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主干梳理 认知拓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
2、劳动积极性。(2)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3)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进程:自发秘密政府肯定全国推广。(4)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解放农村生产力。(5)意义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3、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发展。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2)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内容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
4、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强大。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开放原因(1)历史经验证明:关闭国门会脱离世界大势,开放能促进发展。(2)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2具体形式: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扩大外贸、兴办经济特区等。4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名词解释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知识拓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1)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实行的仍是小农经济,生
5、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仍十分落后,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2)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3)土地所有权不清晰。教材拾遗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以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一批有
6、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岗职工增多、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探究1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有何不同?提示:项目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行政手段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作用积极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恢复和发展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消极权力高度集中,后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导致经济危机认识两种体制各有优缺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阻碍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
7、行问题探究2 经济特区之“特”是在这些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吗?提示:否。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家国情怀 倡议“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经济带地域范围更广,开放性更强,合作范畴更大,联系更密切,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实现利益共享。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当今中国积极实施的“走出去”战略的体现,更是中国担当大国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史料精研微解重难微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一我们要建
8、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江泽民二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
9、史料解读史料一通过分析市场的利弊确立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史料二从所有制、国企改革、分配体制、最终目标等角度阐释了市场经济下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从中我们可以分析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精研探究上述史料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特点?答:提示:由史料一中可知在调控手段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史料二中可知在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由史料二中可知在管理体制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史料二中可知在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由史料二中可知在根本目标方面,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1
10、)调控手段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2)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要点突破深化拓展要点一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1)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改革的内容是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3)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11、善和发展。2必要性(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3措施(1)在农村采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2)在城市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
12、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也随之变化。4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主线,以责、权、利关系及制度调整为核心。(2)以旧制度最薄弱和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农业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以外产生新体制,即新体制增加与旧体制调整并行。(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进行渐进式改革。5效果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例120世纪80年代,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包字进城,包则灵”的思想。这是因为“包字进城”的做法()A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
13、制 D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答案A解析材料中“包字进城”的做法,反映出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不符合时间,故B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故C项错误;企业承包经营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无关,故D项错误。要点二全面认识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1国家在设立经济特区时,首选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原因(1)近代以来,对外开放较早,历史上与海外有着密切联系,便于吸收外资。(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较早,有着重要的工业基地。(3)海陆交通便利。(4)广东、福建等地是著名的侨乡,靠近港、澳、台,便于联系。2
14、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同时也是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经验的结果,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和利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在经济各环节、各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以获得最大效益。(3)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外开放,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3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
15、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4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
16、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面”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4)“全方位”是指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5)“多层次”是指不仅设立经济特区,而且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并且不断向内地延伸。(6)“宽领域”是指我国政府鼓励扩展外商投资领域,使对外开放扩展到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并允许外商进入第三产业。例2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A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C重视进行资本的
17、分化整合D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答案A解析材料“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说明中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市场经济的范畴不同,排除B、D两项;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1(2019全国卷,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18、在农村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并且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等,体现了中央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社队企业属于集体经济,排除B项;C项“完善了”表述绝对,此时农村改革才刚刚开始,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期,排除D项。2(2018全国卷,31)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
19、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答案A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中,从事农业的企业数量在下降,从事非农产业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转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排除D项。3(2017全国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
20、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答案C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要求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D两项材料未涉及,排除。1据载:1979年福建对50家企业实行扩权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如三明钢铁厂1980年上半年工业
21、总产值比1979年同期增长了13.5%,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4.8%。这()A推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C说明了企业经营管理权力下放的必要性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答案C解析材料“1979年福建对50家企业实行扩权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体现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时期,扩大企业自主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故选C项。A、D两项时间不符,B项中“所有制的变革”错误,故均排除。2(2020海南等级考模拟)读图,图中19782012年数据变化反映了()A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B绝对贫困人口的消失C扶贫标准的逐步提高 D农村农业人口的减少答案C解析根
22、据图表可知,从表面看2012年农村贫困人口比1978年大大减少,但实际上2012年的贫困人口是根据2010年新的农村扶贫标准确定的,说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扶贫标准逐步提高,故选C项。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是材料的表层意思,排除A项;绝对贫困人口是指生存生命环境条件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级的阶段,2020我国将消灭绝对贫困人口,排除B项;材料是农村贫困人口变化的数据,无法体现农村农业人口的减少,排除D项。31992年初,以徐州国营企业改革为开端,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以“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为中心的企业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热潮,但是这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思想动荡。这突出反映了()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奋斗目标B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C我国开始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民众已经能够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答案B解析“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改革热潮”说明国有企业改革在前进;“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思想动荡”说明改革尚未被大众完全接受,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是在中共十四大后,C项是在1984年,均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