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159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临沂一中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检测题 第一卷:客观题(40分)一、 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伯仲(zhng)神妪(y) 修葺(q) 巨擘(b) 颀(q)长B、云栈(zhn) 逶迤(y) 铁砧(zhn) 栖隐(q) 踯躅(ch) C、凝脂(zh) 江皋(go) 蹿(cun)红 应(yng)届 纤(xin)尘D、霰雪(xin) 吴戈(g) 后裔(y) 祠堂(c) 处(ch)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竣工 缜密 水蒸气 寸草春晖 漫山遍野B、沧桑 销蚀 势利眼 卑恭屈膝 瑕不掩瑜C、犒赏 装帧 水龙头 纷至沓来 民生凋蔽D、毕竟 旋

2、律 侯车室 摩拳擦掌 天崩地坼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教材中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多源于文章被“大卸八块”为干瘪的“知识点”,令人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心生畏惧。B、 做人须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一是一二是二,一言九鼎,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才会收到朋友、同行的信任,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C、 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而与学校无缘。D、 “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的风生水起,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达到上万件。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

3、句是( )A、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曾对茅盾的子夜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B、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C、今年,山东农村信用社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D、有些橱柜商为了争一个好看的橱柜品牌名次,不惜通过“假单”来制造假象,这显然违背了销售排行榜原来的初衷。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B、俗语讲

4、:日久见人心。心者思想也,常人之心,年月可现,哲人之心,世纪方知。C、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如英雄儿女(根据巴金团圆改编)、红高粱(根据莫言红高粱家族改编)等等。D、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二、社科文阅读(9分) 四时之外 朱良志 中国人有独特的时间观,我们在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是一绵延的流,绵绵不绝,以时间统空间,世间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流动中活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还有一种超越的思想,即所谓“荣落在四时之外”,就是悬隔时间,截断时间之流,撕开时间之皮,到流动时间的背后,去把握

5、生命的真实,拷问永恒的意义,思考存在的价值。它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美学中极富价值的思想。 苏州沧浪亭有一小亭,亭廊柱上题有一副对联:“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这副对联却令人难忘,只是觉得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前句是中国诗词中常见的感叹,如欧阳修浪淘沙词:“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是代未来预想,今年很好,当下很好,但来日如何,明年如何?明年不知流转于何处,时间转瞬即逝,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后一句引东晋王徽

6、之对竹子的感叹,强调当下此在的感受。两句又有密切的情感逻辑,正因为我们无法把握未来,正因为必将缺席,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这副对联有无奈,但更有惊悟。中国艺术强调,时间、空间带给我们的是局限,超越时空,领略当下的圆融。这里含有中国人刹那永恒的思考。 禅家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为妙悟的最高境界,一个悟道者,在一个静寂的夜晚,享受山间之清风、湖上之明月,由当下所见一月,想到万里长空,天下是是处处,都由这一月照耀,由此刻,想到自古以来,无数人登斯山、登斯楼、望斯月,月还是以前的月,山还是以前的山,江湖还是以前的江湖。万古的时间和此顷,无限的长空和此在,就这样交织到一起。这里不是做短长之比

7、、大小之较,也不是强调联想的广泛和丰富,而是在渺小和无垠、短暂和绵久之间流转,作时空的遁逃。强调妙悟就在当下的事实。 被闻一多称为“泄露了天机”的刘希夷的代白头翁诗云:“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诗中表达了在如水的时光中如何抓住一些影象的思考。张若虚以他妙绝人寰的千古叩问震撼着人们的心扉:“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而李白一首把酒问月传达了更为放荡的思考:“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应如此。”这些天才诗人几乎是在神秘的颖悟中,和合物我,齐同古今,万古同一

8、时,古今共明月。虽短暂并无局限,虽脆弱但并不能随意摧毁,虽渺小并无缺憾,诗人们在超越中占有了无限,与过去晤谈,与未来商兑。正像沈周诗中所说的:“天地有此亭,万古有此月,一月照天地,万物辉光发。不特为亭来,月亦无所私。”(题天池亭月图)在颖悟中顿入了永恒。瞬间永恒是禅宗最深刻的秘密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秘密之一。“万古江山在目前”,大道就在今朝,就在此刻,就在此刻所见的十五圆月。明代心学家陈白沙说:“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关键在于“我在”,此在并不因为过去而失去意义,目前不因为广远而丧失可观之处,此顷我在此处,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圆满而无缺憾,“我在”,世界因而有意义。

9、6.下列对“四时之外”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在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是一绵延的流,绵绵不绝,以时间统空间。B、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有一种超越的思想,悬隔时间,超越春夏秋冬四季。C、撕开时间之皮,到流动时间的背后,去把握生命的真实,拷问永恒的意义。D、这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美学中极富价值的思想。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美学的最高境界,只有禅家悟透。B、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我们注定无法把握未来,并且无所作为。C、中国诗人在对生活现象的认知中都能达到“和合物我”的境界。D、只有“我在”,时间和空间才会被赋予

10、意义,世界才会圆满而无缺憾。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沧浪亭里有一小亭,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这里的风景却令人难忘,人们都觉得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B、欧阳修浪淘沙强调的是对未来的预想,认为时间转瞬即逝,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C、万古的时间和此顷,无限的长空和此在,就这样交织到一起。不作做短长之比、大小之较,也不强调联想的广泛和丰富,而是在渺小和无垠、短暂和绵久之间流转。D、作者通过分析刘希夷、张若虚和李白的相关诗作,强调的是这些诗人在超越中占有了无限,与过去晤谈,与未来商兑,在颖悟中顿入了永恒。三、文言文阅读(12分)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

11、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

12、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保定

13、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 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选自周书于谨列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谨为长流参军 引:推荐 B、请诣阙披露腹心 诣:到去C、询访戎略 访: 拜访 D、夙蒙丞相殊眷 夙:向来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以乜列河等饵之 木欣欣以向荣B、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4、,而耻学于师D、名位虽重,愈存谦挹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1.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B、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C、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D、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

15、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四、 课内诗歌赏析(4分)13.将进酒一诗中使用了典故的一句是( )A、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B、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14. 阅读陆游书愤,选出下列各项赏析不当的一项。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16、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A、从整首诗歌来看,首联写年轻时的一腔豪情;第二联是写追忆宋军当年抗金的壮举;三、四联表达的既有怀才不遇的悲愤,又有依然渴望建功的壮志。B、颔联所用艺术手法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一样的。C、“塞上长城”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这里既用以比喻为守卫蜀国殚精竭虑的诸葛亮,也借以自喻。D、尾联中“出师一表”指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整联既是表达对武侯的钦佩之情,也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和抱负。 第二卷:主观题(110分)五、古诗文鉴赏与默写(22分)1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

17、问题。(4分)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释:写于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 问: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赏析。1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释:此诗当为岑参隐居终南山时因拜访友人郑鄠不遇而作 然:通“燃”。 (1)这首诗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请作分析。 (2)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分析诗中郑鄂的人物形象。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迟迟钟鼓初长夜, 。(2)出师未捷

18、身先死, 。(3) ,铁马秋风大散关。(4) ,犹自音书滞一乡。(5) ,乾坤日夜浮。 (6)云青青兮欲雨, 。(7)细草微风岸, 。 (8) ,但愿长醉不愿醒。(9)白云一片去悠悠, 。 (10)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六、语言文字运用(10分)18. 对联被视为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下面给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学过的诗歌人物或内容入联,为它拟出下联。要求:对仗工整,最后一个字平仄相对。(4分)上联:杜子美登岳阳楼忧怀天地 下联: 19. 微写作:(6分) 请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展开想象,将杜甫旅夜书怀中的首联和颔联改写成散文化文字。 要求:1、不少于100字。2、

19、描写细腻,并保留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七、散文阅读(18分) 藏书忧 余秋雨 我称不上什么藏书家。好书自然也有不少,却没有版本学意义上的珍本和善本。我所满意的是书房里那种以书为壁的庄严气氛。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走进书房,就像走进了漫长的历史,鸟瞰着辽阔的世界,游弋于无数闪闪烁烁的智能星座之间,我突然变得琐小,又突然变得宏大,书房成了一个典仪,搡持着生命的盈亏缩胀。 罗曼罗兰说,任何作家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理的单间。书房,正与这个心理单间相对应。一个文人的其他生活环境、日用器物,都比不上书房能传达他的心

20、理风貌。书房,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 有时,窗外朔风呼啸,暴雨如注,我便拉上窗帘,坐拥书城,享受人生的大安详。是的,有时我确实想到了古代的隐士和老僧,在石窟和禅房中吞吐着一个精神道场。 藏书者就这样自得其乐,但一种担忧渐渐从心底升起:我死了之后,这一屋子书将何去何从? 许多老学者逝世时,如何处置丰富的藏书确实成了一个苦涩的难题。学问不会遗传,藏书对子女未必有用。他原来所在大学的图书馆很想把藏书全数购入,但这是预算外开支,经费当然不足。旧书店收购了他们所需要的书,余下的书籍最后当作废纸论斤卖掉 有的学者因而下了决心,立下遗嘱,死后把藏书全部献给图书馆。但是这些学者并非海内大儒,图书馆不会开设

21、专室集中存放。个人藏书散入大库,哗啦一下就什么踪迹也找不到了,学者无私的情怀十分让人感动,但无可否认,这是学者的第二次死亡。 有位教授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这种寻找十分艰苦,同专业的研究生是有的,但人品合意、女儿满意的又是凤毛麟角。教授寻找的,其实是自己第二生命的延续,经历了一系列的悲剧和滑稽,他终于领悟,能谈得上延续的至多是自己写的书;至于藏书,管不得那么多了。 写藏书写出如许悲凉,我始料未及,但觉得这种悲凉中蕴涵着某种文化品尝。 中国文化有着强硬的前后承袭关系,但由于个体精神的稀薄,个性化的文化承传常常随着生命的终止而终止。一个学者,为了构建自我,需要吐

22、纳多少前人的知识,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和时间,苦苦汇聚,死死钻研。这个过程,与买书、读书、藏书的艰辛经历密切对应。当你渐渐在书房里感到舒心惬意,也就意味着你在前人和他人面前开始取得了个体自由。越是成熟,书房的精神结构越带有个性,越对社会历史文化具有选择性。再宏大的百科全书、图书集成也代替不了一个成熟学者的书房,原因就在这里。但是,越是如此,这个书房也就越是与学者的生命带有不可离异性。书房的完满构建总在学者的晚年,因此,书房的生命十分短暂。 新一代起来了,必须从头来起,一本本地购读,一点点地汇聚,再一步步地自我构建。单单继承一个书房,就像贴近一个异己生命,怎么也融不成一体。历史上有多少人能最终构建起

23、自己的书房呢?社会上多的是随手翻翻的借书者。而少数好不容易走向相对完整的灵魂,随着须发皓然的躯体,快速地在书房中殒灭。历史文化的大浪费,莫过于此了。嗜书如命的中国文人啊,你们的光荣和悲哀,该怎样裁割呢? (选自文化苦旅,有删节)20. 文章开头画线部分描写了“我”走进书房的感受,请具体分析其语言表达特色。(4分)21. 文中前四段写藏书者“自得其乐”的作用是什么?(4分)22. 文中第五段画线句说“如何处置丰富的藏书确实成了一个苦涩的难题”。请说说处置藏书“难”在哪里?(4分)23.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所说的“光荣和悲哀”的意蕴。(6分)八、读下面一则材料,自主立意作文(60分)学习中国古代

24、诗歌散文欣赏,我们惊叹于古代文人生活里总是充满了诗意古代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虽然恶劣,但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人生坎坷;不论是孤独羁旅,还是徜徉自然他们总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好,顿悟哲理,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心中充满了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温度”。而我们现代人呢?物质生活自然极大丰富了,但精神也似乎变得麻木和贫瘠:不读书、追明星、崇尚快餐文化、沉迷网络,甚至于只执着于物质利益,人心变得冷漠古人那种诗意的生活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了。有人认为,这是时代的必然,快节奏、物质化的社会必然冲淡生活的诗意;也有人认为,我们应该重拾古人的诗意生活,是否能拥有诗意生活关键看个人的心境。读完材料,你作何感想呢?请根

25、据材料,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或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语文 参考答案1、B 铁砧(zhn) 踯躅(zh zh)2.A B项“卑恭屈膝”应为“卑躬屈膝”;C项“民生凋蔽”应为“民生凋敝”; D项“侯车室”应为“候车室”3.D A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B.一句话的分量就像九鼎那样重,形容说说的话分量重,作用很大。C.豆蔻年华:形容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4.C A.偷换主语,可以在一直前加子夜或“书”B.句子歧义D.“原来”与“初衷”重复5.选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心者思想也”后面改为句号,“年月可现”后面改为分号;C项,省略号与“等

26、等”功能重复;D项,大小并列层次混乱,“家庭”后的顿号改为逗号。6、C A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观,而非“四时之外”的内涵;B理解肤浅,这只是表面意思,而不是其实质;D是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超越思想的评价。7、D A“美学的最高境界”表述错误;B“并且无所作为”无中生有;C“中国诗人都能”以偏概全,论述太绝对。8、A 理解有误,原文是“这副对联却令人难忘,只是觉得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答案:9. C 访:咨询 10.C 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A项介词,用;连词,表修饰。B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D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11.D 12.B 于谨一人制定了伏击的计策。13、C 1

27、4、C 第二卷四、15、反衬。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繁华的梦境进行对现实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或者:“虚写,作者通过对繁花梦境的虚写,对现实进行了衬托。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16、(1)“然”和“暖”用得最好。“然”字通“燃”,意为燃烧。这里用了拟物手法,把写出了暮雨中的涧花写成燃烧的火焰,写出了盛开的热烈。 “暖”字意为温暖,这里运用了拟人,本句是说”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生动地写出了郑鄂居住之地环境温馨优美。 (2)性情高雅、志趣高洁。从 “涧花”、“ 檐峰”、“ 鹿群”、“ 山

28、霭”等超凡脱俗的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得偏僻幽深,是一个高雅出尘的隐者。淡泊宁静、闲适恬淡。“春云”、“暮雨”、“潭树”、“涧花”等意象写出了隐居之地清幽的环境,烘托出郑鄂淡泊宁静、远离凡世的隐者形象。17、 略。五、 语言文字运用 18、示例: 李太白游天姥山傲啸山河 孟襄阳归鹿门山乐享园田 王魔诘坐终南山静观朝槿 姜尧章过维扬道悲叹空城 19、寒夜里,我独自飘零在一叶孤舟上,空旷江面上只有我和一根高高的桅杆,岸边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也瑟瑟发抖,孤独而又凄凉。顺着江岸放眼望去,平旷的原野无边无际地延伸着,硕大的星星垂在浩瀚的天幕上,天幕下大江奔涌,月亮仿佛也跟着上下翻动着。顿时显得我更渺小了

29、。(不是简单地翻译。一要运用描写,二要有合理想象,三要要捕捉到画面背后的抒情主人公意境和情感。) 六、现代文阅读。 20.(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藏书数量之多,以及藏书的意义、影响。(2) 句式上整散结合,语言厚重,富有节奏感和张力。21.(1)具体表现了书房对于学者精神吸纳的重要作用,为下文有关书房与学者构建自我的关系的论述蓄势(作铺垫); (2)和写藏书之忧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本文主旨:对于学者藏书散失及其个性化文化财富难以传承的悲哀。22.(1)继承方面:要么对子女未必有用,要么寻找继承人十分艰苦。(2) 卖出方面:原大学图书馆全购经费不足,或者零散卖给旧书收购人,有的甚

30、至被当作废纸处理掉。(3)捐献方面:图书馆不设专室集中存放,将其散入大库,失去学者踪迹,以致学者“二次死亡”。(每条2分,答出两条就可以得满分)23.(1)中国文人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书房:说明构建书房的过程是完成对自我的构建(或者答“能走向相对完整的灵魂”)。(2) 书房的生命短暂,藏书不能传承下去:表明学者个性化的精神世界和灵魂常常随着生命的终止而终止(或者答“会造成历史文化的浪费”)。(3) 书房与学者的生命带有不可离异性: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传承中个体精神的辩证思考。七、作文 本作文紧贴本学段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现实生活。立意关键词:古人、现代人、诗意生活,精神、物质等。诗意生

31、活作何理解?材料点出了内涵在生活中发现美好,顿悟哲理,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心中充满了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温度”。相反的,诗意生活的反面是生活的物质化和浮躁化、娱乐化与快餐化不读书、追明星、崇尚快餐文化、沉迷网络,甚至于只执着于物质利益,人心都变得冷漠。立意上,既可以同意这是一种必然;也可以主张重拾古人的诗意生活。立意例举:一、认为这是一种必然。1、我们应适应社会节奏,顺应时代下市场化的潮流,不要一味沉溺在过去。2、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符合时代的就是我们需要的。传承古人的精神,不意味着否定今天的精神生活方式。3、快餐文化、网络文化中也有精神的大餐,关键要用心去感受和发现。4、

32、娱乐也是一种精神,关键看怎么娱乐二、 应重拾古人诗意(一)探讨诗意生活遗落的原因1、 没了善于发现的心灵和眼睛2、 信仰、思考的缺失3、 价值观念的物质化4、 没了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5、 心灵没了温度,没了温暖的情怀。6、 物质生活、网络文化的冲击,阅读的缺失。(二) 如何构建诗意生活1、 善于发现美2、 善于感受真善美3、 心怀感恩的面对生活4、 树立信仰,重建精神5、 让生活慢下来6、 传承文化7、 淡然处世,享受生活8、 世界没有变,变的是我们的心境。9、 世界变了,对待生活的心态不应该变。只要端正心态,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无处不在。 写作要求:必须紧扣现实;必须联系古代人的生活状态;必须准确理解材料的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