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业3金属及其化合物1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不考虑溶液温度变化)( )MgSO4溶液 稀Na2SO4溶液 饱和澄清石灰水 CuSO4溶液 饱和NaCl溶液FeCl3溶液A B C D【答案】D【解析】金属钠放入Mg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得到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符合题意;金属钠放入稀Na2SO4溶液中,发生钠与水的反应生成NaOH和H2,只有气体生成,没有白色沉淀产生,与题意不符;金属钠放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澄清石灰水中溶剂减少,Ca(OH)
2、2析出,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符合题意;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与题意不符;金属钠放入饱和NaCl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形成NaCl的过饱和溶液,NaCl析出,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符合题意;金属钠放入FeCl3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与题意不符;答案选D。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除去Na2CO3固体中少
3、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DA1(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答案】B【解析】A镁粉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粉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气,故烧碱溶液能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A正确;BFe3+和Al3+均分别能和过量氨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故氨水不能分离Fe3+和Al3+,B错误;CNaHCO3受热分解产生Na2CO3、水和二氧化碳,故在坩埚中加热可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C正确;D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不与Mg(OH)2反应,故烧碱溶
4、液能除去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D正确;选B。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是( )A明矾作净水剂B纯碱治疗胃酸过多C氧化铝冶炼金属铝D生石灰食品干燥剂2合金材料在生活中有广泛用途,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钢铁 B硬铝 C水银 D黄铜3某同学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他的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在常温下将铁片加入浓硫酸中:探究铁的活泼性B将热的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C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FeSO4溶液:制备FeSO46H2O晶体D将Cu粉加入Fe(NO3)3溶液中: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Cu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
5、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B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C用活性炭为糖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的原理相似D明矾作为净水剂,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5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在Na2CO3与NaHCO3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则稀盐酸先与NaHCO3反应Na2O和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数目比相同,均为12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Na2CO3NaHCO3分别向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中滴加BaCl2稀溶液,均可产生白色沉淀A B C D6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
6、合物都能发生焰色反应,这种化学变化可用于验证金属元素的存在B金属都是银白色固体,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C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D向CaCl2溶液中通CO2至过量,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对应的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样品分别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只有碳酸氢钠加热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纯碱热稳定性弱于小苏打B乙: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丙:观察到气球膨胀,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丁:探究钠与Cl2反应,右侧的棉花球可以吸收过量的氯气8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
7、、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加热后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粉末中一定没有Na2OB气体X只有CO2C粉末中一定不含NaHCO3、NaClD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9Na、Al、Fe、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如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关系(“”表示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ABCDaNaAlFeMgCl2bNaOHAl2O3FeC
8、l3Mg(OH)2cNaClAl(OH)3FeCl2MgO10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除杂试剂除杂操作AFe(Cu)固体磁铁吸引后弃去剩余固体BNa2CO3(NaHCO3)溶液CO2通入过量CO2CFeCl2(FeCl3)溶液Fe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CO2(HCl)气体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依次通入充分洗气11“地球在流浪,学习不能忘”,学好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B小苏打指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作发酵粉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D葡萄酒中的
9、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12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金属钠置换出TiCl4溶液中的钛B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C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防止铝制品被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餐具可以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的食物D铝、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均生成对应的氧化物13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慢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并加以控制铝在下列场合使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制铝锭 制易拉罐 制电线电缆 制牙膏皮 用明矾净水 制炊具 用明矾和小苏打做食品膨化剂 用氢氧化铝Al(OH)3制成药片制胃病 制防锈油漆A
10、 B C D14在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标准状况),在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H4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离子与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C混合物中,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D混合物中,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15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
11、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应选用_(填序号)。AHCl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沉淀B的化学式为_。(4)由沉淀B生成KAl(SO4)2的化学方程式为_。(5)向30mL 1molL1的KAl(SO4)2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_。16同学们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
12、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2)甲同学取2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该同学在2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1滴KSCN溶液和几滴氯水,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4)丁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7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填写表
13、中空格:(已知A中放有碳酸钙,分液漏斗装有稀盐酸)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或用品的目的B_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C石棉绒与过氧化钠石棉绒_Na2O2_DNaOH溶液_(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_(填“需要”或“不需要”)在B装置之后增加一个吸收水蒸气的装置。(3)C中固体除与CO2反应外,还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检验气体的实验操作是_。(5)判断过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除了从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外,还可以从C装置中_的实验现象来判断。18不用火不用电,只需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食的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查阅资料I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4、、碳酸钠、铝粉。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1)小明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明猜想发热包内的物质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使用过程中_。(3)小明向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该气体可能是:aH2;b_;cCO2和H2的混合气体。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15、。实验验证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丁装置中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猜想c正确。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_(填“能或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理由是_。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做出如下反思:a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b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c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1.【答案】B【解析】A明矾在水溶液中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净水剂,故A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碳酸氢钠,故B错误;C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故C正确;D生石灰成
16、分为CaO,CaO吸收水分,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正确;故选B。2.【答案】C【解析】A钢铁是含碳量0.03%2%的铁合金,故A不选;B硬铝是指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含2.2-4.9% Cu、0.2-1.8% Mg、0.3-0.9% Mn、少量的硅,其余部分是铝)一类铝合金,故B不选;C水银是金属汞,为纯净物,不是合金,故C选;D黄铜是铜锌合金,故D不选;答案选C。3.【答案】D【解析】A在常温下将铁片加入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不能用于探究铁的活泼性,故A不符合题意;B将热的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制备Fe(OH)3胶体,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三氯化铁
17、加入沸水中,故B不符合题意;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FeSO4溶液,一方面亚铁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另一方面会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即得到FeSO4,所以不能用加热蒸干FeSO4溶液的方法制备FeSO46H2O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D将Cu粉加入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Fe3+做氧化剂,Cu2+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可以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Cu2+,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4.【答案】A【解析】A过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产生氧气,故A正确;B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焰色反应,是某些金素元素的物理性质,故B错
18、误;C活性炭利用吸附性漂白,臭氧利用强氧化性漂白,则漂白原理不同,故C错误;D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除去水中悬浮颗粒,不能除去铜离子,故D错误。故答案:A。5.【答案】C【解析】NaHCO3受热易分解,则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正确;在Na2CO3与NaHCO3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再滴加稀盐酸才会和NaHCO3反应,故错误;Na2O是由钠离子与氧离子构成,Na2O2晶体是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两者中阴、阳离子的数目比相同,均为12,故正确;相对分子质量:Na2CO3NaHCO3,则根据元素守恒规律可知,等
19、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NaHCO3Na2CO3,故错误;分别向Na2CO3水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可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但向NaHCO3的水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故错误;综上,错误,答案选C。6.【答案】C【解析】A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都能发生焰色反应,焰色反应中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是元素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金属并非都是银白色固体,如金属铜是紫红色固体,故B错误;C铝、氧化铝都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所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故C正确;DCaCl2溶液与CO2不能反应生成沉淀,故D错误;故选C。7.【答案】A【解析
20、】A加热固体,为防止生成的水倒流,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选项A不正确;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棉花着火,说明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所以证明放出大量的热,选项B正确;C氯气与NaOH反应,锥形瓶中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则气球变大,可验证氯气与NaOH的反应,选项C正确;D钠与氯气加热生成氯化钠,碱液可吸收过量的氯气,图中装置可验证钠与氯气的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A。8.【答案】D【解析】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为Na2O2(气体为O2)、Na2CO3或NaHCO3(气体为CO2),X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气体全部消失),说明X由O2和CO
21、2组成,原粉末中Na2O2一定存在,Na2CO3和NaHCO3至少有一种一定存在;将原混合粉末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NaHCO3,但NaHCO3受热分解会使粉末质量减小,而实际剩余固体的质量却增加了,原因只能是发生了反应:2Na2O+O22Na2O2,则粉末中一定有Na2O;综上分析,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有Na2CO3和NaCl。A由分析可知,粉末中一定有Na2O,A错误;BX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气体全部消失),说明X由O2和CO2组成,B错误;C由分析可知,粉末中一定含NaHCO3,无法确定是否有NaCl,C错误;
22、D由分析可知,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D正确。答案选D。9.【答案】B【解析】A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生成金属钠,A项所列物质能相互转化;B铝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铝,另外氢氧化铝也不能直接转化为铝,B项所列物质不能相互转化;C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被锌置换生成铁,C项所列物质能相互转化;D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受热分解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D项所列物质能相互转化;本题答案B。10.【答案】B【解析】A铁能被磁铁吸引,
23、铜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吸引后,弃去剩余固体即可得到铁,故A正确;B碳酸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不能除去碳酸氢钠,故B错误;C铁粉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氯化亚铁中的氯化铁,故C正确;D氯化氢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二氧化碳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所以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气,可以除杂,故D正确;故选B。11.【答案】C【解析】A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因此“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A正确;B小苏打
24、指碳酸氢钠,碱性较弱,能和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作发酵粉,B正确;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生石灰吸水,常用作干燥剂,C错误;D葡萄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D正确;答案选C。12.【答案】B【解析】A金属钠在溶液中跟水先反应,不能置换出钛,钠与熔融的四氯化钛反应可以置换出钛,故A错误;BCl2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FeCl3,铁粉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所以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故B正确;C铝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会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铝不会进一步氧化,氧化铝是两性
25、氧化物,能与酸和碱反应,所以如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的食物会破坏已经形成氧化膜,因此铝制餐具不可以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的食物,故C错误;D铝在空气中生成Al2O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的是Fe2O3xH2O,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答案选B。13.【答案】C【解析】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铝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消化系统,既然铝是食品污染源之一,凡与人的食用物品及口腔接触的物品都必须控制铝的使用。制铝锭,与人体健康无关,无需控制,故不符合题意;制易拉罐,铝元素随饮料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需要加以控制,故符合题意;铝不会因使用
26、电线电缆进入人体,与人体健康无关,无需控制,故不符合题意;牙膏皮上的铝能通过口腔进入人体,需要加以控制,故符合题意;用明矾净水,铝元素随水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需要加以控制,故符合题意;制炊具,与人口腔接触,需要控制,故符合题意;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与人口腔接触,需要控制,故符合题意;用氢氧化铝制胃药,进入人体内,需要控制,故符合题意;制防锈油漆,与人口腔不接触,所以不需要控制,故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需要控制的有,故选:A。14.【答案】C【解析】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且在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H4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无Fe3+,故溶液中溶质为FeCl2,n(HCl)=0.2mol,n
27、(H2)=0.448L22.4L/mol=0.02mol,n(Fe2+)=0.1mol,由反应2Fe3+Fe=3Fe2+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A根据以上分析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A错误;B反应后所得溶液为FeCl2溶液,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B错误;C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且无Fe3+,故溶液中溶质为FeCl2,由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及反应2Fe3+Fe=3Fe2+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C正确;DFeO的物质的量
28、无法确定,不能确定Fe与FeO的物质的量的关系,D错误;答案选C。15.【答案】(1)D (2)2Al+2OH+2H2O=2AlO+3H2 (3) Al(OH)3 (4) Al(OH)3+3H2SO4+K2SO4=2KAl(SO4)2+6H2O (5) 7.5mL和27.5mL 【解析】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向易拉罐里加入NaOH溶液,溶解Al而不溶解其他金属杂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H4HCO3反应生成Al(OH)3沉淀,向Al(OH)3沉淀加入H2SO4、K2SO4,二者反应生成KAl(SO4)2和H2O。(1)Al中含有少量的Fe、Mg,为尽量少引入杂质,
29、只溶解Al,不溶解Fe、Mg,不能用酸溶解,也不能用氨水溶解,只能用NaOH溶液;故答案为:D。(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3)滤液A是NaAlO2,NaAlO2和NH4HCO3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因此B的化学式为Al(OH)3;(4)由Al(OH)3反应生成KAl(SO4)2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2SO4+K2SO4=2KAl(SO4)2+6 H2O;(5)向30mL 1molL1的KAl(SO4)2溶液即物质的量为0.03mol,向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molL1的Na
30、OH溶液,若产生0.78g白色沉淀Al(OH)3即物质的量为0.01mol,向0.03mol铝离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至开始产生0.01mol Al(OH)3沉淀,根据Al3+3OHAl(OH)3,因此生成0.01mol Al(OH)3沉淀消耗0.03mol NaOH,即7.5mL,还有一种情况是先加NaOH溶液至达到最大沉淀,再继续加入至溶解到还剩0.01mol沉淀,根据Al3+3OHAl(OH)3当生成沉淀最大值时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0.09mol,再是Al(OH)3+OHAlO+H2O,溶解0.02mol Al(OH)3消耗NaOH溶液0.02mol,共消耗0.11mol NaOH溶
31、液,即27.5mL;故答案为:7.5mL和27.5mL。16.【答案】(1)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 (2) Cl2+2Fe2+=2Fe3+2Cl (3) 隔离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4) 2Fe2+H2O2+2H+=2Fe3+2H2O 【解析】(1)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故答案为: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故答案为:Cl2+2Fe2+=2Fe3+2Cl;(3)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隔离溶液与空气接触,排除氧气对实验
32、的影响,故答案为:隔离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17.【答案】(1)饱和NaHCO3溶液 增大Na2O2与气体的接触面积 Na2O2与气体反应产生O2 吸收多余的CO2 (2) 不需要 (3) 2Na2O2+2H2O=4NaOH+O2 (4)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5) 固体由淡黄
33、色变为白色 【解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HCl易挥发,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在石棉绒中加入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用NaOH溶液除掉未反应的CO2气体,再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通过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观察到木条是否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1)根据前面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由于HCl易挥发,因此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C中石棉绒中加入过氧化钠,用石棉绒包裹过氧化钠,主要是增大过氧化钠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增大N
34、a2O2与气体的接触面积;Na2O2与气体反应产生O2;吸收多余的CO2。(2)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氧气,水也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因此不需要在B装置之后增加一个吸收水蒸气的装置;故答案为:不需要。(3)C中固体除与CO2反应外,还可能和水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 +2H2O=4NaOH+O2。(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检验气体的实验操作是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证
35、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5)根据题意还可以从C装置中过氧化钠的颜色来分析,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生成的碳酸钠是白色,因此可以根据淡黄色固体变为白色固体的实验现象来判断;故答案为: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18.【答案】(1)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2) 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会燃烧,或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易燃烧,容易诱发火灾 (3) 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能 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吸收,澄清石灰水不能变浑浊 ac 【解析】探究一: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
36、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探究二:若将发热包与盐酸反应后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完全吸收,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试管内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说明气体中含有氢气。(1)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2)因为发热包
37、中的成分中含有的铝会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H2在空气中遇明火会爆炸,可能诱发火灾,所以要禁止明火;(3)发热包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则b填写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于验证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用于除去二氧化碳,如果甲、乙装置交换位置,二氧化碳将被氢氧化钠吸收,反应无现象,所以无法确定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a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可与水反应,所以应密封防潮保存,故a正确;b发热包用于自热食品,所以要注意发热材料不能有强腐蚀性和毒性,则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不一定都可以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故b错误;c使用后的发热包中会有强碱等,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以要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故c正确;答案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