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角洲为例教材第72页活动2.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3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1)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愿意与外界交流互通有无。(2)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政策开放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
2、速发展的道路。教材第7879页活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等级较多,等级规模结构比较合理。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长江三角洲城市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式,而珠江三角洲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2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享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江三角洲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带来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创造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
3、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3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先要解决自身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二元经济”格局。其次要积极开展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南京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再次要加快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其实无论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各有优势,要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江三角洲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冀
4、的高科技性,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将定位于:中国及国际(东亚经济区)的重要经济、金融贸易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根据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态势,今后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着力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建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级规模的港口群和城市密集群,积极推动长江三角洲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因地制宜地配合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各地要着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及产品:a.上海将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关联带动大的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六大支柱产业,严格限制高能耗
5、和有污染的产业。b.苏南地区将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重视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保持制造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c.浙东北地区做大做强纺织、服装、机械、石化等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产业。逐步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共同市场。建立区域性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长江三角洲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长江三角洲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2009年,城市GDP排行榜上“富可敌省”的前10名城市中,广东省独揽3名,“经济霸主”的地位牢牢确立。据此完成12题。1珠江三角洲成为“最早富起来”的区域,其决定因素是()A国际环境B对外开放政策
6、C优越的区位条件 D著名的侨乡2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A地势低平,水热丰富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国家政策优惠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解析: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距离东南亚很近,侨乡优势明显,便于引进外资、技术,凭借这一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最早受益地区,享受独特的优惠政策,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答案:1.B2.B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34题。3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4进入阶段后,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
7、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降低政策优势突显A BC D解析:在工业化推进的第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但进入第阶段,劳动力成本低廉和优惠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答案:3.C4.A5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解析: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A、B、C三个选项表现的均属环境污染问题,D为生态破坏。答案:D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
8、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67题。6与、走廊相比,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7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走廊临江靠海,水运便利。第7题,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充分发挥该地的水运优势,并搞好产业升级改造。答案:6.B7.C8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三角洲城市
9、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2)B图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境,原因有哪些?(4)近2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存在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在产业基础、技术、腹地等方面存在劣势,所以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境。近2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答案:(1)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10、,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2)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3)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小;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均处于劣势。(4)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下图为我国两省区1965年至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辽宁、广东城市化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其起步早,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B辽宁省后期城市化发展缓慢,是因其经济衰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小C广东省城市化起步晚,是因其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工业化水平落后D广东省城市化水
11、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2目前制约两省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城市基础设施落后C,国家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资源与能源短缺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广东省后期城市化速度快于辽宁,这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工业迅速发展有关。第2题,目前这两省的资源、能源短缺,制约了两省经济的发展。答案:1.D2.D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1、图2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图1图23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
12、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4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解析:第3题,从图1中的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分布不平衡,南北低、中部高;中部地区东西高、中间低。第4题,从图2中看出,区位交通条件在四个城市中对苏州的影响最小,对苏州本身而言,五个因素中动力最小的也是区位交通。答案:3.B4.A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下图示意河
13、南省城市人口比重与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根据图中曲线可以推断,该省()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始终最大B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D近年来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解析:1985年前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低于第一产业,故A选项错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下降,但是其产值总量是上升的,故B选项错误;图中显示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第一产业,C选项错误;近年来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很快,说明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D选项正确。答案:D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共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工作终于“由虚入实”。在长江中游地区,现有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
14、35”城市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好连成一个整体,是三省经济精华地带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材料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则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八市。(1)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2)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应该如何定位?(3)河北八市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有何优势?(4)分析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的有利区位因素。(5)为什么说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强力推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解析:(1)相比而言,长江中游城
15、市群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等方面。(2)北京应该减轻城市负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河北八市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及农业生产等方面。(4)先分别分析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有利的区位条件,然后通过比较寻找共同的有利区位因素。(5)工业化对产业、人口集聚以及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有深刻的影响。答案:(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落后;工业化水平低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地区。(2)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为主;发挥大学、科研机构、人才密集的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3)资源丰富;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4)地形平坦,水热丰富,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农业基础好,国家政策的支持等。(5)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而区域工业化必然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第一,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第二,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提供了条件。第三,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