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课题: 科目: 语文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单位: 景洪市第四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祝福是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以小说学习为主,学习小说主要从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入手,从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中来挖掘人物形象。祝福中为我们介绍的鲁镇,祥林嫂几次来到鲁镇的故事情节中,塑造了祥林嫂,鲁四老爷,“我”等众多形象。祝福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1. 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2. 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
2、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小说的环境描写人物性格形象 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 3. 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习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二、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2. 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和典型意义。3.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4。认清封建礼教吃
3、人的本质,懂得反封建的必要性。三、学生特征分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 先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同时也明确文章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的作用。2.然后分析比较祥林嫂外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这一变化的原因,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3.师生、生生合作,探讨祝福文题的含义并品析本文的语言特色,进一步理解鲁迅的语言特色。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2.品味小说语言技巧及其作用。3.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特色。教学难点1.认清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及其内在因素。2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语设计从初中到现在我们
4、已经学过了很多关于鲁迅的小说作品,同学们能不能回想一下啊,比如:孔乙己.社戏.故乡期中有很多人物孔乙己的“之乎者也”,闰土,杨二嫂等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鲁迅的另一著名小说祝福看看期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二、解题与背景介绍1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
5、,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在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三、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六部分的情节概括) 序幕:鲁镇准备祝福 结局:祝福之夜惨死 开端:逃避初到鲁镇尾声 发展:被逼卖到贺家 高潮:再寡再到鲁镇 尾声:鲁镇正在祝福四、 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这一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题。
6、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1.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和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但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鲁四爷的人物形象明确: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3 文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明确:“我“是一个具有正义
7、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五、环境描写的作用1.(第1、2段):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沉重”、“阴暗”、“乱成一团糟”等词透露出了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压抑和反感。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
8、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 “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悲剧的社会基础。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2(第32段):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
9、痛”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参见课文下的注释),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3(最后一段):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忆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穷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10、。六 以“祝福”为题,有何深刻含义?学生思考后明确:体现了小说以事件命名的特点。祥林嫂这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牵动出来的。只有将其不幸置于“祝福”的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承出旧中国社会,尤其是神权在其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生的社会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把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才能增强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性,从而深化主题,把批判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题进一步强化,即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者的呼号”展示给读者。七 小说主旨明确: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深蒂固的
11、统治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作品集中体现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祥林嫂进行摧残的四条枷锁:政权(以鲁四老爷为代表对祥林嫂的歧视和压迫)、族权(贺老六和阿毛死后,大伯来收屋)、神权(迷信思想捐门槛)、夫权(婆婆有支配她人身自由的权力)。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八 布置作业回忆初中阶段所学鲁迅的小说,回忆小说中描写的很多的人物,他们身上有哪些特色,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学生倾听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归纳总结,并按教师提示总结各情节之内容学生在教师带领下
12、探讨,总结人物形象。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分析小说环境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分析小说环境的作用。学生分析文章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整篇文章主旨进行学习让学生回忆小学初中所学的鲁迅的文章,使他们重新回忆鲁迅的文章在开始新课之前,先介绍背景知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弄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学会阅读小说的方法。先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再引导学生分析小说出现的人物。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对于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等起到很大的作用。弄清文章的主题含义课后练习 巩固 复习七、 教学评价设计八、板书设计 鲁镇的祝福景象序幕 鲁四老爷及其书房 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结局 祥林嫂突然死去 开端 外逃帮佣,祥林嫂初到鲁镇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发展 丧夫失子,再到鲁镇倒叙 捐献门槛,未能“赎罪”高潮 被逐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祝福的欢乐景象尾声 “我”的感受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