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247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2016四川绵阳一模8)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千八百里 西南夷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B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C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 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D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 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自九

2、原抵甘泉”可知讲述的是西北地区并非西南夷地区,故A项错误;据材料“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不能说明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故B项错误;据材料“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可知描述的是北宋汴京(即东京)商业繁荣的景象,由此可知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故C项正确;据材料“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不能说明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代中国应该在晚清出现而非明代,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湖南永州一模8)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该书()A是传统科技的综合性著作B是中国古代

3、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C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是科举制的产物【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等生产技术”可知是对传统科技的总结,故A项正确;“生产技术”不等于自然科学,也不是“最高成就”,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生产技术”,未涉及“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科举考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不是其“产物”,故D项错误。【答案】A3(2016四川资阳一模27)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

4、源于当时中国()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政府对手工业技术的轻视,说明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A项正确;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是思想原因而不是根源,故B项错误;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手工业技术的轻视,与文化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4(2016河南郑州一模7)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

5、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革新B造纸术的改进C装订技术的提高D科举制的盛行【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精选)【解析】“绵长的卷轴形式”是因为书写,而印刷需要单页,与材料中“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相符,故A项正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与材料中“到宋朝则多为单页”不符,故B项错误;印刷术提高装订技术,因为“到宋朝则多为单页”,所以才“并作蝴蝶装糊浆极坚牢”,故C项错误;隋唐时科举制已盛行,与材料中“到宋朝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5(2016福建莆田一模25)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

6、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从材料可知徐光启的甘薯疏是经过试种成功的实践后编写的,带有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故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甘薯是新物种,故总结不出农政全书具有汇总历代农学成就的特点,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徐光启种植的是西方传入的新物种,但不是介绍西方农学知识,故C项错误;徐光启经过实践种植新物种,体现不出突破中国传统科技的藩篱,故D项错误。【答案】A6(2016福建泉州一模26)

7、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A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说明当时已有测天定位和嗅泥推测船位的方法,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思想迷信的存在,故B项错误;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看不出来,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古代中国比较全

8、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A7(2016甘肃一模27)四库全书总目评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当时清朝官方对西学的态度是()A全盘接受B仅学技艺C去粗取精D全面否定【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题干中“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说明其并未全盘接受,故A项错误;题干中“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说明其仅学技艺,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对西学去粗取精,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对西学全面否定,故D项错误。【答案

9、】B8(2016甘肃张掖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宋史研究主题;全国卷41题【解

10、析】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即“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和“宋代积贫积弱”。可以就这两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评论,既然为评论就包括赞成这种观点也包括不赞成这种观点还包括部分赞同这种观点。然后就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即可。【答案】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及评分示例 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11、(2分)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6分)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2分) 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2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5分)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5

12、分) 观点三:赞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答案为参考答案一和参考答案二的综合。(评论宫崎市定的观点给6分,评论钱穆的观点给6分) 观点四:不赞成材料中关于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观点。(2分)西方文艺复兴时代,西欧国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2分)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反封建、反教会,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2 分)总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时代。 (2分)而宋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和科 技也有极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2分

13、)但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2分) 观点五:不赞成宋代积贫积弱的观点。(2分)宋初采取一系列措施,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宋代自960年建立到l279年灭亡,历时300多年;(2分)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2分)宋代与亚洲、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商税收人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2分)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2分)9(2016湖南永州二模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一 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利玛窦也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这里生产的最好的纸也远不如我们自己的许多产品。它不能在正反两面都印刷或书写,所以我们的一张纸就等于他们的两张。此外,它很容易撕坏,不能耐久。 这个国家只有少数几种测时的仪器,他们

15、所有的这几种都是用水或火来进行测量的,但是所有的这些都远不如我们的仪器完美,常常出错,测时不准确。 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但在这方面他们由于引入了错误,似乎非但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反倒弄糊涂了。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因而处理伦理学的某些教诫时毫不考虑这一课题各个分支相互的内在联系。 在这里每个人都很清楚,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注:指科举应试,金榜题名),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献身于研究数学或医学。 在北方各省还有一种常见的野蛮行径,那就是阉割大批的男孩,这样他们就可以给皇上做奴仆。几乎全国的行政事务都操在这类半男半女的人的手中,单单在皇宫

16、里这类人的数目就达万人之多。 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就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他们甚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 摘鳊自利马窦中国札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马窦中国之行的背景及其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8分)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文明交流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从利马窦中国之行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欧洲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推动欧洲人来到中国

17、;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会希望到东方传教,以扩大天主教的影响。第二小问作用,材料一中关键信息:“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概括即得。 (2)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所有的这些都远不如我们的仪器完美”“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几乎全国的行政事务都操在这类半男半女的人的手中”“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概括即得。 【答案】(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天主教会的影响。(3分) 作用: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了中

18、西交流;有利于国人加深对西方的了解。(3分) (2)认识:科技落后于西方:重视道德哲学和科举应试,忽视逻辑推理和自然科学;宦官干政现象严重;妄自尊大,文化优越感过分强烈。(8分) 10(2016山东德州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 中国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该书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法国要人的通信汇编,对康熙年。间的中国

19、作了详尽的介绍。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到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法国另一传教士白晋同在宫廷供职。1689年,张诚和徐日升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 1663年,黄宗羲

20、完成明夷待访录。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帝,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选三组中外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12分)(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第一次鸦片战争;全国卷41题【解析】本小问解读,需要找到解读角度,然后用史实说明,如角度一近代中外联系日益加强,据材料“16世纪,新航路开辟

21、”和“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番薯传人中国,中外经济联系加强,据材料“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该书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法国要人的通信汇编,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和“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到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法国另一传教士白晋同在宫廷供职。1689年,张诚和徐日升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可知传教士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据材料“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第一次

22、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可知西方工业革命后积极寻找国际市场,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如角度二明清时期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据材料“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和“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帝,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可知明清在农耕经济顶峰的康乾之际,西方工业文明出现巨大飞跃,据材料“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和“1644年,清军入关。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可知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则在欧美各国确立并

23、完善,据材料“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和“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出现了反传统、反教条的进步思想,但新思想受到压制,以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科学家、思想家为真理而献身,据材料“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和“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可知明清以实用性、总结性为特征的古典科技继续发展,西方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形成。【答案】示例一:近代中外联系日益加强。 新航

24、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番薯传人中国,中外经济联系加强;传教士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西方工业革命后积极寻找国际市场,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示例二:明清时期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 明清在农耕经济顶峰的康乾之际,西方工业文明出现巨大飞跃。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则在欧美各国确立并完善。明清出现了反传统、反教条的进步思想,但新思想受到压制,以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科学家、思想家为真理而献身。明清以实用性、总结性为特征的古典科技继续发展,西方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形成。 (其他主题如“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对中

25、国的影响加强”等,如果论证充分,也可得分) 评分标准: 解读 一等(129分) 题明确; 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史实,多角度论证主题; 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二等(85分) 主题较明确; 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 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三等(40分) 题不明确; 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主题; 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11(2016安徽江南十校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政全书共60卷,约70余万字,分成12目: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各种田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水利(水利工程

26、、农田水利、泰西水法);农器;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 摘编自麦群忠等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 材料二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共五部分:首先是“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动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

27、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竺识,分析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经典力学;科学技术主题【解析】(1)农政全书的背景,结合中国农业经济模式及思想角度思考作答;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结合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从思想、经济以及科技的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不同点,农政全书从经验总结以及继承性特点说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物理学为核心以及实验观察等特点去概括回答;第二小问共同价值,从科技发展以及社

28、会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背景:“农本”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思想专制的加强;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前人的成果。“重商主义”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10分) (2)不同:前者是传统农业、手工业经验、技术的总结,后者是以物理学为核心的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前者体现了传承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后者则体现了创新性、实验性、理论性的特点。(10分) 价值: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遗产。(5分)第2课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1(2016四川绵阳一模8)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

29、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千八百里 西南夷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B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C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 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D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 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自九原抵甘泉”可知讲述的是西北地区并非西南夷地区,故A项错误;据材料“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不能说明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故B项错误;据材料“清明上河图描绘大

30、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可知描述的是北宋汴京(即东京)商业繁荣的景象,由此可知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故C项正确;据材料“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不能说明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代中国应该在晚清出现而非明代,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安徽蚌埠一模6)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这个时代应为()A西汉B魏晋C隋唐D宋朝【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解析】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

31、制,有一定的门第限制,与材料中“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不符,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门第界限明显,故B项错误;隋唐开始科举,士族地位被打破,但文学以诗为主,绘画不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与材料中“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不符,故C项错误;宋代实行科举选官,文学绘画以适合市民阶层需要的宋词和风俗画为主,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答案】D3(2016四川达州一模26)钱币既是交换的媒介,也是书法的载体,从以下古代钱币图中可知() A图书体为金文(钟鼎文),是秦朝的文字B图书体为真书(正书),开始产生于唐代C图书体以“颜筋柳骨”

32、为其代表D图书体与国画的写意画风格相似【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图片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图书体为小篆,故A项错误;图书体为真书(正书),开始产生与汉,故B项错误;图书体以兰亭序为其代表,故C项错误;图书体与国画的写意画风格相似,故D项正确。【答案】4(2016山东青岛一模26)图5是一幅甲骨文体的书法作品,该作品创作的年代应是() A商朝B东汉C唐朝D清末或以后【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是在魏晋时期,故A.B项错误;唐朝时期我国并未发现并解读甲骨文,因此这一书法艺术不是唐朝,故C项错误;清朝末年王懿荣偶然

33、发现了甲骨文并进行解读,因此这幅甲骨文书法出现在清末或之后,故D项正确。【答案】D5(2016贵州贵阳一模26)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题画诗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体现该特点的作品是()A游春图B墨兰图C富春山居图D步辇图【考点】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解析】根据材料“墨点无多泪点多”孕含着一种孤僻、冷峻、忧伤的情感内容,游春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整幅画浸透着一股阳光般的暖意,故A项错误;墨兰图画面上绘墨兰二株,呈放射状的长叶参差错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表露了作者孤高脱俗的思想境界,与材料“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相符,故B

34、项正确;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把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描绘的是盛唐时期,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体现了一团祥和、喜庆的气氛,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6(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26)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考点】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解析】“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体现的是立法

35、的基本准则,与材料阐述不相符,故A项错误;“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体现的是思想家的人伦道德情操,与材料不相符,故B项错误;“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体现的是唯心哲学家的哲学理念,与材料不相符,故C项错误;“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故D项正确。【答案】D7(2016河南郑州一模9)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兴起的还有()A文人画B农书C昆曲D风俗画【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解析】当时的“社会状态”

36、是指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与“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讲世情的。”相符。元明清时期,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与材料中“讲世情的”“当时的社会状态”不符,故A项错误;元朝王祯的农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之一,与材料中“讲世情的”“当时的社会状态”不符,故B项错误;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昆曲流传甚广,与材料中“讲世情的”“当时的社会状态”相符,故C项正确;风俗画是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

37、亮点,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与材料中“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8(2016湖北宜昌一模30)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考点】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解析】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京剧的流行,反映出其迎合市民的需求,艺术审美价值

38、不是很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京剧内容的世俗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京剧与晚清政治潮流的关系,故C项错误;民众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京剧迎合民众文化需求,是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第3课文学成就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016安徽蚌埠一模6)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这个时代应为()A西汉B魏晋C隋唐D宋朝【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解析】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

39、制,有一定的门第限制,与材料中“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不符,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门第界限明显,故B项错误;隋唐开始科举,士族地位被打破,但文学以诗为主,绘画不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与材料中“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不符,故C项错误;宋代实行科举选官,文学绘画以适合市民阶层需要的宋词和风俗画为主,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答案】D2(2016江西宜春一模26)旅美学者刘子健认为,从宋代开始,中国已经步入近代时期。不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A商业革命的出现B市井文学的繁荣C人身束缚的松动D中央集权的加强【考点】古代中国的

40、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根据材料“从宋代开始,中国已经步入近代时期”应指宋代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夜市、街市等出现,也就是商业革命出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词体现和话本市井文学的繁荣,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代租佃制发展,佃农对国家的人身束缚相对减弱,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体制下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属于“近代”范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3(2016四川绵阳一模12)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B多元化

41、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宋代中国并未完成大一统,故A项错误;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说明其创作风格并不是多元化,故B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其思想内容并未体现出理性化的特点,故C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体现出其内容出现通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答案】D4(2016湖南株洲一模2)“关公战蚩尤”是流传较广的一则神话。据考证,该神话以片段形式散见于御祭文、类书、道藏经、笔记小说、盐法类政书、地方志书中,有多种文本流传。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

42、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这说明()A神话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追求B神话因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C佛道合流颠覆社会意识形态D研究神话叙事必须溯源而循【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关公战蚩尤”神话故事体现了正义战胜黑暗的价值观,从该神话故事“有多种文本流传”、“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可知,当时人们对其体现的价值观念的认可和追求,故A项正确; 神话故事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追求的反映,有一定研究价值,故B项错误;从“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可知佛道融合是与当时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

43、态一致的,故C项错误;神话不是真实历史,“必须溯源而循”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A5(2016河南郑州一模9)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兴起的还有()A文人画B农书C昆曲D风俗画【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解析】当时的“社会状态”是指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与“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讲世情的。”相符。元明清时期,文人画

44、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与材料中“讲世情的”“当时的社会状态”不符,故A项错误;元朝王祯的农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之一,与材料中“讲世情的”“当时的社会状态”不符,故B项错误;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昆曲流传甚广,与材料中“讲世情的”“当时的社会状态”相符,故C项正确;风俗画是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与材料中“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6(2016新疆乌鲁木齐一模19)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者医学奖得主之一,中国药学

45、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古典主义,在艺术上主要是指对包含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古典主义将古典时代的品味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其风格,与材料中“源自”不符,故B项错误;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

46、C项正确;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7(2016河北唐山一模29)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碰撞与冲突【解析】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真实地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并未迎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非

47、“理想社会”的不满,故B项错误;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故C项正确;儒林外史是封建农耕文明下的产物,并未反映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故D项错误。【答案】C8(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28)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生成受元代“西游戏”的影响,而当小说问世后,在它的影响下民间又产生了大量“西游戏”。明清时期,“西游戏”在民间的流行实质上反映了()A统治者重视社会教化B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C文学世俗化倾向明显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材料“在它的影响下民间

48、又产生了大量“西游戏”小说影响本身主要局限于社会下层,与统治者重视与否无关,故A项错误;“西游戏”在民间的流行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深刻的改变了下层民众价值观念,故B项正确;文学世俗化倾向是其表面体现,故C项错误;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材料论据不足,故D项错误。【答案】B9(2016甘肃兰州一模26)“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成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A词兴起于娱乐场所B词的格调不高,文学走向颓废C词的繁荣与商业发展有关D词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文学【考点】古代中国的文

49、学成就【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词的兴起,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文学走向颓废,故B项错误;题干中“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说明词的发展与城市商业的兴起有关,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词的风格,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6山东青岛一模27)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A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B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C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代后期,人们对骈体文的鄙视和对三代两汉时期

50、古文的推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取士主要侧重于诗词歌赋,不能体现“古文运动”出现的原因,故A项错误;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不能反映出倡导“古文运动”的实质目的,故B项错误;古文运动是在儒学旗帜下发展起来的,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作为文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故魏晋南北朝文人逐渐重视诗文的音乐美和形式美的骈体文受到鄙视,根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体现的原则,它反映了唐代后期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的愿望,故C项正确;古文运动的兴起时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6河北名校名师俱乐部高三模拟25)中华文

51、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西、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根据题意,宋朝出现了贵族文化和市井文化并存,只涉及到贵族文化,不全面,故A项错误;市井文化不属于古典文化,故B项错误;题目中只是交代两种文化并存,并未提到市井文化冲击贵族文化,故C项错误;宋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市井文化兴盛,与贵族文化并存,促进了社会文

52、化多元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6山东淄博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试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从

53、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及启示。(15分)【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文艺复兴【解析】(1)第一小问唐代背景,根据材料一“文风

54、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得出:骈体文束缚了思想表达和文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一“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得出:唐代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道的传播,造成儒学的危机,成为儒学自身发展的动力,得出“三教合一”潮流。第二小问文艺复兴背景,根据材料二“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得出: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对人性的压抑;根据材料中“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的出较多的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还在于近代西方的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55、。 (2)第一小问共通之处,根据材料一中“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与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故得出适应了新兴阶层的需求;两者都是思想文化运动,故而得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推动了思想解放;两者在当时会有影响,而且对现在同样有影响,故得出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小问启示,对于传统文化要采取取精华,延续继承,故得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同时要改革创新,适应时代潮流,故得出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文化创新。【答案】(1)背景:“古文运动”:骈体文束缚了思想表达和文学的发展;唐代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三教合一”潮流。 文艺复兴:较多的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对人性的压抑;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人性解放等。(10分) (2)共通:适应了新兴阶层的需求;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推动了思想解放;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9分) 启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文化创新。(6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