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220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2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3文化创新备考导航考点分布命题方向注:数字代表近5年全国高考考次。命题指数:选择题;非选择题1.命题特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和措施类为主。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意义主要立足于信息的解读,文化创新的途径以启示类、措施类考查为主。2.备考方向:结合具体事例,阐述文化创新的作用及怎样推动文化创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具体事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核心提示1.一个根本途径:社会实践。2.两个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三个意义:文化创新的意义。4.四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2、”。必背术语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4.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5.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材料(节选自2015海南卷,15)“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探究:运用文化生

3、活知识,说明县政府的做法的依据及作用。提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该县政府的做法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有利于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3)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2.文化创新的意义

4、(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提示可以结合哲学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渊源。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

5、,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2.区分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目的、标准、根本途径、主体、根基和渊源(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4)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5)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6)文化创新的根基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7)文化创新的渊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1(2016新课标丙卷,19)2015年,新版辞海编

6、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 B. C. D.解析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既是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也是发挥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作用的体现,答案为B;文化创造源于社会实践,错误;不为材料所反映。答案B训练1(2014江苏卷,19)“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

7、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解析解答好本题需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这就不难选出A为应选答案。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文化创新的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2(2016新课标乙卷,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

8、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 B. C. D.解析“华阴老腔” 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通过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引起巨大反响,其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错误;传播手段和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错误。答案A训练2(2

9、015四川卷,13)“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下表)。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建议依据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

10、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生活,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各建议的文化生活依据。本题依然是单纯解读设问无法准确定位所运用知识点的题目,同样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详加解读;题目中“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家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显然在增进文化交流的同时,发展了经济,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题目中“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的文化网络平台”,定位在大众传媒这个点,具体来讲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题目中“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强调文化创新对文化的影响,具体即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题目中“积极参

11、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强调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的发展。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材料(节选自2014天津卷,10)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探究:佛教在中国发展

12、的过程对文化创新有何启示?提示: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2)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文化创新

13、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坚持正确方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1.把握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2.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14、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3)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3.全面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及应克服的错误倾向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典例3(2016新课标甲卷,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

15、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 B. C. D.解析我国历史悠久的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与其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密不可分,这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运用现代艺术手段的创新,答案为D;材料未涉及大众传媒,不当选;错在“取代”。答案D训练3(2015山东卷,30)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

16、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 B. C. D.解析“作者为传播正能量”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主体必须要有责任和担当,符合题意;“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又反映了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符合题意;“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本身正确,但题意没有体现,故排除;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但不是说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因为外国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错误,故排除。故选B。答案B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典例4

17、(2014新课标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

18、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解析本题审题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可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是如何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即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回答问题,再结合材料,即可找出答案。答案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

19、成果中推进创新。通过两个“一”、两个“两”把握文化创新(1)两个“一”:一个主体,即人民群众;一条根本途径,即社会实践;且二者之间是统一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两个“两”:两条基本途径,从文化继承的角度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从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角度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训练4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以朴实细腻的歌词、深情舒缓的旋律,配以网友30年与父母的合影作为背景,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

20、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赡养”等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有评论认为,是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就了这首歌曲,更是亿万观众的共鸣使歌曲爆红。你认为该歌曲走红的原因是什么?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进行简要分析。解析本题以当红歌曲为背景考查文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主要涉及社会实践和大众传媒的作用。答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歌曲立足实践,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歌曲借助央视春晚舞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并得以迅速广泛传播。易错点1文化创新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易错典例1(2010北

21、京卷,26)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易错分析典例剖析“偏爱画马”是情感因素,“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是生活感悟,因此C项当选。B、D两项均否定了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设陷方式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把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当成文化创新的源泉,把文化创作者当成文化创新的主体应对策略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

22、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矫正训练1近几年来,很多新词由于能够“淋漓尽致、言简意赅”地表达网友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期望,而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这表明()A.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源B.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C.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推陈出新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的源泉的理解。一些新词语的出现和流行满足了网友表达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期望的需要,这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正确。A、B说法明显错误;C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D易错点2没有弄清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途径易错典例2(2014天津卷,10)印度佛教自汉

23、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 B. C. D.易错分析典例剖析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宋明理学,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会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不会使文化差异性消失,说法错误;“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以儒家为主导”说明

24、正确;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文化交流借鉴,说法错误。故选C项设陷方式通常的设陷方式错误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途径应对策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途径,而且具有唯一性,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称之为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途径矫正训练2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C.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解

25、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D正确切题;A不选,材料没强调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不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而非体现时代精神;C不选,材料不涉及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答案D从中国新歌声的成功看文化创新热点透视中国新歌声的成功是文化创新的典例。高考可能结合该热点考查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知识。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创 新 预 测1.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自2012年7月13日在浙江卫视首播以来,已成为每年夏天

26、中国大地最“红”的声音。随着节目的走红,大腕评委和草根歌手彼此真诚平等互动的场景以及选手们的美妙歌声、温情故事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A. B. C. D.解析“深远持久”材料未体现;“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说法错误。答案A2.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金磊认为,对于音乐产业来讲,原创力是它的发展源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金磊表示,“如果中国好声音能办5年,那么中国好歌曲能办50年。”中国好歌曲能走得更远,体现了()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

27、好歌曲的创新是对舶来品中国好声音的否定和革命批判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直接提高综合国力文化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 B. C. D.解析材料强调原创力对音乐产业的重要性,即创新的重要性,符合题意。中对中国好声音的否定和革命批判不正确,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否定和批判。错在直接提高综合国力,应是间接提高综合国力。故答案选C。答案C3.英国国际传媒、越南国家电视台相继订购中国好歌曲。专家评论说:这是“里程碑式的交易”,中国综艺节目在苦心探索多年后终于实现了第一次逆袭,意味着中国电视界开始从购买洋节目模式发展到出售本土节目模式,结束了只“引进来”不“走出去”的历史。

28、这提升了中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能激励更多可被海外借鉴、复制的中国节目的出现。作为首档走出国门的节目,中国好歌曲从模式、赛制到宝典均为原创,这也是它能获得国际市场版权认证的根本原因。灿星制作副总裁尹晓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曾经成功制作了很多优秀节目,在积累经验之后,是时候研发自己的模式了。” 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角度,谈谈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的。答案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具有巨大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中国好歌曲的成功主要在于它对原创的坚持。中国好歌曲节目坚持原创,引领中国电视界从购买洋节目模式发展到出售本土节目模式,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好歌曲节目

29、坚持原创,实现了“里程碑式的交易”,提升了中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激励更多原创节目的出现和“走出去”,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A组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是要()A.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C.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D.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解析我国文艺创作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

30、量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B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设问要求。答案B2.近年来,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动机。有人说“创意来自创作者的灵感,因此文化创作者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这种观点否定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灵感对文化创新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 B. C. D.解析题干中观点认识到文化创作者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创意尽管依靠灵感,但最终还是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故不选,答案选B。答案B3.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为背景的影片肤色在英国上映,受到各方好评。该

31、片导演介绍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能从影片讲述的故事中找到或多或少内心的共鸣。这表明()文化创新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大众传媒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解析说法本身错误,艺术创作的动力应是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符合题意。答案B4.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社

32、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解析网络的迅速发展属于社会实践,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创新的形态,材料说明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5.富有传统市井文化气息、浓缩现代市民生活乐趣的茶馆相声是津味文化的重要标志。茶馆相声的优势就在于“原汁原味、雅俗共赏”,既保留了相声的原貌,又合老百姓的胃口。一位相声名家指出:茶馆相声太雅了没人爱听,太俗了让人没法听。茶馆相声的发展要做到()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继承传统,注重保留茶馆形式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A. B. C. D.解析注重

33、保留茶馆形式,并不能真正实现茶馆相声的发展,故排除。错误,不能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而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答案B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材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 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解析“面向未来”对应创新,“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对应继承,故D项入选。答案D7.中西方教育的总体差异,启示我们()中国西方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学生有学什么的自主权教育方法有利于打基础教育方法有利于发挥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想像

34、力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A.学习西方文化,让西方文化为我所用B.坚持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C.教育发展既要批判继承,又要博采众长D.要通过改革使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和西方教育方式各有利弊,因此教育发展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C正确;A只强调了学习西方文化,B只强调了坚持本民族文化,都是片面的,排除;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本身就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D错误。答案C8.“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与“闭门造车”是两种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因为()A.前者是历史

35、虚无主义,后者是民族虚无主义B.前者是民族虚无主义,后者是历史虚无主义C.两者都割裂了文化发展中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D.一味推崇外来文化与一味拒绝外来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解析“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民族虚无主义,“闭门造车”是封闭主义,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都是错误的。故答案选D。A、B、C观点错误,应排除。答案DB组9.2016年9月4日,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在杭州西湖岳湖景区内上演,舞台设置于水下3厘米处,演出节目包括交响乐、舞蹈、越剧、古琴大提琴合奏、钢琴独奏等,中西合璧、美轮美奂。实现传统与时尚、手艺与演艺的混搭,

36、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享受。这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大众传媒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 B. C. D.解析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A10.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旧物种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新物种取代旧物种时,不仅不排斥,而且必须保留旧物种的某些特征。这对文化创新的启示是()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要突破既有的理论和实践文化创新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A. B. C. D.解析新物种取代旧物种时,不仅不排斥,而且必须保留旧

37、物种的某些特征,这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需要坚持“扬弃”的观点,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排除;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11.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说过“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C.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D.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解析“横渠四句”的意思是要求我们要勇于承担、为人民谋利益,继承古人学问,开启未来太平,故C最符合设问要求。答案C12.电影捉妖记根据

38、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结合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解析符合题意。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本题讲的是文化产业,排除。错误,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A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从网络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到网络作品进入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视线,网络文学的崛起已势不可挡。网络文学

39、凭借其大众性、互动性、即时性、娱乐性等特征吸引了庞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材料二对于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作家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有恐惧者,有不屑者,也有包容者。而某权威媒体表示,当下重要的不是纠缠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PK中哪方取胜,重要的是中国作家应该努力创作,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因为,读者不会亏待他们喜欢的作家。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你认为中国作家应该如何努力,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答案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为自身创作寻找智慧的源泉和动力。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要继承传统,推

40、陈出新,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另一方面要使作品体现时代精神。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实现作品创新。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作品。要以创作、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为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14.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零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造成阅读障碍,这一现象引发了激烈争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赞成派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

41、懂“古文”,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入世界,活在现在。反对派则认为,“零翻译”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材料二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一方面取决于其能否及时了解和吸收世界上最新的先进科学与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取决于其能否及时把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通过最新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成果传播出去。前者可谓“文化输入”,后者则谓“文化输出”。让这出入通畅的一座关键桥梁,就是翻译。(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2)请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

42、加强翻译的意义。答案(1)示例一:赞同。理由: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继承性。保持汉语的纯洁性有利于延续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汉语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外来语的过度使用会破坏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示例二:反对。理由:文化需要交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语言的合理成分,有利于汉语的丰富和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世界。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顺应时代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吸收外来语言,是具

43、有高度文化自信的体现,不会损害汉语的纯洁性和中华文化的传承。(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的桥梁。加强翻译有助于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助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长效热点讲座(五)继承优秀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热点缘由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长效热点。从理论层面看,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从实践层面看,对继承传统文化存在着误区,当今社会,人们大都在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文化,有意或是刻意地模仿,不

44、知不觉间对中华传承5 000年的文化有着一种鄙夷与抵触。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向外界表达获奖感言时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2016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2017高考大纲,多门学科都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教育部把教育的目标正式调整为“立德树人”。热点探究获取信息(命题素材)调动知识(答题要素)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

45、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示例: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教育部决定从2015年9月起,增加小学语文的古典诗词篇幅; 2017高考大纲,多门学科都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2016年10月

46、14日,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暨全国民间文艺之乡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守望 传承 弘扬 复兴”的倡议书,号召大家保存民族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独特的作用(2016新课标丙卷,39)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2016天津卷,14)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2015新课标卷,3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

47、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运用(答题流程)(2015浙江卷,40)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

48、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第一步:审设问,明确回答方向(问什么,答什么)知识限定: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主客体限定: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角度限定:说明道理,属于体现类非选择题第二步: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第三步: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选什么)知识提纲有效信息传统文

49、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示例: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用术语,加材料)答

50、案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剔除与改造带有封建宗法性质的内容。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训练(命题预测)2015年7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

51、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2016年9月28日,中华戏曲名师传承训练营汇报演出暨颁奖典礼在北京剧院举行。2016年9月,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专家授课、提高素养”的原则,遵循“一年试点、二年推开、三年见效”的目标,郑州市在部分驻郑高校和中小学开展、普及戏曲基本知识,传承弘扬戏曲文化精粹,推动师生了解戏曲、热爱戏曲,激发学生尊重历史、景仰文化,培育戏曲特色培训的教育品牌。(1)运用传统文化的作用和特点的知识,分析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必要性。(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

52、识,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首先,要认真分析试题的考查意图,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第(1)问,考查角度是“为什么”,第(2)问,考查角度是“怎样做”;其次,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分析。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永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就是要弘扬传统戏曲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这既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创新戏曲文化的根本途径。对待传统戏曲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并结合时代精神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传统戏曲加以继承发展、发扬光大。面向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戏曲文化的需求,发挥人民群众在戏曲传承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大众传媒等现代科技传播手段,加快人们对传统戏曲的了解,促进传统戏曲的传播、继承与发展。在传统戏曲的传承过程中,应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