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_,社会上形成道家、_、墨家、_等诸子百家,他们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_”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_,其思想核心是“_”,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_”。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_”,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提出“_”的伦理观。荀子主张实行“_”和“_”,提出“_”的伦理观。3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提出“_”的政治主张,具有朴素的_思想。庄子继
2、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_的。4_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_,提出了系统的_,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5诸子百家中有很多相反的观点:治国策略:儒家主张“_”,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_,强调严刑峻法。人性论:孟子主张_;荀子主张_。人与自然:荀子主张_;庄子主张_。人生态度:儒家主张_;道家主张“_”。6董仲舒是汉代_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_、_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_”“君权神授”“天人合一”“_”“三纲五常”等思想。7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思想,
3、逐渐成为中国_的主流。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派别多。“争鸣”并不意味着各家各派别的主张绝对不同,而是不同之中有其相同之处,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2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孔子提倡的“仁”。()3儒家的民本思想就是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4韩非子的“法治”等同于现代的“法治”。()5“无为而治”并非事事不作为,放任自流。“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应顺其自然,实际上就是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6汉朝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就是孔子的“儒学”。 ()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原因是
4、当时()中央集权加强旧制度日趋衰落出现新的经济因素中西文化交流频繁A BC D2亚洲许多国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等国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特别重视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等方面的教育。其体现的思想是()A道家 B墨家C儒家 D法家3陶渊明的儿子新得了一个仆人,陶渊明告诉他的儿子说:“彼亦人也,可善视之。”意思是指仆人也是人,应该好好的对待他。请问陶渊明的说法是站在哪家的立场上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4老子与孔子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A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B都主张恢复周礼C都否认天命论D都强调贵贱有“序”5“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
5、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7“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8有一观点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
6、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9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1)该故事的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2)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的推崇?(3)你怎样看待这一文化现象?1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
7、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制天命而用之3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4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建
8、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
9、,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结合所学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原因。“万仞宫墙”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曾在朝廷辅佐鲁君。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强些。”在场的子贡就打了个比喻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过肩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见墙内的一切。”他继续说:“老师的那道墙有数仞高,如果找不
10、到他的门,就无法看到墙内宗庙的雄伟和房舍的多姿多彩”。叔孙武叔听了这番话,感到无地自容。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于是明胡缵宗题写了“万仞宫墙”镶在仰圣门上。庄周梦蝶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在庄子一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庄子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十分自在和惬意,似乎早已忘记自己是谁了。从梦中醒来,庄子便又觉得自己其实是庄子。于是,他就很困惑,不明白是庄子在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子。后来,这个典故常被人们用来表达一种人生如梦的消极人生哲学。答案解析专题一“百家争鸣”
11、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回顾1重大变革儒家法家百家争鸣思想解放2孔子仁克己复礼仁政性本善仁义王道人之性恶3老子道无为而治辩证法相对4韩非子依法治国法治理论5仁政法制性本善性本恶制天命顺自然积极进取逍遥人生6儒家道家法家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7正统传统文化排查纠错12ks5u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把它扩充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3ks5u儒家思想主张“仁”“仁政”的民本思想,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实质上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它与当前我国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12、有着根本的不同。4ks5u韩非子主张的“法治”,君主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他不受法的约束,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下的“法治”,让君主利用法律强化极权,镇压人民;现代“法治”,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映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利益。56ks5u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是道家思想,从汉武帝开始其统治思想变为儒家思想。7ks5u“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轻松训练1Bks5u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在思想领域的折射,故选B项。2Cks5u修己爱人、诚信谦和体
13、现了儒家的“仁”的思想,C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而法家主张集权、法治,A、B、D项都不符合题意。3Bks5u本题考查学生对墨家思想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兼爱的思想。所以选B。4Aks5u孔子从“仁”的思想出发,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用“德”教化百姓。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无为而治”,警告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故答案为A项。5Cks5u“世异则事异”是论点,“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是论据,论点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6Cks5u儒术是经过改造之后的儒家
14、思想,它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7Dks5u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君权神授”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答案为D。A材料没有体现;B是孔子的思想,C是宋明理学思想。8Bks5u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等形式,故选B。9(1)“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2)“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3)父子关系是人伦中最根本的关系,因此“孝”就成为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和中心。孝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现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中,
15、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积极方面看,“忠”可以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责任感。从消极方面看,有时盲目的“愚忠”会限制人们的思想发展和创新,阻碍社会文化的发展。挑战自我1Cks5u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统一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现象的原因,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用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2Bks5u关键信息: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A项是墨家思想;B、C、D项都是儒家思想,但C项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D项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不属于为人处世方面,B项正确。3Dks5u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
16、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天下学习的榜样,再结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不难得出儒学地位的提高,故选D项。A、B两项与材料中公孙弘因春秋而封官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提倡儒学是政府行为,故排除C项。4Dks5u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的“大一统”的需求,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统治思想。5Aks5u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秦朝之后建立汉朝,汉初以道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一句说明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6(1)孔子:“以德治民”;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主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