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 临清二中 学科 语文- 编写人 刘淑玲- 审稿人 赵贵友浣溪沙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李璟及其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了解全词的含义,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3情感目标; 在学习诗词的基础上,品读优秀的经典作品,培养热爱国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全词的含义,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南唐词派”李璟的词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我们接触的第四首词,虽然学生已经读过了几首五代词,但鉴赏步骤仍需明确,以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一、朗读:预习检查1、指名学生轮流朗读,对朗读中存在的读音、停顿错误进行纠正 2、完成下列检测题 (喊两三个同学到黑板
2、上完成,其他同学在不看书的情况下独立完成) 注音: 菡萏( )( )韶光( ) 解释: 菡萏 西风 韶光 梦回 3总结学生的疑惑以备点拨二 导入 有一个人,作为皇帝,他极不合格,甚至应该算是误国误民;但作为词人,他却独树一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就是李璟。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浣溪沙。三 走进作者李璟,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他即位之初,国势尚且兴旺,但随着北周的兴起,南唐受到强邻的威胁,国势日下。南唐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此时的南唐,已经内外交困,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自己有心兴国但无力回
3、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沉哀。李璟多才艺,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王安石盛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四、合作探究1、 切入(1)对于陌生的作者和陌生的诗词,我们理解时可以从哪些地方切入?(题目,注解,可以理解的词句。)(2)这首词可以抓哪些词句?可以理出词有怎样的基本内容?有怎样的色调?有怎样的基本情感?(可以看注解,要抓的词句有“不堪看”“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基本内容:深秋的季
4、节,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残”“愁”“恨”是情感的词眼,基本情感即是:深情思念,内心凄凉,闲愁哀怨。)2、看注解,合理想像,进一步理解词的语言,同学合作,用现代语言串通词的大意(附译文: 荷花凋谢,荷叶残破,西风在河塘上吹起让人发愁的水波。时光流逝,在等待中一天天憔悴,让人不忍目睹。梦里见到了边塞服役的丈夫,闺中醒来看到的是潺潺细雨,越觉遥远的路途。小楼上吹完最后一曲,玉笙传出深深寒意把心浸透,多少眼泪,多少哀怨,倚着栏杆,不知向谁倾诉。)3、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这首词中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她思念远方的丈夫,孤单寂寞凄凉。)五精讲点拨:1划
5、出上片中能直接表达女主人公愁情的词句。(“愁”“憔悴”“不堪看”。)2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3分析上片情与景的关系,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女主人公看到一幅荷塘秋残图后,触景生情,“还与韶光共憔悴”,愁苦自己的美貌也和秋荷一样,在秋风中一天天憔悴下去。4王国维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请大家谈谈,读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时,有什么感慨,蕴含了什么样的哲理?(附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逝去。
6、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C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5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同样是讲美女跟爱情的词,就要看你所写的美女跟爱情里边有没有境界,所以词是以境界为最上的,有的词里边写的美女跟爱情就有境界,给你一种高远的理想,给你很多丰富的联想。有的歌词写美女跟爱情,就是很浅俗,美女就是美女,爱情就是爱情。就是因为词这种作品,很难衡量。不能够用诗跟文章的载道的言志的标准去衡量,所以你要看这首词有没有言外的意思。同样写美女,同样写爱情,有没有给你更高的一种理想?有没有给你很丰富的一种联想?有没有对你的精神有一个境界?
7、有没有一种提升。6“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考虑)对比: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情景交融 “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缠绵的思绪,不写愁而愁思显现。一个“寒”字,既显示了秋夜的清冷,玉笙中流露的凄楚之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丰富而又含蓄的意境,也表现了思妇内心的凄寒孤独的情感。虚实结合,寄托深远:“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
8、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7,王安石盛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不求统一,言之成理即可,但要结合诗句作具体的分析)赞美细雨一联是从思妇的思念远人着眼的,从思妇的怨恨说,此联写得深细,小楼句更是新的创造。赞美菡萏一联是从思妇的感伤身世着眼的,这种感伤更易引起后世身处乱离中的文人的感触,更会从花叶凋零中引起家国衰败之感,更觉意味深长。花叶凋零可比南唐的没落,寄托家园的衰败
9、,那么,这种家国之痛,有跟离骚的家国之痛用意相似,而且反映了王国维的家国身世之感,那它就胜过细雨一联了。8、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说明理由。( 词眼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恨”;还可以是“残”。分析“愁”和“恨”:深秋之时,看落花残叶,触景生愁,梦中情景与眼前现实,愁上加愁,“愁”“恨”交加。分析“残”:“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多少泪珠无限恨”,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9“倚阑干(即栏杆)”含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10、,你能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吗?辅助材料:温庭筠写过一首小词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倚栏是为了望远,望远是为了期待远方的征人,所以“倚栏”是一种期待,温庭筠说梳洗罢,我要把我自己打扮得这么美,等着我所爱的人回来。从早晨一直看到日落,斜晖脉脉、流水悠悠,这个人没有回来,所以她说是倚栏杆,是第二天的盼望。每日的盼望,每日的落空。六、反思总结七发导学案,下一课预习。预习学案学习目标:说出作者情况作者掌握基本字词一预习作业1字词注音: 菡萏( )( )韶光( ) 鸡塞解释: 菡萏 西风 韶光 梦回 吹彻2李璟,字 ,登帝位后,年号 ,世称 ,与其子李煜合称 二 学生提出疑
11、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对意象的分析,理解词的情感。2 通过写作手法的分析,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一过程1 词的前两句选取了 等意象,描绘了一幅 图画,渲染了 的氛围2 上片能表达人物情感的词是 , 写写你的理由分析 3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着从分析具体诗句入手来概括一下二 检测 1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种,一种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形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天下寒士忧国忧民的形象,都可以看作是诗人自己;另一种是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所塑造的可爱的儿童形象,氓中所塑造的妇女形象等,在鉴赏诗词时应注意这
12、一点。2关于西风:西风就是秋风,试分析下面有西风形象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蝶恋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三课后练习与提高阅读李璟另一首词,用所学知识作简单鉴赏浣溪沙两首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答案预习学案1 hndn shogung jsi 见课本 2 伯玉 保大 南唐中主 南唐二主课内探究学案 一 1 菡萏 翠叶 西风 绿波 荷塘秋残图
13、衰败、凄凉2愁愁”“憔悴”“不堪看”3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她思念远方的丈夫,孤单寂寞凄凉二 2 前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 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
14、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深”秋时节是一个伤感的时节,而昭君却在这时候远离故土:“人共青山都瘦”写故土河山家乡父老在远去,人与山都在远去时慢慢变小淡出视线,表达了背井离乡之意。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表达对故宋的怀念,希望能收复河山。 此词歇拍三句极为脍炙人口,李清照论词鄙薄柳永“词语尘下”,这三句采取自我反观的笔法,用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三 写长期独居在重楼之中,春恨满怀,萦绕在整个房间里的都是那一股忧愁
15、,本想“手卷真珠”于重楼望远观景,但是看着那春绿与落花,不觉已是更凄苦了。接着转入视野较为开阔的下阕,“青鸟”、“云”、“丁香”、“雨”构成了一幅天地的春雨画面,作者看到这些意象,并以这些为表达“愁”的意象引入词中,虽然青鸟在天上却“不传云外信”表现出作者也无法摆脱这种“浓云”密布似地惆怅,看到丁香花,本是高兴之余,却因空中的落雨,凝结在花瓣之上,引发作者的联想,犹如那些“愁”丝依附在自身。“青鸟”没有带来作者想要的“她”的音信,虽然是绿意花香,那股思念“悠悠”如“天流”一般长。丁香花落满地,但不知道“谁是主”,只有“我”一个人欣赏,不免悲苦愁绝,满怀哀怨。联系此人当时身处的境况,那种风中飘荡不定的“落花”,不正是象征着当时日渐日衰、风雨飘摇的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