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整合教材P2活动思考具有灾害属性的是图12,图13,图14;图11是自然现象,没有给人类生存条件造成危害,不具有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教材P34活动思考第一个是天灾,第二、三是人祸。教材P5活动探究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1)地形:河口三角洲地形,地势低洼,容易积水。(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且势力强大时会造成洪涝灾害。(3)河流:流经该国最大的河流是恒河。河流纵横,降水过于集中时,泄洪不畅,河道泛滥,加重水灾。(4)位置: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灾灾情。教材P6图17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
2、的增加趋势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所以灾害发生次数有上升趋势。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但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也不断增大。教材P6活动思考1不是。一是灾害具有不重复性,二是“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内发生某种灾害的概率是2%。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教材P7活动探究1存在联系。水汽少将导致气候变化激烈,吸收长波辐射的热量减少将导致寒冷。2当一种灾害发生后,时常会直接导致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种情形称之为灾害链,也叫次生灾害。如地震后导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线中断、各种生命线系统损坏、火灾爆发、传染病流行等就是典型的灾
3、害链。教材P7活动思考洪水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它影响的年均人数最多。教材P8活动探究材料一:区域性;材料二:联系性;材料三:周期性;材料四:不可避免性、严重性等。教材P9活动思考自然灾害类型分类依据陆地灾害、海洋灾害海陆位置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波及范围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地形原生灾害、次生灾害成因地质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出现时期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损失大小教材P10图19受旱灾和缺粮威胁的非洲(1982年)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教材P1
4、0活动思考土壤缺水导致根部缺水,叶片蒸腾的水分多,引起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平衡失调;空气缺水导致空气蒸发作用强,蒸腾消耗的水分很多,植物吸收的水分不足以弥补这种支出,就会引起水分亏缺。教材P11活动思考正确;错误;错误;正确。教材P13活动思考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教材P14活动探究1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2热带气旋属于低压系统。教材P17活动思考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教材P17活动探究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2九州岛和北海道。3A、B两
5、地震级相同,A由于离震中近,所以烈度大。教材P18活动探究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2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出现断裂和错位,引起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环太平洋地区正处于板块边界地带,所以多地震。3(1)伊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2)地震可以摧毁建筑,使人们失去家园,造成人员伤亡,诱发其他地质灾害共同影响人类,比如火山、海啸等。教材P18阅读“美国旧金山的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教材P24活动探究1.2洪峰流量减小而
6、水位却上升。说明河道、湖泊淤积使河道湖泊调峰能力下降。教材P25活动思考1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甲基汞、重金属粉尘、镉、多氯联苯、光化学烟雾等。2公害事件:如:1981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现代派露天音乐会上,当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响起后,有300多名听众突然失去知觉,昏迷不醒,100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噪声污染事件。教材P26活动探究因地而异。比如:南北方的差异:气候变暖,对于北方有利的是农业生产的积温值可能增加,但是可能降水减少,造成干旱影响农业生产。教材P27活动思考氟利昂作为氯氟烃化合物中的一类,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且极难被分解、不可燃、无毒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清洁溶剂、制冷剂、保温材料、喷雾剂、发泡剂等都使用了氟利昂。氟利昂在使用中排放到大气后,其稳定性决定了它将长时间滞留于此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由于氟利昂不能在对流层中自然消除,只能缓慢地从对流层流向平流层,在那里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分解,分解后产生的原子氯将会破坏臭氧层。教材P2829活动思考水库大坝越高,地震概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