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下表为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单位:)统计表。中国北部中国西部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两广地区云贵地区整体1843年4.24.94.14.57.45.87.04.05.11893年4.85.44.75.210.66.48.74.56.0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整体上发展较快 B.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化比率最高C. 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的商品经济发展 D. 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2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
2、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 民族独立富强 B. 发展资本主义C. 工业化的实现 D. 实现民主政治3图表数据源于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图表数据不能反映年份类别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A. 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B. 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冲击C.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D. 中国重工业发展很快,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下表为主要国家人均消费需求情况,该表说明国
3、家中国美国瑞典加拿大德国日本时间1887一19361889一19481882一19481870一19301851一19311889一1938年均增长率0.92%2.1%2.3%1.3%14%1.5%A. 主要国家工业化同时起步B.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动力不足C. 中外经济水平的差距巨大D.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5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是先从军事工业开始,然后扩展到民用工业,先从重工业开始,然后扩展到轻工业。与洋务企业相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主要区别不包括( )A. 创办阶级属性不同 B. 工业结构侧重不同C. 生产管理方式不同 D. 生产方式不同61867年,李鸿章认为铁路、电报“有大利于
4、彼(洋人),有大害于我”。 1874年冬,李鸿章“曾谒晤恭邸(见奕訢),极陈铁路利益” 。 李鸿章态度转变说明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中体西用 C. 观念的转变 D. 国防的需要7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A. 重视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B. 现代市场竞争意识淡薄C. 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D. 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8清末状元张謇弃官,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他的主张是A. 变法图强B. 民主共和C. 民主科学D.
5、 实业救国9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A.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D.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0下列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是A. 修筑铁路B. 政治性贷款C. 开设银行D. 开设工厂11维新运动代表人物康有为系广东南海县人。下
6、列关于南海县的表述,正确的是汉代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陈启源在此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938年为日军侵占 20世纪70年代末纳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A. B. C. D. 12据统计,18721894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是53家,资本共4697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96%,而18951913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高达463家,资本达90801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41%,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推动C. 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经济D.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13苏州的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前,沪上未有纱厂,苏地盘门外苏纶纱厂亦未兴
7、筑,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直到1894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1339%。“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C.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D. 人们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14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A.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B. 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151870年到1880
8、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 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C.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二、材料题1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下图是珍藏于安徽大学的反映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情况的文物资料。(1)依据材料一概述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情况。(6分)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大多采用这份商业合同书作为典型例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合同的史料价值。(2分)材料二 资本家们对利率为8%10%企业没有丝毫
9、热情。因为这种利率远不如每年可以赚取20%50%利率的传统投资(农业信贷、钱庄、典当铺、土地)。国家不是按照本应去做的那样保护其新生工业,而是根据一种古老的本能反应去非常沉重地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社会的成功在那里首先是获得权力和官位。政治功能凌驾于其他一切的特性以及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经历,解释了这些传统的行为。模仿西方议会制的做法,后果也显得没有意义了。这绝不是因为中国对自由民主的不“成熟”,而是因为这种借鉴制度与中国的传统格格不入。谢和耐中国社会史(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8分)材料三 美国对华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从投资行业看,美国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企
10、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并且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美国公司对华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直接投资基本为新建投资,包括合资、合作和独资。上世纪90年代初,80%的美资企业是合资企业,约10%的企业是独资企业,另外5%以合作模式经营。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立了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跨国公司开始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美国对华投资情况及吸引美国投资对策报告(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及影响。(10)参考答案1C【解析】根据题干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至1893,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的城
11、市化率高,这反映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商品经济发展,C项正确。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整体上发展较快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化比率不是最高的,排除B。题干主旨强调通商口岸的商品经济发展推动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与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单位:)统计表中的数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支撑整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A项正确。BCD三项项,是产业革命精神的追求,最终目的
12、是实现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富强,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点睛:解决本题以“产业革命精神”为出发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即可得出答案。3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中原料和手工制品所占比重最多,说明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根据中国手工制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下降,说明传统手工业的竞争力下降,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冲击,B项正确,与设问不符。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中机器产品出口增加,说明民族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C项正确,与设问不符。从表格数据可知民族工业有所发展,但无法推断重工业发展很快,形成独立
13、完整的工业体系,D项错误,所以选D。4B【解析】题干中的表格信息可以体现出,中国的人均消费需求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需求代表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市场需求,所以可以得出中国的市场需求不足,所以中国没有和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迅速的进行工业化,故选B。5D【解析】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是近代企业,采用机器生产的生产方式,故D为两者的相同点。前者创办阶级是地主阶级,后者是资产阶级;前者从重工业开始,后者主要发展轻工业;前者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封建衙门式或官督商办,后者是资本主义管理方式,生产指向市场,故A 、B、C均为不同点,排除。6C【解析】根据材料“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极陈铁路利益
14、”信息,李鸿章由认为铁路、电报对国家不利,到极力陈述铁路将带来的利益,说明其观念的转变,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不能体现转变,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和“国防的需要”材料体现不充分,故B D项错误。点睛:材料“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极陈铁路利益”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市场的无知,对现代市场竞争意识的淡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无知而非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沾沾自喜等字眼表明未看到工业文明的先进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被动而非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D【解
15、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状元张謇弃官,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这体现实业救国的主张,故D项正确;A项是维新派的主张;B项是革命派的主张;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9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所述的道路进程,排除BC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论者观点所体现出的道路进程,联系所学选项中涉及到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和特点来确定答案。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
16、输出为主,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侵害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11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秦朝时,南海归入中央王朝管辖,项错误,排除。1872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是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之一,项正确。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的沦陷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项正确。1985年成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故项错误。综上所述,错误,排除BCD,正确,所以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南海县”,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2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与题干的时间不符,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均符合
17、这一时期的历史史实。故答案选C。13A【解析】题干反映了样布在中国的滞销,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御作用,一般中国民众生活贫困、消费能力低,故A正确;BD不是根本原因;C与题干无关。14D【解析】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由“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表明以福州为中心的纺织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生产,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C错误;“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体现出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D正确。1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1870年到18
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显示的信息说明当时民族工业有一定发展,与当时民族工业产生有很大关系,故A项正确。B材料中没有体现;C是19世纪末期;D是甲午战争之后。考点:近代中国经济民族工业发展表现和原因【名师点睛】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要掌握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一条主线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两个重点:一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是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要掌握重点概念,如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要注意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
19、致的。四要注意活学巧记:如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一个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种压迫:一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受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个不足: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16.(1)情况:成熟完备的合同,用来规范行业内的商业经营活动;行商和坐商相结合,经营方式日趋成熟;讲求信誉与合作,利益与责任共担。(6分) 价值:它是原始的实物资料(即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直接性、典型性。(2分)(2)障碍:传统投资的暴利大大降低了资本家投资近代企业的兴趣;(2分)专制王朝
20、的传统习惯性打压新兴产业;(2分)中国的人文传统推崇的是权力与官位而不是经营竞争;(2分)借鉴西方的做法只是形式上的模仿。(2分)(3)特点: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逐渐增加并购方式;对华投资比重较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答出任意三点可得6分)影响:有利于我国吸纳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答出任意一点可得2分)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2分)【解析】试题分析:(1)情况:由材料一中的立合同这一行为及合同内容来看,可以看出当时徽商有成熟完
21、备的合同,用来规范行业内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结合合同内容“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在汉两店来往”、“两地买卖货物”等信息可以知道有行商和坐商相结合,经营方式日趋成熟的特点;由合同中的多处“议定”、“加利”、“不得”等信息可以知道其具有讲求信誉与合作,利益与责任共担的特点。 价值:由于合同原文属于原始的实物资料(即第一手资料),所以具有实证性、直接性、典型性。(2)障碍:由材料中的“资本家们对利率为8%10%企业没有丝毫热情”、“利率远不如每年可以赚取20%50%利率的传统投资(农业信贷、钱庄、典当铺、土地)”可知传统投资的暴利大大降低了资本家投资近代企业的兴趣;由材料中的“国家”“非常沉重地
22、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可知专制王朝的传统习惯性打压新兴产业;由材料中的“社会的成功在那里首先是获得权力和官位”可知中国的人文传统推崇的是权力与官位而不是经营竞争;由材料中的“模仿西方议会制的做法,后果也显得没有意义了”、“这种借鉴制度与中国的传统格格不入”可知借鉴西方的做法只是形式上的模仿。(3)特点:由材料中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在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对华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约10%”、“5%”、“开始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影响:从对外开放给我们和美国带来的积极影响角度回答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徽商;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外商投资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