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写登台的感慨,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诗人对此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常识速览唐代“近体诗”
2、的奠基人杜审言杜审言(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在今湖北),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的祖父。青年时代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与同时期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诗歌多为应制、唱和及写景之作。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对律诗的定型做出了杰出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杜甫曾以“吾祖诗冠古”而自豪,明人许学夷称其为“律诗正宗”。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陆丞,作者的友人,时在晋陵任县丞。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
3、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愉快。因有感于陆丞能够在宦游中赏观春光,而自己却在异乡为“归思”所苦,于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想结构成篇,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以和原唱。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作紧扣“物候”写早春带来的自然变化,由此引出与眼前美景不同的故乡之景,抒发了“宦游人”游江南的感慨和思归之情。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独有/宦游/,偏惊/物候/。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忽闻/歌/古调,归思/欲/。 (“/”为节拍,“”为韵脚字)2请结合你对本诗的理解圈出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关键词,然后朗读一遍,体会诗中的感情。【提示】“
4、独有”“偏惊”,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沾巾”,因触发诗人心中思乡之情,感伤流泪。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江南好时节,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新春仿佛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漫天云霞。当梅柳的花期到来,江南处处洋溢着一派花发木荣的水乡景象。本是赏心乐事,怎堪思乡日切,毕竟“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文本精析1首联中为什么说看到早春的物候时有新奇的感觉?【答案】因为他是离别家乡的游子,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诗的主旨,正是抒发这伤心人独特的“惊”春之情。2请谈一谈“独”和“新”在抒发思乡之情上的妙处。【答案】3中间两联哪些词语是写“物”的,哪些又是写“候”的,哪些词句写出
5、了“新”?它们在全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答案】(1)(2)承接上文,与首联“惊”字照应;引起下文,以乐景抒哀情,为尾联抒情做铺垫。4颔联和颈联中的“出”“渡”“催”三个关键字有何突出的表达作用?【答案】这三个动词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细微的环境变化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生动形象。5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答案】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催”“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练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
6、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滕王阁常识速览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王勃(650或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诗人王绩之侄孙。在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因渡海落水身亡。他学识渊博,著述极多,诗与文均负盛名。王勃之诗多有宏伟浑厚的气象,显示出唐代诗风正在向新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王子安集。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所以被命名为“滕王阁”,号称“江南第一阁”。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加了都督阎公为名流
7、们在滕王阁上举行的宴会,即席作了滕王阁序,序末附了这首凝练、含蓄的诗篇来概括序的内容。这首诗写作者登临滕王阁俯仰观察远近景物而产生天地沧桑人世无常之感,表现了诗人珍惜光阴、胸怀功名、感慨时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通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滕王/高阁/临/江,佩玉/鸣鸾/罢/歌。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2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提示】本诗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滕王阁的位置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饮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后四句抒情
8、,抒发的是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含蓄蕴藉、哀婉低沉的。特别是最后一句,体现得最为鲜明。朗读时应注意把握这个感情基调以及韵脚字的低沉柔和。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滕王已逝,佩玉鸣鸾的宴会场面已然豪华落尽。旧阁无人赏游,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之相伴。风物更换的季节,星座转移方位,建阁之人而今安在?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文本精析1首联中从哪两个角度写滕王阁?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答案】首联第一句从空间角度写滕王阁,第二句从时间角度写滕王阁,寄寓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2简要赏析第二联中“飞”“卷”两字的表达效果。【答案】“飞”“卷”以
9、动写静,带动带活了中间两联其余的十二个实词,不但写出了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它的居高临远,情景交融。3颔联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四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此联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答案】这些意象营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与“佩玉鸣鸾罢歌舞”紧扣。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融情于景,寄慨遥深。不但写出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而且再次点出了滕王阁的地势特点。4你认为尾联最为传神的字是什么?简要地说明理由。【答案】“空”。“空”是“白白地”“仍旧”“依然”的意思。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只有栏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一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
10、永恒的深沉感慨。5有人说“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赏析“槛外长江空自流”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答案】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融情于景,给人以无穷的想象,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6试从对比衬托的角度分析滕王阁这首诗的表达技巧。【答案】滕王高阁,槛外长江依然存在,而曾经热闹的场面已不复存在;物换星移,春去秋来,阁中帝子早已不在。在对比衬托中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从军行常识速览杨炯(650693?),华阴人。
11、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唐高宗永隆二年(681),突厥铁骑在甘肃一带大肆骚扰、劫掠,一时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西征,时任崇文馆学士的杨炯,面对此情此景,慷慨激昂、热血奔涌,愤然写下了从军行。从军行一诗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在国家危机之际投笔请缨深入敌人腹地艰苦战斗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对突厥疯狂进犯唐边疆的愤慨之情,显示出诗人杀敌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抗击侵扰,为国建立战功,不甘
12、做伏案书生的豪情壮志。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通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烽火/照/西,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提示】该诗有两个特点:一是风雄骨健,表达了作者积极参军、保家卫国的雄壮情怀,尤其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掷地有声;二是采用跳跃性结构,节奏明快。朗读该诗,既要慷慨激昂,深沉有力,又要节奏明快,气势雄壮。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边关告急,书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奉命出征,将士壮怀激烈,奋勇杀敌。沙场大雪弥漫,遮天蔽日,暗淡了军旗上的彩画,呼啸的狂风中交织着
13、进军的震天鼓声,仿佛吹奏着胜利的号角文本精析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答案】四个场面:首联写第一个场面来犯;颔联写了第二个场面出征,第三个场面围城;颈联写第四个场面苦战。(尾联抒怀)2赏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一句。【答案】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这是运用烘托的手法,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3尾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尾联直抒胸臆,作者宁愿当一名军人中的低级军官,也不愿当一个书生,抒发了作者愿意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
14、一)常识速览初唐诗歌革新的先驱陈子昂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授麟台正字,迁右拾遗。曾两次随军远征,未能得到重用。后辞官归家,不久为县令所陷害,卒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他反对齐梁“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逶迤颓靡”的浮艳文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他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约作于唐中宗嗣圣元年(684)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15、,是诗人离开家乡奔赴东都洛阳,临行前,友人设宴送别而写的一首赠别诗。诗人从自己离别家乡去往洛阳时写起,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只在对离别环境的沉静描述中,表达出深挚而真切的离情别绪。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银烛/吐/青,金樽/对/绮。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提示】此诗虽写离情别绪,但无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于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朗读时,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面对华筵,频频举杯,劝君更饮一杯酒;别筵将尽,离愁丛生,竟无语凝
16、噎。把臂送行,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远去,路也迢迢,心也遥遥,不知何处是归程!文本精析1试赏析首联“吐”“对”两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答案】“吐”字,描摹出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去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情景?这两句诗表明了什么深意?【答案】写的是黎明时分的情景,除了点明时间外,还表达了一种时间过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的依依惜别之情。3全诗在时间和空间上
17、有怎样的流转变化?【答案】时间上:夜晚拂晓。“银烛吐青烟”是第一天夜晚,“长河没晓天”是第二天拂晓。空间上:室内室外。“银河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是室内,“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笔触从室内移向户外。春江花月夜常识速览“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人张若虚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辞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分散佚,全唐诗仅存两首,其一
18、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评为“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的旧题。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曾有多人拟题作诗,但他们的诗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首。张若虚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创长篇歌行,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张若虚写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他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仰望挂在天边的一轮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这些景色让作者沉醉,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到月落,以“春、江
19、、花、月、夜”为背景,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叹惋,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绵绵相思中饱含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蕴含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本诗共36句,朗读起来不方便,可据诗的内容和用韵特点(四句一韵)进行切分,不妨
20、看成由九首绝句、三类诗组成:(1)写景诗(前八句),描绘春江花月夜的幽静纯美景色,景美。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江流/宛转/绕/芳,月照/花林/皆/似。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此处韵脚字读得响亮些。(2)哲理诗(次八句),叩问人生的有限和宇宙的无穷,理美。江天/一色/无/纤,皎皎/空中/孤/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生/代代/无/穷,江月/年年/只/相。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 “轮”“人”韵脚字读得响亮些,“似”“水”韵脚字读得细微些。(3)爱情诗(后二十句),想象思妇怀人和游
21、子想家的相望相思之情,情美。白云/一片/去/悠,青枫/浦上/不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这四句总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思,“愁”“楼”韵脚字读得柔和些。可怜/楼上/月/徘,应照/离人/妆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此时/相望/不相/,愿逐/月华/流照/。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这八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台”“来”韵脚字读得柔和些,“君”“文”韵脚字读得响亮些。昨夜/闲潭/梦/落,可怜/春半/不还/。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月/沉沉/藏/海,碣石/潇湘/无限/。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这八句写游子思归,
22、“家”“斜”韵脚字读得响亮些,“路”“树”韵脚字读得细微些。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提示】前八句写景诗写出了景色的壮丽恬静,可用高亢语调读出。次八句哲理诗写月光下诗人的遐思冥想,可用平缓语调读出。“白云”四句,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语调哀婉,稍有轻重变化。思妇怀人八句,用“月”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可用“低回”的语调读出。游子思归八句,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可用哀愁、悠长的语调读出。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月光引起的情思深深搅扰着伊人,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虽共望一轮明月,却是天各一方,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尺素在
23、鱼肠,寸心凭雁足。”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如今却是音信难传,该又平添几重愁苦!无着无落的离情,姑且伴着残月的微光,洒向这江边的树林。文本精析1诗歌前八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案】诗歌前八句描写了春江、明月、芳甸、流霜、白沙等景物。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月光泻花林、月色染白沙,月光皎洁的幽美、恬静的春江月夜图。营造了幽美深远、空明澄澈、美妙绝伦的意境。2“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的“生”常会错写成“升”,“生”与“升”有何区别?为什么必须用“生”而不能用“升”?【答案】“生”,生长。潮水上涨,明月随潮
24、水涌动生长、上升。“生”字赋予明月以生命,化静为动,写出了月随潮生的动态之美,表达出诗人的欣喜之情。而“升”则平淡得多,二者在表达效果上有天壤之别。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孤”字的运用有何妙处?【答案】营造了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孤”字含义丰富,引人联想。作品以月的孤单联想到人的孤单,又由月的孤单自然地生发出期待和盼望,诗人借这轮孤月抒发内心孤独寂寞的思乡之情,为下文叙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和相思之苦做铺垫。4“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话在诗中有何作用?【答案】承上启下。既紧承上文对人生与宇宙的沉思,又引出下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同时也为下文
25、由月及人展开联想做铺垫。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中“徘徊”两字用得非常传神,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两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月光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真诚地依恋着她。6“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尾运用了何种方式?有何好处?【答案】运用以景结尾方式,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7“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营造全
26、诗的意境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轮明月,在全诗中构成了哪几种不同的景色?诗人突出这轮明月的用意是什么?【答案】诗句景色景色特点用意滟滟随波千万里初月初月是明媚的,照遍了春江、芳甸、花林,满天白茫茫,尽是月的光华不仅在于客观地描写一夜月色的变化,更在于充分写出人的思想感情。月景与人情互相渗透,使景与情浑然一体,从而营造出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深邃的意境皎皎空中孤月轮高月皎月高悬空中,若远若近,欲语无言,使人产生奇怪的疑问和遐想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西斜的月,逐渐变得黯淡、迷离,隐藏在晨雾的迷茫之中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缠绵的落月带着无限感情把它的余晖洒落在所有的枫树、花林之上素材一王勃王勃诗文俱佳
27、,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的新风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作。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的滕王阁序。此外,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只活了27岁,但他的诗文如那穿透黑暗而来的闪烁星光,至今犹然见证着遥远的过去曾经存在的星体,让王勃在初唐文坛上划出一道闪亮的彗星之光后,留给后人永恒的赞叹与叹息。【应用角度】(1)王勃幼年早慧,少年英才,可以用于与“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是希望”“早期教育与一生成就”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
28、(2)面对分离,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伤感与悲怆的,王勃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种宏大、自信、达观可以用于与“友情”“乐观”“豁达”“知己”等相关作文写作中。(3)王勃只活了27岁,生命极其短暂,但他在诗坛上留下的光辉却是璀璨夺目的,这可以用于“永恒与短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等类似主题的作文中,他留给后人永恒的赞叹与惋惜也可以用于“完美与缺憾”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素材二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其纯美的意境、迥绝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美的情感而成为诗坛的绝唱,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语),“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但是回顾这
29、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被冷落了几百年。明代以后,一些评论家对这篇杰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才使这颗美玉散发出骄人的光辉。【应用角度】(1)望月问天的张若虚,他的孤独的超脱及超脱了的孤独,他的不为人知的身世,他的散佚不闻的作品,他和春江花月夜历经的冷落与坎坷,都可以应用于“盛名与其实”“公平与现实”“孤独与超越”“天才与埋没”等作文中。(2)春江花月夜以其完美的情景交融,唯东方所特有的身心与宇宙俱融一体的空茫之境,被人们当成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或象征,当成高雅文化的最高境界,所以,这可以用于“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差异”等话题的作文写作中。素材三他们是一批少
30、年才子,他们才华横溢,精神饱满,一鸣即惊动世人;他们是一批短命的诗人,王勃死时只有27岁;他们也是一群苦命的诗人,王勃是渡海时落水而死的,卢照邻是因长期瘫痪而投水自尽的,骆宾王则是被杀的。他们虽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扫荡旧诗坛的志向却从未改变,他们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在诗文中重塑一个真实的自我,改变那个艳丽而浮华的诗歌时代,他们发誓要让诗歌具有激情和生气。他们的能量也许有限,他们的成绩也许并不突出,但先声夺人,互相呼应,经过一番拼搏与努力,终于为诗歌盛世的到来准备好了必要的布景和合适的气氛。尽管四杰的成就有限,并没有完全摆脱南朝绮靡文风的影响。但是面对后人的非议,杜甫断然指出:“王杨卢骆当
31、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们的意义与那不废江河一样,万古长流。【应用角度】 上述材料可以应用到与“理想”“挫折”“才能”“名利”等相关的作文写作中。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解析】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答案】C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 D淑气催黄鸟【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32、。【答案】A3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解析】B项,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答案】B4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
33、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D本诗着重写了思妇对离人的怀念,是一首爱情诗。【解析】本诗不是单纯的爱情诗,而是融写景、哲理、爱情于一体。【答案】D5(2015全国卷)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
34、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根据陈述一致的原则,横线上应陈述的是“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也就是选项中的“这些兴奋性的刺激”,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横线后一句“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可知答案为C。【答案】C6文学常识填空。(1)“初唐四杰”是指_、_、_、_。(2)
35、张若虚是“吴中四士”之一,另外三位是_、_、_。(3)王勃,字_,他的作品集为_。(4)前人称赞春江花月夜是“_”,闻一多更是赞扬它是“_”。【答案】(1)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贺知章张旭包融(3)子安王子安集(4)以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7名句默写。(1)_,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宁为百夫长,_。(杨炯从军行)(3)闲云潭影日悠悠,_。(王勃滕王阁)(4)阁中帝子今何在?_。(王勃滕王阁)(5)春江潮水连海平,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_,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此时相望不相闻,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_,江潭落月复西斜。(
3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落霞与孤鹜齐飞,_。(王勃滕王阁序)(10)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答案】(1)云霞出海曙(2)胜作一书生(3)物换星移几度秋(4)槛外长江空自流(5)海上明月共潮生(6)人生代代无穷已(7)愿逐月华流照君(8)江水流春去欲尽(9)秋水共长天一色(10)独怆然而涕下二、诗词鉴赏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1)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边疆)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试从艺术手法上做简要分析。
37、(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乐景写哀情”,更显哀愁之深、之重,写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2)表达了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对自己仕途遭到不平的忧郁。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分别是“横”和“接”字。“横”字写出了雁门山地横亘代州北面之势;“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遥
38、接云中郡,组成了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突出了魏大从军之所,山隘险峻,位置重要,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2)对魏大寄予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三、语言表达10请以王勃滕王阁诗中“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写出上联,并做简要分析。要求:上联必须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两联都要描写秋天的景色。(1)上联:下联:闲云潭影日悠悠(2)分析:【答案】(1)枫叶荻花秋瑟瑟(2)上联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下联则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联句与原诗所咏都是有关江西的风物,“枫叶荻花秋瑟瑟”描绘的是秋天浔阳江的夜色
39、,“闲云潭影日悠悠”是游者驻足滕王阁所看到的景观。两句均脍炙人口,将秋景有色有声地描绘出来。11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又如_,还有什么用呢?【解析】回答此类题目,首先看准题目要求,画线部分为本体,要求写出喻体,要注意本体与喻体要相符合,还要照顾到“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这个观点,要满足画线句子的句式要求,同时还要与下文“还有什么用呢”衔接好。【答案】(示例一)做出的饭不能吃缝好的衣服不能穿(示例二)盖的房子无法居住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12(2016全国甲卷)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图表总体为“中国梦演讲赛”赛事组织的流程图,涉及各类工作及各项要求,只要理清树形图的结构,就不难读懂图意。表述时要注意内在逻辑关系。【答案】示例:“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