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612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唐雎不辱使命质疑与深层探究教学设计一、设计总体原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很多老师只关注情节教学与人物形象教学,忽视了该文本巨大的“质疑”空间与“再挖掘”价值。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备课过程,努力架构富有创新精神且有深度的课堂,给学生提供更美味的大餐。二、必要说明1、教材版本:人教版2、教学设计题目:唐雎不辱使命质疑与深层探究3、课时数:1 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了解历史(记叙文)与小说的区别,掌握质疑与探究的基本技能,理解小说的终极目标反映作者或人民的梦想、愿望,培养学生深研文本的能力。2、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实验余映潮老师推广的“逐层引导法”和语文课程标准(2011 修订版)提倡的“资料探究法”;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质疑求真的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和谐平等、敢于抗拒丑恶、敢于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与内心情感。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说与记叙文的区别并初步掌握考证、深入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小说的写作目的,培养学生质疑求真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表达内心梦想的愿望,为以后学习写小说打下基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质疑求真能力的切入点问题(质疑的切入点很关键,因为学生并非不会质疑,只是不懂从什么角度质疑)和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外资料、把握重点信息的能力。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1、资料探究法 2、课堂共研法 3、默读鉴赏法 4、小组交流法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 2、文本资料学案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一层导入)同学们,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质疑是创新的基础。这个质疑啊,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你们能创新的读书,能从咱们薄薄的课本,读出不同凡响的发现。这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创新阅读,走进质疑精神。(二)序幕(二层导入)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质疑、饮酒“采菊东篱下却悠然见南山”的质疑、苏州园林“对称不美”的质疑,简洁阐释质疑的过程与质疑的好处。2、学

4、生活动:、学生们回顾教师引导的课文,口头回答。、借助纸笔,笔记重点。、在“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质疑环节,帮助学生了解秦服装与汉晋服装的区别(秦朝尚黑,汉晋尚青);在苏州园林“对称不美”质疑的环节,为学生展示对称图形、对称建筑的美。3、原则与保障:重视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根基,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细节,是此步骤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三)开端(了解质疑,初级质疑)意图:为下面考证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做好铺垫,为接下来的文本探究做好缓冲工作。1、教师活动:教师带领大家进入唐雎不辱使命的课文,温习课文内容,含蓄点出几处值得质疑的地方。提出问题。具体做法:、带领学生读

5、几处重点文字,如“秦王与唐雎关于天子与布衣的对话”、“秦王色挠的片断”,感受秦王前“厉”与后“荏”的强烈对比;提出问题:阅读这篇文章,你有哪些疑问?大胆提出来。2、学生活动:思考之后作答,前后桌允许讨论,争取能质疑出“秦王的朝堂群臣不能带剑”和“秦王长跪不合情理”这两点。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课下注释和课前导语,引导学生对“史书”和“历史”两个词提起注意,板书“历史”“记叙文”,然后明确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的重要性,过渡到“小说”,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到底是一篇真实的历史(记叙文),还是一篇虚构的小说呢?让我们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逐一去判断。”4、教师板书“探究”,

6、引入“文本探究”环节。(四)发展(规范质疑)原则与保障: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旨在通过大量援引自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中的有说服力的文本,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逐一考证,培养学生质疑要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求实态度。因日常教学中经常训练课外文言文翻译,学生们较强的文字阅读能力是此环节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课下注释中找到本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公元前 225 至公元前 221 年之间;地点:安陵和秦国秦王殿上;人物:唐雎和秦王嬴政。2、学生们简单阅读、思考后即可得出以上结论。3、教师活动:多媒体逐一展示能体现本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文本(学生们有学案,已做

7、过预习),首先是时间考证,展示史记资治通鉴都有的一段文字“(公元前 241 年)楚、赵、魏、韩、卫合纵以伐秦,魏旦暮亡,不能爱安陵,魏割以与秦见秦、楚之日斗也。”提出问题:“请从这段文字中寻找与本文故事有关的句子,默读思考”4、学生活动:快速默读、寻找后,很快能得出结论“公元 241 年的时候,安陵国已经被魏国割让给秦国了,时间矛盾”。5、教师板书:“时间”“地点 1 安陵”6、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史记荆轲列传中“荆轲既取图奏之秦王,而秦法,群臣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一段文字,让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思考寻找有关本文故事的重要信息

8、。 7、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课堂交流,得出结论“秦王殿上,群臣不得持尺寸之兵”,同学们补充“兵”的意思指“兵器”。教师此时引导大家重读课文唐雎“拔剑而起”,学生指出其中的矛盾和无理之处。 8、教师板书:地点 2 秦王殿9、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选自战国策魏策四的一段文字“齐楚攻魏,魏王遣唐雎入秦求援。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 266 年),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而强二敌之齐、楚也。”引导学生寻找有关本文故事的重要信息。经过以上两次阅读文本,学生们很容易想到这次是为了探究“人物”的真实性。10、学生活动:这个环节有点难度,因为学生能关注到唐雎“年九十余”,却很难一下 子注意到“公元前 266 年”

9、。因此,我计划在此环节中采取“二级引导”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此段文字显示唐雎是个寿星,但仅此而已吗?”然后引导到“公元前 266 年”。学生们经过细心分析,合作讨论,能算出公元前 225 年的时候,唐雎就已经 130 多岁了,简直就是个老妖精。至此,文本探究过程结束。11、教师板书:人物 小说12、教师总结:通过以上文本探究和逐一考证的过程,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均有疑点,可以判定本文不是一篇历史(记叙文),而是一篇小说。今天我们收获了质疑的快乐,我希望大家以后都能拥有质疑精神。(五)高潮(深层探究)1、原则与保障:(1)、原则:在上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

10、一步分析历史书战国策的编者为什么要收录这样一篇的小说,进而分析小说的终极目的,即“表达作者或人民的梦想”,接着多媒体展示四大名著,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作者(或人民)的梦想。此环节为本课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它能抛砖引玉,带学生更靠近小说这个庞大而又充满梦幻色彩的璀璨世界。(2)、保障:之前系统讲过小说的三要素,并做过配套练习。学生们对四大名著早就阅读过,对其中内容不陌生。运用“逐层引导法”。2、教师活动一:抛出本环节主问题“刘向选录这么一篇漏洞百出的小说,他想做什么?是要和后人开一个玩笑吗?”引出对“小说的创作目的”的思考,多媒体展示“小说是可以做梦的地方”,引导学生分析“唐雎不辱使命作者的梦

11、想”。3、学生活动:开展辩论,正方观点“唐的作者是希望虚构一个英雄,杀死秦王”,反方观点“杀死秦王是不现实的,唐的作者虚构英雄,只是为了维护弱国的尊严”。激烈辩论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统一认识:“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战国时期弱国人民现实中无力实现的梦想,那就是守护家园。就像桃花源记中那个世外家园一样。”4、教师活动二:多媒体展示四大名著概述,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思考,分析作者的梦想。5、学生活动:经过课堂共同讨论和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西游记反抗强权,水浒传反抗贪官,三国演义反抗战争,红楼梦反抗礼教。6、教师活动三:根据学生们的结论,深入引导“那么,反抗的背后是什么,四大名著中的作者或百姓,他们想

12、要的是什么?”7、学生活动:学生们应能很容易发现四大名著“反抗”的背后:西游记中对仁政的梦想,水浒传中对官员廉洁的梦想,三国演义中对和平安定的梦想,红楼梦中对自由平等的梦想。此环节学生可能会说到别处去,但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充分肯定。8、教师板书:梦想 9、教师活动四:多媒体展示“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10、学生活动:学生们畅所欲言,表达心中的梦想。但此环节中,很多学生可能会错把“理想”当成“梦想”。教师要及时引导,遇到有创意的表达,要充满激情的肯定、赞赏。(六)结局(课堂总结,表达希望) 原则:借助本课取得的几大成果,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希望。1、教师总结课堂: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总结起来有以

13、下几点。一是阅读要有质疑求真的精神,要敢于创造性阅读;二是要善用“文本探究法”,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质疑更要有条理、有步骤;三是以后再读小说的时候,要冷静思考作者的梦想;四是等你以后开始写小说的时候,要好好回忆一下本课内容。2、教师活动:如果让你来写小说,你该怎么虚构人物、创造情节,艺术性的表达心中梦想呢?希望大家课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七、课后反思本课的质疑部分,初衷是希望学生“了解质疑初级质疑规范质疑文本探究得出结论”,在最初“了解质疑”引导学生回顾苏州园林的时候,出示“对称建筑、对称图形”的环节有欠斟酌,很可能使学生的思考沉滞于此,出现课堂停顿。因此课堂上我只能一带而过,直接明确给学

14、生“园林需要不对称的美,但很多领域需要对称的美”。 在“规范质疑”环节,应指出“不能爱安陵”中的“爱”的意思,即“爱惜”。因为没有指出,学生们对文本无法做到真正的“深入把握”,即使很快得出了结论,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 “开展辩论”分析唐雎不辱使命作者的梦想环节,未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想法,直接给了大家正方与反方的观点,之所以这样,是基于课堂 45 分钟的考虑,授课后仔细回想,不如给学生们自由发表观点的机会,也许能有更多的收获。 在讨论“四大名著作者梦想”的环节,引导学生分析出了“反抗”,在与“梦想”之间的过渡中,未能斟酌推敲,有学生课下问我“反抗就是反抗,为什么反抗的背后一定是梦想?” 我解释说“人类美好的情感和愿望一般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破,一个是立,即破去丑陋、建立美好”,如果能在课堂上稍微阐释,可能就不会留给学生这个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