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318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 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必然要关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大层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制度的创建和运行是其中的关键,因而制度史研究是认识古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制”和“度”两个字,虽然在上古文献及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里面就可以见到,但将它们合在一起,形成“制度”这个概念则比较晚,可能是在战国秦汉时期。当然,有的文献认为黄帝创建制度,也有文献认

2、为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在制定制度。 制度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国家行政,小到民众日常,无不与制度相关。我国古代有识之士对此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说,治国须有“絜矩之道”。所谓 “絜矩”,就是规矩制度。宋代的思想家朱熹说:“如礼乐刑政,文为制度,触处都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引当时人的说法认为:“天下之大,兆民之众,须有规矩制度,使各守其分”。 制度的创建,往往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根据人民群众实践和社会发展实际反复研判权衡的结果。例如,周代以礼乐文明著称,其礼乐制度主要保存于“三礼”之中。周礼讲王朝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

3、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阐释各种礼仪制度的精神和意义。 制度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有些制度可以运行数百年之久而无大的变动,主要原因是其顶层设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源起、发展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适应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是古代中国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相比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科举制度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而言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所以尽管其弊病不少,但运行了上千年之久。 还有一些重要制度必须依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所谓“世异事变,治国不同,不可不察也。夫制度损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许多诸侯国都在进行的“变法

4、”,实际上就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制度变革。拿著名的商鞅变法来说,其核心内容就是以国家授田制代替传统的井田制、以军功爵制代替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如果对于这些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制度变革没有认识,要了解当时社会的巨大变革是不大可能的。 王国维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这是一个很精辟的观点。制度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展实践、发展理念的结晶,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其制度可以说是最佳门径。 (选自晁福林认识古代中国的一把钥匙,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基础受到上层建筑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制度的

5、创建和运行。 B.从上古文献、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看到,战国秦汉时期终于形成“制度”这个概念。 C.朱熹、王夫之等古代的有识之士对制度的普遍性、重要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D.以礼乐文明著称的周代,其礼乐制度大多保存于周礼仪礼礼记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文章开篇谈及制度史的研究,接着介绍了制度的产生、概念及共普遍性和重要性。B.文章分别从制度的保持与改变两方面,论证了制度在运行中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C.文章末段引用王国维的观点是为了证明了解社会制度是认识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D.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如第5段,先提出观点再举例证明,增强了说服力。3.根据原

6、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反复研判、权衡人民群众实践和社会发展实际,才能创建出符合时代的制度。B.科举制度是相对而言比较公平的选拔制度,因此,它虽不完美却运行了很长时间。C.商鞅变法发生在社会形态产生根本变革时期,可知当时诸侯国大都在进行“变法”,D.如果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有了深刻认识,就能大致了解当时社会发展状况。(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2018年1月底,全国教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未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致力口强教师队伍建设的

7、里程碑式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其意义之大,不同以往。 像这样的“大礼包”还有很多。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旨在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吹响了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集结号: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

8、以来,一系列关系教师待遇、教师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围已徐徐展开。(摘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日报)2019年9月10日)材料二:2009-2018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变化趋势 (摘编自中小学教师数据画你,光明日报2019年9月10日)材料三: 20092018年间,“语数外”课程的小学专任教师占比下降较为明显,由2009年的76.1%降至 2018年的71.9%,下降4.2个百分点;“音体美”课程的小学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出现了明显增长,由 2009年的9.3%提高到2018年的14.0%,增加4.7个百分

9、点。“语数外”课程的初中专任教师占比略有降低,由2009年的51.7%降至2018年的50.4%,下降1.3个百分点;“音体美”课程的初中专任教师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9.5%增至2018年的11.0%,提高1.5个百分点。“语数外”课程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47.1%降至2018年的45.2%,下降1.8个百分点;“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课程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合计提高1.7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小学教师数据画像,光明日报2019年9月10日) 材料四: 教师队伍活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另一方面参照高校教师管理

10、模式,尝试建立评聘分开制度,能上能下。同时,可以尝试建立职级制,给教师职业成长创造更多机会。通过举办各种层次类型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等,促进教师交流、竞争。试行新聘教师试用期考核制,激发新入职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新招聘教师必须有1-2年完整教学经历(待遇与正式教师相同),经试用学校或第三方评价机构考核合格以上,才具备资格参加招聘考试和录用。 (摘自王标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成就、经验与发展建议) 4.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二可知,20092018 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B.由

11、图表可知,2018 年,与初中和小学相比,我国普通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最大,人数最多。 C.由材料三可知,20092018 年,“语数外”课程的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在不同教育学段均呈下降态势。 D.20092018年,“语数外”专任教师占比下降最多的、“音体美”专任教师占比增长最多的,都是小学教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的文件。 B.2015 年审议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目标是要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C.只要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

12、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就能激发教师活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D.材料四建议,新聘教师若无教学经历,未通过试用学校或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考核,则不能参加招考和录用。 6.如何建设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明亮的河卢一萍 (1)这是我见到的第二条澄明之极的河流。第一条是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河。它是至美的帕米尔高原的组成部分,它与那景象是协调的。而叶尔羌河却在大荒凉中保持着自己的品性。只有褐色的岩石和山顶的千年积雪与它相伴。深蓝的河流得不到大地的呼应,只有黄羊偶尔去饮几口水,只有走单的狼不经

13、意地到了河边,在水里映下自己孤独的面容;呼应它的只有天空白昼里湛蓝的天空和夜晚有月色星光的天空。 (2)在这无边的荒凉中,流动的河是唯一能使人感觉到生命存在的物象。它在鹰飞翔的高度,以其蜿蜒的身姿、孤寂的流水以及没被玷污的、源自久远的深蓝,足以让人感动并得到安慰。 (3)我特意到了河边,掬起一捧水来,饮下,然后把凉而湿的双手捂在脸上。水润着我的肺腑,清醒着我的头脑,而我的口中留下了河水忧郁的味道。 (4)这种忧郁的味道源自孤独吗? (5)不是的。因为它从一条溪流成长为一条大河,一直在孤独地战斗。 (6)我曾去过这条河的源头,除了零星的草甸,稀少的红柳,就只有亘古荒凉。 (7)孤独是它与生俱来的

14、东西,是它固有的品性。 (8)这忧郁来自它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9)在这土地与河流构成的大地上,土地一直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坚守着自身的原则,有什么便向世界提供什么食物和美,丑陋和贫穷;而河流却是个理想主义者,它以飘逸的流动之姿,以不停的歌唱,毫不停止地奔波,直到自己应该到达的宽度和广度之中。 (10)而这条以不可想象的力量,劈开了喀喇昆仑山的河流,却在山下的大漠中消失了。 (11)沙漠不让河流本身死亡,而让它的理想泯灭。 (12)这种活着无疑是受刑、受辱。它是沙漠的囚徒,不能到达海,这条河流就只能说是在苟且偷生。 (13)然而,它具有成为一条大河的条件,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是它的源头。假如没

15、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会有一条横穿新疆,经蒙古,奔东北或华北而入太平洋的大河。果真如此,这片大地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呀,它又会孕育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14)但具有劈山之力的它,却被尘沙囚禁了不知多少年。现在,它没有前进,反而不得不退却。 (15)我终于明白,它的忧郁是一个理想破灭者的忧郁,它仅仅是一个遥望大海怅然哀叹的囚徒。 (16)难怪它的流水声里夹杂着叹息。 (17)我以为我理解了这条河,至少看出了它明澈之中包含的忧伤。不想,当我因困顿而入睡之际,却听到一个十分洪亮的、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说:“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结束的方式,在外力让它结束的地方,河流才真正开始。你要认识它,只有成为这条河的养子,

16、在它的岸边垒一间石屋,住下来,听它的语言。” (18)“这么说,这条河流连忧郁都没有了?”我小心地问道。 (19)“这是一条明亮的河,像没有云彩遮蔽的太阳一样明亮。” (20)“哦,明亮的河”我一遍遍喃喃自语。(21)“它知道自己前景绝望,但它不愿放弃它岸边的一株草、一棵树、一畦庄稼、一个村庄、一片绿洲,它为此前往,认为完全值得,认为那在它浇灌下生长着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片大海,所以这河有一颗母亲那样明亮的心。” (22)当我醒来,我眼里噙着泪水。我在心里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布罗茨基切尔西的泰晤士河中的诗句 空气有自己的生活,与我们不同,不易理解,那是蓝色的风的生活,起源于上方的天空,腾飞而上,不知在

17、什么地方告终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写塔什库尔干河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叶尔羌河流域的荒凉形成对比,以此突出了叶尔羌河的独特品性。 B.作者认为叶尔羌河应该横穿新疆,经蒙古,奔东北或华北而入太平洋,这样才能体现它的壮美与孕育文明的价值。 C.“河流才真正开始”指叶尔羌河的生命并未结束,它浇灌着大漠中每一个生命,河流的生命价值因此得以体现。 D.本文语言透着雄浑悲壮、原始淳朴的独特风格,情感真挚、意蕴深刻,给人以思想启迪,耐人寻味。 8.文章第1722段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指出,并任选一种进行赏析。(6分) _ 9.通览全文,作者对叶尔羌河的认识和情感态

18、度经历了三个阶段,请简要概括。(6分) _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

19、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大旆(pi):

20、大旗。介马:披甲的战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B.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C.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D.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B.又数年,

21、游京师 游:游学 C.建大旆,从骑数百 建:建造 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作者回忆与石昌言之间的亲密交往与深厚情谊,感佩他为天子出使万里外的强虏。 B.文章第二段回顾历史情况,剖析强虏的本质,提醒石昌言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C.作者因自己学业“未成而废”受到石昌言劝勉而感悔勤学,终得石昌言赏识,充满感激之情。 D.作者在文中描写石昌言出使虏庭出京时“从骑数百,送车千乘”的隆重场面,流露赞叹之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5分) _

22、 (2)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5分) _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饮酒(其七) 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裛:通“浥”,沾湿。泛:浮。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忘忧物”即酒,诗人将菊花泡在酒中制成菊花酒来品尝,想要借此忘却尘世的忧愁。 B.“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写诗人有美酒却只能独饮,表达浓烈且难以排遣的孤独。 C.“趋”“鸣”都是动态的,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使周

23、围环境显得更加宁静清幽。 D.这首五言诗的语言平淡质朴,融抒情、写景于一体,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15.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 短歌行中,作者化用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求贤若渴的句子是:“_,_。” (2) 赤壁赋中写诗人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辽阔的江面自由来去的句子是:“_,_。” (3)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年少时与男子恋爱的美好时光,与“青梅竹马”意思相仿的句子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24、21题。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疫情发生以来,四川成都_放开“地摊经济”,复苏了城市烟火气,经济逐渐恢复景气。“地摊”以其独特的方式形成了特有的民间文化,与百姓生活_,为群众带来方便,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而城市是有多元价值的。地摊如果在一个城市能够生存下去,对于服务的供给方来说,就是就业机会和收入机会;对于需求方来说,它也提供了居民所需的便利丰富的生活。( )。文明城市和地摊经济之间的矛盾,关键还在于我们界定文明最重要。把城市建成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城市,建成文明的城市,我们_。 疫情形势_,经济下滑严重,决策者创新管理,让地摊经济发挥积极作用,这就是

25、人间烟火,这就是中国生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马当先 息息相关 责无旁贷 严峻 B.首当其冲 息息相关 义不容辞 严厉 C.首当其冲 休戚相关 责无旁贷 严峻 D.一马当先 休戚相关 义不容辞 严厉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人为本的城市就应该考虑到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的需要 B.以人为本的城市就应该考虑到供给和需求这两方面的需要 C.供给和需求这两方面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应该考虑到的 D.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应该考虑到的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26、文明城市和地摊经济之间是否矛盾,关键还在于我们界定文明最重要。 B.文明城市和地摊经济之间的矛盾,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界定文明最重要。 C.文明城市和地摊经济之间是否矛盾,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界定文明。 D.文明城市和地摊经济之间的矛盾,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界定文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说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_。故宫淘宝推出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凭借精良的设计、大开的“脑洞”,成为文创界的“网红”。以往的故宫文化产品注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但是由于缺乏趣味性、实用性、互动性而缺乏吸引力,与大量社

27、会民众消费群体,特别是年轻人的购买诉求存在较大距离。而如今故宫变了,_,故宫仿佛正在“逆生长”,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_,逐渐以时尚的面貌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21. 下图是成都市第七中学的校徽,请写出文字之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6分) 五、作文(60分) 22.每个人都有一个古镇情怀,或青石铺路,或烟笼江南,或瓦房斜影,或土墙故事行走在古镇,我们往往眼有所见心有所得。请结合生活实际,记一次游古镇的经历和感受。 要求:(1)题目自拟,且以“记游_古镇”为副标题,并将副标题补充完整;(2)记叙、 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3)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4)字数不少 于 8

28、00 字。 成都七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期高 2022 届期末考试语文学科 参考答案1.B(“制度”概念的形成可能是在战国秦汉时期。) 2.A(没有介绍制度的概念。) 3.C(诸侯国的变法无法从商鞅变法推论得出。) 4.B(“人数最多”错。该图表仅反映占比,不反映具体人数。) 5.C(以偏概全。“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只是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队伍其中的一个办法。) 6.政府出台政策,从制度上保障教师待遇、教师发展等切身利益。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 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参照高校教师管理模式,尝试建立评聘分开制度。建立职级制,给教师职 业成长创造更多机会。举办

29、各种层次类型的教师基本功大赛等,促进教师交流、竞争。加强新聘 教师试用期考核,激发新入职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 7. B(河的壮美与价值在于“不愿放弃它岸边的一株草、一棵树、一畦庄稼、一个村庄、一片绿洲”, 在于奉献,即有明亮的心。) 8.比喻、拟人、想象、引用(2 分)。任选一种分析,例:引用布罗茨基歌吟的切尔西的泰晤士河, 表达自己对叶尔羌河生命价值的理解,含蓄隽永,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9. 叶尔羌河在大荒凉中保持着自己的品性,其蜿蜒的身姿,孤寂的流水,纯洁久远的蓝感动 安慰。 叶尔羌河为理想的破灭而感到忧郁惋惜。 叶尔羌河有母亲那样明亮的心,浇灌生命感动赞美。 10.B 11.C(树立、竖

30、起) 12.C(“受到石昌言劝勉”无中生有。) 13.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业,口里虽然不说,但看他的意思很遗憾。(关键词:废、察、恨,大意 2 分) 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关键词:所以、中国、测, 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昌言应进士科考试时,我才几为,还没有上学。同忆当时间一即小孩在这父有身边体度,言C从旁边拿电子和权票给现吃,我们两相正报近,又因为是亲成的协放,我阿他值近。昌首位理土科国考试后,一天地有名气。我后来渐长大了,也机微情得读书.学习断句,对对子及声在格律,校有学成功就党成了。昌言听说我荒皮了毕业,口用员然不说,但看他的意思很道憾,此后十

31、多年,品言中了第四名进士,在四方做官,彼此就不通音讯了。我天天地长大,就有所感而悔悟,改交过去8的旧习爪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互相慰同如平常一样高兴,我拿出化十多篇文章,昌言见了很高兴,称赞写得好。我很晚求学又没有老师,凤然每天马文章,但自己心里很惭愧,等听到昌言的称赞,才稍微有点自喜。现在过了十多年,我又来京城,可是昌音已在输林和中书两部门做官了,竞替天子出使到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房庭,(出发前),树起了大旗,有几百名随从,前来送行的车子有上千辆,送出都门外,昌言意气是何等的惊慨激昂了!我自思孩提时,在父亲身旁见到昌官,哪里料想到他今天有这样显赫呢?富贵没有什么稀奇

32、,我对昌言独自有此感慨。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往年,彭任随富弼出使契丹回来,给我讲,出边境以后,住在驿产里,听到几万匹披甲的战马奔驰而过,创矛彼此撞击,整夜听到响声,跟随的人害怕得变了脸色,等到早晨起来,看到路上战马跑过的痕迹,还胆颤心惊,情不自禁。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夺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因此有的人以至于震惧而失官,被爽狄笑话。吹!他们多么不会思考问题啊!从前奉春群出使匈奴,匈奴把壮士健马藏匿起来,不让它们显露,因此才有平城之战。现在的匈奴,我知道他们没有多大能耐了。孟子说:“游说大人物时,要夜视他们。”何况对于爽狄呢?请让我将这名话

33、作为赠言。14.B(“浓烈且难以排道的孤独”错,独饮术来容易使人感到寂寞,但“风”“自二字洗去孤寂冷落之感,“自”字表明酒亚似也颇解人意,为诗人手中的酒杯殷勤地渠注。)15.对宁静优美的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秋菊有佳色写出秋菊粲然独放的做霜之色,“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写出日落之时,群动止息,归鸟啼鸣的景象,背进了宁静清由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一二联中“摄其英”“还此忘优物”写作者采状菊泡酒,借酒忘忧,“远我道世情”表明作者道弃世俗的情怀更加格远,农达了对出世的厌倦与对归隐的向往。诗歌鉴赏秋天是菊花的季节。在百花凋谢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

34、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 惟其如此,作者非常爱菊,诗中屡次写到。 “有佳色”三字极朴素,“佳”字暗点出众芳凋零,惟菊有傲霜之色,如果换成其他秾丽字眼, 比如“丽”“粲”“绚”之类,反而显得恶俗,前人称此句“洗尽古今尘俗气”(宋李公焕笺注陶 渊明集引艮斋语)。“裛露掇其英”,带露摘花,色香俱佳。采菊是为了服食,是当时的风尚,菊 可延年益寿。而屈原离骚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故服食菊花不仅在强身, 还有志趣高洁的喻意。 秋菊佳色,助人酒兴,作者不觉一杯接着一杯,独自饮起酒来。如曹操短歌行中所言:“何 以解忧,惟有杜康。”如果心中无忧,就不会想到“忘忧”,这里透出了作者胸中

35、的郁愤之情。“遗 世”,遗弃、超脱俗世,主要是指不去做官。明黄文焕陶诗析义说:“遗世之情,我原自远,对 酒对菊,又加远一倍矣。”此外,结合“忘忧”看,这里的“遗世”,也含有愤激的成分,渊明本来 很想做一番“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事业,只是后来在官场中亲眼看到当时政治黑暗, 这才决计归隐。 后面六句具体叙写饮酒的乐趣和感想,描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是对“遗世情”的形象写照。 这里写的是独醉,独饮本来容易使人感到寂寞,但五、六两句各着一“虽”字、“自”字,就洗去孤 寂冷落之感,“自”字显得那酒壶似也颇解人意,为诗人手中的酒杯殷勤地添注。“倾”字不仅指向 杯中斟酒,还有酒壶倾尽之意,见出他自

36、酌的时间之长,兴致之高,饮酒之多。所以从这两句到“日 入”两句,不仅描写的方面不同,还包含着时间的推移。 再下二句,“日入群动息”是总论,“归鸟趋林鸣”是于群动中特取一物以证之;也可以说,因 见归鸟趋林,所以悟出日入之时正是群动止息之际。“趋”是动态,“鸣”是声音,但惟有在特别空 旷静寂的环境中,才能更加显出飞鸟趋林,更加清晰地听到鸟儿的声音,这是以动写静、以声写寂的 表现手法。而环境的宁静优美,又衬托出作者的闲适心情。这二句是写景,同时也是渊明此时志趣的 寄托。飞鸟日落犹知还巢,人生何独不然?鸟儿始飞终归的过程,正好像是作者由出仕到归隐的生活 历程。 末尾表达了隐居终身的决心。“啸”是撮口发

37、出长而清越的声音,是古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啸傲”谓歌咏自得,“啸傲东轩”,是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它是赞美,是庆幸,也是意愿。 “得此生”是说不为外物所役使,按着自己的心意自由地生活。然而,“聊复”(姑且算是)一词, 又给这一切罩上了一层无可奈何的色彩,并非一味悠然陶然。 16.(1)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17.A(“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 灾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同甘共苦、利害一致。“责无旁贷”: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

38、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严峻”:形势 严重。“严厉”:严肃而厉害。) 18. B(文段以“城市”为陈述对象,以“城市”做主语更恰当,排除 C、D;前文先从“供给”,再 从“需求”来叙述的,排除 A。) 19. C(“关键在于”和“最重要”,句式杂糅,排除 A、B。“如何界定文明”与“矛盾”,两面对 一面,不合逻辑,排除 D。) 20.就不能不提故宫文创 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时尚 曾经传统保守的故宫 21.徽标外形为银杏叶,代表成都;飞翔的鸟,寓意成都七中的学子不断腾飞;上升的阶梯组 成“7”字形,代表着成都七中不断发展进步。(三个要素,解析合理即可给分。) 22.同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