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0674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考点解读】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到的考点有: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精彩段落;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课内篇目。【题型分析】200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填空默写题:给出诗、

2、词、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词或文中名句;提供具体的情境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一致的诗、词或文中名句;给出诗题和诗人,要求默写出全诗;按照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根据具体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在田字格中端正地默写名句或对联。读图默写题:选择与插图相对应的诗文名句。选做默写题:在特定的语境或给出的题数中按规定题数任选默写;规定前几个必做,后几个选做;规定前几个选做,后几个必做;全做给出的题数,按正确的规定题数计分。【题型探究】1.上下句对接默写题型。在以往的中考名句名篇默写题中,绝大多数都是接上句或续下句的默写题型。给出上句接下句,或者给出下句填上句,是一种最传统的考

3、查考生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随着课程的改革,这种纯粹接上下句的默写题目也在发生变化,准确地说是在逐步地减少。尽管在减少,但毕竟还有这样的默写题型存在。所以此种题型我们必须仍然关注。如:一年一度秋风劲,_,_,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2.课文的中心句默写题型。如:“苛政猛于虎”是捕蛇者说的中心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岳阳楼记的中心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中心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谈骨气的中心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背影的中心句3.比较内容默写题型。同内容的名句、名篇联系起来,将其句子比较异同观点而背诵默写

4、,这也是一种常考的题型。如:同样写夕阳,李商隐的“_,_”反映的是惆怅、落寞的情绪,而叶剑英的“_,_”却抒发了革命者的乐观情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4.根据提示或情境默写题型。所谓根据提示或情境默写题型,就是给出一定的提示或提供一定的情境,把要求默写的句子写出来,这也是一种考查比较灵活的默写题型。如:古代诗词很讲究借鉴。唐•温庭筠有“梧桐树,三更雨”之句,宋•秦观也有“雨打梨花深闭门”之句。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与此意境相仿。在诗人李白的笔下,水永远魅力无穷:天姥之水,“绿水荡漾清猿啼”,宁静而神秘;庐山之水,“飞流直下三千

5、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浪漫而神奇;而在将进酒中“_,_”,却把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描写得那样雄浑壮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5.定点指向诗文中某类句子默写题型。所谓定点指向诗文中某类句子默写题型,就是定向指出某篇诗文中的某类句子,只提供简单的说明,要求考生凭借记忆默写出来。如:柳永雨霖铃中表现友人洒泪惜别、欲语难言情景的名句是:_,_。写出师说中说明择师标准的句子:_,_。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清新幽雅环境的佳句是:_,_。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多次描写了月光,默写出其中一处的上下两个句子:_,_。(答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苔

6、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或: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或: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或: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6.多句描述同一话题默写题型。这类考查和话题作文一样,即给出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围绕它,用多位名人的名言给予阐述,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如:古诗文中有很多佳句对写作具有启发指导作用。如运用虚中见实表现手法、以无声衬有声,白居易写的“_,_”;主张写作要从读书中获得渊博知识修养,杜甫写的“_,_”;强调读书与实践并重,董其昌写的“_,_”和陆游写的“_,_”。(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模拟集训】一、写出上句或下句。1.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3.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5.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6.苔痕上阶绿,_。(刘禹锡陋室铭)7.夫战,勇气也。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8.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9.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10.田家少闲月,_。(白居易观刈麦)11.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2._,在河之洲。(诗经&bul

8、l;关雎)13.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14.鸟宿池边树,_。(贾岛题李凝幽居)1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16.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17.举杯邀明月,_。(李白月下独酌)二、根据句子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词名句。18.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包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1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20.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写出一联:_,_。21.为了提升文化品位,有关部门准备挑选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观鸟园的山石或廊柱上,请你推荐两句这样完整的诗句:_,_。22.龚自珍己亥杂

9、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23.人生路上,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洋洋自得,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垂头丧气,只有保持一种“_,_”的良好心态,才能勇攀高峰,实现生命的价值。(请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24.“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_,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_”,抒发的是离愁别绪;苏轼的“_,把酒问青天”,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杜牧的“_,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淡雅的意境。2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

10、是_,_。26.在古代诗歌史上,“酒”是诗人吟咏的灵感源泉。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酒”字的两个完整的句子:_,_。(课内外均可)27.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是_,_。2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花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_,_。29.雨,是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请写出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两个句子:_,_。30.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诗(扣住一句即可):_,_。31.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_,_。32.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11、_,_。”3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摇篮。古代诗人以她为题材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任意写出一个与黄河相关的完整诗句:_,_。34.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_,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35.古诗文中有很多表达身处逆境而心怀天下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参考答案】1.天涯若比邻2.梦回吹角连营3.沉舟侧畔千帆过4.春蚕到死丝方尽5.似曾相识燕归来6.草色入帘青7.一鼓作气8.商女不知亡国恨9.悠然见南山10.五月人倍忙11.了却君王天下事12.关关雎鸠13.黑云压城城欲摧14.僧敲月下门15.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16.足蒸暑土气17.对影成三人18.不

12、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示例: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2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4.我寄愁心与明月;月如钩;明月几时有;烟笼寒水月笼沙2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6.示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9.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3.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3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5.示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