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单项选择题(2011杭州高一期末)1.2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林木之间遍布蕨类植物,栖息于树枝上的鸟群发出欢快的叫声。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捕食着各种昆虫正是一幅“万类竞自由”的景象!据此
2、回答13题。1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2该时期出现的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C孢子植物 D蕨类植物3下列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B晚期出现了人类C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D这一时期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动植物判断该时期为中生代时期,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繁盛,恐龙繁生,地层中可能会含有裸子植物化石或恐龙化石。【答案】1.C2.B3.A(2011石家庄二中高一12月)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
3、45题。4图中所示的中心事项“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解析】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 不同的人类活动会造成截然不同的人地关系结果。结合实例,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会产生哪些相应的影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产生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旱灾害、土地肥力下降、温室效应、径流量变率增大等问题,气候变化对土壤肥力、水土流失的影响也不是很直接,森林破坏则直接导致这些问题,围湖造田的影响不能使得温室效应增强。【答案】C5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我国北方许多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土地利用的方式应该是()A发展综合性农业 B发展
4、高科技农业C退耕还林 D退耕还草【解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解题的关键性提示,我国北方地区草原植被就是草,这是由当地的降水决定的,也就决定了当地适合发展以“草”为主的农业,如果发展其他形式的农业活动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所以当地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还原草原生态。【答案】D(2011烟台高一12月)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69题。6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 BC D7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8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定()A甲为向斜 B乙
5、为背斜C甲为背斜 D甲、乙均为背斜9若在甲、乙两处分别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找到煤层 B甲、乙都找到煤层C甲、乙两地都找不到煤层 D乙地找到煤层【解析】主要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答案】6.A7.B8.C9.D(2011包头一中期末)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据此回答1011题。10是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环境更加恶劣()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C分解作用 D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解析】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恐龙生存环境的变化是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答案】D11恐
6、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解析】恐龙灭绝后,通过平衡功能,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使得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答案】D(2011扬州高一12月)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演化才形成的,据此完成1213题。12有关地理环境的正确说法有()A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B农田、牧场不是地理环境C自然地理要素是独立存在的D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13关于自然环境的正确说法有()A自然环境的演化具有可逆性B由于地貌的变化,才导致自然环境的演化C自然环境由复杂向简单的方向发
7、展D今天的自然环境,是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才形成的【解析】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农田、牧场属于人文地理环境;各种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具有不可逆性;自然环境的演化是各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答案】12.D13.D(2011唐山一中高一12月)根据下图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第1415题。14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请判断出最近400年以来,人口的变化趋势为()A人口增长速率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B全球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都一直处于不断地增长之中C我国人口最近4
8、00年间增长速率在加大D在16501850年约200年间,全球人口的增长速率较小,18501950年间,全球人口的增长速率出现较为明显的递增趋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把握能力,根据图中人口增长曲线的速率变化可以看出,选项D中所描述的是较为合理的。【答案】D15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世界主要物种灭绝情况的描述,你认为合理的是()A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在最近几年,世界主要物种的灭绝速度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B在最近400年以来,世界鸟类物种的灭绝速度一直大于哺乳类物种的灭绝速度C在最近400年以来,世界主要物种的灭绝速度明显加速D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在最近400年间,我国主
9、要哺乳类物种的灭绝速率明显减小【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图表信息的把握能力。本题图表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并不能判断出我国或其他国家生物灭绝的情况,只能判定出全世界物种灭绝的整体情况。【答案】C二、综合题16(2011青岛高一期末联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一中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
10、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准备:_。(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环境向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解析】解答该题应
11、从掌握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3)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4)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海洋陆地抬升17(2011太原五中高一12月)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据研究,
12、植物的生长速率和蒸发量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密切相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越大。从植被类型上看,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森林最大,草原次之,荒漠植被最小。材料二:植物生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1)由材料一可知,不同植被生长速率的比较结果是森林_(大于或小于)草原,草原_(大于或小于)荒漠植被。从生长速度与蒸发量的关系上来看,在水分充足的地区,往往是_成为优势植被。而在水分缺乏的地区,_往往成为适应环境的成功者。(2)材料二反映出,一定温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量等于_与_之差,由图可知,当环境温度约为_时,植物体的生长量最大。(3)我国西北地区在实施生态退耕工程时,是种树好,还是种草好?为什么?_ _。【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森林的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最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最大。第(2)题,根据材料二,植物的生长量等于光合作用量与呼吸作用量的差,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在实施生态退耕工程时,草原的蒸发量比森林小,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环境。【答案】(1)大于大于森林荒漠植被(2)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30(3)种草好。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时应以种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