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当代阅
2、读史上,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它动摇了“唯一标准答案”的僵化思想,对我国阅读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然而,众多匪夷所思的“多元解读”也随之出现,这类荒腔走板的解读,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之中。这些混乱认识与理论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接受美学”是西方读者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流派,它认为“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国内有人把它形象地推进一步: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但是,他们忘记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用都无异于一块石头,然而要用的时候,石头不可能
3、当斧头,废纸更不能当作品。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它的附属功能是不能混淆的。其实,西方“读者中心论”也强调在以读者的接受来阐释作品时,要避免纯主观的、任意理解的心理主义陷阱。毕竟,读者接受有时代局限性和主观任意性。没有接受,作品不能最后“现实化”;但单个读者的接受理解还不能等于作品的全部,只有代代相承的接受链才有望接近作品本身。既然如此,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也正因如此,任何接受都可能是对另一接受的局限的弥补;同时,任何接受都有提高、修正之必要,更不用说要对错误接受予以纠正。此外,多元解读与文本制约是同时发生的。文本是一个未确定的“召唤结构”,文本“空白”中存在某种意向,召唤读者去言明,并
4、希望读者完全按照文本召唤,实现文本解读的一切潜在可能。个体读者只能实现一部分可能,而读者的多元反应成为必然。因此,作品的“召唤结构”的“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而文本本身又对阅读进行基本限制。正如鲁迅所言:“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设想的相同不过那性格、言动,一定有些类似,大致不差,要不然,文学这东西就没有普遍性了。”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有只“看不见的手”,不管读者愿意不愿意,背后的决定者乃是文本。历史上错误的“读者决定论”不止出现过一次。李白、杜甫的诗歌曾经不入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遭受法国主流社会的审判然而,一切“假哈姆雷特”都动摇不了经典文本的地位。总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
5、个哈姆雷特,不应该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更不应一千个都不是哈姆雷特,甚至没有了哈姆雷特,我们应该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摘编自赖瑞云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中小学课堂上对文本荒腔走板的解读主要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B. 单个读者的理解有局限性而无法像代代相承的接受链那样有望接近作品本身。C. 任何单个的接受都需要提高、修正;因此单个的接受不能正确对作品做出判定,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D. “召唤结构”中的“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希望读者完全按照文本召唤,实现文本解读的一切潜在可
6、能,多元解读就成为一种必然。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第三段中“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将“斧头-石头”的关系与“作品-废纸”的关系进行类比,批驳了那些片面夸大读者作用的观点。B. 作者在第五段中引用鲁迅先生所言为了论证文学具有普遍性这一观点。C.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遭受法国主流社会的错误批判这一事例说明“读者决定论”之类的错误在历史上并不少见。D. 本文以真正理解作品为写作动机,主要论证了多元解读应避免的误区以及要遵循的原则。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A. 相比较而言,“读者决定论”比“读者中心论”更加重视文本本身对阅读的基
7、本限制。B. 鲁迅认为,文学具有普遍性,文学欣赏也具有普遍性;文学具有普遍性的前提是“召唤结构”的“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C. 对个人理解进行提高、修正并与其他读者交流,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作品,有助于形成代代相承的接受链。D. 只要能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就能找到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C项,因果颠倒,原文第四段为“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也正因如此,任何
8、接受都可能是对另一接受的局限的弥补;同时,任何接受都有提高、修正之必要,更不用说要对错误接受予以纠正”,因为“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所以“任何单个的接受都需要提高、修正”。“因此单个的接受不能正确对作品做出判定”不合文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B项,引用鲁迅所言是为了论证“多元解读和文本制约是同时发生的”这一观点。故选B。【3题详解】(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
9、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A项,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为“西方读者中心论也强调在以读者接受来阐释作品时,要避免纯主观的、任意理解的心理主义陷阱。毕竟,读者接受有时代局限性和主观任意性”以及第六段的内容可知,应该是“读者中心论”比“读者决定论”更重视文本限制;B项,文学具有普遍性的前提是“文本本身又对阅读进行基本限制”,见原文第五段;D项,“只要就”表述绝对化,原文最后一段为“我们应该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故选C。【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
10、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8月 8 日,九寨沟地震发生 18 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 25 秒。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再考虑到 25 秒的写作时间,人类完败了。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职位进军。有人预言,除了华尔街的交易员,像律师、会计、医师等高端职位,也将大量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埃隆马斯克说在未来 20年,全球
11、12%至15%的劳动力将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李开复则认为,10 至 15 年之后,也许50%的人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的局面。“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工作革命,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很显然也会有不少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陶庆华说,“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所以,只有新型劳动者,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摘编自人工智能来了,你的饭碗会被拿走吗,2017 年 9 月 14 日光明日报)材料二: 近年,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全球关注和辩论的焦点。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会导致人类的工作机会大量缩减,甚至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
12、灭性冲击。但戴尔表示,他本人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他认为技术就是要推动人的潜力最大化。任何一种新技术或者新工具可以有好的用途,也可以有坏的用途。“技术发展不应成为我们害怕的理由。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与机器合作的世界。”戴尔还谈到,新的技术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等。就如同劳动力和资本,数据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投入要素。“数据是一种新的力量,正在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摘编自迈克尔戴尔:人工智能时代是人加机,而非机减人,9 月 29 日新华网)材料三:预计到 2020 年时,与全球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行业增加值将达到近 20 万亿美元,中国约有69%的企业将数字业务发展作为未来一年内的首要任
13、务。对于企业来讲,数字时代已然来临。在未来,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服务需求的主题,依靠类似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将把渠道内的客户服务与效率提升到极致。可以预见的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识别、智能匹配、智能解答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推送。(摘编自AI将改变客户体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2017 年 9 月 29 日环球网)材料四:目前人工智能尽管有了长足发展,但毫无疑问都只是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我们现在缺乏一个建立在与认知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知识成就基础之上的能真正解析人类智能之谜的理论。诚然,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从理论上讲,通过
14、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能达到。可是,当前智能机器与人类的差距显然是存在的,智能机器与人的本质差异可能就在“个性”方面。理论上讲,软硬件完全相同的机器之间,是无所谓“个性”的,而人的重要的特征就在于拥有建立在自由意志基础上的个性。就技术而言,不管是智能实体还是网络虚拟人,如果不能深入解析人类心智本身,则雷库兹韦尔预言的奇点,即在2029年我们将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梦想就不可能到来。因此,深入解析人类“自由意志”和“个性”的本质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目标的必经之路。但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一旦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人类将不得不面临新的伦理与现实的问题。(摘编自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201
15、7 年 4 月 25 日中国社会科学网)4.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相关情况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劳动力在人工智能创造的高端新型产业中难有用武之地。B. 数字时代,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服务的重要需求,而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企业将大大提升服务客户的水平。C. 成功解析了人类智能之谜,就可以使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从而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梦想。D. 这四则材料以人工智能为论述对象,多角度,多层次对其发展做出了探究,展现了其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九寨沟地震中,机器高效的新闻稿写作,宣告了在新闻写作
16、方面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完胜。B. 戴尔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因为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等。C. 未来,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可以获得更方便、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D.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以达到。E. 尽管人工智能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深入解析人类是其必经之路。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利弊。【答案】4. C 5. CE 6. 利:创造新型产业需求,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推动人的潜力的最大化,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企业的
17、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弊:取代部分领域的人类工作,淘汰大量传统劳动力,加剧失业问题。可能导致人类面临新的伦理和现实问题,如机器反过来控制人类等新问题。【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相关情况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C项,过于绝对,成功解析了人类智能之谜,不一定就可以使机器具备自由意志。【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以偏概全,新闻写作包括
18、很多方面,例如“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带有作者强烈个性色彩,而这恰恰是目前人工智能欠缺的;B项,强加因果。戴尔本人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是因为他认为技术就是要推动人的潜力最大化;D项,忽略了前提,把理论上的可能性说成必然,原文讲的是“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从理论上讲,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能达到”。【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利弊”,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作答时可以先从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如“利”:材料一“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材料二“他认为技术就是要推动人
19、的潜力最大化。”材料三“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服务需求的主题,依靠类似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将把渠道内的客户服务与效率提升到极致。”“弊”:材料一“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很显然也会有不少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材料二“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会导致人类的工作机会大量缩减,甚至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冲击。”材料四“一旦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人类将不得不面临新的伦理与现实的问题。”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况即可。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
20、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旧味清欢 程琼莲立秋那日傍晚,下过一场透雨,树丛里忽然响起一阵蝉鸣,声音不复夏日嘹亮,嘶哑而悠长。那是我家院内的一棵柿子树,硬而光滑的叶片绿中开始泛黄,蝉就躲在这些树叶里鸣叫。一
21、声声,喑哑的音色,余音在风里颤,袅袅不歇。蝉声像人用尽全身力气后的一声哀叹。我当时正走过树下,不期然那蝉鸣来了。我停住脚步,仔细地在树叶丛里寻找,并不见蝉的身影,只看见一树青中透黄的柿子叶,把天空切割得零零碎碎。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寻找一只入秋的蝉,我寻找的初衷是什么?就算找到又能怎样?固然我已不是顽劣的幼童,希望捉一只蝉来作为玩具,无视蝉的痛苦与挣扎,就像幼时我的那些小伙伴,夏日里“噌”的一声爬上一棵树,身手敏捷捉住一只正在鼓噪的蝉,听任它在手里挣扎发出焦灼凄厉的叫声,乐得哈哈大笑。我一直都比较胆小,将一只活生生的动物抓住在手,我不认为有什么乐趣,况且我也不会爬树。那么我的动机是被这只蝉的哀鸣打
22、动?但我清楚我并不能帮到它。当秋风一起,气温降低,一只成蝉的生命连同它婉转的歌喉都将进入倒计时。这说不定是它最后的歌唱吧,它一样感受到了秋的脚步?我想起盛夏,年轻的蝉躲在翠绿的枝叶间,激越歌唱,往往是一只领唱,一声亮开嗓子,高亢结实的歌喉向着无限递进的高音攀上去,金嗓子羞煞人类的歌手。接着,一群蝉不甘示弱,一齐加入合唱,在这样浩大的歌唱里,阳光仿佛更亮烈。人躲在树荫下、房屋里,摇着扇子,一阵倦意上来,头靠着木椅在鸣蝉声声里沉人梦乡,手中的扇子滑到地上,成了一只苍蝇的飞机场。那时候的日子过得不急不缓,穷一些,心里也不着慌。水稻种在门前水田里,正抽着穗,早先田里肥下得足,一丘稻子长得抽风一般,稻禾
23、叶儿绿得沉甸甸的,看一眼那稻子,心里就有了底;红薯种在坡地上,红薯藤此刻正风风火火爬出了地界,红薯则在土里越长越大;圈里的肥猪吃了睡睡了吃,哼哼唧唧,心满意足的样子;鸡鸭在稻场前的草丛里觅食,一只惹是生非的红冠子大公鸡在鸡鸭群里乱窜;菜园里的瓜菜枝枝蔓蔓,被夏日里的几场透雨浇得枝肥叶大,黄瓜、豆荚、茄子,见天一个样,等着人去采摘。有了这几样,农人们心里踏实,在蝉鸣声里尽情打着瞌睡,或者三五个一起摆龙门阵,见多识广的那个成了谈话的中心,唾沫飞溅,说着电视上看到的事。那时候我多半在和小伙伴玩游戏,跳房子、踢毽子、过家家,我们总能想到各种千奇百怪的玩法,自己把自己折腾个够,晚上吃了饭洗过澡头一挨上枕
24、头就睡,梦里还是做游戏。有时也要干活,拎个竹篮和小伙伴一起去打猪草,一路上吵吵嚷嚷,像是在和嘹亮的蝉声比谁的嗓门大。去小河里捞鱼,拿个竹簸箕在水里晃荡,把一轮白亮的日头都晃碎了,忽然一下拎起,几尾小鱼在簸箕里欢蹦乱跳。有鱼吃咯欢快的笑声盖住了蝉鸣。那时候蝉鸣无处不在,乡村在蝉鸣声里笃定地翻过一页又一页日历。那时候我们以为日子都是这样一成不变。来小城后听见蝉鸣相对少了,与乡村慷慨高歌不同,小城里偶有微弱的蝉鸣,是绿化带或者见缝插针栽种的一棵树上的蝉,然而它们孤零零不成气候的鸣唱最终被市声掩盖。我怀念小时候乡村里蝉儿辽阔的歌唱,声音饱满有力,激情澎湃,更见得村庄静寂,恍若洪荒。在这样浩瀚的声音里,
25、恍惚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鸣蝉,日日引吭高歌,忘记了生之短暂。要不干脆就是一株野草,一棵杨树,一朵小花,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任意一草一木。何时,我们失去了那样的从容与无争?终于明白寻找那只入秋的蝉也有惊喜的意味,像碰见阔别的儿时伙伴。那时雨正一阵一阵,紧一些慢一些。一阵风来,就有了秋日苦雨的意思。而蝉恰巧就在这时唱响,好像感受了雨的凄婉调子,又像是为自己最后的歌唱。蝉竭力鼓起最后的余勇,终是不济事,败下阵来,调子慢下来,暗下来。我站在雨里发呆。(选自散文2018年4月刊,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笔下,儿时的乡村生活与如今的城市生活截然不同,无论是
26、自然环境还是人的生活方式都存在很大差异,读者从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过去的乡村别有趣味。B. 作者寻找那只入秋的蝉,是因为蝉的生命连同它的婉转的歌喉都将进入倒计时,这说不定是它最后的歌唱,作者因此被它的哀鸣打动,内心充满同情。C. 作者善于借助描写来表达情感,比如对盛夏的蝉鸣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写,既有对高亢激越的夏蝉的怀念,也含有一种对充满激情的生命的赞赏。D. 本文回忆了幼时生活的温馨的画面,但并没有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不急不缓的日子,穷而不慌的日子,总是从容而无争,这才是踏实真切的生活感受。8.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9.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27、【答案】7. B 8. 过去的乡村生活不急不缓,笃定而从容,让我们感觉心满意足,似乎与其他地方的生活一样,不会有什么变化。但在进入小城后,日子发生了变化,失去了那样的从容与无争。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9.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质朴自然;讲述儿时乡村生活时用了“抽风一般”“打着瞌睡”“摆龙门阵”等日常口语,鲜活真实;整体上形成了亲切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
28、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是因为蝉的生命连同它的婉转的歌喉都将进入倒计时,这说不定是它最后的歌唱”是使作者清楚并不能帮到它,不是作者寻找那只入秋的蝉的原因,也不是被它的哀鸣打动,充满同情。故选B。【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结合上文内容“那时候蝉鸣无处不在,乡村在蝉鸣声里笃定地翻过一页又一页日历”分析可知,过去的乡村生活不急不缓,让我们感觉心满意足。结合后面内容“来小城后听见蝉鸣相对少了,与乡村慷慨高歌不同,小城
29、里偶有微弱的蝉鸣,是绿化带或者见缝插针栽种的一棵树上的蝉,然而它们孤零零不成气候的鸣唱最终被市声掩盖”分析可知,但在进入小城后,日子发生了变化,失去了那样的从容与无争。结合“我怀念小时候乡村里蝉儿辽阔的歌唱,声音饱满有力,激情澎湃,更见得村庄静寂,恍若洪荒”分析可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点睛: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
30、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富丽清新(清新、华丽)、淡雅肃静等等。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结合“一声亮开嗓子,高亢结实的歌喉向着无限递进的高音攀上去,金嗓子
31、羞煞人类的歌手”“那时候我多半在和小伙伴玩游戏,跳房子、踢毽子、过家家,我们总能想到各种千奇百怪的玩法,自己把自己折腾个够,晚上吃了饭洗过澡头一挨上枕头就睡”“圈里的肥猪吃了睡睡了吃,哼哼唧唧,心满意足的样子;鸡鸭在稻场前的草丛里觅食,一只惹是生非的红冠子大公鸡在鸡鸭群里乱窜”等内容分析,语言生活化、口语化,质朴自然;讲述儿时乡村生活时,用了一些日常口语,如“抽风一般”“打着瞌睡”“摆龙门阵”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为县吏,折节读书。太平兴国二年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洪州,恕以乡里辞。改澧州
32、。澧自唐季为节镇兼领,吏多缘簿书干没为奸。恕尽擿发其弊,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会契丹引去,召入为户部郎中、户部副使,迁右谏议大夫、知澶州。驿召为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太宗询以农战之旨,恕对曰:“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太宗曰:“卿第行,朕思之。”恕行数日,果有诏,止令修完城堡、通导沟渎而已,营田之议遂寝。俄知代州,入判吏部选事,拜盐铁使。恕有心计,厘去宿弊,太宗深器之,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恕每便殿奏事,太宗或未深察,必形诮让。恕敛板蹴缩,退至殿壁负立,若无所容。俟意稍解复进,悫执前奏,终不改易,如是或至三四。
33、太宗以其忠,多从之。迁礼部侍郎。真宗即位,加户部,命条具中外钱谷以闻。 恕久不进,屡趣之,恕曰:“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真宗嘉之。咸平二年,帝北巡,充行在转运使。俄以母老求解,拜吏部侍郎。五年,知贡举。恕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又援贡举非其人之条,故所取甚少,而所取以王曾为首,及廷试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恕事母孝,母亡,哀慕过甚,不食荤茹,遂至赢瘠。起复视事,迁尚书左丞、权知开封府。恕已病,犹勉强亲职。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真宗曰:“卿求一人可代者,听卿去。”是时寇准罢枢密使,恕即荐以自代,遂以准为三司使,恕为集贤学士、判院事
34、。准即检寻恕前后改革兴立之事,类以为册,及以所出榜,别用新板,躬至恕第请判押。恕亦不让,一一押之,自是计使无不循其旧贯。 (节选自宋史陈恕传)注释:擿发: t f 揭露。 悫:qu诚实,谨慎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B.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C.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
35、悔无及矣/D.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所取,以供同辈或朋友称呼。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C.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如咸平;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明清以前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往往有多个年号。D. 起复,指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丧尚未满期而应召
36、赴任官职;也可泛指一般开缺或革职官员重被起用,文中即是前者。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恕为官清廉,精于吏治。他因自己家在洪州而辞去洪州通判之职,后改任澧州通判,到任后将积久的弊政清理一空,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题词“真盐铁陈恕”。B. 陈恕公忠体国,讲究策略。陈恕奏事,有时太宗没有深察,误解责问;他就收回手板退到大殿墙边站立,等皇帝气消了一点后,又上前奏事,不改变立场,有时会如此三四次。太宗因他忠心,大都采纳了他的意见。C. 陈恕非常孝顺,事母尽心。母亲年老,他曾请求解官回家服侍,未被批准。母亲死后,他又因过度哀伤,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D.
37、 陈恕擅长识才,举贤任能。陈恕生病,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闲职,真宗要他推荐可以接替他的人,于是他推荐了当时被罢免了枢密使之职的寇准,寇准被真宗任命为三司使后不负所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2)恕已病,犹勉强亲职,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陛下年轻,如果知道府库充实,恐怕生出奢侈之心,臣因此不敢上报。(2)陈恕已经生病了,还勉强亲自处理政事,几个月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馆殿里的闲职,用获得的俸禄来解决家贫之急。【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
38、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首先可从句式结构上排除,“无寇则耕/寇至则战”句式结构一样,所以排除AC。“衣食仰给”中“仰给”指依靠别人供给,那么根据句意应该说明“衣食是谁提供的”,所以应该是“衣食仰给县官”,意思是补给都要依靠官府。故选D。这句话的意思是:古时候兵从百姓中临时征集,没有军情就种地,敌寇来了就当兵打仗,现在的战士都是招募来的,补给都要依靠官府,如果让他们冬天持兵器抵御敌寇,春天拿着锄头种田,万一有什么变故,后悔都来不及啊。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
39、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
40、、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C “明清以前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往往有多个年
41、号”错,应为“明清以前一个皇帝往往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A陈恕“得到太宗的器重”,太宗“亲笔在殿柱上题词真盐铁陈恕”是在陈恕“任代州知州”并被“授予盐铁使”之后,而非任职澧州之时。【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1)“富于春秋”指年少,年轻。“侈心”奢侈之心;“是以”因此。(2)“亲职”亲自处理政事;“表”名词作动词,上表;“奉”通假字,通“俸”,俸禄;“济”帮助、救济。参考译文:陈恕,字仲言,是洪州南昌人。少年时做过县吏,改变旧习,发愤读书。太平兴国二年
42、考中进士,担任大理评事、洪州通判,陈恕以自已家在洪州辞官(各朝几乎都有规定不得在家乡为官)。改任澧州通判。澧州自唐末起就是节度使兼管,官吏多凭借登记财物的账簿侵吞财物。陈恕揭发其中的所有弊端,郡中都称赞他精明强干,以做官有才闻名于世。正好赶上契丹撤军,召入朝廷为户部郎中,户部副使,升为右谏议大夫、澶州知州。在上任的路上又奉圣旨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宋太宗问他农业和作战的关系,陈恕回答说:“古时候兵从百姓中临时征集,没有军情就种地,敌寇来了就当兵打仗,现在的战士都是招募来的,补给都要依靠官府,如果让他们冬天持兵器抵御敌寇,春天拿着锄头种田,万一有什么变故,后悔都来不及啊。”太宗说:“那你先去上任
43、吧,我再想想。”陈恕走了好几天,果然有诏书,只让士兵修缮完善城堡、开通疏导防护沟渠罢了,屯田的提议就搁置了。不久陈恕做了代州知州,可以参与吏部举士考选,选拔职官,授予盐铁使。陈恕有心计,将积久的弊政清理一空,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题词“真盐铁陈恕”。陈恕每次在偏殿奏事,太宗有时没有深察,常提出责问。他就收回手板恭敬不安地不断后退,一直退到大殿墙边站立,好像无处容身。等皇帝气消了一点后,又恭谨地上前奏事,不改变自己立场,像这样有时会有三四次。太宗因为他的忠心,大多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提升至礼部侍郎。真宗即位,加户部郎中,命令他整理列举京师内外的钱粮情况上报。陈恕许久不报,皇帝催促多次,陈恕
44、说:“陛下年轻,如果知道府库充实,恐怕生出奢侈之心,臣因此不敢上报。”真宗很赞许他。咸平二年,真宗北巡,让陈恕担任行在转运使。不久陈恕以母亲老了为由请求解任,真宗却任命他为吏部侍郎。咸平五年,他负责科举考试。陈恕因为自已是洪州人避嫌,凡是江南的贡士都被清退。又援引“贡举非其人”(就是“推举的人不合袼”)的律条,所以取士很少,而所取的举人以王曾为首,等到廷试糊名考试,王曾又考了第一等,当时人们都称赞陈恕所举得人。陈恕对母亲很孝顺,母亲亡故,过度哀伤思慕,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服丧期没满而起用,升为尚书左丞、代理开封府知府。陈恕已经生病了,还勉强亲自处理政事,几个月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馆殿里
45、的闲职,用获得的俸禄来解决家贫之急。真宗说:“你找一个可以代替你的人;就听任你离开。”当时寇准被罢枢密使一职,陈恕就举荐他代替自己,真宗就任寇准为三司使,陈恕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寇准就收检搜寻陈恕前后改革兴立的事务,分类成册,加上陈恕出的榜文,重新刻印,亲自到陈恕家请陈恕决断签署。陈恕也不谦让,一一进行签署,从此担任三司主管的官员都遵循他的旧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纱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注】李璟(916961),南唐后主李煜的父亲,在位十九年
46、。后因受到后周威胁,迁都南昌,国力日衰,抑郁而死,史称南唐中主。14.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句写卷帘上钩,一方面透露了主人公身份,另一方面又从反面衬托了“春恨”。B. “锁”字不但把无形的“春恨”形象化,而且传出楼中人被重重“春恨”所包围的抑郁窒息的感受。C. 过片续写“春恨”。诗人用迷蒙的细雨反衬丁香的愁,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D. 最后诗人以景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15. 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春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14. C 15. 落花无主的怜惜、徒怀愁思的感伤、国运衰微的忧虑【解析
47、】【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包括: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等等。作答本类题型应针对选项回到原诗句中去,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C项,“诗人用迷蒙的细雨反衬丁香的愁”错误。不是反衬,是正面衬托。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春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对表现“春恨”的方面进行概括分析。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无处归宿。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
48、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结合诗人身处南唐受周威胁,而“青鸟”句就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了。【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
49、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可以抓住诗句中的写景及用典来体悟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_,_。(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_,_,巧妙地写出了康河畔柳树的姿态之美。(3)在荆轲刺秦王中
50、,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_,_。【答案】 (1). 逝者如斯夫 (2). 不舍昼夜 (3). 那河畔的金柳 (4). 是夕阳下的新娘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逝、斯、萧、兮。【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
51、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生百年,似乎每年零点几度的气温上升,并不会带来什么致命的改变。可日积月累,( ),_,刷新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气象纪录。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这个现象,并开始付诸于行动。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
52、”。世界气象组织借此主题表达了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免受极端天气_以及开展长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如今,我们应当加快推进全球气候保护行动,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宏大的全球性问题面前,个人的努力看上去渺小,但千万人的努力_起来,绝对可以改变世界,比如说少开车,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使用节能产品在我们还能掌控自己乃至地球命运的时候,行动起来,永远_。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此产生的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B. 由此产生了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C. 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由此产生的D. 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由此产生了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53、A. 对于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于行动。B. 关于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行动。C. 对于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行动。D. 关于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于行动。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层见叠出 侵害 会聚 桑榆非晚B. 络绎不绝 侵犯 汇聚 桑榆非晚C. 层见叠出 侵害 汇聚 为时不晚D. 络绎不绝 侵犯 会聚 为时不晚【答
54、案】17. A 18. C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由此”指“气温变化”紧承上文,应该放在开头;另外,下文“刷新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气象纪录”的主语中心语是“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分析选项内容,A项衔接恰当。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55、。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语意重复,应去掉“付诸”后面的“于”,“诸”就是“之于”的意思;B项,搭配不当,把“关于”改为“对于”。“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关于”,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全句修饰语。D项,语意重复,应去掉“付诸”后面的“于”,“诸”就是“之于”的意思;搭配不当,把“关于”改为“对于”。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
56、最合乎语境的成语。层见叠出:意思是指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结合“可日积月累”“刷新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气象纪录”等分析,选用“层见叠出”。侵害:侵入而伤害。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极端天气对人类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应该用“侵害”。汇聚:聚集。会聚:聚集,多用于人,有会合后还会分开的意思。此处指“千万人的努力”,用“汇聚”更好。为时不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桑榆非晚:早先的美好时光虽然已经消逝了,但如果从现在开始珍惜时光,发愤图强,也并不晚。此句是说在我们还能掌控自己乃至地球命运的时候,行动起来,还不算晚,所以应该用“
57、为时不晚”。故选C。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_,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说明_,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饮料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_。【答案】 (1). 食品的配料表也很关键 (2).
58、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 (3). 乳酸菌饮料并不是牛奶【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分析,此处主要讲食品的配料表很重要。第二处,结合“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某种产品的配料
59、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等分析,主要讲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第二处,结合“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分析,主要讲乳酸菌饮料并不是牛奶。21.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出其构图要素,并对其寓意进行简单评述。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答案】漫画由字母“w”“i”“f”和一个被吊死在“f”上的人一起,构成无线网络“wifi”字样。警示人们要理智看待和谨慎使用无线网络,否则会给人带来恶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是一道漫画题,首先要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答题思路:1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
60、是用笔简洁,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本漫画主要是由“w”“i”“f” 三个字母和一个被吊死在“f”上的人组成,整体构成无线网络“wifi”字样。这个被吊死在“f”上的人警示人们要理智看待和谨慎使用无线网络,否则会给人带来恶果。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气者,人之根本也。”做人做事,都应该有那么一股子气。这股气有不
61、同表现形式,如大气、才气、勇气、骨气等。纵观历史长河,那些经得住岁月冲刷的,往往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那些能让后人启迪思维、浸润心灵的,大多是清正风气、嘉言懿行。从“三过家门而不入”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种种凛然意气、凌云志气、冲天豪气,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为一代代人标定了精神坐标。你最欣赏哪股气?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谈骨气人生在世,必须活得有骨气!骨气是什么?骨气是一种不屈于他人的精神,是一种折不断,压不弯的精神,是
62、一个人人格的体现,有时甚至是一个国家国格的标志。梅汝璈就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东京审判时,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梅汝璈面对外国人的刁蛮行为,始终不卑不亢。在审判的座位排序上,他坚持要求按受降书签定的顺序来排位,否则“无颜去见中国人民”。在事关中国的正当权力方面,他没有屈服,始终据理力争,直至赢得尊严。梅汝璈在外国人面前,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骨气,更是一个民族的骨气,他的行为,让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刮目相看。纵观古今,像梅汝璈这种有骨气的人难道还少吗?晏子出使出国,不从“狗洞”(小门)入,义不受辱;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李白不愿“事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曾子墨在美国打拼,面对外国人的刁
63、难,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普通工人孙天帅,不给韩国女老板下跪,高挺胸膛,饭碗被砸,却站得笔直。这些人,不都是有骨气的人吗?因为有骨气,他们不卑不亢;因为有骨气,他们不畏强势;因为有骨气,他们活出尊严,赢得尊重。“铮铮铁骨”固然值得景仰,先忍而后起,忍辱负重,也是大丈夫,也是有骨气的人。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掳进宫中为仕多年。勾践为夫差尝大便,做马夫,博得夫差信任,得以回归故里。他卧薪尝胆,苦心建国,三千越甲,吞灭强吴,除去心头恶气,成就一代霸业。我们能说勾践是没有骨气的表现吗?不能。骨气,有时候不是挺出来的,是人忍出来的。那份忍辱负重的精神,那份压不平,折不断,吓不倒的精神,同样称之为骨气!
64、然而,生活中却不乏得了“软骨病”的人。他们整天谈论韩国、日本的某影星,“帅呆了!”、“酷毙了!”挂在嘴边,却不知我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从事什么职业;他们迷恋于“万圣节”“愚人节”“圣诞节”,却不知“端午节”“中秋节”是哪一天;他们以穿外国名牌为荣,以吃洋快餐为美,以用日货、美货为傲,“月亮是外国的圆”,却把国货贬得一文不值。更可恨的是,个别人居然把讨好洋鬼子、取悦洋鬼子当作一种荣耀,甘愿低声下气做了一条哈巴狗。这些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做法只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国家与民族都不爱的人,一个没有骨气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铮铮傲骨,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有骨气的中华儿女,曾经为中
65、国的屈辱抗争过,曾经为中华的崛起奋斗过。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该铭记:人生在世,必须活得有骨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一段关于“气”的文字。材料中列举了气的种种表现形式,大气、才气、勇气、骨气等;然后说经得住岁月冲刷的,大多是清正风气、嘉言懿行,并列句了一系列名人名言,最后说这些正气,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为一代代人标定了精神坐标。可以说材料基本就定下了文章的基调,那就是围绕某种气的表现形式,如志气、意气、勇气、侠气等展开,需展现出人物身上的某股精神气以及作者的欣赏之意。所以可以写才气、骨气、勇气、正气、大气等等,要表现对这种清正风气的赞美向往
66、之情。参考立意:有骨气养正气做人要大气有才气,做人才大气浩气永流传做人要有志气一定要争气参考素材:不食周粟。伯夷、叔齐都是殷代孤竹国国君之子。国君死后,兄弟二人互相推让,谁也不肯继承王位,最后双双弃国而逃。后来姜子牙告诉他们商亡周立,伯夷、叔齐当时掩面大哭,遂进入首阳山隐居,决心不食周粟,以野菜为粮。后有一妇人对他们说:“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兄弟二人听后什么也不吃,后来活活饿死在首阳山。 梅兰芳蓄须明志:芦沟桥事变、日军轰炸占领上海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梅兰芳极度气愤,拒绝了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要其演戏的要求,离开上海移居香港。日军轰炸香港时,梅兰芳蓄须明志。日寇占领香港后,想借梅兰芳
67、收买人心,软硬兼施几次要梅兰芳登台,均遭到梅兰芳的拒绝,表现出大无畏的民族气节。6.姚明拒拍丰田汽车广告。姚明大家都知道丰田汽车找姚明拍广告的事吧,但你知道丰田为占领中国市场愿意出多少广告费吗?丰田最终出到了2000万美元,相当于1亿6000万多人民币,姚明的反应是什么?日本丰田公司几次三番找到火箭队的老板亚历山大,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他帮忙跟姚明牵上线,让姚明出任丰田的形象代言人。丰田公司一直是火箭队的球场赞助商,火箭队的主场球馆就叫“丰田中心”,所以,老板自然也愿意成全这桩美事,更何况,谁都可以想象,丰田公司在开始行动之前,已经为姚明准备了一份多么丰厚的广告同。但是,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
68、明几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是两个字:不行。而且,不提供任何解释。宁死也不低头的洛阳县令。洛阳令董宜将为非做歹的湖阳公主管家荣元捕获。湖阳公主向光武帝哭诉求情,皇上下旨传洛阳令进宫。董宜正在堂上审讯荣元,忽报“圣旨到”,董宜到可能与荣元案有关,当机立断,将荣元斩首,然后接旨。面对光武帝。董宜面不改色 ,直陈利害,光武帝闻言,下令免去其罪。孙天帅“不跪的中国人”。1995年3月,孙天帅打工所在公司珠海瑞进电子有限公司,一位中国女员工因过度疲劳在工作台上打盹,为惩罚这名“违规”女工的行为,外商女老板金珍仙突然让正在生产线上拼命干活的全体中国员工站队集合,大发雷霆地要求每个中国劳工双手举起做投降状,
69、然后就地跪下,并声称若有一人不从就罚其余人“永远跪着上班”。许多工人迫于无奈,犹豫中淌着泪水跪下了但来自河南南阳的打工仔孙天帅就在工友们一个接一个跪下时,却像青松般一动不动地挺立在原地。“跪下!”女老板向他凶狠地咆哮。“请问,我为什么要跪下?”孙天帅强压住心头的愤怒。“不跪你就滚蛋!”“我是中国人,死也不在洋老板面前跪下!”孙天帅昂首挺胸,甩下每月1300元的饭碗,大步从韩国女老板身边走过,并且永远离开了那块耻辱的地方。孙天帅,这位“不跪的中国人”,从此成了千千万万打工族传颂的英雄,被亿万同胞所称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
70、祥文天祥:组织力量抗元,失败被俘,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拒不投降,最终英勇就义。朱自清:宁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 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屈原为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辞。 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顾炎武饱经忧虑,坚持抗清。 郑成功历尽艰险,收复台湾,大振台湾,大振国威。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本文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根据自己特长和爱好自行选择。下面以议论文“谈骨气”展示写作示例:首先开门见山,点出中心:人生在世,必须活得有骨气;然后对骨气进行阐释,并用梅汝璈就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具体论述;接下来具体论述有骨气的事例,一种是不畏强权有傲骨,一种是忍辱负重压不倒,都是有骨气的表现;再接下来,转入反面批判,生活中很多人得了“软骨病”,崇洋媚外,低三下四,并对此进行无情揭露;文章最后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收尾,并再次点明中心:人生在世,必须活得有骨气!这样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让文章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