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题素养评价(四) (专题四)(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0通海高二检测)对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评价是()A.弊大于利B.利大于弊C.利弊相当D.有利无弊【解析】选B。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结果方面去理解。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虽然也造成北宋的积贫积弱,但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利大于弊,故B正确。2.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A.削弱了北宋军
2、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解析】选B。材料只是反映了宋辽之间边境的安定繁荣,与北宋、辽的军事力量无关,故A错误,B正确。C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补偿训练】“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这段话反映的是()A.北宋与辽之间的友好往来 B.北宋向辽输送“岁币”C.宋辽之间的正常贸易交往 D.北宋给辽的战争赔款【解析】选B 。由“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3、”可知这是“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送给辽的“岁币”,北宋统治者通过签订屈辱的盟约,用每年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的方式换得暂时的苟安,故选B。3.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材料反映了北宋军事制度改革后的弊端 B.程琳认为,北宋国用所以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C.程琳认为,过量存在的人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D.材料反映的问题属于北宋中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积贫”【解析】选B。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冗
4、官的有关信息,故B表述不准确。【补偿训练】吴泰先生所著宋朝史话中第五章为“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运动”,书中所介绍的“社会危机”可能是指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冗官、冗兵、冗费 少数民族的威胁A. B. C. D. 【解析】选D。北宋初年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果导致了冗兵、冗费和冗官局面,积贫积弱;统治者“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使农民反抗不断发生;边境烽烟四起,如辽、西夏的威胁,故都符合题意。【深化点拨】宋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措施,尽管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但它使五代以来重臣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
5、发展。所以应该是利大于弊。4.(2020烟台高二检测)北宋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解析】选C。分析题干材料,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富人兼并了大量土地,是为国家守财,当国家发生危难时,他们这种兼并得来的钱财,就乐意向国家捐纳。所以这表明北宋政府并不抑制土地兼并,A错误。B和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答案为C。5.在下图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两个人争议那么大的原因是 ()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对农民
6、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解析】选B。从图片的内容看,提到了利息高低,农民负担重,所以根据此意可得出是基于对农民的剥削太重的争论。【补偿训练】有人在评价王安石的某一措施时说:“不但把农民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脱出来,而且在他们偶遇资金短缺时,不必中断农作。”他评价的是()A.青苗法B.均输法C.保马法D.募役法【解析】选A。结合题干材料中信息“从高利贷负担中解脱出来”“资金短缺时”,可知评价的是青苗法。6.据统计,唐代江南士人居相位者约占十分之一,宋真宗以后则超过半数。在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大多是赣、闽等地的江南士人。这反映了(
7、)A.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提高B.政治和文化中心南移趋势明显C.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D.变法成为挽救统治危机的利器【解析】选A。材料表明唐宋时期江南士人在朝廷中所占比重上升,根据所学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故A正确。从唐至北宋政治中心呈现东移趋势,故B排除。材料主要反映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变法的作用,故D排除。7.“使国家加强了运输的计划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投机倒把等行为”。这是对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的评价()A.市易法B.募役法C.均输法D.青苗法【解析】选C。王安石颁布了均输法,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各地的生产
8、情况和宫廷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这样就避免了购买时的盲目性,且限制了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的行为,故选C;市易法的具体做法是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再卖出,这些法规措施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流通,同时也体现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管理,排除A;募役法是对宋初定下的差役法的改革,把原来按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排除B;青苗法指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排除D。【拓展延伸】青苗、免役、市易、方田均税、均输等法被称为“富国”之法的原因 (1
9、)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的实施,使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和肥瘠纳税,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称为“富国”之法。8.(2020玉溪高二检测)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10、()A.青苗法、保甲法 B.均输法、保甲法C.市易法、将兵法 D.募役法、保马法【解析】选A。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募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深化点拨】实施保甲法的目的:一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二是加强军事力量,减少军费开支。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是将兵法的作用。9.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 D
11、.认定地方教育大有提高【解析】选A。不经科举就可任官反映出王安石已认识到,科举制度不完全能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故选A。10.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A.(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B.(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C.(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D.(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的描述,分析选项,“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属于历史事实,
12、“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A符合题意;B、C、D均是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1题12分,第12题13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5分,第16题10分,共7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调任明州(今浙江宁波)鄞县知县。鄞县本是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的鱼米之乡,居然“旱辄连年”。其缘故固然在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但王安石进而发现其深层原因则是“吏者因循”“人力不至”,官吏甚至与豪强勾结,侵占、破坏水利资源。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奖惩结合,提拔廉吏;另一方面
13、把抗旱作为第一要务,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民众掀起水利建设热潮。其后鄞县“旱则滴水如油,涝则民居漂没”的问题大大缓减。鉴于鄞县无官学,王安石在这里创建了鄞县县学,并聘请名师主办。为了改变鄞人“信巫而不信医”的状况,他将朝廷颁布的医书善救方“刺石,树之县门外左”。当时两浙转运使司厉行损害百姓利益的禁盐之政,王安石拒不施行,且上书转运使为民请命。王安石离任后,民众“常相与传诵其事,指其迹而怀思之”,甚至为其立祠,以祭祀之。摘编自张邦炜王安石的鄞县施政与熙宁变法之异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鄞县施政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鄞县施政的影响。(6分)【解析】第(
14、1)题根据“鄞县本是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的鱼米之乡,居然旱辄连年。其缘故固然在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但王安石进而发现其深层原因则是吏者因循”“官吏甚至与豪强勾结,侵占、破坏水利资源”“鉴于鄞县无官学”“信巫而不信医”等信息归纳,再联系宋明理学的影响等分析。第(2)题根据王安石鄞县施政的具体措施分析影响,联系所学王安石在全国的变法,可得出:为后来主持全国变法积累了经验。答案:(1)背景:农业基础设施破坏,经济发展受影响;官场腐败,豪强横行,社会矛盾尖锐;教育滞后;巫术盛行,社会愚昧;儒学有为入世思想的影响等。(2)影响:促进了吏治清廉;发展了生产;改善了民生,赢得了民心;为后来主持全国变法积累了经验
15、。12.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折射出时代要求和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后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神宗深知贡举之弊,且本人笃意经学,加之认为诗赋取士使西北人才选出过少,遂下诏令众大臣议论科举改制一事,此提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如直史馆苏轼在上奏中说:“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亦必有道,何必由学乎?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力主改制,在上表中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尝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若谓科举法已善,则未也
16、。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摘编自脱脱等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1)根据材料,指出苏轼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简要概括二者的理由。(7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其目的是什么?(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中苏轼认为“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说明反对废除以诗赋取士的做法,材料中王安石“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说明两人争论的焦点是科举制是否需要废除以诗赋取士的做法;第二问,由材料“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亦
17、必有道,何必由学乎”得出反对设立学校等。第(2)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词歌赋,主张考查经义策论,并且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第二问目的是为改革培养人才。答案:(1)焦点:科举考试是否废除诗赋取士。 苏轼的理由:兴学浪费民财;改考经义违反旧法,不宜改制。 王安石的理由:诗赋取士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强调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2)改革:废除诗赋取士,主张考经义策论;兴建学校。 目的: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13.王安石变法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安石大部分的变法都遭到极大的挫折与障碍,到哲宗即位旧党执政时乃全遭罢除。变法是针对时弊的救国大计,
18、然而何以会失败呢?原来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是纯从立法的本身着想,而忽视了执法时在技术上的问题与人事上的障碍。换言之,王安石的变法是偏重于“理想”,而忽略“现实”;王安石的个性执拗,他不愿谋求人事上的谅解与妥协,而一意孤行,导致以往拥护王安石的人也变为反对党,造成众论汹汹,孤军作战的局面。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其富国太着重于开源而忽视节流。对于开源的办法,是想得无所不至,虽然在政府并没有聚敛的意思,但在官吏推行时,出入之际,就是难免不发生聚敛之弊。王安石一味重视变法的理论,而忽视吏法,吏治不良,何以行法?科举的改革与太学三舍法都是一种进步的措施,但颁布三经新义于学府,实乃多此一举。摘编自陈
19、致平中华通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及其指导思想。(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基本原因。(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所学从北宋国力、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宋朝政局特点进行阐述;第二问结合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的目的进行概括。第(2)题根据材料“忽视了执法时在技术上的问题与人事上的障碍王安石的个性执拗”“太着重于开源而忽视节流官吏推行时,出入之际,就是重视变法的理论,而忽视吏法,吏治不良颁布三经新义于学府,实乃多此一举”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执行情况、用人、内部矛盾及个人因素进行概括即可。答案:(1)背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严重;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加
20、深;大官僚大地主势力(保守势力)强大。指导思想: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富国强兵,偏重理财)。(2)原因:改革指导思想与措施实行的偏差;保守派反对,党争严重;用人不当;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王安石个人因素(一意孤行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
21、试遂为常制”。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另外组织考试,称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唯才是择”。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科举制与
22、唐代科举制相比有哪些变化。(4分)(2)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可以归纳出: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防止作弊;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第(2)题由材料“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可知,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是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宋
23、朝统治基础,巩固了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答案:(1)变化:科举录取名额增多;形成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2)影响: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形成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15.(2018海南单科T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
24、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9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依据材料“代
25、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第(2)题,依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依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进监察体制完善等。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代户籍有丁帐、丁口簿、五等丁产簿等单行户籍,均只计男口。其中五等户籍制
26、经宋初三朝逐步完备。五等户籍是按有无土地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指占有田地、承担赋役的人户,并按土地多少划分为五个户等;客户指没有田地的人户,主要是佃户,但也是国家编户。一等户是大地主,二三等户是中小地主,四五等户和客户是农民,第四等户属于自耕农,第五等户多数属于半自耕农。主户和佃户通过契约形成了地主和佃户的关系,这表明佃户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随着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宋朝取消了人口税,实行以田亩为主征收赋税,但仍征丁口赋。王安石变法时许多地方取消丁帐改设甲册,作为征兵征赋之据,只限登记男口。摘编自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分析(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指出宋代户籍的管理对象。(
27、4分)(2)根据材料,说明五等户籍制的管理范围,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主户和佃户”关系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内容,根据材料“丁帐、丁口簿、五等丁产簿等单行户籍,均只计男口占有田地、承担赋役的人户,并按土地多少划分为五个户等佃户,但也是国家编户”即可从单行户籍、五等户籍、征兵征赋之据等方面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对象,据材料“均只计男口”即可指出宋代户籍的管理对象。第(2)题范围,根据材料“五等户籍是按有无土地分为主户和客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五等户籍制的管理范围是农村。影响,据材料“地主和佃户的关系,这表明佃户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身依附关系、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封建生产关系、人口流动性等方面简评“主户和佃户”关系的影响。答案:(1)内容:建立多种单行户籍;农村实行五等户籍;以户籍作为征兵征赋之据。对象:丁男(男子、男口)。(2)范围:农村。简评: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推动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人口流动性加强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