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084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八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练2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练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双基达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如申报登载杨勋的别琴竹枝词:“清晨相见谷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若不从中肆鬼肆,如何密四叫先生。”SandwichBeerTelephoneEngineDollarsCiommission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大拉斯康密兴这种近代上海中英夹杂的“洋泾浜”英语主要反映出()A上海英语教育落后 B外来文化已被广泛接受C中国人崇洋媚外 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2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

2、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西餐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B近代中国广大城乡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C西餐逐渐受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上层居民的欢迎D吃西餐已成为中国饮食习俗3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倡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A促进了市场繁荣 B有利于普及西装C淡化了传统等级 D交际活

3、动增加4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这反映出 ()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 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 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5女学报(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 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6190

4、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A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B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基本被清除C部分清廷官员逐步认同近代观念 D晚清时期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7(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大公报记者撰文:“今年之新年,只可谓官国二年,不当谓民国二年”,“然以各人心理中观之,民国一新年,国民一新年,彼此各一心理,彼此各一新年,则固未尝有两也”。这体现了 ()A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B农耕文明影响深远C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D官民冲突不可调和8(201

5、7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A交通工具近代化 B物质生活近代化C城市生活近代化 D工业发展近代化9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外国资

6、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10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对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民族经济工业化 B礼仪风俗简洁化C民间服饰西洋化 D社会生活近代化11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各地均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A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B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C资本主义城市经济不够发达 D西方教育影响的地域差异12随着国内外形势日益紧张,作为战备防御措施的北京地铁一期工

7、程开工建设。大事列表(局部)如下。以下分析无误的是()时间状况1965年7月1日开工1969年10月1日基本完工,接待参观,尝试运行1969年11月11日车辆走电起火引起重大事故1971年1月内部售票、接待参观19711975年运行398天后停运1981年9月15日以后对外开放,交由地铁运营公司管理A.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地铁受政治因素影响很大B“文革”时期,北京地铁事故频发C改革开放新时期,北京地铁开始售票D北京交通工具新旧杂陈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长春三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

8、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报发刊词(1903年)材料二下面是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1909年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1919年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1924年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1938年申报香港版发行。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

9、46年申报将股权的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的报纸,并改组公司董事会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材料三下面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8分)(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1分)14(2017广西三市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择偶标准19481966年1967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6年家庭

10、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5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学历10.611.712.625.3职业17.825.828.240.7籍贯4.24.96.74.1上表反映了我国青年人择偶标准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练高考找规律1(2014课标,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2014课标,30)20

11、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l;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2015课标,4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年 份法定假日天数节假日1950199520002008元旦1111春节3333劳动节1131国庆节2233星期日1111星期六111清明节1端午节1中秋节1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

12、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练模拟明趋势4(2017湖州期末)上海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种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下列有关说法最准确的是()A西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B反映了当时中国百姓的饮食已经完全西化C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了很多西餐厅D近代中国的农业开始按照西方标准进行生产5(2017南宁二测)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民为士,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3、。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服饰的西化开始风靡上海 B上海社会等级观念已消失C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D政治变革消弭了贫富差距6(2017南昌二模)社会各阶层的饮食和服饰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一时期的饮食、服饰能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想等。以下衣、食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状况或社会思想对应不正确的是()A长袍马褂/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 B中山装/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C粮票/计划经济时期物质匮乏 D购物券/改革开放后商品丰富7(2017河北五校联考)民国时期出版的共和女界新尺牍分上、下两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劝姊放足书求女士结婚书论女界宜设法禁止娼妓书等。这反映了民国时期()A男女实现了平等 B女权

14、运动得到发展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西方平等思想传入8(2017深圳一模)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9(2017福建四市八校联考)下表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年代项目1949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26.628.812.6615.6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学历10.611.712.625.3 依据该表,指出新中国成立

15、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发生的变化()A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B由重视政治生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择偶标准越来越自由,择偶多元化D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学历都重视10(2017湖北二检)近代以来,传统的消费等级观念被打破,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道学之士惊叹当时的社会“凡事任意僭越。各处皆然,沪上尤胜”。出现上述变化的因素包括()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被消除AB CD11(2014江苏苏锡常镇一调)1930年12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发布皓电,称“为提倡国历,转移人民习尚”起见,“国历新年应改为

16、休业五天,即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至一月四日止”。据此,国民政府行政院通告全国各机关,新年放假五日。材料表明()A当时国人都以农历安排生活 B政府以放假的形式推广国历C政府开始确立元旦为国定假日 D元旦逐渐成为国人的传统节日12(2017长春检测)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废天理”等七大罪状,致使“四万万人半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材料共同反映出清末民初的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A政治色彩 B革命色彩C封建色彩 D民主色彩13(2017河南十校联考)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

17、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人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商品运输成本提高市场上洋货流行思想观念逐步解放生活习惯日趋文明A B C D14(2017四川凉山二模)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这体现出()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 B国家政治决定婚姻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 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15(2017江苏苏锡常

18、镇一调)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时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分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A该报使用白话文 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16(2017广州二模)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现了许多词汇,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下列哪一组词汇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

19、装修热、流行服饰 17(2017黄冈调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 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 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练纠错提知能易错点1对西方文化、习俗传入中国及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不当18.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称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被称为“猪尾巴”“满奴”。这种变化说明()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断发具有一定政治色彩民众盲目模仿西方A B C D易

20、错点2对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191912年9月8日某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易错点3不能准确理解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发展20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

21、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课练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双基达标课时作业1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中洋泾浜英语即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中西文明交融的结果,故选D项。2C从题干中“上海虹口一带”“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等信息可知,西餐逐渐受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上层居民的欢迎,故C项正确。3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在古代中国,服装是人身份的象征,而到了近代,只要具备经济条件,就可以穿得很好,无论地位高低以及从事何种工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变化说明传统的等级尊卑观念发生了改变,故选C项。4C本题

22、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虽然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却是屡禁不止,故A项表述错误;外国传教会的行为体现不出“文化侵略”,故B项错误;从清政府的措施到传教会的努力,缠足依然普遍存在,说明“移风易俗任重道远”,故C项符合题意;清政府与外国传教会都反对缠足,材料体现不出“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D项错误,故选C项。5D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当时的上海,女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反映了上海社会风气发生的变化;故选D项。6C从材料“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可知,部分官员已经接受一些近代习俗,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传统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而非1906年,

23、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仅为部分陋习、部分省份,不能说明封建陋习基本被清除,故B项错误;一些省份革新陋习,不足以说明地方摆脱中央控制,故D项错误。7B从材料信息可知,尽管民国政府采用了公历(阳历),但只是官方使用公历(阳历),广大民间仍采用和认可旧历(农历)过新年。这体现了农耕文明对人民影响较深远,故选B项。仅从使用阳历的人数较少无法说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迷信思想,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官民冲突,排除D项。8B材料反映了城市建筑、交通、自然环境、工业等的变化,这总体上反映了物质生活近代化,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片面,排除。9D本题考查近代航运业的发展。从示意图

24、中看出,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故A项错误,D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限定,故B、C项错误。10D材料反映的是个人的穿着打扮,并没有反映工业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装扮而不是礼仪风俗,故B项错误;C项以偏概全,不选。根据材料可知这个人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生活近代化,故D项正确。11A题目信息“集体婚礼、西式婚礼”“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说明虽然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已经出现,但是传统的忠孝礼节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故选A项。12A本题考查新中

25、国的交通。据材料信息可知,北京地铁最初作为战备防御工事而修建,开工与基本完工时间分别为建党节、国庆节,“文革”时期内部售票,甚至停运,这说明当时北京地铁受“左”倾思想影响很大,故选A项。13(1)信息:国民日报旨在表达民意,启蒙民众,挽救民族危机。特征:西方启蒙思潮传入,民权思想盛行;爱国思潮涌动。(6分)(2)视角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2分)视角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2分)视角三:近代民族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刷技术、投资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历史。(2分)视角四:近代教育。申报开设教育新闻等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

26、的发展历史。(2分)(3)变化特点:19401944年,总体不高;19441946年,迅速提高;19461947年,快速下降。原因:19401944年正处于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日为主要任务;19441946年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人民的主要诉求;19461947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民主热情。(11分)解析:第(1)问,首先需了解发刊词一般体现了报纸的办报宗旨或指导思想,然后结合材料时间信息“1903年”即可回答。第(2)问,回答时注意设问要求“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第(3)问,找到图中明显变化的三个阶段,结合史实进行相应分析即可。14示例趋势:择

27、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4分)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政治出身受到重视;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个人能力更受到人们的重视。(8分)解析:首先,根据表格信息指出我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化趋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任意一种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说明。分析说明时,应做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加餐练练高考找规律1B从材料信息看,宋恕认为“易西服”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即“易服”可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

28、围,故B项符合题意。作者旨在强调“易服”与变革之间的关系,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排除D项。2C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较重,这会造成国产影片在上海以外地方放映时成本大大增加,而外国影片拷贝到中国并放映,其成本并无大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京津地区外国片与国产片放映比例远高于上海地区的情况,故选C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仅凭材料信息无法推知京津地区民众对外来事物是否更具热情,也不能推知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是否更加开放,故排除B、D两项。3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

29、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解题首先找到角度,然后看变化趋势。从法定假日总体数量看,从少到多;从结构看,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分析原因时要注意节假日属于民生问题,它必然受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体制、政治理念与思想的影响。练模拟明趋势4A材料中三地“改艺蔬菜”的原

30、因与租界和西餐有关,故材料反映了西方饮食文化对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故A项正确;“完全西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上海地区,无法从中得出“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了很多西餐厅”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出上海部分地区种植与西餐有关的农作物,不能反映出中国农业开始按西方标准进行生产,故D项错误。5C清末民初,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说明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C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服饰的西化,排除A项;材料中“娼优隶卒”“望族之家”说明当时社会等级观念仍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政治变革,排除D项。6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

31、迁。长袍马褂是传统中国的象征,不能体现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故选A项。7B由题干材料中文献的名称及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女子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女权运动得到了发展,故B项正确;A项本身说法错误;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8B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可知,作者认为中国当时崇尚西装,只是一时的风气,不会长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传统服饰仍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故选B项。9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发生的变化: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故选A项。10B上海在鸦片战争后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32、是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最早的地区之一,正确。19世纪6070年代,我国东南地区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也导致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正确。中国近代发生的政治运动(如辛亥革命)会导致原有的等级观念受到冲击,也会反映在消费观念上,正确。题干只说消费等级观念被打破,没有说消费等级观念被消除,错误,故选B项。11B根据材料信息“为提倡国历,转移人民习尚”“国历新年应改为休业五天”可知,政府通过放假来推广国历,故B项正确。民国时期,国历与农历并行,A项表述绝对;“政府开始确立元旦为国定假日”是在民国初年,故C项错误;国历元旦属于新节日,而非国人的传统节日,故D项错误。12A本题考查近

33、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1898年处于戊戌变法期间,禁止缠足是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的体现,黄遵宪甚至把缠足问题上升到民族存亡的高度,这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故选A项。13C从题干来看,江南铁路通车后、市场上洋货增多,徽州人守旧思想受到冲击,生活习惯发生相应变化,但材料并没提及商品运输成本提高,因此排除含的选项即可。14D据材料“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可知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政治决定婚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故C项错误。15D由材料信息“本报当

34、用白话”可知A项表述正确;由材料信息“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可知该报站在政府的角度看待问题,故B项表述正确;由材料信息“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可知C项表述正确。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该报是否同情革命及民众对其的态度,故D项表述不当,符合题意。16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中的词汇是在“文革”时期出现的,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故选C项。17D本题主要考查大众传媒的变迁。改革开放后,学术研究逐渐摆脱“左”的思想,中国电影史研究着眼于“电影理论与批评”,这说明建设性与开放性学术环境的形成,故本题选D项。A项本身说法错误;“文革”后“左”倾思想逐渐得到纠正,故排除B项;C项在题干中没有

35、体现。练纠错提知能18A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题干材料理解不到位,也没有理解剪辫的本质。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说明了材料的本质,错在“盲目”,排除含的选项,故选A项。19C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近代社会变迁史实理解不清。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服饰发生变化。A项错在“应有尽有”;B项“混乱”一词表述不恰当,故排除;西装和中山装是服饰的新变化,但传统的长袍马褂仍存在,土洋并存是这一时期的服饰特征,D项不正确。故答案为C项。20B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注意将材料同所学知识与选项结合起来回答,可采用排除法。从材料可知并非“拒绝引进”而是拒绝使用,A项可排除;C项清政府“天朝大国”、盲

36、目自大的闭关思想随着鸦片战争的进程已被打破,可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应是等级思想而非迷信思想,排除D项。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二(下)第一次模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M=0,1,2,N=x,若MN=0,1,2,3,则x的值为()A3B2C1D0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A球B圆柱C圆台D圆锥3在区间0,5内任取一个实数,则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ABCD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是()A2B3C4D55已知向量=(1,2),=(x,4)

37、,若,则实数x的值为()A8B2C2D86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600,400,800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该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年级中抽取45名学生进行座谈,则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A15,5,25B15,15,15C10,5,30D15,10,20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BD与A1C1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但不垂直D异面且垂直8不等式(x+1)(x2)0的解集为()Ax|1x2Bx|1x2Cx|x2或x1Dx|x2或x19已知两点P(4,0),Q(0,2),则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A(x+2)2+

38、(y+1)2=5B(x2)2+(y1)2=10C(x2)2+(y1)2=5D(x+2)2+(y+1)2=1010如图,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的长度,工程技术人员已测得隧道两端的两点A、B到点C的距离AC=BC=1km,且ACB=120,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 kmB kmC1.5kmD2k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计算:log21+log24=12已知1,x,9成等比数列,则实数x=13已知点(x,y)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内运动,则z=x+y的最大值是14已知a是函数f(x)=2log2x的零点,则a的值为15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

39、=2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现在沿EF把这个矩形折成一个直二面角AEFC(如图2),则在图2中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已知,(1) 求tan;(2) 求的值17某公司为了了解本公司职员的早餐费用情况,抽样调査了100位职员的早餐日平均费用(单位:元),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标注a的数字模糊不清 (1)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a的值,并估计该公司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的众数;(2)已知该公司有1000名职员,试估计该公司有多少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18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

40、2,且a2,a3+1,a4成等差数列(1)求a1及an;(2)设bn=an+n,求数列bn的前5项和S519已知二次函数f(x)=x2+ax+b满足f(0)=6,f(1)=5(1)求函数f(x)解析式(2)求函数f(x)在x2,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0已知圆C:x2+y2+2x3=0(1)求圆的圆心C的坐标和半径长;(2)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且不与y轴重合,l与圆C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求证:为定值;(3)斜率为1的直线m与圆C相交于D、E两点,求直线m的方程,使CDE的面积最大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二(下)第一次模拟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41、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M=0,1,2,N=x,若MN=0,1,2,3,则x的值为()A3B2C1D0【考点】并集及其运算【分析】根据M及M与N的并集,求出x的值,确定出N即可【解答】解:集合M=0,1,2,N=x,且MN=0,1,2,3,x=3,故选:A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A球B圆柱C圆台D圆锥【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锥【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锥故选D3在区间0,5内任取一个实数,则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ABCD【考点】几何概型【分析】

42、由题意,要使此数大于3,只要在区间(3,5上取即可,利用区间长度的比求【解答】解:要使此数大于3,只要在区间(3,5上取即可,由几何概型的个数得到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为;故选B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是()A2B3C4D5【考点】程序框图【分析】根据题意,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如下;输入x=1,y=11+3=3,输出y的值为3故选:B5已知向量=(1,2),=(x,4),若,则实数x的值为()A8B2C2D8【考点】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分析】根据向量平行的坐标公式建立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42

43、x=0,得x=2,故选:B6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600,400,800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该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年级中抽取45名学生进行座谈,则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A15,5,25B15,15,15C10,5,30D15,10,20【考点】分层抽样方法【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建立比例关系即可等到结论【解答】解: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600,400,800从这三个年级中抽取45名学生进行座谈,则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高二:,高三:451510=20故选:D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BD与A

44、1C1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但不垂直D异面且垂直【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连接AC,则ACA1C1,ACBD,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正方体的对面平行,直线BD与A1C1异面,连接AC,则ACA1C1,ACBD,直线BD与A1C1垂直,直线BD与A1C1异面且垂直,故选:D8不等式(x+1)(x2)0的解集为()Ax|1x2Bx|1x2Cx|x2或x1Dx|x2或x1【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方程的实数根,即可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不等式(x+1)(x2)0对应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和2,所以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1x2故选:A

45、9已知两点P(4,0),Q(0,2),则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A(x+2)2+(y+1)2=5B(x2)2+(y1)2=10C(x2)2+(y1)2=5D(x+2)2+(y+1)2=10【考点】圆的标准方程【分析】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因为圆的直径为线段PQ,所以圆心为P,Q的中点,应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半径为线段PQ长度的一半,求出线段PQ的长度,除2即可得到半径,再代入圆的标准方程即可【解答】解:圆的直径为线段PQ,圆心坐标为(2,1)半径r=圆的方程为(x2)2+(y1)2=5故选:C10如图,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的长度,工程技术人员已测得隧道两端的两点A、B到点C的距离

46、AC=BC=1km,且ACB=120,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 kmB kmC1.5kmD2km【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分析】直接利用与余弦定理求出AB的数值【解答】解:根据余弦定理 AB2=a2+b22abcosC,AB=(km)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计算:log21+log24=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分析】直接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log21+log24=0+log222=2故答案为:212已知1,x,9成等比数列,则实数x=3【考点】等比数列【分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x2=9,由此能求出实数x【解答】解:1,x,9成

47、等比数列,x2=9,解得x=3故答案为:313已知点(x,y)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内运动,则z=x+y的最大值是5【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最大值即可【解答】解:由已知,目标函数变形为y=x+z,当此直线经过图中点(3,2)时,在y轴的截距最大,使得z最大,所以z的最大值为3+2=5;故答案为:514已知a是函数f(x)=2log2x的零点,则a的值为4【考点】函数的零点【分析】根据函数零点的定义,得f(a)=0,从而求出a的值【解答】解:a是函数f(x)=2log2x的零点,f(a)=2log2a=0,log2a=2,解得a=4故答案为:415如图1,在

48、矩形ABCD中,AB=2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现在沿EF把这个矩形折成一个直二面角AEFC(如图2),则在图2中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分析】由题意,AE平面EFBC,AFE是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AE平面EFBC,AFE是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AE=EF,AFE=45故答案为4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已知,(1) 求tan;(2) 求的值【考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1)由,结合同角平方关系可求cos,利用同角基本关系

49、可求(2)结合(1)可知tan的值,故考虑把所求的式子化为含“切”的形式,从而在所求的式子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2,然后把已知tan的值代入可求【解答】解:(1)sin2+cos2=1,cos2=又,cos=(2)=17某公司为了了解本公司职员的早餐费用情况,抽样调査了100位职员的早餐日平均费用(单位:元),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标注a的数字模糊不清 (1)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a的值,并估计该公司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的众数;(2)已知该公司有1000名职员,试估计该公司有多少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

50、和等于1,求出a的值,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的小长方体的底面边长的中点即是众数;(2)求出本公司职员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的频率就能求出公司有多少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解答】解:(1)据题意得:(0.05+0.10+a+0.10+0.05+0.05)2=1,解得a=0.15,众数为:;(2)该公司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的有:2=200,18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2,且a2,a3+1,a4成等差数列(1)求a1及an;(2)设bn=an+n,求数列bn的前5项和S5【考点】数列的求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1)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数列的中项的性质,解方程可得首项,进而得

51、到所求通项公式;(2)求得bn=2n1+n,再由数列的求和方法:分组求和,结合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和【解答】解:(1)由已知得a2=2a1,a3+1=4a1+1,a4=8a1,又a2,a3+1,a4成等差数列,可得:2(a3+1)=a2+a4,所以2(4a1+1)=2a1+8a1,解得a1=1,故an=a1qn1=2n1;(2)因为bn=2n1+n,所以S5=b1+b2+b3+b4+b5=(1+2+16)+(1+2+5)=+=31+15=4619已知二次函数f(x)=x2+ax+b满足f(0)=6,f(1)=5(1)求函数f(x)解析式(2)求函数f(x)在x2,2的

52、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以及开口方向,通过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函数的最值即可【解答】解:(1);(2)f(x)=x22x+6=(x1)2+5,x2,2,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x=1时,f(x)的最小值为5,x=2时,f(x)的最大值为1420已知圆C:x2+y2+2x3=0(1)求圆的圆心C的坐标和半径长;(2)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且不与y轴重合,l与圆C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求证:为定值;(3)斜率为1的直线m与圆C相交于D、E两点,求直线m的方程,使CDE的

53、面积最大【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1)把圆C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2)设出直线l的方程,与圆C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消去y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的值;(3)解法一:设出直线m的方程,由圆心C到直线m的距离,写出CDE的面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大值,从而求出对应直线方程;解法二:利用几何法得出CDCE时CDE的面积最大,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对应直线m的方程【解答】解:(1)圆C:x2+y2+2x3=0,配方得(x+1)2+y2=4,则圆心C的坐标为(1,0),圆的半径长为2;(2)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1+k2)x2+2x3=0,则有:;所以为定值;(3)解法一:设直线m的方程为y=kx+b,则圆心C到直线m的距离,所以,当且仅当,即时,CDE的面积最大,从而,解之得b=3或b=1,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y+3=0或xy1=0解法二:由(1)知|CD|=|CE|=R=2,所以2,当且仅当CDCE时,CDE的面积最大,此时;设直线m的方程为y=x+b,则圆心C到直线m的距离,由,得,由,得b=3或b=1,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y+3=0或xy1=02017年5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