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材料主要强调了()【导学号:24940166】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解析】“西周文化”不如“中原文明”更准确,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谈及巩固统治的问题,故B项错误;抓住关键词“分封制度、中国传统、中国文化”可知该段材料主要谈论的是分封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故C项正
2、确;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C2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A兼并了六国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解析】秦始皇兼并了六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故D项包含了A、B、C三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3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导学号:24940167】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3、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 D君主名号不再避讳【解析】遇到皇帝字样,采取特殊格式,说明了皇权的特殊与至高无上。【答案】B4漫画可以用直观而又深刻的形式展现出历史。下列漫画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大臣向皇帝奏事礼仪的变化,这反映出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是()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专制皇权不断强化C封建等级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完善【解析】从漫画中形象地看出,从两汉到明清,奏事大臣享受的礼仪待遇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的是皇权不断强化。【答案】B5古希腊城邦建筑广泛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与这种建筑风格的形成相关的是()【导学号
4、:24940163】A民主政治的完善B法律至上原则的确立C农耕经济的发达 D基督教思想的传播【解析】“广泛使用柱廊、门窗”是为了“增加信息的交流和透明”“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是为了“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反映了希腊民主的公开透明和持久,故A项正确;建筑的风格不能体现法律至上,故B项错误;材料与农耕经济无关,故C项错误;古希腊时期基督教思想还没有出现,故D项错误。【答案】A6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下面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注重证据和程序
5、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解析】漫画没有涉及不同类型的人群之间的法律审判,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关,故A项错误;漫画中没有提及审案证据和司法程序,故B项错误;漫画中的债务人因欠债而由债权人处置的做法受罗马法律保护,由此说明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故C项正确;漫画信息与诉讼和审判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7(2015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C法国颁布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D德意志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
6、。【答案】B8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A骑士贵族 B大庄园主C工业资产阶级 D金融资产阶级【解析】19世纪30年代“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明显属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特征,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可见获利最多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答案】C9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
7、,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在于()A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C议会制度之下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D宪政之下皇帝仍掌握国家大权【解析】清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不感兴趣,故A项错误;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故B项错误;帝国国会的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但权力不大,清政府与此无利害纠葛,故C项错误;1905年的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是因为德国宪政能够保障皇帝掌握国家大权,能够维持君主专制的统治状态不变,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8、,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可以判断是南京条约开辟通商口岸的内容。【答案】A11太平天国“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其中“时代”的局限性是指()【导学号:24940169】A封建主义势力过于强大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过于强大C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D符合农民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在中国没有形成【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故选C项。【答案】C1
9、2(2015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中华民族的奋起 B西方列强的入侵C晚清政府的改革 D近代的民主革命【解析】题干列出的三件大事都是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故选B项。【答案】B13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解析】“国民一律平等”仅体现平等,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革命性”一词强调对过
10、去的否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主要在于否定君主专制,宣扬人民主权,故B项正确;“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未体现革命性,故C项错误;“内阁制和三权分立”属于政府行政管理的构建,未体现革命性故D项错误。【答案】B14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梁漱溟支持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赞同学生表达爱国热情,但对于使用暴力破坏法
11、治的做法表示反对,故A项符合题意。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A15马克思在评价某一政权时指出,它“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对这一“政治形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农民政权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盟D无产阶级专政【解析】材料表明这一“政治形式”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近代以来的生产者阶级主要有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排除A、C两项。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不可能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掌握政权,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解放生产力
12、。【答案】D16“不幸的是当欧洲文明日趋分裂之时,也正是我们中国西化运动逐渐加深之日。就在我们决定搞全盘西化之时(1919年五四运动),也正是他们彻底分裂之日。”唐德刚所说的欧洲文明“彻底分裂”是指()【导学号:24940170】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十月革命C巴黎公社 D苏联解体【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发生在1848年,当时欧洲社会没有发生分裂,故A项错误;材料所讲的“欧洲文明日趋分裂”指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分裂,即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时正是中国“决定搞全盘西化之时(1919年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与材料无关,故C、D两项错
13、误。【答案】B17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A BC D【解析】反映的1942年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反映的是1935年红军的长征;反映的是1927年湘赣边的秋收起义;反映的是1949年的渡江战役。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故选D项。【答案】D18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历史发展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B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C社会主义制度
14、的确立 D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解析】图一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图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图三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种制度都围绕着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故A项正确;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维护祖国统一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9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地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引发邵力子感触的是新中国实
15、行了()【导学号:24940171】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于1954年第一届人大,会上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材料与此无关,故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提出的,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针对港澳台问题而提出,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20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
16、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有()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A BC D【解析】这一经贸合作论坛为两岸交流提供了经济交流的渠道,故正确;“一国两制”并没有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台独”势力仍然很大,故错误;这一经贸合作论坛进一步加强了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故正确;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发展,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故正确。【答案】C21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17、,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解析】“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故选A项。B项中的“武装进攻”与“冷战”不符,排除;“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排除C项;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排除D项。【答案】A22“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
18、的战争D“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苏之间因军事的均势而不可能发生全面“热战”,故A项错误;“冷战”始终是美苏对峙的主要形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关键词“冷战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苏使世界处于核威胁下,但因其军事的均势而决定了“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答案】C23下面表格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
19、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最终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解析】战后西欧与美国的关系经历了美国扶植西欧到双方控制与反控制的变化,与西欧国家联合国家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有密切的关系,故A项正确;苏联支持的是东欧国家,而不是西欧,故B项错误;尽管西欧各国反对美国控制,但是双方依然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二者并未成仇,故C项错误;西欧国家与美国关系的变化的因素有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格局等,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的说法也不符合实际,故D项错误。【答
20、案】A2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导学号:24940172】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一大片”【解析】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一切屈辱外交关系,属于“另起炉灶”,故A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取消其特权,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一边倒”就是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故C项错误;“一大片”就是大力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扩大国际交往空间,故D项错误。【答案】A25基
21、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在表述()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解析】基辛格的话说明了美国是超级大国,但美国并不能主宰一切,因为世界的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美国难以独霸世界。【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压迫、追求政治民主和民族独立是近现代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许海山欧洲历史材料二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袁峰比较政府与政治材料三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材料四
23、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主要大国英、美、德的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6分)(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资本主义相对落后的俄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分别是怎样建立的?(4分)(4)
2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的?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雅典城邦的特点分析。第(2)问注意代议制民主确立的两个步骤,即革命或改革建立政权,立法巩固革命成果。第(3)问,俄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建立,涉及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建立,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4)问,第一小问,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的“保障”包括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第二小问,报告中民主政治的“特征”关键信息包括“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
25、国、依法行政”,据此归纳概括即可。【答案】(1)特点:直接民主。成因:小国寡民;享有公民权的公民数量少(或奴隶、外邦人、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公民权)。(2)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1689年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德国:通过王朝战争(或统一战争)完成国家统一,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3)确立:俄国先后发动二月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保障:建立了一套中国特
26、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健全基层民主。(答出两点即可)27(2015山东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中国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和进步,谱写了一部民族复兴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历史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学者描述龚书铎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金冲及在人们对旧政府的普遍愤怒中,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了,美、法所代表的共和政体为许多人所憧憬(
27、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的时代背景。(6分)材料二正是在1942年抗战期间,列强取消了百年来的对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可以抬头立足于世界八年的辛酸和血泪,日本人用火光和死亡,为中国人铸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有许多悲壮的事迹。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2)举出两例“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的史实。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6分)材料三 图一 图二图三(3)以上图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写照。写出其中一个你熟知的事件名称及其历史影响。(6分)【解析】第(1)问从“推翻君主专制”“共和政体”
28、判断该“事件”是辛亥革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背景”。第(2)问“史实”回答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有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也要有共产党的抗战,体现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意义”结合材料二归纳即可。第(3)问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即可。【答案】(1)事件:辛亥革命。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等史实)。(2)史实: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太原会战;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义:取消不平等条约,提高了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意识等(民族认同感);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
29、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3)图一事件: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影响: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图二事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图三事件: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影响:洗刷了百年耻辱;推动了民族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30、卡片一卡片二主题:新兴力量崛起不结盟运动标志资本主义经济格局“乔的笑”卡片三(1)请把卡片一中A、B两处补充完整。(2分)(2)根据卡片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4分)(3)根据卡片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2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4分)【解析】第(1)(2)问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卡片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多极化的加强。第(4)问综合所有材料,对“二战”后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可归纳变化的趋势即从两极走向多极化,也可分析变化的根本原因即经济的发展,最后可分析当前的政治局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答案】(1)补充:A.杜鲁门主义B华沙条约组织。(2)力量:第三世界国家,西欧,日本,中国。(3)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4)认识:二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其他言之有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