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213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32页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兴起:距今一万年左右出现,距今_时已相当发达。(2)表现:世界上最早培植_和粟,主要耕作方法是_。(3)生活方式:经常迁徙。2商周时期工具_农具以及木制的_和石锄等技术开沟排水、_、沤制绿肥与_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等3.影响(1)人们的生活从频繁_开始走向_。(2)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_和_并将

2、其逐渐推广。(2)西汉:赵过推广_,后来出现_。(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_。(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_,安装了_,可调节犁耕的深浅。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2)西汉:赵过推行_。(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_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_技术。4耕作制度(1)两汉:_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_制,有些地方形成_制。5灌溉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汉朝的_、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_;唐朝创制_;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_。三、男耕女

3、织的小农经济1条件(1)_的出现和_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_的确立。2特点(1)组织形式:以_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_。(3)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_作出了贡献。3作用(1)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_、_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局限:经营规模小,徭役沉重,十分脆弱。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

4、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曲柄锄耕C“刀耕火种” D铁铧犁耕知识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3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D牛尊的背部4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图一图二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5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

5、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6下图中所示的两种农具的相似点是()靠人力操作利用畜力用于农业灌溉用于手工业生产A B C D7下图中,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已相当完善并为后世所沿用的是()知识点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8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特征是()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C重农轻商 D精耕细作9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

6、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10礼记中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后率外内命妇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图一)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

7、营方式(图二、三)战国铁制农具废井田,开阡陌古代耕织图 图一图二图三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中国农业百科全书(1)请你就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方面列举四项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2)图一、图二反映的现象与图三反映的现象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3)试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

8、题。(4)较之古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展览二、三的内容,谈谈古代农业对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往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

9、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请回答:(1)材料二体现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2)依据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依据材料,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存在的因素。【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七八千年(2)水稻刀耕火种2青铜耒耜除草培土治虫灭害3(1)迁徙定居二、1.(1)铁农具牛耕(2)耦犁犁壁(3)珠江流域(4)曲辕犁犁评2铁犁牛耕3(1)垄作法(2

10、)代田法(3)耕耙耱耕耙4(1)一年一熟(2)一年两熟一年三熟5(1)都江堰漕渠(2)翻车筒车风力水车三、1.(1)铁农具牛耕(2)封建土地私有制2(1)一家一户(2)交纳赋税(3)精耕细作3(1)土地农具对点训练1A2C本题考查中国原始农业阶段的耕作方式,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题干材料中“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的含义。此外,还可以通过时间进行判断:A项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B、D两项出现在汉代。3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我国已经进入铁犁牛耕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牛已经作为畜力被使用,牛尊的鼻子上有穿孔和牵引的绳子,这说明了人对牛的驯服与使用。因此应集中在鼻子上。4B由石器木器生产工具到铁犁牛

11、耕,说明了生产工具取得了巨大进步,从而说明耕作方式的变化。5C从材料中“鞭牛”这一信息可知与铁犁牛耕有密切关系。6B7AB是播种用的耧车,C是灌溉用的工具,D是一种耕作方式。A是曲辕犁,代表了我国一种成熟的耕田工具。8B由材料“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可知,白居易的诗句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特征是“男耕女织”。9B紧扣“自给自足”的含义思考可知B项正确。10A综合运用11(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西汉的曲柄锄、大镰、东汉的耦犁;唐朝的曲辕犁等。(2)铁制农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废除,土地私有权的确认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3)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等。(4)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科

12、技,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之路。(答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但需注意问题对“农具改进的代表性成就”的限定,第(2)问从图一生产工具和图二生产关系的变革回答与图三小农经济的关系,第(3)问具有一定开放性,但回答时要注意材料中“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提示语,第(4)问具有典型的开放性,回答此类问题需先确定回答的角度和层次。12(1)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大批小农的存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繁荣的基础。(3)有利因素: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措施培植、保护自耕农经济。不利因素

13、: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赋税徭役沉重;自然灾害的发生;小农是一个不稳定的阶层,经常发生分化和破产。解析(1)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二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然后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2)问可从材料二、三中分析归纳得出答案。(3)问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因素。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思考:(1)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2)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答案要点(1)向往的是虽然清苦,但与世无争、安逸稳定的男耕女织的生活。(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目的是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自给自足。探究

14、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请回答: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答案要点(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历了由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演变,土地兼并与封建统治者限制土地兼并的斗争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经历了由产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二、学习延伸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15、答案要点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长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_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_手工业继续发展。(2)西汉武帝后:煮盐、_、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_。2特点(1)_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_。(2)凭借_,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_,产品大多精美。(3)素称发达,世界

16、_。3成就(1)冶铜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_。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有_、四羊方尊、三星堆_等。(2)冶铁_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_和炒钢技术,东汉_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_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_以前一直领先世界。(3)制瓷商朝:已烧制出_;东汉:烧出成熟_;北朝:烧出成熟_。唐朝:形成_两大制瓷系统。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_。明清:瓷器种类丰富,_、彩瓷、_争奇斗艳,江西_是著名的瓷都。(4)丝织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_,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_织物。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_的织法和_。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

17、,织锦吸收了_中的写实风格。明清设在苏杭等地的_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形式:家庭手工业和_。2特点:(1)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_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_的产品。3发展:(1)_和_时期发展;_时遭受摧残;_时期恢复和发展。(2)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3)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_,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并开始使用_。4影响:明朝中后期,_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_。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地位: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

18、领先于_,产品很早就远销_、_、_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2.表现:(1)汉代: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_”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2)唐朝:中国_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_,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_”。在中国影响下,欧洲国家从_世纪开始,陆续生产瓷器。知识点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2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

19、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四羊方尊三角援戈人面纹方鼎 乐府钟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3喜爱武侠小说的同学都知道龙泉宝剑的创始人欧冶子,他首次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的先河。欧冶子可能生活于()A春秋战国 B西周 C秦汉 D隋唐4右图瓷瓶为宋朝的钧瓷。钧瓷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这种瓷器最有可能生产于()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瓷器工场52010年5月,斥资近九亿元建设的广东博物馆新馆

20、开馆。该馆集中展示了中国水下考古挖掘出的精品,主要展示了南宋时期的沉船“南海一号”上的出水文物。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可以断定“南海一号”上有大量()A工艺精美的青铜器 B色彩鲜艳的珐琅彩瓷C珍贵精美的瓷器 D图案丰富的五彩瓷器6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富盛名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C明代我国的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D清代我国发明彩瓷和青花瓷知识点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7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民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8从经济的角度看

21、,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9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10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遍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A丝绸

22、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畜牧业的发达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采桑画像砖东汉纺织画像石西汉锦袍折枝玫瑰花金宝地妆花缎材料二杭州桑麻遍野,茧丝锦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屋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张瀚松窗梦语材料三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而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车匠立濂溪坊。什佰为群

23、,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俗考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的四幅图可以获取怎样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不得摘抄原句)(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有何新动向?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国语晋语材料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材料三(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材料四鲁国的猗顿在今山西运城一带经营池盐起家。邯郸的郭纵以冶铁成业。管子小匡材料五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明末达到二三百

24、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必修岳麓版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中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什么?材料二、三反映了这种经营形态的什么特点?(2)材料四中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什么?这种经营形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3)材料五反映的两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青铜官营(2)冶铁官办2(1)政府大作坊生产(2)国家权力不计成本(3)领先3(1)冶铜技术司母戊鼎青铜礼器(2)西周 高炉炼铁杜诗灌钢法16世纪(3)原始瓷器 青瓷白瓷南青北白五大名窑青花瓷珐琅彩景德镇(4)织机斜纹提花波斯 图案风格花鸟画织造局二、1.民营手工业2(1

25、)交纳赋税(2)民间消费3(1)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2)黄道婆(3)官营手工业花楼机4江南资本主义萌芽三、1.世界亚非欧2.(1)丝国(2)瓷器(3)丝绸之路瓷器大国17对点训练1C2B题干中的“祀”与“戎”分别指祭祀和战争,结合图片中的青铜器可知,在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3A由欧冶子开创铁器铸造先河可知A项正确。4A提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产品精美,制作先进。官营手工业代表最高水平、制作精美,A项正确。民营手工业产品用于民间消费,制作水平略低,B项错。家庭手工业产品用于家庭消费,水平不高,C项错。宋代未出现瓷器工场,D项错。5C注意船只为宋代的,青铜器主要是在商周时期

26、,五彩瓷器、珐琅彩瓷的出现在明清时期。6D青花瓷和彩瓷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7D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系不密切。而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能够满足城乡市场迅速增长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8C解答本题有两个关键,一是对题干要求的“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一限制要求的把握,二是对“近代前夜”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新事物,而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就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答案为C项,即雇佣关系(

27、也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9A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B、C、D三项不符合题意。10A从“白练”“安西”可以判断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综合运用11(1)中国很早就养蚕缫丝,中国古代丝织业发达,丝织品十分精美。(2)发展丝织业的原材料丰富;适时改行易业;丝织品品种多,花样全;丝织品质量好;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注重扩大再生产。(3)雇佣的劳动力增加;机织业分工更细;手工工场数量增多。12(1)官营手工业。特点: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密;材料三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具有技术人才的优势,工匠们在一起可以相互促进和相互提

28、高。(2)民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3)明代中叶以前,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解析第(1)问从工商食官可推断其经营形态,从材料二中的六工可知分工细,从材料三中工匠“相以”可知技术人才的互补优势,第(2)问由材料可知二人把产品主要投放市场,这是私营手工业的主要特征,第(3)问从民窑胜官窑可知地位变化。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请思考: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方法点拨本题强调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从生产关系,即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面思考,“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双方关系发生变化,角色也随之变化。答案

29、要点(1)“机户出资,机工出力”。(2)雇佣关系。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方法点拨本课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可以从手工业生产的技术、规模、经营形态、影响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答案要点(1)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2)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4)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举例略)二、学习延伸请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中,除冶金、制瓷和丝织业外,还有许多行业领先于世界,试通过调查、搜集资料予以

30、说明。答案提示可以从古代制漆、造纸、印刷、造船等行业进行资料查找,加以说明。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1)商朝人以善于_著称。(2)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2春秋战国(1)商业繁荣,出现许多_和大商人。(2)特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_社会地位提高。3秦汉(1)政策:_,经商受时间、_的限制。(2)特点:商业发展比较_,总体水平_。4隋唐(1)原因:_、手工业的发展,_的开通。(2)表现:除_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_和_问世。5两宋(1)特点:商业经济_,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表现商

31、品_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6元朝(1)原因:_发达。(2)表现:_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7明清(1)政策:征收沉重的商税,施行压制政策。(2)表现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_和_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_以上的城市,一般在特定的位置设_,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_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_。(2)宋朝_和市的界限被打破,“_”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_、景德镇、_等商业名镇。_限制被打破,早市、_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_的直接监管。2城市的发展(1)原因:_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

32、逐渐_。(2)表现古代的_、_、开封、临安、_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_、_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1)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_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_,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_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_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统治者实行_和“_”政策,_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1)官府控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效益。(2)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知识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在

33、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買(买)貯(贮)貸(贷)寶(宝)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民营的区别 D以民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3史书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A长期停滞不前B虽受官府压制但仍有发展C一直非常发达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4“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A白银大量使用 B榷场贸易繁盛C工商业繁荣 D交子的使用5明清时期,在京杭

34、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山东聊城山陕会馆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场所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体现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交际的重要场所D只有在运河沿岸政府才准许设立这样的会馆6明清时期的“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这一说法中的“富室”是()A地主 B资本家 C商帮 D官僚知识点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7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实际上它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8明代冯梦

35、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故事中可以看出()A湖广襄阳商品经济发达 B“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9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集镇和夜市的兴盛A BC D知识点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0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贸的绝唱。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C以政治目的为主D以经济目的为主

36、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识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明朝徽州人汪道昆在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许多山西商人原本贫寒,硬是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他们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中国全史商贾史南都繁会图(局部)材料二南都繁会图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

37、戏的小船。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一大批商业市镇,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二、三均据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普通民众的经济观念,并说明晋商生意兴隆的主要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明朝时期南京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3)联系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主要特点及其兴起原因。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

38、(局部)材料二“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中国商业简史材料三图二图二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请回答:(1)材料一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3)材料三中所示的十三行在当时行使怎样的职能?它实质上是哪一政策的产物?(4)根据所学知识,从政府管理商贸活动的角度,分析宋、清时期的不同,这对海外贸易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答案解

39、析】知识清单一、1.(1)经商2(1)商品市场(2)商人3(1)重农抑商地点(2)艰难不高4(1)农业大运河(2)都市商业柜坊飞钱5(1)空前繁荣(2)种类交子商税6(1)交通(2)大都7(2)晋商徽商二、1.(1)县治市市长闭市(2)坊草市 佛山镇朱仙镇时间夜市官府2(1)丝绸之路南移(2)长安洛阳大都 扬州成都三、1.(2)广州市舶使(3)海外贸易(4)泉州 (5)海禁闭关锁国中国对外贸易十三行对点训练1D“买”“贮”“贷”“宝”这些古代带“贝”的文字,其含义都与商品贸易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贝在当时就是货币。据研究,商代后期,作为交换媒介物的货币已广泛流通,有海贝、骨贝、玉石贝和铜贝

40、等。2A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工商食官”的含义。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手工业者和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3B“法律贱商人”是抑商,而“商人已富贵矣”则反映了商业有顽强的生命力,虽受压制,但仍发展了。4D5C从明代开始,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开始出现会馆,这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和交际的场所。6C“新安”在安徽、“山右”则指代山西,由此判断与C项中的商帮有关。7A在西汉和唐朝的都城中,“市”有固定的东市和西市,可以看出当时对“市”的管理很严格,而北宋都城中,“市”的地点不再那么固定,从晓市、夜市看,营业时间已放

41、开。8C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众多商人把商品贩卖到苏州,表明了苏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商品集散地。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9D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西汉时期,出现在明清时期,发生在宋朝以后,故正确的顺序是。10C朝贡贸易是在开放的政策下以赏赐朝贡的方式进行的,突出了对国威的炫耀,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综合运用11(1)经济观念:重视商业经济;推崇商人地位。主要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2)水上商运发达;街市店铺繁华;商品种类丰富;商业广告繁多;商业设施齐全;从商人员众多;生活设施齐全。(3)主要特点:经营专业性强;经济功能加强。兴起原因:交通条件的优越;农耕经济的发达;

42、商业经济的繁荣;手工业不断进步;人口数量的增加。(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解析第(1)问中的“观念”可结合材料一中“喜厚利而薄名高”等信息进行归纳,“原因”可联系材料一中“信誉第一条”等信息进行分析;第(2)问可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等信息,从商业店铺、广告宣传、从商人员等方面进行概括;第(3)问中的“主要特点”可结合材料三中“棉纺业发达的松江”等信息进行思考,“兴起原因”可依据材料三中“舟楫塞港”等信息进行说明。12(1)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发展迅速。(2)城市商业繁荣;交易无时空限制;早市、夜市相连。(3)是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

43、实质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4)宋朝的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对外贸易兴盛;清朝时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这使中外贸易渐趋萎缩。教训:要坚持对外开放,采取有利于商贸发展的政策。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请思考: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方法点拨柜坊类似于今天的银行,飞钱类似于今天的汇票,它们的出现,使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答案要点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

44、的繁荣。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方法点拨回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可以从商业发展的历程,对内、对外贸易的发展,政府的政策等方面回答。答案要点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银行的柜枋,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45、,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二、学习延伸请思考:按顾炎武的看法,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方法点拨认真阅读材料,从徽州人本身的传统习惯和特性上找原因,注意归纳总结。答案要点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勤俭诚信和谦虚朴实。顾炎武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徽商发达的原因还包括他们精于经营之道,注重了解市场抓住时机,并有果敢决断的胆识;再者他们的成功,与相关社会因素也是分不开的。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_所有。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性质:

46、奴隶社会的_制度。(2)概况:国王把_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_,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_,庶民和_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_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3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背景:井田遭到破坏。(2)确立过程公元前594年,鲁国税制的改革实际上承认了_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秦国的_,以法律形式确立了_。(3)弊端:土地兼并原因:地主依靠_,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危害:造成社会_,社会动荡不安。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_,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_,限制_。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_和_的多寡收取赋税。二、“重农抑商”1含义:“重农”就是重视_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

47、。“抑商”就是限制_的发展。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_、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_等问题。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_,确保_和_,巩固封建统治。4提出:战国时期,_首倡。5发展(1)西汉时,汉武帝推行_、_、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_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_的势力。(2)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_政策,继续实行_,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阻碍_的发展。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海禁”(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_,危及统治。(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_,对外贸易只能在_主持下进行。2清代“闭关锁国”(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_。(2)表现:政府厉行

48、海禁,禁止_。(3)危害:妨碍了_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_,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_。知识点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考古学家对右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积极研究,研究结果是,此图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其中最合乎研究结果的是()甲骨文中的“田”字A土地私有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均田制D初税亩2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B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C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D周天子承认了土地私有3在封建社会一度出现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

49、产能力B贫者生产积极性不高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4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地主B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暴动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知识点二“重农抑商”5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提倡工商皆本6与“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的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50、”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7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知识点三“海禁”与“闭关锁国”8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9“康熙帝初年,闽、浙、粤三省沿海郡县,迁民内居,筑界墙、严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

51、这是因为康熙帝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倭寇会掠夺沿海地区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会危及统治可防范英国猖獗的鸦片走私A BC D10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 BC D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臣曰又曰:“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番商(海外各国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二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寨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

52、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元史世祖记材料三(乾隆二十四年部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佣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请回答:(1)材料一中“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上述材料中称外国商人为“番商”“夷人”等,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和思想?(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此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

53、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

54、泳登楼杂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氏族公社2(1)土地国有(2)土地买卖贡赋奴隶 春秋3(2)土地私有商鞅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 (3)政治经济特权两极分化均田制最高限额土地买卖人丁田亩二、1.农业工商业2劳动力政权统治3小农经济赋役征派地租征收4商鞅变法5(1)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加重征税富商大贾(2)重农抑商专卖制度资本主义萌芽三、1.(1)倭寇(2)互市官方

55、2(1)抗清斗争(2)官民私自出海(3)海外市场原始积累世界潮流对点训练1B此图形状同井字,成方块状,这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制度下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故B项符合题意。2C3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允许土地买卖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4C材料意思是富有人家的田间小路纵横相连,这是在为国守财。遇有盗贼兴乱,边境告急的危难之时,这些集中起来的财物,都乐于为国输送缴纳,都是我国之财物。这反映了北宋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5B“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表明了作者对农业和商业的不同态度,B项符合题意。6C题干材料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

56、A、B、D三项符合这一思想,而C项反对士儒以工商为本,与题干不相符。7A从题干中“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农商并重”可以判断张居正认为农、商都重要。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只能体现出“农商并重”。材料只能体现出张居正的主张,体现不出C、D两项。8C9B康熙初年,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维护统治而实行的海禁政策;是在明朝时期,所以答案为B。10D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都强化了自然经济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了含的选项,答案为D。综合运用11(1)管理对外贸易。(2)妄自尊大,排斥和鄙视外国人和外来文化。(3)宋元时期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清初实行闭关政策。宋元

57、时期的开放政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我国同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而清初的闭关锁国政策则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导致清朝后期出现被动挨打的局面。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庶番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可判断出 “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对外贸易;第(2)问结合清朝的有关史实可看出这种现象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第(3)问可比较材料一、二、三中统治者的态度和宋、元、清时期的史实组织答案。12(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

58、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请思考:(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答案要点(1)作用: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2)看法: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

59、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请回答: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要点(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这些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影响社会进步。(2)“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则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在封建社会晚期造成中国的落后。二、学习延伸请回答:你认为

60、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答案要点第一种观点主要归因于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第二种观点从统治者实施的经济政策角度着眼,第三种观点全面地从经济结构和封建上层建筑两个方面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时可选择任一观点,只要能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自圆其说即可。单元总结一、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和特点1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以种植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精耕细作是农业技术的主流。2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生产技术高超且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

61、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产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民营手工业到明清时期日益兴盛;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地区。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汇票的柜坊和飞钱及纸币很早出现;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同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官营商业和专卖制度长期存在,商人政治地位低下。4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与特点: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和商业处于农业的从属地位;历代王朝都不同程度地对私有土地实行管理,以稳定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工商业发达,并在明清时期以此为

62、基础,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府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性原因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撰写、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4国内外交流: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三、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政策的比较时代目的原因内容影响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

63、期采取的政策维护封建统治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重农抑商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闭关政策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阻止外来殖民势力的入侵,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巩固封建经济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严格限制国人出

64、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2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65、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4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5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后受到欢迎。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在古代与徽商齐名,它是()A浙商 B闽商 C粤商 D晋商6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首先出现于明代的()A苏州

66、 B聊城 C北京 D洛阳7(清朝前期)“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以下各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中揭示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B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维护自然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8清顺治十八年(1662年),清廷强迫云台山、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入海”。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A工商皆本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C海禁政策 D盐铁官营政策题号12345678答案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电影天仙配歌词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

67、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清朝晋商之商路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是怎样看待商

68、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答案解析】强化训练1A2A原始农业是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出现铁犁牛耕并为后世沿用,因此A项正确。3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及生产工具演变历程的认识与判断。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由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转变。4B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5D“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是指晋商。6A中国最早的“计日受值”生产关系出现于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的某些城市中,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位于江南的

69、是苏州,它的丝织业又比较发达,符合题目的要求。7D材料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下,富商大贾多买田产,阻碍了扩大再生产,所以D项的说法是不符合材料意思的。8C根据“居民内迁”“片帆不许入海”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9(1)社会生产模式: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3)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 3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