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诗文(36分)(一)默写(12分)1. (1)千里莺啼绿映红,_。(江南春)(2)政通人和,_。(岳阳楼记)(3)夜阑卧听风吹雨,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一览众山小。(望岳)(5)刚转入新学校的小明同学因别人误解自己心生烦恼,老师在他的随笔中用论语中的“_,_”来告诉他不要焦虑。【答案】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百废具兴 . 铁马冰河入梦来 . 会当凌绝顶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解析】【详解】考查诗句默写。无论是直接性默写还是理解性默写。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
2、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重点字:酒、旗、具、凌、愠。(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甲)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乙)爱莲说(节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甲)诗的作者是_(朝代)的郑燮;(乙)文的作者是宋朝的_(人名)。3.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 (甲)诗通过一个“还”字表现了竹“_”的品性;(乙)文通过一个“_”字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偏爱;两文都表现出了
3、作者_的高尚节操。【答案】2. . 清 . 周敦颐3. (莲的)香气传播地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4. . 坚劲 . 独 . 不随波逐流【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甲诗作者是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乙文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世称濂溪先生。北宋理学的创始人。【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益,更加
4、。清,清幽。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补出主语:莲。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甲诗,“千磨万击还坚劲”意思是: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还”意思是:仍然。写出岩竹“坚劲”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乙文,对于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作者是“独爱莲”,“独”是仅仅,只的意思。显示他的与众不同。甲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乙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
5、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可知两文都表现出了作者不随波逐流的高尚节操。【点睛】译文【甲】竹子把根深深地扎进青山里,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你是吹来酷暑的东南风,还是吹来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同以前一样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乙】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
6、近去玩弄啊。(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注释】泽:宗泽,南宋将领。云:报告。生兵:新兵。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敌益生兵至()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6. 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让金兵熟悉状况并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B. 假使金兵全部出
7、动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C. 让金兵全部出动并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D. 假使金兵熟悉状况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7. 金兵从此忌惮宗泽是因为他除了善于鼓舞军队气土,还能够_,这可以从_的情节中看出来。【答案】5. . 增加 . 计算 6. B 7. . 审时度势(指挥灵活) . 趁夜色撤兵(深入敌营败敌)【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句意:敌人增援的新兵到了。益,增加。句意:宗泽计算到敌军十多倍于自己。计,计算。【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关键词:使,假使;不是“让”,可排除AC两项
8、;悉,全,都。不是“熟悉”,可排除D项;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品质和内容概括。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意思是: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可看出宗泽善于鼓舞士气;结合“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意思是:宗泽计算敌军十多倍于自己,现在这一战出其不意,敌军势必再来,假使他们出动全部骑兵在夜闻偷袭我军,就危险了,于是就连夜转移了自己的军队。宗泽能料敌先机,趁夜色撤兵,可看出他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据此作答。【点睛】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
9、,估计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向东转战,可是敌人增援的新兵到了,前后都是敌人的营盘,宗泽下令说:“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宗泽计算敌军十多倍于自己,现在这一战出其不意,敌军势必再来,假使金兵全部出动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于是就连夜转移了自己的军队。金兵当晚到达,只得到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二、现代文(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做一粒“读书种子”“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黄庭坚
10、。他在山谷别集中提到士大夫家无论如何断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后世的“读书种子”也屡见不鲜。明代方孝孺、清代叶德辉都被称为“读书种子”,明成祖要杀方孝孺,姚广孝谏曰不可;叶德辉是劣绅,革命党要杀他,章太炎说杀不得。可见“读书种子”之可贵。自古以来,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植物的种子是有形的,而“读书种子”之“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
11、东西,不仅仅是指“能读书做学问的人”,而且指喜爱读书的精神之承接,并可影响传递于后人,使读书之风绵延不绝,福荫子孙后代。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好的范例。毛泽东日理万机,还不忘关心部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学习,他曾要求为将者要把红楼梦至少读五遍;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也常用_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也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墨西哥的总统推荐他的国民读一读世界名著唐吉诃德,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感情,好的识见,好的行为由此,我们看到了一种胸怀,一种远见,一种更为透彻的对读书种子内涵的把握。因为只有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读书,才能为培育更多的
12、读书种子辟一方沃土。“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表现为极大的力量。因此,读书种子还应包括更本质、更深刻的含义,即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如“种子”那样,与生活和实践的“泥土”结合,方能产生巨大的“裂变”。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红树林成功。“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读书种子”一词在当今算得上是流行语,不少人都以能做一粒“读书种子”为人生追求。而在当今多变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要想做一粒“读书种子”,静心读一点书,研究一点学问,实属不易。不过,愈难,
13、则愈要去做。因为这是对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一种对生存状态的选择。8. 第段加点词“奇思妙想”在文中具体是_。9. 下列对“读书种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种读书的力量B. 读书做学问的人C. 读书精神承接D.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10. 为了证明“做一粒,读书种子是可贵的”,本文、段分别从_、_、_三方面来加以论述,进而在结尾处点明做“读书种子”在当下的现实意义:_。11. 第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A. 卖油翁熟能生巧B. 陈子昂登幽州台作诗书愤C.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 孔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答案】8. 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
14、红树林 9. A 10. . 能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 . 能使读书之风绵延不绝,影响他人 . 能使知识变成能力或本领 . 对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1. C【解析】【8题详解】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不仅要知道词语的本义,还要结合语境来理解。1)本义。“奇思妙想”:本义指为奇妙的想法和思想。2)语境义。结合语境“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红树林成功”可知,指的是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红树林的大胆想法。【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筛选。仔细阅读文章,将选项内容还原到文中,一一对应,辨析作答即可。第段
15、指出“不仅仅是指能读书做学问的人,而且指喜爱读书的精神之承接,并可影响传递于后人,使读书之风绵延不绝,福荫子孙后代”,可见BC两项是正确的;第段指出“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可见D项是正确的;A项,根据第段“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指出做“读书的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是每个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与“读书种子”的理解不符,故选A。【10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梳理概括。解答此题,抓住段与“做一粒,读书种子是可贵的”有关的句子,梳理概括即可。根据第段“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可概括为:能不断升级
16、自己的认知水平;根据第段“并可影响传递于后人,使读书之风绵延不绝,福荫子孙后代”可概括为:使读书之风绵延不绝,影响他人;根据第段“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表现为极大的力量”可概括为:能使知识变成能力或本领;结尾段“而在当今多变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要想做一粒读书种子,静心读一点书,研究一点学问,实属不易。不过,愈难,则愈要去做。因为这是对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一种对生存状态的选择”,则总结出做“读书种子”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是对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11题详解】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根据第段的语境“毛泽东日理万机,还不忘关心部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学习”“彭德怀带兵打仗“
17、横刀立马”,也常用_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也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可知,是上级关心下级,督促其读书学习,养成读书的习惯,终身受益;A.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干起事来得心应手。与语境不符;B.陈子昂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与语境不符;C.语句意思是:士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另眼相看。出自孙权劝学,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
18、们学习的重要性。符合语境;D.语句意思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与语境不符;故选C。(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没有对不起12岁的自己从没想过,25岁这一年我又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先是一笔一画地将上海话和普通话的文本抄在纸上,再跟着录音一遍遍练习发音,圈出重点难点,翌日向本地同事请教。学习的初衷,是因工作需要。我当然可以以外地人的理由,将这份工作交给本地同事做,这样看似轻松,却也带走了些机会。于是不服输的我,开始每天下班后雷打不动地跟读练习。成长于中部地区的我,对上海话里众多既不是一声也不是轻声的发音困hu不已。某天学习了“我心口头有
19、点儿痛,饭也吃勿落”后,便迫不及待地向同事展示,对方笑得直不起腰来,说其中夹杂着一股浓浓的苏北味,上海人听了的确要心痛的。后来这成了我们之间的笑谈,她时常会问:“惟念,今天心口头还痛吗?”转折发生在1月,某天她挂掉家里打来的电话,我随口问道:“你妈妈在跟你讨论晚饭吃什么吗?”她自然地接过话题,几秒后,突然兴奋地反问:“你全听懂了,是吗?”那天距我用最原始的笨办法学习上海话,已过去了小半年。12岁那年,我家从农村搬到合肥,因为之前没学过英语,我无法直升初中,必须要重读六年级,参加统一的招生考试后,才有被录取的资格。暑期进补习班的第一天,我就成了全班同学的嘲笑对象,老师询问谁可以背出26个字母时,
20、我勇敢地举起了手。不会说普通话的我,带着浓重的乡音,那是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同学不曾听过的方言,看着同学们捧腹大笑的样子,站在讲台上的我满面通红。年轻而善良的老师,制止了不断发酵的嘲笑,用肯定的目光看着我说:“背得很好,别的还会吗?”我搖摇头,那已是我全部的知识积累,紧张不安的我,就这样开始了人生中第一节英语课。那年的夏天很热,住处没有空调,一台小小的风扇吃力地转着,作业本上落满了汗渍。一周后的第一次测试,我考了35分,第二周我及格了,第三次考了92分,拿了班级第一名。放学前老师把我留下来,在卷子上写了一段话,让我带回家给爸爸看。“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一定让她继续学英语,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也肯下
21、功夫,我非常喜欢她。”爸爸看后沉默很久,什么也没说,但从此之后只要我说需要任何资料,即使手头再紧张,他也不曾皱过眉。开学的日子如约而至,过时的打扮、傻气的短发、蹩脚的普通话、怯懦的眼神,又一次让我成了新班级的焦点,淘气的男孩们总拿我开玩笑。我没有力量去抵抗外界的声音,只能埋头学习。从不得不学英语到爱上英语,再到有同学要借我的英语笔记,才用了大半个学期。当时本以为只要多跟他们聊天、学会普通话就万事大吉,后来发现会说当地方言能够更快地融入本地学生的圈子、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于是我又狠下心来跟着邻居学、看电视剧学、找同学操练我对人生中第一位英语老师始终心存感激,所以几年前我也教起英语;在外说普通话时
22、,没有人会通过发音辨认出我的故乡,回合肥后也能用方言跟老朋友畅快地聊天;持续学上海话后,我不再为工作担忧,也主动学做本帮菜,利用空闲时间探索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我没有对不起12岁那年的自己。12. 根据拼音写汉字困hu_13. 第段中“”与“自然”两词都表明我在不知不觉中已融入了上海人的生活。14. 品读第、段的画线句子,结合加点字分析我当时的情感。15. 下列对于文章第段,最准确的一项是()A. 突出我学习语言能力之强B. 表现我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C. 表达我对过往生活的怀念D. 与前文学上海话内容相呼应16. 简析文章结尾的妙处。【答案】12. 惑 13. 随口14. “已”表明学习上海话
23、时间之长,表达自己对终于能听懂上海话的感慨、欣喜之情;“才”强调了自己学习英语时间之短,进步之快,表达我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自豪之意。 15. B 16. 独句成段,强调了12岁学英语这件事对我影响之深:25岁学上海话是对12岁往事的延伸;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点明主旨,每个人都应该不断超越自我。【解析】【12题详解】考查对字形的辨析书写。困hu,写作“困惑”:指感到疑惑,不知该怎么办。“惑”不要误写成“或”。【13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段中的“随口”的意思是:不假思索,顺便说出。说明“我”听懂了她电话里跟她妈妈说的上海话,在不知不觉中已融入了上海人的生活。【14题详解】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24、。“已”本义是:停止。语境第段“那天距我用最原始的笨办法学习上海话,已过去了小半年”中的“已”是已经的意思。结合“小半年”,可知这个词语突出“我”学上海话时间之长;结合“她自然地接过话题,几秒后,突然兴奋地反问:你全听懂了,是吗”可知,自己辛苦小半年终于能听懂上海话,抒发感慨、欣喜之情。“才”本义是:自然地。语境第段“从不得不学英语到爱上英语,再到有同学要借我的英语笔记,才用了大半个学期”中的“才”是只,仅仅的意思,结合“才用了大半个学期”可知这个词语突出“我”学习英语时间之短,进步之快,“我”从不得不学习英语到爱上英语,再到同学要借“我”的英语笔记,这么短的时间,“我”竟然做到了,心中充满成
25、功的自豪之意。【15题详解】考查对段落的分析概括。A.“突出我学习语言能力之强”概括太过片面,不准确;B.此文先写自己刻苦学说上海话,学有收获,得到上海同事的认可。让自己回忆起12岁学英语的经历,大半个学期也是有很大的收获,有同学借“我”的英语笔记,后来又学说当地方言;第段“在外说普通话时,没有人会通过发音辨认出我的故乡,回合肥后也能用方言跟老朋友畅快地聊天;持续学上海话后,我不再为工作担忧,也主动学做本帮菜,利用空闲时间探索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可知,自己虽然学上海话、英语、当地方言,但是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所以表现“我”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是最准确的一项;C.没有表达对
26、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意;D呼应“前文学上海话内容”概括也较片面,不准确;故选B。【16题详解】考查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我没有对不起12岁那年的自己”与题目“没有对不起12岁的自己”相呼应,结构严谨;内容上,最后一段独句成段,字句简短、节奏明快,突出醒目,强调“没有对不起12岁的自己”,突出12岁那年学英语这件事对“我”的影响的深远、巨大;文中叙述25岁学上海话,让“我”自然想起12岁学英语这件往事,25岁学上海话是对12岁往事的延伸;“我没有
27、对不起12岁那年的自己”也凸显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超越自己。三、综合运用(20分)某校计划开展以“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主持人邀请你帮助他一起设计书目推荐单,并参与本次读书节活动。推荐类别推荐作品推荐词第一部分古典的声响三国演义相得益彰的君臣,波澜壮阔的历史。水浒传_,平等互爱的理想。第二部分大师的艺术朝花夕拾平静朴素的叙述,美好难忘的回忆。_老北京的风味儿,底层平民的辛酸。第三部分_西游记_,不畏艰难的精神。海底两万里亦真亦幻的世界,自由翱翔的梦想。17. 请根据推荐内容完成书目推荐单填写。(1)第二部分横线处填入的作品名称是_(2)第三部分推荐的书目类别命
28、名正确的一项是()A.奇幻的世界 B.外国的文学 C.巧妙的构思 D.开阔的视野18. 请结合名著内容,完成推荐词的填写。水浒传_,平等互爱的理想。西游记_,不畏艰难的精神。19. 有同学为本次读书活动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不适宜的两项是()()A. 全体同学配备手机阅读电子书B. 举办读书交流分享大会C. 尝试用课本剧的形式呈现作品D. 每人完成一份读书笔记E. 每天的晨会课改为读书阅览课20. 主持人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朝花夕拾或水浒传中任选一部,谈一谈你对本次活动主题“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认识。(不少于80字)【答案】17. . 骆驼祥子 . A18. . 例:抱打不平的好汉
29、。 . 降妖除魔的故事。 19. AE 20. 示例:朝花夕拾:让我们看到了大师不同年龄段不一样人生际遇。阅读它能够让我们了解鲁迅如何一步步走向文学救国的心路历程;也能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隔膜,对那些吃人的规矩、那个黑暗的社会有了更多清醒的认识。水浒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江湖侠义的世界。书中的英雄好汉快意江湖、行侠仗义,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侠士对平等社会的向往。阅读水浒传能够让我们畅游于中国古代市井侠士的生活中,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小说中鲁智深这一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事件中,可以看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并由此认识到水浒传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江湖侠义的英
30、雄世界。【解析】【17题详解】考查对名著的掌握。由“大师的艺术”和“老北京的风味儿,底层平民的辛酸”可判断作品是骆驼祥子,作者是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本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小说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
31、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据此可知选“奇幻的世界”;故选A。【18题详解】考查对名著作品的鉴赏。结合名著内容,写出合适的推荐词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水浒传鲜明生动的人物;西游记曲折离奇的故事。【19题详解】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筛选。A.“全体同学配备手机阅读电子书”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更方便快捷;建议与“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世界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不太相符;E.“每天的晨会课改为读书阅览课”是说课堂的变化,建议与“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不太相符;
32、故选AE。【20题详解】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朝花夕拾或水浒传中任选一部,写出对本次活动主题“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认识,语句通顺流畅即可。并注意字数的要求。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10篇回忆性散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读藤野先生能够让我们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读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的事,父亲的病中父亲生病就医的事,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那个社会下的种种丑恶现象,那样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水浒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江湖侠义的世界。要说义气,梁山好汉都很讲义气,“及时雨”宋江更是以义气闻名,他总是在别人危难之时,及时出现,救人于危难之中,他也
33、正因此才当上梁山的大头领。花和尚鲁智深为人豪爽,对待朋友可以说是十分的仗义,林冲被高俅陷害,高俅想至林冲于死地,让两个差人在半路上结果林冲的性命,鲁智深听说了以后,暗地里跟着这两个差人到了野猪林救了林冲。体现出他对朋友的侠肝义胆。据此作答即可。四、作文(60分)21. 题目:再一次遇见你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答案】范文:再一次遇见你有些人苍老了岁月,而你温柔了时光。时间像指缝间的细沙,一点点地流逝。一晃之间,四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我们有四年多未见,可是当我再一次遇见你时,往事像电影镜头一般,在我脑海中铺陈开来。一切,都还保留着原来的气
34、息,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那是一个教师节的早晨,空气中散发着鲜花的芳香。我和五六个同学回了母校去看望你,当我走进你办公室之前,我的脑海中一直闪现着你的形象,带着激动与兴奋。直到你出现在我们面前。你的短发不见了,长长的秀发披在你整个肩膀上;你穿着一条淡紫色的裙子,优雅靓丽,而之前你是一直不穿裙的,而你的白发和皱纹,似乎在诉说着你的苍老“没想到你长这么高了,记得以前你才那么点高。”在我打量你的时候,你走到了我的面前,拍了下我的肩膀,一边比划着,一边对我说。你招呼我们都坐下,跟我们聊现在的生活和学习,虽然你又有了新的学生,可是你对我们问长问短,我们都能感受那暖暖的关爱。“老师,五年级那回下雪你意外地
35、对我们说:把笔放下,去操场看雪。我还记忆犹新呢。”我脑中闪过这一幕,便脱口而出。“呵呵,是吗?”“老师,有一次放学了,就我没回家,是你骑自行车送我回家的”“呵呵,有这样的事么?”大家回忆起你对我们的关心帮助时,你都是这么微微一笑,忽略过去了。我们就这么聊了一个小时。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对您说到:“老师,其实您一点都没有变!”真的,你还是那么随和,那么亲切,那么待人友善,那么平易近人。四年前,你教我们知识的时候,你是这样的你,当四年后我再一次遇见你的时候,你还是那么亲切友善。岁月催人老,也许下一次遇见你时,你的面容苍老了,头发花白了,皱纹变多了但是,你的温柔善良,我相信永远不会逝去!【解析】【详
36、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题目中的“再一次遇见”就是又一次遇见,不是第一次遇见,可以是相遇在眼前也可以是相遇在脑海。“遇见”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的接触。要确定好遇见的对象,才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遇见的双方可以是人与人的相遇,也可以是人与物的相遇;可以是快乐的相遇,也可以是忧伤的相遇,等等。通过碰到的哪些人和事给予了你难以忘怀的、刻苦铭心的东西。“你”是个第二人称单数的代词,不能扩大为“你们”或“他们”“自己”之类。“你”可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指抽象的东西。具体的“人”指自己身边的人(亲人、朋友等)、当代的人(球星、歌星、影星、运动员、时代的风云人物等)、
37、现代的人(鲁迅、李叔同、曾国藩、谭嗣同、孙中山等)、古代的人(孔子、庄子、曹操、诸葛亮、嵇康、岳飞、郑板桥等)、外国的人(凡高、贝多芬、伦勃朗、李斯特、莫扎特等)等,具体的“物”指小屋、一条河、一座山,一句诗、一首诗、一本具体的书等;抽象的东西指某种好的品质、某种处世态度、酸甜苦辣的生活等。第二,构思选材。此题宜写成记叙文,通过记叙或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难忘的“遇见”,尤其通过具体的动作、对话等描写,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遇见的可以是你的亲人,也可以是你的老师、同学或陌生人。要选取再次遇见后心与心发生了碰撞,产生了美好情感的事,这样的材料才符合“遇见”的内涵。比如你只身在外,身处困境,再次遇上了一位好心人,他热心地帮助了你,你感激万分。这样的遇见确实值得回味;比如你写自己再次与某种物的相遇。这种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只要你与它相遇时产生了难忘的感情就行。例如你在忧伤时独自来到野外,再次发现了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草,它虽小得可怜,却乐观地随风摆动。它给了你启发,让你从忧伤中振作起来。这种遇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三,写作手法。此题宜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写法,突出相遇的经过、意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