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检测卷五(第4单元)(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1961年,中共中央起草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取消了农村部分供给制和公共食堂。这说明()A由于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B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C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D为调整国民经济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1961年中共中央取消农村部分供给制和公共食堂说明中共中央在进行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故B项正确。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主
2、要目的是()A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革命政权B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答案】C【解析】历史的目的是具有阶段性的,1949年在没收官僚资本后采取“不打烂旧机构”的措施就是为了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当恢复经济的任务完成后,社会改造和社会革命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故答案选C项。3根据“一五”计划,国家对工业的投资只有11.2%用于轻工业(消费品工业),而88.8%的投资用在钢铁、机器制造、燃料、电力、冶金和基础化学工业的发展上。这反映了“一五”计划的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注重工业的均衡发展C牺牲农业的发展D充分利用我国丰富资源【答案】
3、A【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国家把绝大部分投资都放在发展重工业方面,说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A项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不符;C、D两项材料没有反映。4下面是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四枚邮票。其反映的本质是()A劳动人民主人公的责任意识B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答案】C【解析】从四枚邮票的内容可知,这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本质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51953年12月开始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以上政策的实施有利于()A国
4、民经济的迅速恢复B提高城乡生活水平C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D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粮食计划收购政策,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是配合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有利于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6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这反映了()A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B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C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D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答案】D【解析】 “解放”“红旗”体现出政治色彩,1956年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故D项正确;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
5、向是1958年,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直接说明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C项错误。7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该图示()A体现了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B表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C揭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本质要求D罗列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答案】A【解析】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实现了从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的转变,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且公有化的程度越来越高,A项正确;农民作为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没有变化,B项错误;人民公社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C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
6、成功的探索,D项错误。8“一切认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的悲观论调已经完全破产了”。“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的”。以上见诸报端的言论出现于()A社会主义改造中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之中D改革开放的初期【答案】B【解析】“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的”的言论是“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的典型表现,故选B项。9下图是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张照片(民户内景)。它最能反映出()A所有制变革给民户带来的喜悦B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粮食增收C思想解放带来文艺创作的繁荣D改革之初,农村生存状况堪忧【答案】B【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80年代”,图片反映的是农民丰收的
7、场景,可知这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前提的,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文艺创作的繁荣,排除C项;图片反映的是农民丰收的场景,排除D项。101979年起,政府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油脂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涨幅35%,同时还对粮食和油料超过政府征购部分加价50%。这一举措()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打破了旧经济体制的束缚C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D宣告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提高农产品价格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此时已经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
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打破旧体制的束缚,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粮食价格为政府提价而非市场定价,故D项错误。11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9.1万个乡(镇)政府,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A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C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D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答案】A【解析】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与材料中“实行政社分开
9、建立乡政府”相符,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1980年、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304.77万吨、320.56万吨、407.31万吨、油料产量分别为5.21万吨、7.69万吨、11.91万吨。这反映了此时的中国()A市场经济已取代计划经济B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D城乡经济交流稳步发展【答案】B【解析】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才建立,故A项错误;1978年至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与油料产量大幅度增长,说明1978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产生的明显成效,故B
10、项正确;1984年才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农业发展数据取自1984年之前,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1978年至1984年间城乡经济进行大量交流,故D项错误。13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时间“1984 年”。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选A项。14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
11、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崩溃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D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的时间“1985年”可以看出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崩溃,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B项错误;依据材料“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扩大,C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D项错误。15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的
12、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改革开放的成效【答案】D【解析】题干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状况,从“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到“握点钱不知买啥东西”反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故D项正确。16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A【解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
13、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材料中中共十四大报告“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故选择D项。18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答案】A【解析】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
14、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91979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31.41万人,1988年约120.14万人,2012年约1 054.74万人。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A适应了外向型经济需要B源于人口出生率的提高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D加速了社会老龄化进程【答案】A【解析】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城市,从材料中人口数据的变化来看,说明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适应了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没有史实依据,故B项排除;人口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
15、、社会老龄化进程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D两项。20袁庚(19172016),被誉为“改革先锋”。1979年他开始担任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时,曾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此口号()A体现了经济特区开掘创新的实干精神B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C突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D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信息可以得出该口号体现了开放之初深圳特区积极创新,倡导实干的精神,故A项正确。211984年2月,邓小平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某些
16、政策”主要适用于()A特区立法B招商引资C机构设置 D关税协定【答案】B【解析】开放的“港口城市”并不是完全等同于经济特区,只是继续了原来经济特区成功的一个方面,如招商引资等。故选B项正确。22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有利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答案】C【解析】材料列举的各项法律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与外商合资、经营等活动提供了规范,使之制度化、法律化,表明政府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有利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故C项
17、正确;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指的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不属于公有制企业,故D项错误。23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一举措()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B使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C说明外向型经济战略开始确立D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1985年2月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程,使我国对外开放进
18、一步深化,故B项正确;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1985年2月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之时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展开,故A项错误;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提出时间是1987年,不是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故C项错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初,不是1985年,故D项错误。241985年,邓小平指出:“外国有的评论家说,中国的现行政策是不可逆转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此处“不可逆转”的判断主要是基于()A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开辟B经济特区与农村改革的成功C人民公社化体制已经撤销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答案】B【解析
19、】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陆续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实行,成为改革开放的“不可逆转”政策,故B项正确;沿海经济开放区是1985年开始实行,故A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之时人民公社化体制并没有完全撤销,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全面展开不符合1985年史实,故D项错误。25前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评价某一重大措施时说:“(它)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这是指()A开放港口城市 B开辟经济开放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20、上海”“带动周边”“点轴开发”等,可判断是浦东的开发开放,故选C项;A项太笼统,B、D两项不符合“以点带面”“点轴开发”模式,均排除。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材料二: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 6001
21、3 10098棉纺物(亿米)38.350.532谷物(万吨)16 09219 50521材料三:在这岁月更新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的巨大成就,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越发增强了。我们的事业永远是前进的。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会遇到某些曲折,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伟大的艰巨的新事业。人民日报社论(1957年元旦)(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6分)(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3)据材料三,指出
22、人民日报社论体现出的心态。结合1956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6分)【答案】(1)前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作用:“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2)状况: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原因: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欠缺。(3)心态:乐观自信。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和中共八大的召开。【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从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角度概括。第(2)问,第
23、一小问,据材料二“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通过数据的纵横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特点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模式的影响、建设经验的欠缺等方面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越发增强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乐观自信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1956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共八大等方面简析。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记者马修斯发表的一篇中国工厂观察记。他说:“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而
24、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140多年前的机器。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日本驻香港记者松永二日也对中国企业的落后感到惊讶,他举例说,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材料二: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
25、,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摘编自何伟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在当时存在的不足之处。(6分)(2)据材料二,概括“今日国企非昔日国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国企改革。(6分)【答案】(1)不足之处: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设备陈旧;缺乏技术人员;政企不分,企业缺少自主权等。(2)表现:所有制形式;经营目的;利润归属;分配权。(3)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技术人才;增加科技含量;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等。【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
26、“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可得出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由“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140多年前的机器。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可得出设备陈旧;由“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可得出缺乏技术人员;由“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企业存在政企不分,企业缺少自主权等问题。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可得出是所有制形式;由“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可
27、得出是经营目的;由“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可得出是利润归属;由“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可得出是分配权。第(3)问,可以从材料一中体现的问题解决角度和材料二中的国企改革的表现角度来思考,从思想意识、目标、技术以及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等角度来分析。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
28、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右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10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珠海经济特区好材料二: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既可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内地的发展,并使沿海与内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摘编自影响中国之60大事件:开辟沿海经济
29、开放区(1)材料一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8分)(2)材料二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怎样的发展历程?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6分)【答案】(1)问题: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在当时遇到了不少阻力,很多人并不认同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最初的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很小。认识: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2)历程:“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逐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影响:为进一步拓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那时候我去广西火
30、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右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10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等信息从遇到阻力、不认同设立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很小等方面回答问题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方面思考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逐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方面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外经济交流、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