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限时集训(十八)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石家庄一模)下表是石家庄市各类商业机构1949年全年购、销商品比例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的石家庄工商业发展()A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B已开始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C推动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顺利发展D将市民经济生活纳入计划经济体制B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前,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经济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过渡性经济,这与材料反映的石家庄19
2、49年购、销商品中公营占主体,私营占有少量的份额的信息相符,故选B项。21952年10月20日,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给斯大林写信称:“中国现在的工业总产值,国营企业已经占到67.3%,私人企业只占7%。在十年以后,少数资本家可能完全处在社会主义的包围之中。”这表明,中央人民政府()A构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框架B认识到私有制无益于国家的建设C有意借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规划了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径A材料中的数字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因而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框架,故选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借鉴的是斯大林模式,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
3、义改造的目标而非具体的路径,故排除D项。3下表是1953年2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如下: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比上一年增长重工业和机械工业47.31%燃料工业84.56%地质勘测611.46%建筑工程204.14%铁路88.93%农业61.44%林业128.38%总支出41.68%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D根据材料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表,只能得出重工业和机械工业支出增长情况,不能得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故A项错误;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4、并举,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妥善处理好轻、重、农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故D项正确。4(2019内江二模)1956年劳动部工资局在调研天津国营企业工资改革时,对当地以质量奖、安全生产奖取代年终双薪制、考勤奖制的做法极为赞赏。这是因为这些措施()A有利于节约财政支出B提升了工人的责任心C有助于改善员工待遇D缩小了工人收入差距B给工人发质量奖、安全生产奖,一方面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使工人主动抓好产品质量,搞好安全生产,这就提升了工人的责任心,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减少工人的工资,故
5、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用质量奖、安全生产奖取代年终双薪制、考勤奖制,无法看出改善员工待遇,故排除C项;题干中的措施无法缩小工人收入差距,故排除D项。5下表为1952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增长目标。这主要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领域增长目标年均增长率工农业总产值51.1%8.6%工业总产值98.3%14.7%农业及副业总产值23.3%4.3%A国家工业基础薄弱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C出现经济冒进思想 D忽视农业基础地位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52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的目标远远高于农业及副业总产值的增长目标,说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反映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故A项正确。6在
6、“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D三大改造成就初现A根据材料“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合理的调控,故A项正确。7(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调研)195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
7、购任务。这一举措()A停止了“三面红旗”错误指导B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问题B1959年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导下,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措施,使社员有了极少的生产资料,因而相对于以前它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八字”方针于1960年提出,故C项错误; 19591961年,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故D项错误。8(2019德阳二模)我国部分年份粮食产量和粮食收购量的变化柱状图由上图可知,当时我国农村()A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B集市贸易不断发展C大力支援工业化建设 D经济体制出现变动C根据材料
8、可知,19521959年,在粮食产量没有很大的增长情况下,粮食收购量一直增加,反映出国家五年计划发展工业化的需要,故选C项;粮食产量没有很大的变化,无法得出生产力极大解放的结论,故排除A项;粮食收购量的大幅增加反映的是国家支援工业化的需要,而不是集市贸易的发展,故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但经济体制的变动不能解释1955年比1952年粮食收购量增加的原因,故排除D项。9(2019长春三模)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政策,“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资料,同消费资料一样都是可以流通的商品;物资管理要像商业部门管理商品一样,
9、既要管理,又要搞活。”这种政策反映了政府()A依然严格地执行计划体制B强调消费资料的政策调整C物资管理引进市场调节机制D利用对外贸易解决供应不足C题干材料反映了政府要在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适当地引进市场机制的做法,故选C项;题干信息表明政府有重视商品的意愿,故排除A项; “生产资料,同消费资料一样都是可以流通的商品”说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并重,故排除B项;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故排除D项。10(2019蚌埠三模)1949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恢复和增长期19491952年19531957年19631965年工业36%19.2%7.9%农业14%4.5%11.1%出现上表所述现象
10、的共同原因是()A利用市场调节手段B改变了所有制结构C改善经济结构比例 D发挥政府主导作用D这三个时期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的恢复时期、“一五”计划、国民经济的调整阶段,工业农业都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共同原因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故选D项;三个阶段都是计划经济时代,故排除A项;B、C两项在表格中并没有体现,故排除。11(2019绵阳二模)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工业化建设()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扭转了近代
11、以来落后局面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D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C根据材料可知,19521978年期间,工业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而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时间,故选C项;A项与事实不符,故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的工业建设没有扭转近代以来的落后局面,中国仍然在追赶世界潮流,故排除B项;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12(2019宁德二模)从1963年起,我国在工业部门试办托拉斯,即按行业和协作关系,把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专业性大公司,并按经济办法实行管理。截至1965年,煤炭、汽车、烟草等行业组建全国性托拉斯12家,一些省市也组建了11家地方性托拉斯。托拉斯的试办是()A改
12、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大胆尝试B协调国民经济比例的有益途径C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重大举措D探索国家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A由材料可知,我国在工业部门试办托拉斯,并按经济办法实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胆尝试,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工业化发展的探索,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夙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
13、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来说,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2)材料三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是怎
14、样实施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为纠正材料三在实践中的错误,中共中央又采取了什么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回答,特别注意“材料二中的柱状图”并结合“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第二小问,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三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当时的背景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2)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15、动。影响: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3)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成就: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通过小酒馆为切入点,讲述了女主人公在经营过程中久经磨难,最终成为女强人的故事。下面是该电视剧的部分故事梗概:1955年,新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徐慧真,继承祖产,当了小酒馆的老板。居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所有商户搞公私合营,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1958年,国家号召大炼钢铁,各家各户都把废旧的铁锅和铁盆捐出来支援国家,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大炼钢铁”的模范。为了
16、小酒馆的经营,徐慧真虽历经坎坷,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1979年,改革春风吹来,小酒馆重新回到徐慧真的手里,并再一次焕发了青春。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故事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解析:此题为提取信息进行说明题。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指出其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并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材料“1955年,新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徐慧真,继承祖产,当了小酒馆的老板。居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所有商户搞公私合营,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
17、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1958年, 国家号召大炼钢铁,各家各户都把废旧的铁锅和铁盆捐出来支援国家,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大炼钢铁的模范”反映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材料“1979年,改革春风吹来,小酒馆重新回到徐慧真的手里,并再一次焕发了青春”反映了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答案:示例一:情节: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历史现象: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使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确立起来,完成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但由于当时急于求成,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冒进性。示例二:情节: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了“大炼钢铁”的模范。历史现象: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出现了全民炼钢的现象。评价:1958年,为了赶英超美,国家号召全民大炼钢铁;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平衡;由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大跃进”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和劳动力,也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困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