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自学导航1(1)sh (2)m (3)ln (4)qin (5)ji (6)q2qun/jun nn/nn3淖悼 代带 与予4(1)抵消所犯的罪过。 (2)刺骨地寒冷。 (3)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4)归罪。 (5)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5授予/接受 纳粹/木讷 哀悼/衰败 虔诚/俘虏6何地 何人 何事 标题 主体 结尾跟踪训练一、基础训练1D(D项读音分别为xio,jio,xio,xio)2A(独黩)3B4C(事态:局势,情况,往往指坏的情况,多就事情的现状日言。势态:情势,多就事情的发展趋势而言。隐忧:深藏的忧愁,潜藏的忧愁。殷忧:深深的
2、忧虑。自咎;自己责备自己。自疚,对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不安。)5D(A各自为政:比喻不顾整体利益,各搞一套。B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商量不急于作出决定。C当面锣对面鼓:面对地面说清楚。)二、课内语段阅读6第一,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第二,少量的氛围描写渲染气氛。第三,衬托勃兰特总理的形象。7这则消息,从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下跪于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行为的客观叙述中,揭示出一个政治领袖对于战争责任和历史罪过的认识,肯定其过人的政治勇气、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8.这则新闻的整体结构,是倒金字塔式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是现代新闻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结构方式,它的特点是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最重要的
3、材料放在篇首,即导语,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到结尾,呈现出新闻重要性递减的逻辑顺序。链接高考1世界最美的坟墓2“体无完肤”的本义有“形容浑身受伤”,这里显然是指(第一、二世界大战令他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3(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四方一切文化。4D(A项的说法明显与第段“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矛盾。B项的说法错在原因的陈述上,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
4、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5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告诫人们记住历史,珍视和平。6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二战时期人类不幸遭遇和欧洲文化衰落的思考与忧患。7感悟、引片(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能力提升1这些描写与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和煦、明亮”,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真像一场噩梦”,作者这里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津卡的历史不相配。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依旧难以清除!布热津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
5、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2.这里,一边是残害生命的场所,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确实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碎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残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
6、,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无法逃脱刽子手的屠杀,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3(1)“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反常性思维,即按照反差、反衬的手法来组织文字,构思新闻,以对比强烈的反常奇怪色彩来引起读者的注意。(2)标题“没有新闻”就启发了人的好奇心,而后的叙事中又潜藏着一个令世人经久难忘的特大新闻在所谓“事过境迁”的13年之后,参观者尚且如此恐怖战栗,那么当时的奥斯威辛又是怎样的一种人间地狱?! (3)“这样,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威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
7、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笔来”。(4)结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4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
8、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5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达标检测一、
9、基础知识1D(撰写zhun,解剖pu)2B(A勾钩,C止制,D按安。)3A(B褒词贬用,“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力超过的,多指好的方面;C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此句应用“趋之若鹜”更为恰当,即符合“追逐不正当的事物”的含义;D不足齿数,数不上,或不值得一提,表示极端轻视,语意过重,感情色彩错。)4C (A“气候”指长时间的气象情况,不能与“一天”搭配;B“极光”应在“一方面”之前;D“也不能像陆游那样和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应与“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对调。)二、课外语段阅读5把人在地理上、生理上、心理上隔绝开的柏林墙,却是由主张整个人
10、类拥有解放和幸福的政治理想构筑起来的。6第一,运用反问,把对柏林墙,对各种隔绝人们身心的高墙的质疑、怨恨等情绪表达得更加鲜明,激起读者的共鸣,令人深思与回味;运用排比,把对柏林墙,对各种隔绝人们身心的高墙的质疑、怨恨等情绪表现得很有气势,富于感染力,并且层层深入,条理清晰,富于说服力。第二,承上启下,由散文中的告诫语引出对“政治意识的墙”“其他领域的墙”“如何消除种种高墙”等问题的思考,并以这三个问题总括下文。7“墙”在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我”也生活在与他人的隔绝之中,甚至也制造了与他人沟通的障碍,所以“我”也是“墙”,收藏“柏林墙”的碎片,也就是收藏了自我。8反对隔绝与仇视,呼吁博爱与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