助中小学教育;筹建厦门大学,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出许多重要教育思想和主张。(6分,任答三点即可)(2)简评: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加快了教育近代化;倡导全面发展和普及教育,为新中国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主张发展职业教育,利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振兴实业。(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