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333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专题五第二讲 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二部分 专题五 第二讲文言虚词 课前自测(新人教版)自测13: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时间45分钟满分42分一、(2010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

2、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

3、,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注赪:红色。郁栖:粪土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易其弊衣弊:破旧B女觉遽反 遽:急忙C

4、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陈述事实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发:发放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D项,联系语境,“发”应解释为“启封”“打开”,句中指挖出(埋藏的珍珠黄金)。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两句中的“因”都是副词,“就”“于是”。B项,前句“而”为连词,表修饰关系;后句“而”为连词,表承接关系。C项,前句“以”为动词,“认为”;后句“以”为介词,表示论事的标准,“按”。D项,前句“为”为介词,“被”;后句“为”为动词,“做了”“成为”。

5、答案:A 此类试题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词性一般都相同,大多数虚词的位置也相同,只区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即可。因此考生可以结合课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试题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不同的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是指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于”一般为介词,而“王于兴师”中的“于”为助词,无实义。“乎”一般为助词,有时可作“于(在)”讲,等等。明确了句中虚词的词性,有利于考生准确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帮助考生更方便、更快捷地解答此类试题。同时,应特别注意有些文言虚词虽然意义相同,但词性却不相同,因此其用法也不同。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

6、”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后句说的是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被后母所生女儿发现,不能表现后母虐待叶限。B项,前句说的是鱼肉鲜美异常,不能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C项,前句说的是金履的神奇之处,不能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答案:D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

7、不要贪得无厌。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C项,“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有误。由“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可知,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应是出于可怜与同情。答案:C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3分)译文:_(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2分)译文:_(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3分)译文:_答案:(1)后母慢慢地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关键点:衣,袖)(2)后母从节上回来,看见叶限正靠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

8、了。(关键点:但、不之虑)(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关键点:意、非道、禁锢、所)参考译文:南方人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叫他吴洞。他娶了两个妻子,其中的一个妻子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做叶限,她从小就很贤惠,擅长淘金,吴洞非常宠爱她。没过几年,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虐待,后母经常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边汲水。叶限有次打水的时候得到一尾鱼,这尾鱼两寸来长,长着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叶限就用盆装水,小心地把鱼喂养在盆里。鱼一天天地长大,换了好几个容器,但都因为鱼太大,不能容纳,叶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每

9、天都把节省出的一些饭食投进去。这只鱼在叶限过去的时候,就会游到岸边,露出头来,其他人过去就(沉在水底)不再出来。她后母知道了这件事,每次到池塘边偷看,总是见不到鱼。(后母)就骗叶限说:“你最近累吧?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于是(用新衣裳)换下她的旧衣服,然后又让她到很远的一个泉水那里去汲水,来回有上百里路。后母慢慢地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那鱼浮了上来,就立刻被它杀死了。鱼已经长到一丈多长,后母把鱼烹饪了,味道鲜美异常,远远超过寻常的鱼,后母把吃剩下的鱼骨藏在了粪土堆里。过了一天,叶限才回来,她(带着吃的)来到池塘边上,可怎么也见不到鱼了,于是跑到野外,悲伤地哭泣

10、。忽然有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别哭了,你的鱼被你母亲杀死吃掉了!骨头被藏在粪土堆里,你回去,把骨头取出来藏好,需要什么只管向它祈祷,都可以如愿的。”叶限照着做,果然金子珠宝、吃的穿的想要什么都能够得到。到了洞节的时候,后母(带着她自己的女儿)去参加(洞节),让叶限在家里看守门户。叶限(也很想去,)就等她们走远了,穿上翠鸟羽毛编纺的衣服和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跟着去了。后母的女儿在节上看见了,就告诉她母亲:“那个人很像姐姐。”后母看了也很怀疑。叶限察觉出来,赶忙匆匆地赶回去,丢了一只鞋子,被洞人得到了。后母从节上回来,看见叶限正靠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吴姓的这

11、个洞靠近一个很大的海岛,岛上有个叫做陀汗的国家,兵力强盛,统治着附近几十个海岛,面积达到数千海里。洞人便把那只金线鞋子卖给陀汗国的人,国王得到了那只金线鞋子,让左右下人穿上去试试,都没有穿着合适的。于是下令全国所有的妇人都穿上试一下,也没有合适的。那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头上也没有声音。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国王就认为是谁丢在路边的,于是到此洞的各户人家搜查同样的鞋子,如果家里有女子,就将其带来并上报。找到了叶限,叶限穿着非常合适,陀汗王就相信了这鞋子是她的。然后叶限穿上翠鸟羽毛编纺的衣服和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进入朝廷,她看上去

12、就像天上的仙女。叶限这才把事情陈述给国王听,陀汗王于是带着叶限和鱼骨回去了。后母和她的女儿都被飞石打死了,洞里的人可怜她们,就挖了个石坑把她们埋起来,叫做懊女冢。国王把叶限带回国后,封她为上妇。有一年,国王起了贪念,求鱼骨给他宝玉,得到无数珠宝。第二年,再求鱼骨,什么也得不到了。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用一百斛珍珠来掩藏,用金子来作边际。后来,陀汗国征卒叛乱时,国王决定挖出它们来供养军队。可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埋藏的地方就被海潮淹没了。二、(2010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2分)申 甫 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辩。为童子时,尝系鼠媐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

13、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已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

14、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

15、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注媐(x):嬉戏。瘗(y):埋藏。窭(j):贫穷。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人濒行濒:临近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C遽薄京师 薄:逼近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卒:通“猝”,仓猝。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 D.解析:本题考查理

16、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之”,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项“于”,介词,可译为“在”;介词,可译为“对于”。C项“以”,均为介词,可译为“凭借”。D项“其”,代词,代指“申甫”;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答案:C高考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最为固定的题型之一,几乎全部为八句话,分为四组,其中四句为课内所学文言中的句子;题干的要求也基本相同,多为判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因此熟练掌握课本的文言文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本题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出自劝学,“当其欣于所遇”出自兰亭集序,“以勇气闻于诸侯”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

17、。考生只要掌握了课文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就可以把该意义和用法放入与之同组的另一句子中,若能正确理解,其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基本上是相同的了。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3分)()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权贵人俱不习兵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诸路援兵不至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是没给申甫士兵,属于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申甫传授的方法不适合,主观原因。权贵之人不懂兵法,与申甫失败无关。催促申甫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出战,属于客观原因。是与刘公有关的事情。答案: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18、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在前,授予官职在后。答案

19、:C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4分)译文:_(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译文:_(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译文:_答案:(1)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得分点:复、故、乞、“师事之”的句式)(2)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得分点:数、干、听信)(3)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得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

20、人”)。(得分点:于是、咎、讥)参考译文:申甫是云南人,能辅助弱小、见义勇为,有能言善辩之才。当他是小孩子时,曾经在路上绑着一只老鼠嬉戏,有个道人路过那里,教申甫玩。于是让申甫拾来路边的瓦石,在地上四面摆放,把老鼠放在其中,老鼠多次左奔右突,却没法出来。后来诱来一只狸猫,狸猫想要捉住老鼠,最终也没能进去,狸猫和老鼠互相对峙了很长时间。道人于是小声对申甫说:“这就是所谓的八阵图,你也想学这个吗?”申甫当时还年幼,不明白他的话,就回答说:“不愿意。”道人于是就离开了。明朝天启初年,申甫开始习佛学,在河南山东两地之间来往,没有什么收获。进入嵩山,(申甫)又遇到了以前年幼时见过的那个道人,申甫请求学习

21、他的道术,拜他为师。道人将要远行,留给他一本书,就告别而去,不知道到哪里去了。申甫打开这本书一看,写的都是古代的兵法,并且特别详细地讲到了车战。申甫于是留在了山中,学习了一年多,不再学习浮屠之术了。后来,申甫把这本书埋藏在嵩山下,出去到颍州游玩,寄居在颍州人刘廷传家。刘廷传,是以前颍州的大侠,门下食客有几百人,都喜欢谈论兵法,然而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申甫。刘翁给申甫财物让他到京师去。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信任。愍帝做皇帝后,敌军从大安口进犯,很快就逼近京师,京师的九个城门在白天都关闭着。在这个时候,庶吉士刘之纶、金声知道事情紧急,于是在朝廷上推荐了申甫。愍帝召申甫到便殿,

22、用温和恳切的诏谕慰问他,申甫感动得哭泣,在便殿前台阶上的空地处叩头,大声说道:“我没有才能,愿用死来报效朝廷。”于是愍帝立即任命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凭借御史的身份担任参军之职,任命申甫为京营副总兵,但是实际上没有给申甫士兵,只是听任申甫自己招募士兵。过了三天,申甫招募的士兵逐渐聚集,这些士兵一般都是城镇中穷人家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操持与使用兵器,而申甫所传授的方法,又只是在使用兵车时才比较有用,仓猝间不能置办。申甫正在选择日子部署他的士兵,没有时间战斗。在这个时候,官高势大的人都不精通军事,和刘公、金公的意见多次不一致,又嫉妒申甫以平民的身份被越级任用,(就)谋划先把抵挡敌人的任务交付给他,然后日夜下兵符,催促申甫进行战斗,而此时正逢武经略满桂战败死在安定门外。满桂是以前的大同总兵官,很有名的久经战场的将领,因为前往救援赶到京师,愍帝正依靠器重他。等到他失败了,京师惊恐。申甫没有办法,痛哭,晚上率领众人在城墙上用绳子拴着往下放,出了城,还没有到芦沟桥,众人几乎全都逃亡了。申甫亲自拼搏战斗,中了数十支飞箭,于是被杀了。官高势大的人争相责备申甫,而且嘲讽刘公、金公不懂得鉴察人。等到敌军率军退回,竟然没有人理会申甫的尸体。申甫死后数日,刘公率领八路军队出兵,奔赴遵化,独自率领手下在娘娘山扎营,遇到伏兵,督促将士殊死搏战,打了一昼夜,各路援兵没有到达,于是也战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