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高考化学备考精析精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5分)1.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冷却剂中冷却,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冷却剂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剂的是( )空气 O2 Ar H2 N2 H2OA. B. C. D.解析:将镁蒸气冷却时,所用的冷却剂不能跟镁反应。答案:B2.下列关于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B.铁能被磁体吸引,在磁场作用下,铁自身也能产生磁性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分布在地壳中的铁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D.纯铁的抗蚀能力相当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
2、氧化解析:A和B的叙述正确,排除A和B。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铁占第二位;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地壳中都以化合态存在,游离态的铁只能从陨石中得到,C错,D对。答案:C3.(2010湖北黄冈模拟)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采取下列两条途径制取铜:ZnH2CuCuOCuSO4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铜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A.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锌C.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D.一定生成相同质量的硫酸锌解析:此题的信息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此实验中所用氢气的质量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化学反应,因此需要较多量的锌和稀硫酸,当然生成硫酸锌的
3、质量是不相同的。答案:A4.(2010山东济宁测试)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通常为KOH溶液,则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7H2OB.正极反应式为:2O2+4H2O+8e-=8OH-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减小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解析:负极反应是还原剂(CH4)失电子被氧化的反应,正极反应是氧化剂(O2)得电子被还原的反应。将两电极的反应(有时亦称“半反应”)相加,得总反应式为CH4+2OH-+2O2=+3H2O。可
4、见随着反应进行,电解质溶液中的c(OH-)不断减少,故C选项不正确。对于A、B两选项,根据题给条件和以上分析,可知属于正确选项。对于D选项,根据能量转化的规律,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的,能量利用率不高,而电能转化为功的效率是比较高的,故D选项也正确。答案:C5.(2010全国高考理综,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解析:电解食盐水时发生的反应:阳极:2Cl-2
5、e-=Cl2阴极:2H2O+2e-=H2+2OH-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对照分析选项,A错误;阳极附近的溶液中会溶有少量的Cl2,滴加KI溶液后发生反应:Cl2+2I-=I2+2Cl-,溶液呈棕色,B正确;阴极附近产生大量的OH-,滴加酚酞后变红色,C错误;电解后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D错误。答案:B6.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有时显正价,有时显负价C.金属元素的单质一般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解析:有些金属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故当其化
6、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的叙述错误。根据金属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判断金属只有正化合价,故B不正确。由于金属具有自由电子,故金属元素的单质一般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C的叙述正确。大部分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金属晶体,但有的例外,如汞,故D的叙述错误。答案:C7.下列的金属冶炼法,通常不宜采用的是( )A.用加热法制金属铜 B.用电解法制金属铝C.用还原法制金属锌 D.用铝热法制金属铬解析:金属冶炼的实质是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单质。根据金属的化学活泼性不同,分为三种常用的冶炼方法,热分解法:适用于活泼性较差的金属,如汞、银;热还原法:适用于金
7、属活泼性介于MgCu之间的大多数金属;电解法:适用于金属活泼性很强的金属,一般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前面的金属。答案:A8.向100 mL 0.25 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3.45 g B.2.3 g C.1.15 g D.0.575 g解析:n(Na)=n(NaCl)+n(NaAlO2)=n(Cl-)+n(Al3+)=0.1 mol。答案:B9.将Cu片放入0.1 molL-1 FeCl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
8、质的量之比为( )A.32 B.35 C.43 D.34解析:本题考查Fe3+氧化性的简单计算,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代入数值准确计算。 由Fe守恒,反应后生成 c(Fe2+)=0.1 molL-1=0.06 molL-1 剩余Fe3+ c(Fe3+)=0.1 molL-1=0.04 molL-1 Cu+2Fe3+=2Fe2+Cu2+ 0.06 molL-10.03 molL-1 故n(Cu2+)n(Fe3+)=c(Cu2+)c(Fe3+)=34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10.(9分)用Cu为电极,电解浓度均为2 molL-1的AgNO3和Cu(NO3)
9、2的混合溶液500 mL,一段时间后,阴极上析出1.6 g Cu时,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1)电路中流过_mol 电子;(2)溶液中c(Cu2+)=_molL-1;(3)阳极Cu消耗了_g。解析:阴极析出1.6 g Cu时,溶液中的Ag+已完全析出。故转移的电子为:n(e-)=2 molL-10.5 L+2=1.05 mol。此时阳极应消耗m(Cu)=64 gmol-1=33.6 g,c(Cu2+)=(2 molL-10.5 L+/0.5 L=3 molL-1。答案:(1)1.05(3分) (2)3(3分) (3)33.6 (3分)11.(9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了“水法炼铜”,是湿法冶
10、金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可能是碳酸铜一类物质,把其溶于酸中得溶液,当把铁粉投入此溶液即可得铜。(1)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2)早在人们使用铜、铁之前,人们就使用黄金和白银作为饰物和货币,历史上的“青铜器时期”早于“铁器时期”,而近百年才大量使用铝制品,试分析人类使用这些金属的时间的历史事实与金属活泼性和冶炼难易的联系:_。解析:(1)碳酸铜难溶于水但溶于酸发生反应:CuCO3+2H+=Cu2+CO2+H2O,再加入铁粉可发生置换反应:Fe+Cu2+=Fe2+Cu。(2)由题意可知,人类使用
11、金属从早到晚的顺序为Au、Ag、Cu、Fe、Al,比较它们的活泼性可得如下结论:金属越不活泼越易冶炼,使用的时间越早。答案:(1)CuCO3+2H+=Cu2+CO2+H2O(3分),Cu2+Fe=Cu+Fe2+(3分)(2)金属越不活泼,越易冶炼,使用时间越早(3分)12.(14分)A、B、C、D、E、F是常见单质,其中A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和E元素在周期表中相邻。G、H、I、J、K、L是常见化合物,其中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H是黑色固体。以上物质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周期_族。(2)写出
12、K的电子式_。(3)写出H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D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写出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K与E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有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首先由题意知A是Fe,D是Al,E可能为Mg。其次根据反应A+G(无色液体)H(黑色固体)+B,可知G为H2O,H为Fe3O4,B为H2。再由反应H(Fe3O4)+LA+K、K+E(Mg)J+F,可知K为CO2,L为CO。答案:(1)4 (2分)(2)(2分)(3)3Fe3O4+8Al4Al2O3+9Fe(2分)(4)2Al+2OH-+2H2O=2+3H2(2分)(5)3Fe+4H2O(g
13、)Fe3O4+4H2(2分)(6)镁条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的光,瓶壁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2分)2Mg+CO22MgO+C(2分)13.(2010江苏高考,22)(11分)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B的化学式_,G的电子式_。(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反应进行的条件是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该题为一道无机框图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铝三角”的掌握情况,并结合
14、有机化学中的几个特征反应。 依题知,H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又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应该想到H为甲烷。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为A、G,其中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甲烷的氯代产物中只有四氯化碳满足题意,因此G为四氯化碳。而A是重要化工原料,且又与金属B反应,在甲烷的氯代产物中只有氯化氢满足要求,因此A是盐酸。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甲烷与I,I高温分解生成J,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耐高温材料在高一化学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学过,不难想出J极有可能为氧化铝,则I为氢氧化铝,则K中含C、Al两种元素,根据产物甲烷、氢氧化铝和反应物之一水,推出K为碳化铝(Al4C3)。
15、由流程图知,金属B为铝。金属B(铝)与A(盐酸)反应生成三氯化铝和氢气,而D、F两物质反应生成I(氢氧化铝),知D为三氯化铝,E为氢气,不难得出C为碱溶液,F为偏铝酸盐。答案:(1)Al(1分) (2分)(2)Al3+3+6H2O=4Al(OH)3(3分)(3)光照,过量Cl2(2分)(4)Al4C3+12H2O=4Al(OH)3+3CH4(3分)14.(12分)某铝合金中含有合金元素镁、铜、硅,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有关问题:(1)称取样品a g,称量时应该使用的仪器名称是_。(2)将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溶液中主要含有_,滤渣中含有_。(3)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_。(4)往步骤(3)的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过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步骤(4)过滤所得的滤渣用蒸馏水洗涤3次,烘干后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称得其质量为b g,则原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用a、b表示)。解析:由题意可知,用托盘天平称取的a g样品在实验操作中完成了如下转换关系:所以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100%=100%答案:(1)托盘天平(1分) (2)MgCl2、AlCl3 Cu、Si(各1分)(3)Mg(OH)2(1分)(4)+CO2+2H2O=Al(OH)3+(3分)(5)100%(3分)