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309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综合评估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行为医学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莉萨雅雷马克研究后宣称:“通过持续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研究发现,越孤独的人越容易产生身体炎症,而那些善于交际的人更易得到积极、正面的结果。”从长时期看,“亲密关系”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2010年,美国心理学家朱丽安娜霍伦斯和蒂莫西史密斯发布研究结果:“社会关系对个人死亡率的影响,几乎与抽烟、酗酒等传统因素的影响程度一样,甚至远超过缺乏锻炼、肥胖等因素。”也许你并不是一个追求生命长度的爱好者,但亲密关系也指向生命的深度、自我价值的实现。开始于1938年的格兰

2、特研究证明了这个联系。此项研究始于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乔治瓦利恩特和研究团队发布了“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的课题。他们以1939年到1944年的哈佛二年级男生为对象,持续追踪了他们未来75年人生的各个方面。研究团队选择的男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且极有可能运用他们的潜能,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成年人。然而,这些孩子并非全部都开始或者持续拥有想象中的幸福生活。他们中有一些人沉溺于酒精,一些人承受着儿时经历的心理创伤。但那些工作、生活双丰收的成功者,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高度重视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强大能量,预示了这些人在人生各方面都幸福、圆满。也许你崇尚个人奋斗,看重强大的内心,认为

3、亲密关系是儿女情长,但从脑科学角度看,人“心”并非坚不可摧。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咨询师韧心旎说:“哈佛大学脑神经的研究有很多文献显示,大脑中有不同的区域,我们得到拥抱的时候,血清素会增加。这种激素不但增加快乐的感觉、调节情绪的能力,而且能增强记忆力,保护神经元,减少受到压力激素的损害。亲密关系不在生理层面上,更在现实层面上给我们提供支持,因为无论是谁,都会在生活上遇到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在持续稳定的亲密关系里,大脑的某个区域会得到很多激发,神经和神经会不断连接。就像是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同样的,大脑中本来只有神经细胞,但两个神经细胞连接得多了,它们之间就有了连接。这个人

4、的记忆力会更强,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刺激,没有被欣赏、被鼓励,大脑发育是不可想象的。”体现在心理层面,亲密关系的价值是给予安全感,人在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学习探索一些问题,自信心更强,人格更独立,自我成长趋于完成。在中国,比较容易理解的案例是一味地“望子成龙”也许并没有很好的效果。我们讨论亲密关系,是要深刻理解人生过程中的那些关系,并且进行改善,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是(3分)(B)A为了深刻理解并改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科学家们开始着手研究亲密关系。B从长时期看,亲密关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程度、人生各方面的幸福圆满程度。C

5、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拥有亲密关系能消除身体炎症,使人自觉远离抽烟、酗酒。D亲密关系的作用已经受到一些医学专家、心理学家的重视,也引起了家长的重视。解析:A项,因果倒置,最初研究亲密关系的目的不在此;C项,亲密关系不可以消除炎症,使人自觉远离抽烟、酗酒;D项,“家长的重视”文中无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D)A文章从多个层面阐述亲密关系的作用,重点阐述了亲密关系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B以长期观察、科学研究的结果为论据进行论证,增强了观点的科学性和文章的说服力。C在论述过程中,交代研究者所属单位或毕业院校及其研究领域等相关信息很有必要。D对于亲密关系,文章先分析它对人

6、们生活、工作等的影响,接着交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解析:对文章内容的解说顺序颠倒。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如果创建亲密关系,就可以远离孤独、肥胖,就提高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B格兰特研究证明,只有高度重视亲密关系,才可能获得工作成功、生活圆满的双丰收。C大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的关联,是某个区域受到很多刺激后细胞不断连接而产生的。D亲密关系给人安全感,从而使得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更自信,更独立,自我成长更顺利。解析:逻辑关系不当,“远离孤独、肥胖”是非必然性。(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

7、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是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人们惊奇地发现,人工智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其学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如今,在社会各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深刻改变了产业形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摘编自人民网2019年3月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新技术正改变未来)材料二:(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年人工智能行业创业投资情况分析)材料三:2013年以来,美、德

8、、法、英、日、中等国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各国人工智能战略各有侧重:美国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科技领先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欧盟国家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方面的伦理风险;日本希望人工智能推进其超智能社会的建设;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各国政策在研发重点和重点应用领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从2009年至今,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核心主题词也在不断变化,体现了各阶段发展重点的不同。国家层面政策早期关注物联网、信息安全、数据库等基础科研,中期关注大数据和基础设施,而2017年后人工智能成为最核心的主题,知识产权保

9、护也成为重要主题。综合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其中中国制造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用网络的核心,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通过政策发布数量来看,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活跃的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摘编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材料四: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安全防护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但与众多强大的工具一样,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更可能受到网络不法分子的利用。由于人工智能推动设备智能向场景智能演进,主动调动

10、各种场景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服务,这就让安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机器人黑客”来发动精确的漏洞攻击。同时,由于物联网的发展,联网设备大量增加,在居家和办公室环境中,所有智能设备间实现互连的情况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漏洞。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形势,单一设备、单一领域和单一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哪怕再强,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构建安全防护墙至关重要。(摘编自科技世界网2019年3月用人工智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逐渐

11、加大,这与人工智能行业投资事件和投资金额的增长态势密不可分。B2014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说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向成熟,前景较好。C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经历了几年缓慢发展期后,2014年开始强势攀升,至2017年投资事件出现少许回落。D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金额增幅巨大,这和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有关。解析:B项“说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向成熟”错误,材料二图表的标题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反映市场规模,图表不能反映技术成熟的情况。故选B。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A“人工智能”连续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

12、报告中,这预示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广泛应用。B各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人工智能战略的差异,而同一国家不同阶段也会因国情的变化调整策略。C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六个方面,地方政府则围绕“中国制造”这一核心开展人工智能的建设工作。D人工智能的主动化服务、智能设备间的互连带来了安全漏洞,唯有构建安全防护墙方能真正解决这一隐患。解析:B项,“各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人工智能战略的差异”强加因果;C项,“围绕中国制造这一核心”错误,原文是“中国制造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用网络的核心”,偷换概念;D项,“唯有构建安全防护墙方能真正解决这一隐患”无中生有。故选A。6材料一、三、四

13、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答: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并简介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及作用。材料三侧重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和政策,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介绍中国人工智能政策概况。材料四着重从安全防护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人工智能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应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解析:根据“这是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如今,在社会各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深刻改变了产业形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可知,材料一的两段话,分别写政府重视和发展现状;根据“2013年以来,美、德、法、英、日、中等国

14、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其中中国制造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用网络的核心,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可知,材料三的三段话都围绕“政策”展开,侧重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和政策,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介绍中国人工智能政策概况;根据“由于人工智能推动设备智能向场景智能演进,主动调动各种场景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服务,这就让安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构建安全防护墙至关重要”,材料四

15、着重从安全防护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人工智能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应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

16、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

17、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虽然美丽的

18、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

19、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

20、,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

21、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取材

22、于王剑冰同名散文)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D)A作者借追怀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刚毅坚卓”的精神风貌。B“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C第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的情形,饱含作者对闻先生的崇敬与追思。D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解析:“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错误,是缅怀先贤。8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

23、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答: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解析:这是一句情感句和意蕴句,注意对先贤们生活的概括“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9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地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6分)答: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借对蒙自南湖风光的欣赏和赞美,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

24、激之情,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解析:注意从手法上鉴赏“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以及情感: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述,字怀祖。少孤,事母以孝闻。安贫守约,不求闻达。性沉静,每坐客驰辩,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少袭父爵。年三十,尚未知名,人或谓之痴。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既见,无他言,惟问以江东米价。述但张目不答。导曰:“王掾不痴,人何言痴也?”尝见导每发言,一坐莫不赞美,述正色曰:“

25、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谓庾亮曰:“怀祖清贞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有所辞,必于不受。至是,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述曰:“汝谓我不堪邪?”坦之曰:“非也。但克让自美事耳。”述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也。”坦之为桓温长史。温欲为子求婚于坦之。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曰:“汝竟痴邪!讵可畏温面而以女妻兵也。”坦之乃辞以他故。温曰:“此尊君不肯耳。”遂止。简文帝每言述才既不长,直以真率便敌人耳。谢安亦叹美之。初,述家贫,求试宛陵令,颇受赠遗,而修家具,为州司所检,有一千三百条。王导使谓之曰:“名父

26、之子不患无禄,屈临小县,甚不宜耳。”述答曰:“足自当止。”时人未之达也。比后屡居州郡,清洁绝伦,禄赐皆散之亲故,宅宇旧物不革于昔,始为当时所叹。但性急为累。尝食鸡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又不得。嗔甚,掇内口中,啮破而吐之。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谢奕性粗,尝忿述,极言骂之。述无所应,面壁而已。居半日,奕去,始复坐。人以此称之。(选自晋书王述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B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

27、下/C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D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解析:原文标点如下: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袭”是继承、继任的意思,在古代官场中,由于父亲功勋卓著,他的爵位便可由儿子继任,也可由统治者命令继承。B“辟”是征召之意,往往是指上级征用没有职位的相关人员去任职。C“故事”是指先例、旧例。在这里是指按照以往的惯例,应当在所谦让。D“州司”是指州官,李密的陈情表中曾写道:“郡县

28、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解析:并非专指上级也可是皇帝,也并非征召无职之人,也可是已任职之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王述常常参与士族的清谈,但只是听别人发言,哪怕别人争辩、讨论得热火朝天,火星四溅,他却始终无动于衷,不发一词。B王导并不期望王述能有所作为,米价也不是中兵该管的事,他的问题完全是敷衍应付,王述不答,其实是表示自己的不满。C王述的儿子王坦之因害怕桓温的权势,决定说服父亲把自己女儿嫁给桓家,结果因为桓温是当兵出身而被王述严词拒绝。D王述刚出仕做宛陵县令时,常接受他人的馈赠,被州府官员揭发,王导派人提醒他注意名节,王述说自己满足了

29、就会停止。解析:C项,“害怕桓温的权势”“决定说服父亲”的理解不准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也。(5分)译文: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别人说你比我强,(看来)肯定不如我。(2)禄赐皆散之亲故,宅宇旧物不革于昔,始为当时所叹。(5分)译文:所得俸禄和赏赐都分给亲朋故旧,家中的旧用具也较从前没有更新,这才受到世人的赞叹。参考译文:王述,字怀祖。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而闻名。安于贫穷保持节俭,不求显达。(王述)性情沉稳恬静,每次碰到在座客人纵横辩论,各种说法相争不下时,王述却处之泰然。年少时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到三十岁,还不知名

30、,有人说他傻。司徒王导根据门第征召(他)为中兵属。见面后,没有别的话,只问江东米价。王述只是睁大眼睛不回答。王导说:“王掾不傻,别人为什么说他傻呢?”曾经看到王导每次说话时,在座的人没有不赞美的,王述严肃地说:“人非尧舜,岂能每件事都做得好!”王导改变容态感谢他,对庾亮说:“怀祖的高洁坚贞淳朴显贵,不比他祖父、父亲差,仅阔达恬淡略微差一点。”王述每次接受职务,并不虚假地谦让,如果上表推辞,一定不接受。每到这时,其子坦之就劝他,认为依照惯例应当有所谦让。王述说:“你认为我不能胜任吗?”坦之说:“不是。只是谦让本来也是好事。”王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别人说你比我强,(看来)肯定不

31、如我。”坦之担任桓温的长史。桓温想为儿子求婚于坦之。等到坦之回家探视父亲时,王述喜爱坦之,虽然长大了,也还是抱在膝上。坦之趁机说了桓温的意思。王述非常生气,立刻把坦之从膝上推下去,说道:“你竟然傻到这种程度!怎么能看桓温的面子就把女儿嫁给当兵的呢?”坦之就找个借口回绝了。桓温说:“这是令尊大人不肯答应罢了。”于是作罢。简文帝常说王述才能并不高,只凭真诚直率就能抵上别人。谢安也赞赏他。当初,王述家里很穷,请求朝廷试用他担任宛陵县令,收受了不少馈赠,用于置办家中用具,被上级检举弹劾,收受的赠品有一千三百多项。王导派人对他说:“名父之子不担心没有俸禄,委屈你治理小县,此事很不合适。”王述回答说:“满

32、足后自然会停止。”当时的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此后多次在州郡做官,清廉无比,所得俸禄和赏赐都分给亲朋故旧,家中的旧用具也较从前没有更新,这才受到世人的赞叹。但他因性急而常出问题。曾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去插,没插住,就勃然大怒,把鸡蛋扔在地上。鸡蛋在地上转个不停,(他)就下床来用木头鞋底踩它,又没踩到。(他)更加恼怒,把鸡蛋抓起来放到嘴里,咬破后吐掉。升任重要职务后,常常注意克制脾气。谢奕性情粗暴,曾经生王述的气,大声咒骂王述。王述一句都不回应,只是面对着墙壁。过了半天,谢奕离去,(王述)才重新入座。当时的人因此而称赞他。(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呈蒋、薛二友【宋】

33、赵师秀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注: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香醪:美酒。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B“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C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D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解析:D项,“以景结情”错误,“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

34、台看海涛”意思是“春天来了,想约个有空的同伴,一起上天台(山)去看海”,是诗人想象的画面,属于叙述。故选D。15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十分精妙,请加以赏析。(6分)答:示例:意境上,此联通过“竹”“梅”“月”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雅、幽静的意境。手法上,动静结合(答“衬托”“以景衬人”“远近结合”等,且分析合理,也可给分)。该联集中笔力描摹室外之景,上句写月出惊鸟,禽翻竹动,叶颤霜下,属于动态描写;下句描摹了人立梅花之下,明月高悬的静态画面,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生动形象。形象上,通过“竹”“梅”“月”等意象及整个画面的特点,衬托出一位情操高洁、心境淡泊的诗人形象。解析:此

35、题从意境上看,营造出一个清雅、幽静的意境;从手法上看,该联集中笔力描摹室外之景,上句写月出惊鸟,禽翻竹动,叶颤霜下,属于动态描写;下句描摹了人立梅花之下,明月高悬的静态画面,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生动形象;从形象上看,通过“竹”“梅”“月”等意象及整个画面的特点,衬托出一位情操高洁、心境淡泊的诗人形象。(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寓逆旅”时,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无鲜肥滋味之享”,突出表现了他外出求学时饮食的粗陋。(2)苏轼在赤壁赋中,先是以“水”作比,说其看似不断流去,实则“(而)未尝往也”;后又以“月”设喻,言其实际上

36、“(而)卒莫消长也”,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人生哲理。(3)屈原在离骚中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坚守正义的决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文学创作,有两个倾向性的东西必须要警惕。一个就是无病呻吟,过分_个人病态的感受以期引起别人的同情或同感。第二个就是既故作姿态,又语焉不详,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他要表现的到底是什么。这两种倾向的通病都是离心灵很远,()。他们对前人作品的_,还没怎么说到内容,总是先说到什么手法和某某流派,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其实,写作就像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有谈话的艺术,像相声一样,我们喜欢老派人说的相声,如侯

37、宝林,马三立,不动声色,暗藏玄机,通过_让你喜不自禁。而现在那些说相声的,什么都整到舞台上去。现在有的写作者也是如此,功夫都用在写作之外,怪力乱神、乌烟瘴气,生生把一件高尚的事情做成_的低级勾当。文学在物质化的世界里正在渐渐失宠,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虽然文学绝对不会消失到无,更不能忽略不计,但它已经堕落到如此。所以,作家的道义和责任感,有时候也反映在说话的方式上,使作家的生活态度在作品里显影。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D)A放大回味抖包袱暴殄天物B夸大回味耍伎俩焚琴煮鹤C夸大回顾耍伎俩暴殄天物 D放大回顾抖包袱焚琴煮鹤解析:第一处,“夸大”,指把事情说得超

38、过了实际程度,言过其实;“放大”,使图像、声音、功能等变大。第一处如用“夸大”,就和前面的“过分”语意存在重复现象,因此用“放大”。第二处,“回顾”,回过头看或回想往事;“回味”,吃过东西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引申为在回忆中细细体会、玩味。根据下文,作者主要强调看或者回想,不存在玩味、体会的意思,因此用“回顾”。第三处,“抖包袱”,相声术语,指把之前设置的悬念揭出来,或者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岀来,属于褒义词;“耍伎俩”,玩弄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目的,属于贬义词。根据前文“不动声色,暗藏玄机”,符合“抖包袱”中悬念、铺垫的意思,而作者对马三立、侯宝林等是肯定态度,属于褒义语境,因此用“

39、抖包袱”。第四处,“焚琴煮鹤”,焚烧琴去煮白鹤,比喻随意糟蹋美好的事物;“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根据前文“生生把一件高尚的事情”,从语境看是指糟蹋好东西,不是糟蹋天然资源,因此应该用“焚琴煮鹤”。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A即使他说的是所谓的心里话,那也不是来自心灵,而是心脏B即使他说的是所谓的心里话,那也是来自心脏,而不是心灵C尽管他说的来自心脏,而不是心灵,那也是所谓的心里话D尽管他说的来自心脏,那也是所谓的心里话,而不是来自心灵解析:前面说“这两种倾向的通病都是离心灵很远”,“离心灵很远”是事实,那么后面“

40、他说的是所谓的心里话”应是假设的情况,而“尽管”则是表转折,这就与前文的语义不合,故使用“尽管”开头不当,可以排除C、D两项;再根据“这两种倾向的通病都是离心灵很远”可知,强调心灵,应该把“而不是心灵”放在后面,起到强调作用,排除A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A但是,虽然文学已经堕落到如此,但它绝对不会消失到无,更不能忽略不计。B但是,虽然消失到无的文学已经沦落到如此,但它绝对不能忽略不计。C但是,虽然文学已经沦落到如此,但它绝对不会消失到无,更不能忽略不计。D但是,虽然文学已经沦落到如此,但它绝对不能忽略不计,更不会消失到无。解析:A项,“虽然文学已经

41、堕落到如此”搭配不当,“沦落”往往和境遇、地位有关,而“堕落”往往和品行有关。根据语境,“沦落”与文学搭配,因此A项排除;B项,“不会消失到无”和“不能忽略不计”应该连在一起,造成递进关系,不能作为文学的定语,否则语句不能连贯,因此排除B项;D项,“不会消失到无”是客观现象,“不能忽略不计”是人的主观判断,根据递进关系,应是“不会消失到无”在前,因此排除D项。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喷嚏连连、鼻涕不止、眼痒皮肢痒每到春天,一些人就会有种种不适,本是踏青好时节,却只要一出门就捂口罩戴眼镜,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

42、这些人的症状不见得一样,却都有着共同的原因:花粉过敏。4月份是圆柏盛花期,4、5月份是杨柳飞絮高峰期。普通人眼中的一番美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而言,则避之唯恐不及。解析:第一处,结合“喷嚏连连、鼻涕不止、眼痒皮肢痒”分析,此处主要讲到春天,有些人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第二空,结合“症状不见得一样”“花粉过敏”分析,此处主要讲出现不适的原因相同;第三空,结合“花粉过敏”“则避之唯恐不及”分析,主要讲如此美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是避之唯恐不及,此处主要讲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21请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5分)传统版画将画、刻、印的表现过程根据印刷技术的要求,分成不同工序

43、,分门别类,参与其中的人安分守己,各司其职,从技艺程序上规范了行为复制的目的制约了手段的发挥,理性的手段抑制了感性的探索。即便是技艺高超、影响甚重的徽州版画,也始终不敢脱离图式范本,这也是印刷的本质所决定的,因而徽州版画的雕版高手所掌握的刀法技艺,很少能从共性承传升华到个性表现,稍有一些探索性变化,便会被行业认为不合法度,被观众认为不合习俗,理性对感性的制衡从始至终。而绘师必须严格按照文字框定的内容去表现,则是又一次现实对想象的制衡,最后以精准饱满为追求的印刷结果彻底断绝了任何意外和可能,而恰恰是这些意外和可能孕育着创造的潜质。答:传统版画以复制为目的,导致创造力的缺乏和个性的丧失。解析:先概

44、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结合“从技艺程序上规范了行为复制的目的制约了手段的发挥,理性的手段抑制了感性的探索”分析,传统版画以复制为目的,制约了手段的发挥,理性的手段抑制了感性的探索。语段主要举了徽州版画的雕版高手和绘师的例子,结合“很少能从共性承传升华到个性表现”“严格按照文字框定的内容去表现,则是又一次现实对想象的制衡”分析,传统版画以复制为目的,导致创造力的缺乏和个性的丧失。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

45、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作文题。寓言故事多用象征性的内容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故事虽简单,其中蕴含的主题却

46、往往很深刻,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因此,阅读和理解寓言故事需要透过文字的表层意义发掘其深层意义。综合来看,寓言讲述了一个动物们通过努力让贫瘠的土地变得丰饶美丽的故事。材料要素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土地”,不管丰饶还是贫瘠,她都是生养万物的母体,“土地”可理解为乡土、故土、家乡,还可拓展为祖国、地球;第二组为动物们(蚯蚓、小鸟、甲虫)。1从整体上可着眼于动物和土地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立意:个体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回馈母体,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协作,共建美好家园;国之崛起,你我共勉;等等。2从个体角度立意:从蚯蚓的角度立意:有热爱,守初心;有梦想,不放弃;有奋斗,加油干;坚守努力,定会改变。从小

47、鸟的角度立意:寻找和利用资源,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服务。从甲虫的角度立意:协助融合,共同发展。从大地的角度立意:包容万物,定会迎来改变。例文:让大地开满鲜花这是动物和土地的故事,也是人类和大地的故事。土地是动物的家园,土地曾经以她的丰饶供养动物。当她贫瘠时,动物中会松土的埋头翻土堆肥,会飞翔的四处寻找资源,它们用共同的努力回馈土地,建设家园。大地也是人类的母亲,大地曾经水草丰茂,鲜花遍地,硕果累累;大地也曾经繁华落尽,焦土万里,满目疮痍。在这样的大地上,人类一代代繁衍生息,一点点创造文明,一页页书写故事。在大地上生活和劳动,这是动物和人类的共同点。所不同的是,除了生活和劳动,人类还会记录和创造

48、。让大地开满鲜花,人类一篇篇讲述动物和土地的故事,也一篇篇讲述自己与土地的故事。让大地开满鲜花,首先是源于对大地的热爱。有热爱,守初心,这是故事的第一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是著名诗人艾青的经典之作;“我爱这土地”是万千诗人的直抒胸臆。是的,生于斯长于斯,人类对大地总是怀有最朴素最本原的深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不是一种浮于表面的感情,而是赤子对母亲的深情,与生俱来,与血同流,与魂同在。“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诗人的歌咏代表人类共

49、同的心声。正因为这样深沉而又执着的爱,蚯蚓会坚决留守,甲虫会远道而来,小鸟会不舍离开而又执着归来;因为这样深沉而又执着的爱,人类会热泪盈眶地默默体会,也会热血沸腾地高声歌唱;因为这样深沉而又执着的爱,大地上重新开满了鲜花,大地上永远生机勃勃。让大地开满鲜花,其次是基于对大地的坚守。怀梦想,不放弃,这是故事的第二章。“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诗人荷尔德林揭示的人生与大地之间的诗意关系。事实上,不管身在何处,人类的心永远惦念着乡土和家国,从未有片刻分离。不仅如此,人类对大地的坚守还永远怀抱着希望和梦想,所以在任何艰难困苦之中都不言放弃。山河破碎,家国飘摇,戴望舒却仍然用残损的手

50、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仍然对这土地有着爱和一切希望。正因为这样不离的坚守和不弃的梦想,动物的家园重新开满鲜花,人类的家乡永远充满希望。让大地开满鲜花,最重要的是在大地上劳作。能奋斗,加油干,这是故事的第三章。除了爱和希望,还有劳作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有所作为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世世代代的人们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和奋斗。这是一片生你养你的土地,这也是一片厚德载物的土地。有热爱,守初心;怀梦想,不放弃;能奋斗,加油干。因为爱的初心,我们希望大地母亲幸福;因为不弃的梦想,我们坚信大地母亲幸福;因为不懈地奋斗,我们为大地母亲创造了幸福。就这样,我们让大地上开满了鲜花。“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是动物和土地的故事,更是人类和大地的故事。名师点评:文章围绕“让大地开满鲜花”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开篇概述材料“这是动物和土地的故事”自然地引出“人类和土地”的关系,之后展示人类对土地“深沉而又执着的爱”,正是这爱才会“让大地开满鲜花”,中心论点水到渠成。结尾收束回扣,简洁有力。论证条理清晰,文采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