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704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评价: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题素养评价(三) (专题三)(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0唐山高二检测)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出()A.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C.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解析】选C。“孝”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孝”字大量使用表明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深化点拨】北魏统一黄河流

2、域的意义:(1)初步结束了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2)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3)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2.“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并兼之风日少。”根据材料判断“事”是()A.均田制B.迁都洛阳C.重订官制礼仪D.实行汉化【解析】 选A。根据题干信息“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可知,“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选A。【补偿训练】“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革除旧俗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

3、【解析】选A。 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弃卖田宅”可知,当时土地抛荒的现象很严重,因此政府推行了均田制,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3.(2020福州高二检测)魏书载:“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材料反映了北魏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A.促进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B.促进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过程C.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限制北方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解析】选D。“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的信息说明均田制的实施主要是限制北方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故D正确;A是影响;B不是实行均田制的目的;C属于经济信息

4、,不符合材料主旨。4.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列传)。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迁都洛阳【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得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吏治有所好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补偿训练】在改革中,孝文帝大力整顿吏治,对贪赃枉法者严惩不贷,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有()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北魏政权的稳定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A.B.C.D.【解析】选A。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主要是由于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存有戒心造成的,与整顿吏治无关,故

5、选A。5.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选项人物言论事件A秦始皇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魏孝文帝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迁都洛阳C唐太宗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苦开创三省六部制D明太祖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建立内阁制度【解析】选B。秦始皇大兴宫殿,广征徭役、赋役,并非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A错误;三省六部制度形成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并非唐太宗开创,C错误;建立内阁制度是在明成祖时期,D错误。故本题选B。6.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

6、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解析】选B。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通婚,从根本上说是政治联姻。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鲜卑族和汉族两族的利益和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有利于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深化点拨】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7.公元494年,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摆

7、脱鲜卑贵族的束缚B.摒弃鲜卑族的陋习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D.借汉化巩固统治【解析】选D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加速民族融合,缓和阶级矛盾,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故D正确。【补偿训练】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A.均田制B.迁都洛阳C.俸禄制D.汉化政策【解析】选D。说孝文帝是盖世英雄,是指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说孝文帝是千古罪人,是指汉化政策改变了鲜卑民族骑射的传统,使原先的优势丧失。8.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

8、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解析】选C。从材料“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中可以看出,北魏政权以中原统治者自居,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凸显自身政权的正统性,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的恢复,故A排除;材料“四夷馆”和“四夷里”说明B、D错误。9.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9、,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解析】选D。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的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分析选项,A、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与史实不符;D符合题意。10.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为结束分裂

10、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选D。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当时的中国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造成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趋于缓和,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补偿训练】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完整地保留了鲜卑族的文化传统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B.C.D.【解析】选C。改革鲜卑族旧俗、推行汉化政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不符合史实。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1

11、题10分,第12题10分,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1分,第16题15分,共7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1)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上述哪则材料?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的举措还有哪些?(7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之洞观点的合理性。

12、(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国势之衰兆已见”,可见持反对意见;材料二认为孝文帝改革带来“尚文明,魏国以治”,持赞成意见。第二问依据所学内容回答孝文帝改革在经济、政治、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措施。第(2)题论证张之洞观点的合理性,即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从推动本民族的汉化、经济发展以及北方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答案:(1)赞成派:材料二;反对派:材料一。 举措: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行汉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2)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桑弘羊

13、是具有法家思想的理财家,他具有兴功利的思想,肯定商业活动,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实行盐铁官营,禁止私卖私铸。实行“酒榷”即酒类专卖,由官府统一销售。改革币制,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实行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这次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困难,从而使正在进行中的对匈奴战争和对边疆的经营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其次,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豪商大贾和地方割据势力;再次,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的政

14、策,不仅是有益于当时的国计民生,而且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及其措施。(6分)(2)根据材料,分析桑弘羊经济改革的作用。(4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具有兴功利的思想,肯定商业活动,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概括得出:兴功利,肯定商业活动,本末并重等经济思想。依据材料信息“颁布了算缗告缗令实行盐铁官营,禁止私卖私铸。实行酒榷即酒类专卖,由官府统一销售。改革币制,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实行均输和平准”概括得出颁布算缗告缗令、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改革币制、实行均输和平准等措施。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首先

15、,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困难,从而使正在进行中的对匈奴战争和对边疆的经营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其次,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豪商大贾和地方割据势力;再次,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的政策,不仅是有益于当时的国计民生,而且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概括得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削弱豪商大贾和地方势力、有利于国计民生等作用。答案:(1)经济思想:兴功利,肯定商业活动,本末并重。措施:颁布算缗告缗令,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改革币制,实行均输和平准。(2)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汉武帝反击匈奴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有利于削弱豪商大贾和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计民生。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496年,孝文

16、帝针对北魏各部族没有姓氏的情况,发布“制定姓族”诏文,“详定北人姓”,共一百二十姓(见下表)。规定正员郎以上的高官须由鲜卑八姓、汉族四姓者担任,其余各姓只能充任一般官员。皇族功臣其他元穆陆贺刘楼于嵇尉韩罗据魏书官氏志等材料二(孝文帝)规定宗室诸王正妃“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并强制性地命自己的几个弟弟分别娶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及鲜卑勋臣八姓之首穆氏之女为妃。孝文帝以后,宣武帝同样严格控制宗室诸王的联姻家族。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姓族”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姓族”改革的政治影响。(6分)【解析】第(1)题

17、特点,据材料一“496年,孝文帝针对北魏各部族没有姓氏的情况,发布制定姓族诏文”可知诏令强制推行,据材料一“制定姓族”可知以族定姓,据材料一“规定正员郎以上的高官须由鲜卑八姓、汉族四姓者担任,其余各姓只能充任一般官员”及表格可知改用汉族单姓,按姓氏划定政治等级。第(2)题政治影响,积极方面,据材料一“孝文帝针对北魏各部族没有姓氏的情况,发布制定姓族诏文”和“规定正员郎以上的高官须由鲜卑八姓、汉族四姓者担任,其余各姓只能充任一般官员”可知加快了北方各族汉化(封建化或促进了民族融合)等,消极影响,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门阀制度(等级制度)固化社会阶层,滋长腐败。答案:(1)特点:诏令强制推行;以

18、族定姓;改用汉族单姓;按姓氏划定政治等级。(2)影响:加快了北方各族汉化(或封建化或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汉、鲜卑贵族联姻,巩固了北魏政权;门阀制度(或等级制度)固化社会阶层,滋长腐败。(如写:百家姓中增加了少数民族成分也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针对北齐以来,“豪党兼并,户口租调,十亡六七”的情况,隋文帝进行了户籍管理改革。他制定了保闾制度,畿内以五家为保,设保长;五保为闾,设闾正;四闾为族,设族正。畿外保上为里,设里正;里上为党,设党长。由保长、闾正、族正、里正、党长等办理均田、征税与户籍。开皇五年(585年),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户口检查。在检查中,奖励人民互相举发。这次检查的结

19、果,得到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为了进一步防止户口隐漏,高颎又建“输(租赋)籍(户籍)之法”,即将百姓应纳租税,依照每户财产状况,分别规定税额,登记在册籍内。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进行户籍改革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户籍改革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制定了保闾制度”“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户口检查”“建输(租赋)籍(户籍)之法”等进行概括。第(2)题,结合材料“得到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和所学知识,从加强地方治理、增加劳动力、减轻民众赋税负担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措

20、施:健全地方基层组织;清查人口;制定“输籍法”。(2)影响:加强了地方治理;使政府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民众赋税负担。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魏前期的明元、太武两朝曾实行过一种授予储君特殊权力的制度即以世子监国。422年,太宗恒有微疾,怪异屡见,乃使中贵人密问于崔浩(汉族士人)曰:“朕疾弥年,疗治无损,恐一旦奄忽,诸子并少,将如之何?”浩曰:“自圣化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几危。今宜早建东官。今长皇子焘,年渐一周,明睿温和,众情所系,时登储副,则天下幸甚。立子以长,礼之大经。若须待成人而择,倒错天伦,则生履霜坚冰之祸。自古以来,载籍所

21、记,兴衰存亡,鲜不由此。”太宗纳之。一方面,这种制度不但确立了嫡长子的继承原则,而且在名义上和实际上给予了世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力。另一方面,格于形势,又设置了同样地位很高、权限很大的辅弼机构,向享有特权的联盟贵族让步从泰常七年五月诏拓跋焘以世子身份“临朝听政”到次年十一月继皇帝位,其间,未由此引起任何较大的政治风波,成功地实现了皇位传承。摘编自曹文柱北魏明元、太武两朝的世子监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宗实行世子监国制度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宗时期世子监国制度的特点。(5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422年,太宗恒有微疾,怪异屡见”“自圣化龙兴,不崇储贰

22、,是以永兴乏始,社稷几危。今宜早建东官”“立子以长,礼之大经”,可知太宗时期实行世子监国制度的原因是不崇储君和待成人而择的原则易造成政治动乱;太宗长期有病,需世子辅政;受汉文化的影响。第(2)题从材料“这种制度不但确立了嫡长子的继承原则,而且在名义上和实际上给予了世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力。另一方面,格于形势,又设置了同样地位很高、权限很大的辅弼机构,向享有特权的联盟贵族让步”,可知太宗时期世子监国制度的特点是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原则;世子有很高的权力和地位;对部落旧制,既有突破,又有妥协。答案:(1)原因:不崇储君和待成人而择的原则易造成政治动乱;太宗长期有病,需世子辅政;受汉文化的影响。(2)特点:

23、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原则;世子有很高的权力和地位;对部落旧制,既有突破,又有妥协。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4、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府兵制度改革的主要影响。(7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分析概括改革特点。第(2)题依据材料“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分析可知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据材料“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分析可知改革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依据材料“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分析可知改革有利于增强部队的战斗能力;综合分析以上作用联系此时期相关史实可知这些改革措施间接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答案:(1)融合汉族礼制;削弱武将权力,加强皇权;兵农合一。(2)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兵农合一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