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邑一中高60级实验部第二次三校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2021.10一,选择题30个,每个1.5分。1. 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A. 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 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 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 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2.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宋代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国
2、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A. B. C. D. 3. 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告诚军机处切勿泄密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A. B. C. D. 4.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消除历史形成的国
3、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A. B. C. D. 5. 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 A. 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 天道观持续衰落C. 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 人性论走向成熟6. 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A. 反映嫡长子
4、继承制得到执行B. 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 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 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7. 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 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 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 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8.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 地方势力膨胀B. 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 中央财政紧张D. 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5、9. 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用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A. 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 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 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 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特点10. 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冰嬉图(乾隆时期)A. 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B. 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C. 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D.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11. 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A.
6、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B. 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 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12. 伏尔泰提出人类历史上有四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伯利克里时代、奥古斯都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并将路易十四时代作为最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大加赞颂。伏尔泰的观点A. 体现历史进步的信念B. 肯定君主享有至高无上权威C. 强调历史的延续不断D. 反映启蒙运动天赋人权思想13. 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A. 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B.
7、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C. 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D. 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14. 如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都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A. 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 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 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 个体农耕经济衰退15. 宋代,官府强调“民
8、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含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 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 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 四民社会地位相同16.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流行A. 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 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 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 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17. 1898年,
9、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 儒学地位颠覆B. 列强侵略加剧C. 政局变化迅速D. 西学深入民心18. 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A. 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 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 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 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19. 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
10、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 皇权旁落B. 相权转移C. 地方权力削弱D. 行政效率降低20. 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A. 加重了区域经济不均衡B. 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 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繁荣D. 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21. 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A. 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 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 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 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
11、22. 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A. 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B. 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C. 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D. 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23. 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A. 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B. 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C. 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D. 轮番
12、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24. 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A. 理性主义的产生B. 人文主义的兴起C. 宗教改革的开始D. 浪漫主义的发展25. 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A. 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B. 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C. 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D.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26.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3、”。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 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 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 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 得到统治者积极支持27.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 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 监察体系的改进C. 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 察举制度的实施28.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弑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
14、”,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A. 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 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 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 促成婚姻习俗变革29.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 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 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 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 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30.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A. 司
15、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B. 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C. 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D. 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31. 婚姻观与时代13分事例一 陈书儒林传记载,南朝时期出身于高门士族太原王氏的王元规,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兄弟三人随同母亲寄居舅父家里。当地富豪刘琪为攀上名门亲戚,想以巨资陪嫁,把女儿嫁给王元规。母亲准备答应,王元规却哭着说我们正是因为一直保持婚姻门第,才受人敬重,怎么能够家贫就非贵而婚呢?结果这桩婚事未成。事例二 宋代“婚姻不问阀阅”。据宋代笔记体著作萍洲可谈记载:宋真宗时外戚刘美的女儿嫁与开封茶商马季良为妻。作为朝廷命官的向敏中和张齐贤,居然为娶一有钱的
16、妇人发生争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对上述婚姻观进行评析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三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中的有关地方行政机构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
17、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12分34.(18分)今年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材料三
18、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中国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日本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印度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阿拉伯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伊朗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据辞海等整理(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6分)(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
19、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5分)(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7分)附加题(10分,但本题不计分)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根据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示: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平邑一中高二实验部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 历史答案BCBAC BAADC CABAC BCABB AACBC ABBDC31【答案】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掌握国家政权(门阀政治),门第观念
20、盛行,等级严格2。婚姻中重视出身门第1。这种婚姻观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世家大族政治,但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不利于选拔人才3。北宋时期,统治者崇文抑武,科举制盛行,文官政治形成,门阀政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商品经济发展,抑商观念淡化3。这些情况反映到婚姻观中,门第观念淡化,更加重视财富1。这种婚姻观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2。从南北朝到北宋,婚姻观念的变化折射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132图一中设置 “道”作为地方机构,这与唐朝根据山川形势在全国划分“道”作为中央派出监察机构,后来变成地方一级行政实体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一为唐朝。4f图二中设置“行省”管理地方,这与元朝在地方设置
21、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及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断图二为元朝。4fen图三中设置“路”为地方行一级政区,这与宋代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制状况相吻合。且根据诸路在图中位置可判断图三为北宋时期。4f33【答案】示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与不变”自西汉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化,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其历史地位,直到晚清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变”。首先体现在历史地位上,自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政权更迭的频繁使得儒家的“纲常礼教“深受冲击。直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儒
22、学的历史地位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次从思想内容的发展来看,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思想文化,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增加了神话色彩,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儒学与佛教和道教三教合流,宋代形成理学,儒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明清时期,李贽、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对儒学批判继承。李贽反对”三纲五常”,提倡”男女平等“。黄宗羲等人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向民主思想转变。由此可见,无论是儒学的历史地位还是其思想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都发生着变化。儒学自汉代以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儒学的基本内涵和道德素养始终不变。“仁“和政治上的”民本“思想贯穿始终。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
23、历史使命感不断传承。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两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变与不变“。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但其历史地位和思想精髓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曾起到抑制思想发展的作用,但其在维护政治稳定和传承并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孔孟儒学董仲舒新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早期。地位的变化4分,内容的变化4分。核心内容不变2分。地位不变2分。)其他的答案可从专制主义制度、选官制度、儒学思想等角度分析。)34【答案】(1)1787年美国宪法。(1分)其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为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
24、阶级民主。(2分)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分)其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2分)(2)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1分)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1分)詹姆斯二世逃亡。1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2分)(3)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3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分)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1分)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1分)附加题信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阐述: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肯定的议会的权利,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独立战争后,1787年宪法依据权力的制约平衡原则,实现了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立,这里了总统制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后,动荡不安,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颁布宪法,赋予总统较大权力,法国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统一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但德国皇帝仍然享有最大权利,民主政治是虚,君主专制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