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质量评估(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梭伦关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改革()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BC D解析:梭伦改革实行的是财产等级制度,财产的不平等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将带项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B2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什伍、连坐法焚烧诗书A BC
2、D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商鞅变法触犯了人民的利益,题肢中的四项全部反映了这一问题,故选A项。答案:A3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解析:题目中的“肃明纲纪”“赏罚必行”和“时多奉法”,表明孝文帝通过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吏治明显好转。答案:C4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C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D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解析:A、B、C三项都是王
3、安石变法中有关教育方面的改革;D项属于“庆历新政”的内容。答案:D5以下活动与卡尔文有关的是()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把日内瓦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创立的卡尔文教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 BC D解析:卡尔文比马丁路德更激进,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其教义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项表述错误,排除含项的选项。答案:A6剑桥非洲史第五卷主编费林特曾断言: “拿破仑对埃及的占领启动了北非现代化运动。”拿破仑在埃及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客观上具有这一作用的是()A拉拢埃及上层人士 B建立食品厂等工厂C建立后勤服务系统 D迎回
4、逃跑的帕夏解析:“建立食品厂等工厂”使用的是机器生产,客观上推动了埃及的现代化运动,其他几项都不属于“现代化”这一概念范畴。答案:B7俄国农民改革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下列对“妥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封建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妥协B反映了封建主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妥协C反映了封建主与广大农奴的妥协D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俄国农民改革法令的理解。俄国农民改革法令是在农奴反抗激烈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强大生命力,既具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故A、C、D项正确。B项与俄国农民改革法令无关。答案:B8“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
5、对此作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A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B改革幕政,实现富国强兵C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D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解析:“黑船来航”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下级武士开始探求改革幕政,而不是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答案:C919世纪中后期,日本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加速了资本积累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使得资产阶级统治在日本确立A BC D解析: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于欧美列强,日本缺乏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市场,而通过对外侵略扩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项不是对外扩张带来的,应排除项。答案:A10有人说: “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
6、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B康有为的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解析:材料说明,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急躁冒进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故B项为最佳选择。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4分,第13题14分,第14题16分,共60分)11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
7、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服饰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材料二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麦斗至300麦斗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麦斗至200麦斗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
8、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请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10分)(3)上述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请说明理由。(2分)解析:第(1)问,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即可。第(2)问,答题方向和范围已经给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用阶级分析法解答。答案:(1)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2)不同点:
9、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不同影响:梭伦改革,进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能。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12(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
10、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9分
11、)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这些银两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引发民变”“雍正帝决定改革”等信息概括。第(2)问,养廉银制度的作用可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明制凡鞫重囚大案,必须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审,谓之三法司
12、会审。洪武时确定会官审录制度,令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通政司、詹事府等部门的官员到场审录,以后形成制度化。另外,刑科给事中还把握了死囚的终审环节,对于已经判处死刑的罪囚,行刑前还须经刑科最终复核。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府、县由知府、知县负责审理案件,但要受到监察机关的严密监督。总之,从中央到地方一切重大要案的审判,台谏官都要参与,“凡有疑狱,必力争不已”。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刑审制度的主要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刑审制度。(7分)解析:第(
13、1)问根据材料 “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审,谓之三法司会审”、“会官审录制度以后形成制度化”、“死囚的终审环节最终复核”、“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台谏官都要参与”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评价先立足统治者的立场分析,然后分析其在当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从司法本身发展的角度分析作答。答案:(1)三司相互牵制;形成制度化;审判程序严格;谨慎对待死刑;加强对地方监察;监察官参与审判过程。(2)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减少冤假错案;但依然属于人治社会,缺乏现代法制观念。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封建制司法发
14、展到清朝后期,其专断、不公、野蛮也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1902年至1911年间,沈家本、伍延芳等修律大臣以“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为宗旨,对大清律例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成果主要体现在大清现行刑律中,该法典删除了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和刺字等残酷的刑罚,禁止刑讯和买卖人口,新增加了妨碍国家罪、伪造外国货币罪。除此之外还制定了大清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典。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二十日政府颁布载定奕助等拟中央各衙门官制谕,进行管制改革,将刑部改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作;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并且具有法律解释权,监督地方各级审判机关的
15、审判工作。摘编自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进行归纳即可。据材料中“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得出中西结合;根据材料中“对大清律例进行了全面改造除此之外还制定了大清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典”得出全面改革,效果显著;根据材料中“将刑部改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作;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并且具有法律解释权,监督地方各级审判机关的审判工作”得出司法初步独立。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对中国的资本主
16、义经济、社会秩序、法律发展及外国法治思想的传入等角度分析。第(2)问据材料中“其专断、不公、野蛮也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得出传统的封建司法制度存在弊端;据材料中“参酌各国法律”得出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传入;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021911年,结合近代史相关史实可知这一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封建统治也面临危机,所以清政府决定进行改革,并且清末新政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答案:(1)背景:传统封建司法制度的弊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清末新政的推动;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传入。(2)特点:中西结合;司法改革全面、成果显著;司法初步独立;适应时代发展。影响: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推动了西方法治思想的传入;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